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10日参考消息 第1版

    【美联社法国朗布依埃十二月七日电】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法国总统德斯坦今天在这里举行最后一次会谈,勃列日涅夫从而结束了对法国的三天访问。
    法国总统的发言人博尚说,这次会谈“标志着在日内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东西方之间棘手的人员接触问题“实际上解决了”。
    官员们说,在这次访问期间,两位领导人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
    勃列日涅夫在格林威治时间十二点四十分乘专机启程回国,他在动身前在机场对记者们发表一席愉快、简短的讲话。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在法国访问期间感到非常高兴,我对同法国总统的会谈完全感到满意。”
    【美联社巴黎十二月七日电】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天结束了对法国的三天访问,可望这次访问将导致欧安会有所突破。
    法国总统德斯坦说,他同勃列日涅夫的会谈“将给予国际合作以新的推动力,并使它有新的开端”。
    法国的发言人称两国领导人之间历时十一小时的会谈是“建设性的、亲切的和互相谅解的”。
    法国人士说,德斯坦已同意勃列日涅夫的意见,即:目前在日内瓦举行的欧洲安全会议应于明年结束,并举行一次三十五国领导人参加的最高级会议。
    这些人士指出,德斯坦则在会议的所谓“第三篮子”问题——东西方边界两边比较自由地交流人员和思想——上得到了勃列日涅夫的让步。
    法国官员们说,法国和苏联人将共同向会议就这个问题提出一项草案的文本,这项草案可能导致日内瓦会议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分阶段结束,在一九七五年上半年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议。
    这些人士说,苏联立场转变的一个迹象是,苏法联合委员会不久即将建立以便为巴黎同苏联之间签订一项两年的文化协定作准备。这些人士说,勃列日涅夫过去反对这一点。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七日电】德斯坦在送走勃列日涅夫以后对报界说,他已接受了邀请,要在明年秋天对苏联进行他的第一次正式访问。他说,法国总理希拉克也将进行这次访问。
    他说,会谈讨论了世界问题和双边问题,“我们注意到苏联和法国的观点是一致的”。
    他说,这次访问不仅“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于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国际合作是一种新的推动,这种合作是有利于伟大的世界和平事业的”。
    他概述了所讨论的三个主要问题是欧洲的安全、中东局势和双边合作。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七日电】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天离开这里,他对于他同法国总统德斯坦进行的三天会谈在两个主要问题上感到满意。第一,法国的对外政策没有转向或多或少是隐蔽的“大西洋主义”。第二,过去两年在赫尔辛基和日内瓦停步不前的欧安会可能在明年取得突破而在最后举行“最高二级的”会议。
    德斯坦对于法苏贸易和合作得到的“非常大的”地位表示满意。
    法苏政治合作一直显示出缺乏动力的迹象,现在看来又重新具有活力了。
    这样,勃列日涅夫就恢复了与他的“有特权的”西方同事的对话,并在蓬皮杜、尼克松和勃兰特从政治舞台消失以后完成了重建与西方的接触的工作。


    【德新社纽约十二月七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在作了三天正式访问并同福特总统进行会谈之后今天离开美国。
    他同总统总共进行了三小时的会谈,集中讨论了美国和欧洲就联合采取国际能源政策提出的各种建议。
    在华盛顿,福特接受了施密特请他在明年访问西德的邀请。
    【美联社纽约十二月七日电】西德总理施密特昨天警告说,“谈来谈去就会谈出一次萧条来”,他要求联合采取行动来克服世界石油危机所产生的影响。
    他在美国企业界领袖会议上指出,正在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危机”这个字眼来形容世界经济形势,并且说,“通过那个字眼,我们想起了德国第一次民主”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衰退。
    这位总理在他四十分钟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引人注目地提高石油价格,石油进口国在国际收支方面遇到困难,石油生产国积累了资金。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七日电】作为福特总统和西德总理施密特的会谈的结果,美—西德联盟可能已取代了英美伙伴关系而成为华盛顿在西欧的力量基础。
    美国官员们在谈到两位领导人星期四和星期五在白宫建立的关系时几乎是得意洋洋的。欧洲事务助理国务卿哈特曼说这是个“转折点”。
    两位领导人星期五在白宫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只谈到商定作出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货膨胀、能源、东西方裁军和几乎其他所有的全球性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英国组成了外交官们所说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持续到英国力量的衰落和欧洲共同市场独立的兴起。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七日电】题:勃列日涅夫回到莫斯科
    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天从法国回到了莫斯科。
    到伏努科沃机场迎接勃列日涅夫的有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等苏联领导人。


