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27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挪威《工人报》十二月二十一日报道:即将离任的挪威驻华大使拉夫内对挪通社发表谈话说:“中国在本世纪内将成为一个最高级的工业国之一。中国将继续建立其大国地位。中国在政治和贸易方面将作更大的努力。这个国家拥有使其发展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劳动力和劳动热忱。”
    拉夫内大使说:“中国进入联合国标志着这个国家对外关系的全面打开。中国开发石油资源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它的国际地位。中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拉夫内大使还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在革命后的二十五年期间,竟发展得如此之远,以至于每个中国人都有饭吃,有房住,有工作,并受到社会保证。”
    他并且认为,许多西方国家应该学习中国的政策经验。中国的政策,旨在避免工业过快地发展,以免使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因此,中国不象其他国家,如日本那样容易蒙受危机形势的打击。
    【本刊讯】挪威《工人报》十二月二十日刊登蒙特·科斯的一篇文章说:在最近一个月里,挪威在中国报刊上受到极大的注意,是不平常的。贸易大臣芒努森十月份的访华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人们对挪中关系的注意,然而中国兴趣的出发点显然在于挪威在西欧与苏联的关系中所处的战略地位。
    中国人目前强调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大于对中国的威胁。显然,在中国人看来,斯堪的纳维亚及其周围海域是西欧的东方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中国人早已表明,他们对共同市场,北约以及旨在加强西欧的政治、军事、经济合作的其他组织和措施的看法是积极的。从这一联系来看,中国人认为挪威不加入共同市场是一种不幸的发展,并非什么秘密。


    【本刊讯】英国《卫报》十二月十八日刊登马丁·伍拉科特发自台北的一篇评论,题为《台湾在中国问题错综复杂的情况面前镇定自若》,摘要如下: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注意中国问题的活动比得上台湾的这种活动更具有切身利害关系了,因为,非常明显,它关系到国民党政权的存在。紧接着居第二位的是对基辛格的注意,自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台北已经习惯于听到坏消息了。可是,在基辛格最近访问北京并宣布福特总统将于明年访问中国之后,这里的情绪是一种有限度的乐观情绪。
    台北的观察家认为,美国正在从外交上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点上往后退缩,或者不如说,华盛顿同北京早些时候达成的协议仅仅是把仍难以解决、或许证明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掩盖起来了。
    主要问题就是台湾本身的问题。国民党官员把美国历次表示它将同台湾保持友好关系、将遵守保卫该岛来抵御共产党进攻的条约义务的保证都记了下来。
    外交次长薛毓麒在对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现在已经超过五十次了。事实上是五十二次,我们还没有把低级官员的保证计算在内……我们看不出,这些保证如何能同关系正常化调和起来。”
    事实上,台北在指望北京继续对台湾采取一种强硬方针。国民党人认为他们是知道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的条件的,他们对于这些条件仍将不能为人民共和国所接受这一点抱有希望。据薛毓麒说,根据设想,美国的条件是:在北京开设正式大使馆,而同时在台北保留某种形式的外交使团;目前的防御条约将由美国发表一项“单方面的声明”予以取代。
    这位次长说,这是“美国能做到的最好情况”。他没有补充一句话,在国民党政府看来,这也是美国至少能做到的事情,台北所希望的是,北京将断然拒绝这一计划。
    国民党人还争辩说,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刺激因素会使美国改变它对台湾的态度。
    在关系“正常化”问题上,台北可能被证明是对的。美国的中国问题的观察家指出,基辛格博士就关系正常化讲过一句奇怪的话,他说,正常化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永恒的目标”。这种典型的基辛格主义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东西,因为这句话至少意味着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实现。基辛格的态度似乎是这样:同中国的关系现在是令人满意的,仓促地在外交上正式予以承认将会得少失多。
    至于福特总统,如果他使中美缓和最终发展到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他是会得到政治上的好处的,但是如果此举涉及出卖台湾,那他还是会失利。
    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北京可能接受某种人们认为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条件的东西。但是把这种可能性看得很重的人不多。一位美国学者评论说:“看来有迹象表明,北京的要价在提高而不是在降低。”我认为,排除了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任何让步的可能性的是近海的石油。
