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30日参考消息 第4版

    【路透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蒂莫西·皮尔斯)基辛格国务卿今天在人们不相信他此行能获得任何直接的具体结果声中,进入同中国领导人的最后一次正式会谈。
    据官方发言人说,基辛格自本星期一到达以来所举行的九个小时讨论是“建设性的,认真的。”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取得了任何实实在在的成绩,同时美国官员说,他们预计这次访问不会产生什么惊人结果。
    主要的绊脚石是美国继续保持对台湾的承诺——这使得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不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观察家们说,没有迹象表明任何一方会在这个问题上妥协。可是却成立了一个小组委员会来处理具体的双边问题,其中包括两国在二十年前的敌对气氛中冻结的大约二亿七千万美元的资产。这个问题如获解决,就会给中美关系以新的推动。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巴里·施韦德)今天,美中两国官员开始起草公报。
    基辛格和外交部长乔冠华对提出基辛格是否将会见毛泽东主席这个问题的新闻记者不予理睬。基辛格说:“这里是我喜欢的地方之一”。
    在较低一级的会谈中,还就在中国革命后遭到冻结的价值约两亿美元的美国资产问题进一步进行了谈判。在基辛格二十九日深夜结束其访问时,双方可能商定达成一项解决办法的条件。
    美国小组的负责人是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哈比卜。中国方面的负责人是中国外交部美洲司司长林平。
    公报大概会谈到美中关系的状况。由于基辛格几乎是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会谈的,所以,公报将提供关于华盛顿和北京是否在进一步靠拢的第一批线索。
    【美联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记者:巴里·施韦德)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同高级中国官员们今天在几乎完全保密的情况下举行会谈,据美国方面说,会谈气氛“非常友好”。
    人们认为,中国人是在寻找这样的迹象:华盛顿是否准备减少对台湾政府所承担的义务,从而推进在一九七二年上海公报中定为目标的同大陆关系“正常化”。
    基辛格显然是在玩弄等着瞧的手法。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题:调整工作一两天内达到高潮——自民党执行部继续进行党内工作
    二阶堂干事长二十七日继续拜访党内实力人物,傍晚拜访了前首相佐藤。‘不能否认,调整工作是受到时间限制的。目前,党执行部的计划是十二月十日召开临时党代表大会(为选出新总裁),十一日召开国会临时会议。按照这个日程,如果举行总裁公选,三十日就是候选人报名截止日期。
    二十九日,在众院议会运营委员会理事会上还要就召开国会临时会议的日期答复在野党。二十九、三十两天是调整工作的基本时限,因此,调整工作在这一两天内将达到最大高潮。
    根据上述形势,党内以田中、大平两派为主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强烈看法:“协商工作,最后可能也因时间不够而转入公选。”
    福田派、三木派等仍然没有放弃“协商解决”的希望。党内也有些人估计,下周初福田、大平、三木也可能举行会谈。
    因此,自民党内围绕遴选继任总裁的活动似乎还会有曲折。
    【塔斯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七日电】题:田中辞职后的日本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各派首领就该党新总裁以及日本新首相有关事宜进行了紧张的会谈。田中角荣辞职后,这两个职务空而未补。
    有好几个著名活动家都想得到将被授权组织日本新政府的自民党总裁的职务,报纸提到的有:大平正芳,福田赳夫和三木武夫,以及其他一些人。
    目前,这几个竞争者谁也没有对其对手占绝对优势。
    《朝日新闻晚刊》写道,“一些大公司对谁应是田中的继承人的问题有严重的分歧。一般说来,实业界领导人暗中庆幸田中辞职的决定。实业界近几周来越来越倾向于这样一种意见:公众认为,如果保守政府想在日本继续存在下去的话,那末,田中的辞职和执政的自民党的更新是刻不容缓的。”


    【本刊讯】苏《消息报》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围绕着北京谈判》为题报道: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中国的访问在继续。基辛格这次第七次访问北京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九日共计五天。据外国记者自北京报道,美国国务卿同北京领导人的会谈是秘密进行的。法新社十一月二十七日报道,“不能获得关于这些会晤内容的任何消息”。尽管如此,外国报刊现在已经在评论这次访问,并对会谈的未来结果提出初步预测。
    外国报刊指出,一九七四年不会给大约三年前才开始正常化的美中双边关系带来实质性变化。据法国《震旦报》证实,在三年前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当时的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差不多是处于死点上”。
    美国《华盛顿邮报》谈到美国国务卿这次访华时写道,“基辛格把这称作是对北京的‘一年一度的访问’,即指这不是作出重大决定的机会”。陪同基辛格访问的《纽约时报》记者莱利维尔德写道,“已预先告知记者们,不要指望”美中会达成“重大协定”。而法国的《回声报》认为现在未必“能使美中关系复苏”。同时,许多外国观察家认为,北京会谈时将主要讨论政治问题。