    【本刊讯】贝鲁特《狩猎者》十一月七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基辛格通过拆散印度—苏联联盟来包围阿拉伯湾》,摘要如下:
    基辛格博士与第三世界国家打交道的理论建立在以下设想上:不许美国表现得完全倾向和抓住与它联系在一起并依靠它的右派制度不放,不许它公开反对进步的、倾向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左派的和中立的制度。与此相对立的立场会使美国显出一副世界“右派堡垒”的样子,大多数国家的人民都会憎恶它,就象在越南战争中发生的情况那样,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坏”名声呢?有一个基辛格的解决办法:右派制度将永远是和美国联在一起的,这是不用说的。必须加强这些制度,但是要不声不响的,通过“文明的”和间接的手段,而军事干涉和公开的军事结盟应该抛弃,有时候不妨造成一些大的独立的(形式上)反对美国的“土著”国家,如果在必要时能成为有利于美国战略的后备的话。例如,这些日子要求印度洋中立化并把俄国和美国统统赶出去的强大的伊朗,就比五十年代时完全依靠华盛顿的软弱的伊朗好。关于左派的、进步的和中立的国家,为什么要恫吓和封锁它们呢?是要使他们相信,美国尽管和他们曾有分歧,但是它现在并不想推翻它们的制度。如果这些国家对此放心了,同意开始对话,美国就应向它们提供援助,并为解决它们的地区问题而使用美国的国际影响。这将会在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创造一种信任,并将断绝苏联势力在那里扩张的路。这样,美国就会既保住自己的右派朋友,又将在第三世界的不结盟集团和左派集团中争取到一些新朋友,这样就将形成对苏联势力的一种和平的封锁——符合国际和解的逻辑——美国不用进行军事干涉,也不会落个坏名声。
    应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待基辛格对新德里的访问。对于基辛格在印度次大陆之行,作为阿拉伯人,我们所关心的是,美国目前的政策的目的是要瓦解靠近印度洋和阿拉伯湾的、倾向于与苏联战略合作的、位于中亚南部的中立集团,而重点是在印度,认为印度是这个地区有影响的大国,因为印度在中亚南部的作用类似埃及在阿拉伯地区的作用,如果想穿着合法的外衣进入任何一个地区,那就只能走它的大门。美国的政策认为,它如果能瓦解与石油湖东面接壤的亚洲中立集团,如果能够实现它所预期的它在阿拉伯—以色列斗争中所作的外交努力,即证明它在与石油湖西面接壤的阿拉伯东方有某种进展,那么就能打破对它的石油利益和切身利益的封锁,同时缓和其在亚洲的盟友伊朗、其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周围的紧张局势。
    关于印度,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对它施加影响,华盛顿和德黑兰之间的协调是全面的。巴列维国王答应给它石油和工业化,又用他的大量武器威胁它,基辛格则挥舞小麦和尊重其老的中立政策——即按照与苏联签订同盟条约以前的它的样子——对印度在今后日子里的政治动向我们要等着瞧。
    另方面,伊朗“扩大”了它的与印度洋国家结盟的计划。一周前,国王对美国《时代》杂志说,这个独立于苏联和美国之外的新的“联邦”也应该包括非洲。如果我们看看印度洋涉及的、在它的范围之内的非洲国家,那这些国家就是: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即一般是反阿拉伯的东非集团,它们最近提出用“一加仑水”对“一加仑石油”的口号,威胁说要改变尼罗河的河道,使它不流经埃及和苏丹!这样,伊朗对阿拉伯世界战略的全部目的就明显了:印度洋同盟的钳子现在最清楚地显现出来了。首先是张向阿湾和阿拉伯半岛,接着张向在非洲的阿拉伯集团的后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