1975年11月27日参考消息 第4版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二十四日电】(供内部参考)
    《洛杉矶时报》刊载唐昭(音)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北京要求同美国广泛地打交道》,全文如下:
    中美关系中的危机来得比任何人预料过的时间为早,它在和解开始后不到三年就出现了。
    政治气氛在过去十一个月中,特别是在十月十九日到二十三日基辛格国务卿最近这次访问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在美国提出的问题是,同中国的这些微妙的关系是否能够保持下去。
    美国和中国目前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苏联应当采取什么战略。在这个头号问题面前,连台湾问题也退居次要地位了。
    北京向美国提出的建议将是一项选择,而这项选择很可能确定今后三十年全球力量的组合。北京认为目前出现一种骗人的缓和,苏联在这种缓和背后将继续打乱全球的力量平衡。作为一种对缓和的替代办法,中国领导人实际上建议北京和华盛顿采取平行的政策以制止苏联力量和影响的扩张。
    这项供替代之用的政策的根据是这样一种分析:美国在同苏联进行的全球力量竞争中一直在失利。如果这种扩张不受到制止,苏联可能在今后一代时间里取得霸权。由于力量对比的变化一直对美国不利,而且由于中国是一个军事上虚弱的国家,美国和中国采取平行的政策来制止这个共同的危险是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
    中国领导人觉得,他们同尼克松和基辛格就这个问题达成了有限的谅解,其结果表现在一九七二年的上海公报的条款中。他们要求美国采取目光远大的步骤,以保持本世纪剩下的年代里全球力量平衡。
    北京认为,战争的危险始终存在,事实上这种危险在增长。这个论点是基于它这样的分析:目前美国执行的“缓和”政策不可能保持力量平衡。
    他们邀请基辛格和福特访问中国的目的,就是要面对面地设法说服美国领导人使他们相信中国的观点是正确的。
    不管在本文中举出的中国的观点只是部分正确的还是严重错误的,美国正面临这样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会影响今后许多年的全球力量对比。
    美国不应当在不使中国领导人有机会亲自向福特和他新任命的一些人提出他们的观点,以及不使美国公众充分了解美国可能采取的各种选择的情况下,轻率地作出这一决定。
    他不应当使中国领导人处于这样的境地:在没有充分了解总统和尽可能多的美国领导人的个人意见的情况下作出一个命运攸关的决定。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刊登布赖恩斯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福特不应当访问北京》,摘要如下:
    在对东南亚日益加剧的争夺势力的斗争中,福特总统即将进行的对北京访问可能是在错误的时间采取的一种错误的策略。
    在许多美国人眼中,这次旅行大概将证明是在一九七六年的竞选活动前夕在个人外交活动方面的另一次枯燥无味的旅行。
    在亚洲人和无疑地在中国领导人本身看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总统将第二次进行跨越半个地球的旅行,是向中国日益扩大的力量致敬。尽管北京公开地试图通过以尖锐批评(美国)同俄国人搞缓和来轰动报界的作法以干涉美国对外政策,福特还是要作这次旅行。
    根据亚洲长期以来的政治习惯和心理,这是到现在为止由一个仍然自命为宇宙的中心的一个国家导演的最富于戏剧性的屈膝致敬的行为。
    前总统尼克松显然是应中国的邀请打破了中美关系上的长期不和状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总统当时为了这样做而不得不到北京去。不曾有任何重要的中国官员访问过美国,尽管所有其他国家,无论是共产党国家或是非共产党国家,都认为进行总统一级的回访是合适的。
    尼克松的访问是在一九七二年进行的,当时亚洲的一些上层人物几乎都认为美国在越南打败了,这使得亚洲的所有国家,除去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以外,都转向北京。这种反应突出说明了当时亚洲人普遍表示的这种看法,即总统去北京是由于虚弱的缘故。
    现在福特将是在美国越来越虚弱(至少在亚洲人看来是如此)的时刻重新进行这种访问的。美国部队正在加速从泰国撤出。美国的国防预算就象篮球一样被传来传去,鼓吹保持强大防务力量的国防部长已被免职,同时国会的几个委员会正在竞相揭发和削弱中央情报局以及其它情报机构在国外的秘密活动。
    但是,亚洲的领导人正在开辟通向北京的途径。与此同时,苏联人已经加强了他们在整个东南亚的活动,他们的印度盟友对动荡不定的孟加拉国(中苏对抗的一个潜在场所)采取了威胁性的态势。
    东南亚的未来将取决于强大得足以防止任何一个大国占优势地位的美苏中三国均势。在越南的大失败严重地削弱了美国施加限制作用的影响。但是,它并没有打破亚洲领导人所抱有的这样一种希望,即美国的力量多少将能使他们避免成为中苏敌对行动的无能为力的牺牲品。
    在这种情况下,谋求这一地区和平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美国力量的存在。如果采取一种那怕是会模糊地解释为虚弱迹象的姿态,这种力量也必然会被削弱。