    这种分析使国民党政府感到非常宽慰,也是它在谈论未来时表现出相当有信心的一个因素。但是即使这种分析证明是错误的,福特总统之行确实达成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协议,台北也还会争辩说,这远不是灾难,“当然,那将是一个打击,但是我们能生存下去”。
    国民党人为了设法作到并且确买作到这一点,他们愿谨慎而又隐讳地保持这种可能性,即在某种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转向苏联求得支持。
    国民党政府的无任所部长叶公超说:“俄国人并不喜欢我们,但是他们不希望看到毛泽东在这个岛上。因为他们的海军必须使用台湾海峡……。”
    据说台湾内部现在比过去要稳定和团结,这种说法是公正的。蒋介石已经把权力交给了他儿子蒋经国(现在是行政院长),从而解决了继任人的问题。
    大陆上去的人和台湾人之间的紧张局面已经缓和。
    一位外交官说:“至于原有的台独运动,在这个岛上已经消失。”
    有可能使它垮台的是出现一场经济灾难。台湾在经济上是全世界最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之一,当前的经济衰退已经给它的工业带来严重的麻烦。


    【本刊讯】苏格鲁吉亚《东方曙光报》十月十六日刊登采列捷利的一篇文章,题为《使老年推迟》,摘要如下:
    人企求长寿这种古老而永恒的愿望迫使人们几千年来一直在寻找“长命水”、“起死回生的神水”,一句话,寻找有推迟暮年功效的药剂。今天仍然在继续寻找,当然,用的是别的方法,依据的是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里积累的知识。
    如果说过早衰老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病理现象(伊·伊·麦奇尼科夫首先指出了这一点,后来,其他许多学者也都指出了这一点),那么这种现象是有可能,也是应该予以预防的,而且机体本身也在制造保护性机制,来阻碍暮年日益临近。
    许多世纪以来,学者们脱离社会条件来研究延长人的寿命的问题。一切探索完全用于研究机体衰老的生物学。这是错误的办法,有碍问题的解决。因为人在其中生活和劳动的社会条件对人的健康、长寿以及外貌产生巨大的影响。
    劳动使人的体力和脑力臻于完善,而锻炼又使代谢过程、器官、组织以及皮肤的营养得到改善。劳动的过程使机体得到加强,提高了机体的抗病力。歌德把游手好闲的生活称做过早衰老,这不是偶然的。
    有一条保持青春的途径早就为人所知了,这就是从事体育和运动,从体力上使机体得到锻炼。这有助于血液的正确分布,有助于消除静脉郁血(对于坐办公室的人尤有必要)。锻炼不会使机体受到“磨损”,而会使机体得到复苏。锻炼又使外部肌肉变得更为有力,使心脏、肾和肺工作得更好。任何运动都受制于大脑。最简单的锻炼也对整整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关系产生影响,最终都使脑力活动得到恢复和改善。
    对衰老的预防应当尽早开始,但是,平时不锻炼、过的是很少活动的生活而现在又年已七十岁的人,也可以通过有计划的锻炼大大改善自己的状况、心脏的活动和血液的循环。
    还有一点,“动力定型”,也即已成习惯的行为,要作任何急剧的改变,对于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很难经受得了的。因此,在积极从事劳动之后转而不活动,往往就促使人过早衰老。
    【本刊讯】美国《科学文摘》一九七三年五月号刊登一篇文章,题为《要活一百岁,该如何生活》,摘要如下:
    在厄瓜多尔的一个安静的小村比尔卡班巴,一百二十三岁的米古尔·卡尔比奥是年逾百岁的九个人中间的一个。然而,他不是年纪最大的;他的朋友若泽·达维德有一百四十二岁。
    伦敦大学学院的戴维·戴维斯博士在《新科学家》上谈到这些村民的生活方式时说,他们的饮食是低卡路里的,只等于英国人每日饮食摄入量的一半,主要是由蔬菜、水果、非精制糖构成的,每人每周吃大约一盎司肉。
    这些居民不受比较先进的文明带来的紧张,也享受不到医疗便利,但很少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癌。死亡通常是由突然事件或流感造成的。
    虽然他们居住在阴暗、地面肮脏、用木头和土坯盖成的小屋里,他们的家园处在一个终年温度适中的盆地里。他们的饮水主要来源是附近的一条幸亏尚未污染的河。
    鉴于他们富有特色的长寿,他们生活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普通居民每天都喝两至四杯非精制的甜酒。每天习惯抽四十至六十支家里种的烟叶卷的烟卷。
    科学家们认为,象比尔卡班巴村民这样少有的长寿事例的关键在于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
    【本刊讯】南斯拉夫《信使报》一九七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转载伦敦《金融世界》双周刊的一篇文章,谈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摘要如下: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莱纳斯·波林断言,正确的饮食,可使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二十年。波林说,“不要吃糖、甜食和含糖的一切罐头,不要抽烟,这样我保证你长寿,过得更为幸福。”
    波林本人已七十三岁,精力很充沛。波林的饮食是根据我们二千五百万年前的祖先饮食的材料制定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热带条件下,吃的是水果,而不是肉,晒太阳也很多。他们吃的是未加工的水果和叶子,每天吃进的维生素C达十来克之多。然而,人逐渐改变了习惯,吃肉越来越多,身体内的维生素C越来越少。
    英国学者约翰·尤德金教授确认,饮食中糖分过多很容易引起心脏病,例如形成冠状血栓。美国的学者也证实了尤德金的说法。
    抽烟也是人必须戒掉的坏习惯。一个每天抽二十枝烟的五十岁的人,要比与他同龄但是不抽烟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得多。前不久发现,抽烟破坏维生素C,因此抽烟的人易于感染疾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