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14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九月二十八日刊登斋藤志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三大国的“力量竞赛”一片混乱,不肯定因素很多》,摘要如下:
    今年秋季起直到年底,世界政治局势的最大焦点就是美苏、美中首脑会谈。本来早就应该通过勃列日涅夫访美举行美苏首脑会谈,为什么迟迟拖延呢?而另一方面,福特总统访问中国,举行美中首脑会谈,大体上已经确定下来了。但是,不仅这些首脑会谈讨论什么问题不能肯定,甚至包括苏联首脑的“健康状况”在内,目前不肯定因素太多了。在中东美苏关系冷却下来正巧在这个时候,基辛格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演说。从这篇演说来看,基辛格直接提到美苏关系的,只有“八行”,而提到美中关系的有“十五行”,大体长了一倍。谈到美苏关系的一段说:“美苏关系的状况,今天和十年前形成戏剧性的对照。……即将举行的福特总统和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会谈应该巩固这个过程。”一笔带过。与此相反,谈到美中关系的一段却说:“对美国来说,没有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关系更有重大意义的了。……福特总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中国,将确认两国关系的动力,以严格履行上海公报为基础推进我们的合作。”调子是相当热情的。且不谈八行和十五行之差有多大的意义,但观察美中苏三强联赛的前途和美国对待这种联赛的真正意图的关键也许出人意料地就藏在这里。
    出席联合国大会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华盛顿同福特及基辛格举行了会谈。要说去年十一月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本刊注)首脑会谈以后美苏之间最大的悬案是什么,那就是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第二阶段的协议。今年夏季在赫尔辛基首脑会谈时也讨论了这个问题。这次葛罗米柯外长访美似乎也没有找到最后结论的眉目。苏联的新型轰炸机“逆火式”和美国的巡航型导弹是否属于限制的范围这个问题,使限制战略武器谈判陷入了僵局。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访美也势必难于实现。
    苏联对前不久基辛格搞成的西奈协定表示不满,这也是使美苏关系冷淡的一个因素。苏联担心美国扩大对中东的影响,特别是因埃及总统萨达特表示“反苏情绪”而感到极大的屈辱。苏联坚持要在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中东问题上保持“美苏对等”,要求重开日内瓦会议。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健康是关键给美苏缓和泼冷水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赫尔辛基全欧安全会议以后不到两个月期间,欧美记者都纷纷报道“东西方冷战又恢复”的现象。葡萄牙的共产党势力虽然被迫后退了,但西班牙、意大利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南线危机仍然是深刻的,西欧国家的冷战气氛正在高涨,这是事实。然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显然无意使美苏缓和破产,正在积极推动不是导弹协定的“粮食协定”。苏联的确是苦于因发展导弹而造成的经济负担,如果以石油为回头货签订从美国进口粮食的长期协定,那就可以减轻军备给苏联经济带来的沉重压力。尽管遇到了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中东的波折,但勃列日涅夫的访美迟早是会实现的。不过,最大的不肯定因素是总书记自己的健康情况和克里姆林宫内部权力的稳定程度。
    美中关系的前途怎样呢?正如基辛格所说,上海公报以后的美中新关系“对亚洲和平与安全有广泛利益”。那么如果福特总统访问中国可以指望有具体的成果,这成果到底是什么呢?确认美中两国关系的“动力”,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可能是很多的。但是,不能料想台湾问题等政治方面会有急剧变化。
    和美苏之间的中东问题几乎同样重要的当然是朝鲜问题。基辛格在联大建议南北朝鲜和美中举行四方会谈。然而中国外长乔冠华认为这是“毫无用处”的,一直冷淡地予以拒绝。如果朝鲜问题不能指望有什么进展,那么即使举行美中首脑会谈,其国际政治意义何在呢?只能说局外人是没法判断的。同日本有千丝万缕的因缘然而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主要关心的不是同美国会谈,而是在越南战后的新局面下如何牵制苏联。
    美中苏的力量联赛这出戏因为不肯定因素太多,至今还不能开演。日本由于同中苏两国存在一个“霸权问题”,同美国存在一个朝鲜问题,宫泽外相所导演的日本外交这出戏也一直没有眉目。而如果说这也是同三强联赛有着千丝万缕的因缘,那也许是无可奈何。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月八日登载该报特派记者片冈七日发自北京的电讯,标题是《希望给国际政局增加“分量”——中国迎接美国首脑的态度》,摘要如下:
    由于宣布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将访华,美国总统福特接踵首途前往中国访问则是确实无疑的了。这次美中会谈表明,美国国内尽管更迭了政权,但两国继续对话却没有改变。同时,两国首脑根据印度支那解放这一新形势首次进行接触,这一点具有最大的意义。在美中两国关系上,除了扩大通商和友好之外,料想不会有戏剧性的变化。但中国方面似乎最重视举行会谈本身的“分量”对今后同苏联的对峙和解放台湾将会产生影响。
    几乎不可预料这次会谈会有戏剧性变化的最大理由是中国和美国、台湾之间没有发生基本的变化。只要美国政府表明要维持同台湾的外交关系,那么以台湾问题为内政问题的中国就没有改变基本方针而在对美关系上达成妥协的余地。
    不妨认为,中国显示了这样一种灵活性:它充分了解美国决不会轻易放弃维持同中国谈判的王牌这一外交战略,还是耐心等待美国靠拢中国。
    但是在这种对美中关系的清醒认识的另一方面,中国无疑是充分估计到,自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以来,可以说已成为惯例的美中首脑会谈的分量对国际政局和解放台湾将会产生的影响。中国外交路线的基点是团结第三世界,同日本和西欧等第二世界友好,借此来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对抗苏联。
    这一年来,中国对印度支那解放所显示出来的第三世界的优势更加坚定了信心,同时,尽管同样是超级大国,但对美苏的指责却逐渐有了明显的差别。说苏联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首先猛烈指责它的“军事霸权”,而说全面撤出印度支那的美国是“为了保卫既得利益而谋求维持国际经济秩序,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和资源”(对外贸易部长李强在联合国的演说),重点攻击其“经济霸权”。
    美中双方都将通过基辛格国务卿和很可能在十一月底成行的福特总统的访华,来设法扩大今年以来有些停滞的通商关系和加强交流。但可以设想中国更加重视会谈本身的政治意义。


    【共同社东京十月十一日电】刚从中国回来的一名自民党老资格议员今天向三木武夫首相建议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前外相小坂善太郎对三木说,推迟缔结拟议中的条约对日本来说是不相宜的。
    对中国进行了十天私人访问于九日回来的小坂说,中国方面对日本提出的在当前的条约谈判中安排一个“冷却”期的建议反应冷谈。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月十二日刊载一条消息,标题是《小坂向首相进言,希望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全文如下:
    因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问题而访华的自民党议员小坂善太郎十一日上午前往首相公邸拜会三木首相,报告了与中国首脑会谈的内容。
    在报告中,小坂进言说:“因为有日中联合声明,就可以晚一点缔结条约,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应该早日缔结”,还转告说中国方面强烈反对日本政府要设置该条约谈判冷却期的态度。
    小坂还将在下周初会见宫泽外相报告访华情况。


    【本刊讯】香港《星岛日报》十月十二日刊登一则题为《十三年来第一次“指示”获释抵港特工台北电令归队》的专讯如下:
    台北当局昨日正式通知三名刚获释放抵港之特工,欢迎彼等立即回台“归队”。一封相信是由台北“反共救国军总部”发出的电报,昨日送抵居住在佐敦道一家旅馆的袁祖遂、张清杉及陈良辉,指示他们前往九龙大陆难胞救济总会办理申请入台手续。不致象较早前获释的国军将领般滞留香港。
    反共救国军致三人的电文如下:“袁祖遂,张清杉,陈良辉,先生:欣悉脱险抵港,欢迎来台归队,请即往九龙自由道二号办理入台手续。”虽然电文并无发电者署名,但从电文语气推敲,必属三人所隶属的反共救国军所发出。
    这一封短短二十八字的电报,成为该三名被俘国特十三年来首次接到的“上级指示”。
    其中张清杉昨晚表示,他们将会依照指示尽速办理手续,早日返回台湾与家人团聚。
    张清杉谓:他们是昨日下午二时左右收到电报,当时他们的心情十分兴奋,因为上级既然表示欢迎他们回去。入台手续当然不成问题。
    今次由罗湖过港的获释特工员有五人,其中罗德光已往澳门,尹万润准备申请留港,他们两人都表示暂未打算赴台,只有袁祖遂、张清杉及陈良辉三人曾透露回台的意愿。
    【本刊讯】香港《真报》十月十一日报道:
    昨晚从台北有关方面获悉:
    日前从大陆抵港的五名“反共救国军”人员及船员,如果真的有心返台湾,可即办理入境手续,“救济总会”方面将尽力协助。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月十日报道::
    前日由穗来港的五名获释回台人员之中的张清杉,原来早已被台湾蒋帮公布为“烈士”。
    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蒋帮《中央日报》刊出了由“大陆工作会”编的专辑“敌后殉难烈士事略”,文中就郑重其事的把张清杉列为“烈士”,说什么“张先烈”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广东省台山县荷包头地区”登陆后,“先烈不幸被俘”,于“五十六年(一九六七)七月二十八日在广州就义”。
    台湾蒋帮炮制“活烈士”是一贯的骗人伎俩。台北的“忠烈祠”中所列牌位的“烈士”,其实就有不少人活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