    华盛顿可能有充分理由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安排总统的访问,但是,它期望从同北京的关系中获得的任何东西都能够在不进行总统个人外交的情况下取得。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一月二十四日电】现在正在中国的一家美国公司的总经理今天说,中国提供了“进行贸易的巨大可能性”,但是他告诫说,美国商人“必须头脑清醒”,如果他们期望分享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的话。
    乔尔·霍尼格伯格是设在伊利诺斯州斯科基的马歇尔国际公司的总经理。他在北京通过通讯卫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目前同外国竞争者——其中主要是来自西德、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的竞争者——比较起来,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他说,中国的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我认为,这里有着巨大的贸易潜力。我愿意预言,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在三年内可达二十亿美元,在五年内可达七十亿美元,在十年内可达一百二十亿美元”。
    他又说:“但是,美国的企业界必须头脑清醒。
    “杜勒斯在朝鲜战争以后奉行了直接导致美国抵制中国货二十年的短视的遏制政策,我们纠正这项政策将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他说,“当美国正在研究如何同中国做生意时,美国人同西德(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是处于不利地位的。”
    西德人九月份举办了贸易展览会,展出了转换能源、化工设备、金属输送设备和控制设备等物品。日本在上周也在北京举办了一个类似的贸易展览会,展出了摩托车、彩色电视、录音机,以及重型设备,并且表示愿意出售石油化工的成套设备和石油钻井平台。
    他说,中国人“对于同美国恢复友好关系之后美国没有迅速地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提供技术感到失望。他们本来认为,他们同我们的友谊会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同他们的贸易”。
    霍尼格伯格(他的出口销售和管理公司每年交易额大约是三千万美元)说,中国最优先考虑的产品是更多的化肥、计算机、科学仪器和电讯设备。他还说,他们对购买自动机械、化工设备和石油开采器械有兴趣,并且需要汽车和卡车。
    他说,一家法国公司几年以前出售给中国四百多辆卡车。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今年在竭力设法取得某种合同。日本人也在向中国提供一些较轻便的车辆。
    他又说,“但是,我没有见到任何美国的汽车和卡车。”
    他说,他发现中国人对扩大同美国的贸易有很大的兴趣。中国官员举出,在妨碍扩大贸易关系的不利条件中有:海运费用昂贵和没有双边运货服务等。中国向美国西海岸运送的货物必须在日本重新装卸,而运送到东海岸的货物必须经过鹿特丹转运。
    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征税过高的问题。
    他问道:“美国海关对中国产品征的税要比对日本、朝鲜、台湾或香港的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到五倍,你对此如何解释呢?”
    霍尼格伯格说,如果美国给予中国象给其他国家那样的最惠国待遇的话,那么双边贸易将会增加一倍或“甚至三倍”。
    一九七四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达到大约七亿美元,而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总计大约是七千万美元。他预料一九七六年贸易总额将增加到大约二十亿美元。


    【法新社香港十月三十一日电】中国将首次出口三千吨级油轮和货船,这在参加本届广交会的外国海运商人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此间左派人士今天说,这种中国造的船只装配了中国制造的机械、雷达、电子与电气设备和钢壳。
    这些船只还装有自动导航设备,能按预定航道航行并能自动调整由于水流和风力而引起的偏离。
    外国航海界人士高度赞扬中国所造船只的另一大优点——节省燃料消耗。达是由于这种船在进、出港口用RC—10型轻柴油机为主要动力,而在正常航行时用RC3—30型重柴油机。重柴油是燃料中最便宜的,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料费用。此外,中国船还用废气加热辅助锅炉。
    船上的雷达设备能在周围四十里内发现船只、岛屿或其他妨碍航海安全的东西。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月三十一日报道:
    这次出口的国产轮船,船体排水量为四千九百零五吨,航速每小时十四里,可以作远洋航行,也可以航行于沿海港口,续航力为二千七百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