    【法新社突尼斯十一月九日电】题:苏亚雷斯表示希望建立葡、中关系
    葡萄牙外交部长苏亚雷斯九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了葡萄牙政府的关于同中国建立关系的愿望。
    他说,「我们继续希望在最短期限内建立这种关系。不过我想,前景是相当好的,我们完成非殖民化的愿望将有助于消除中国领导人的怀疑」。另外,苏亚雷斯说,澳门问题「不属于殖民地问题,而属于同中国签订的一个条约范围内的问题」。


    【本刊讯】苏《在国外》一九七四年第三十五期译载美国《美国科学家》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和大自然:平衡被破坏》,摘要如下:
    地球上许多地区都可看到的天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状况的恶化,引起人们严重不安。任何一种技术设备都无能为力从生物层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的观点来看,它无论在现在也无论在可见的未来,都是任何技术设备所不能代替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对那些可以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的过程目前还没有找到科学解释,另一方面,还没有制造出足以同大自然竞争的技术设备。
    人类的活动威胁着这些过程中的哪些过程呢?
    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天然平衡,这不是新现象。科学家们认为,还在开始从事耕作以前,猎人就促使了地球上的许多人哺乳类动物消逝。在人们无系统地过分强化使用土壤的时代,造成的灾难就更多了,强化使用土地始于约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一直继续到今天。
    这种做法所造成的悲惨后果的事例,可以举出许多。在人类的早斯历史中,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斯河繁荣的河谷,由于不正确的灌溉使土壤侵蚀和盐碱化而荒芜变为一片沙漠,是尽人皆知的。实际上伟大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衰落的原因,显然也是“生态灾难”。
    几千年来牲畜践踏牧场和“耗竭性”耕作导致了撒哈拉沙漠的扩大,而且这个过程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着。印度拉贾斯坦沙漠,十分显然,也是人类缺乏预见的产物。
    欧洲和亚洲还在工业前的时代,就被人们夺去了面积不算小的一部分森林。其结果是土地严重侵蚀,经常发生水灾和造成宝贵资源几乎是不可补偿的丧失。
    无系统地放牧羊群消灭了美国东南部大片土地上一度富饶的牧场。据专家推测,试图过分强化使用热带地区的不稳定的土地至少是中美玛雅文明崩溃和现在柬埔寨土地上的高棉人帝国灭亡原因之。有损于稳定性的生产效能上个世纪爱尔兰爆发的“马铃薯饥荒”,可能是简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崩溃的一个最清楚的例子。爱尔兰居民过多地依赖单一高产作物造成了一百五十万人的死亡,当时这种马铃薯单一作物成了真菌的受害者。
    随着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的扩大,担负着品种多样化“保护者”作用的地区越来越缩小,这样的地区确保履行天然生态系统所固有的给予人类一定“效劳”的职能。同时,力图尽可能多地扩充农业用地面积,导致不幸地企图在用现在的方法实际上怎样也不适宜耕种的土地上进行种植。例如,印尼在陡山坡上搞耕作区造成土地严重侵蚀,把在温带地区使用的耕地方法搬到巴西和苏丹的热带土地上使用的尝试,也导致了同样结果。滥伐森林也给热带造成了类似恶果。海洋在危险中污染对所有生态系统种类的一个最普遍的影响,在于改变它们的结构和减少它们的复杂性。具体一点说,污染缩短营养链,造成食肉类动物的数量减少,因为食肉类对于氯代烃、工业废弃物和热水等对生物层的各种侵人物,对大气中氧气数量的下降最敏感。
    海洋在当前是一个不可取代的动物蛋白源,十分明显,现在也是一个易受损害的生态系统。海洋的“大”是靠不住的。海洋大量——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产品”出产在它的百分之十的水域中,而且其中的一半出产在仅占海洋面积百分之零点一的沿岸海域。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命活动必需要有营养物质和阳光,前者主要存在于海底,而后者只能射到水的上层。只有在近海大陆架地区和浅水处,可以同时既有营养物质,又有阳光。
    同时很显然,人类活动的产物对沿岸区域影响也正好最严重。这些产物包括向海水丢弃石油产品、毗邻陆地上空污染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沉落、携带有从土壤中冲出的氯代烃、肥料残渣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的河水流入海洋。非常遗憾,须知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最“肥沃”和最重要的区域本是河水注入的河口海湾。
    大约百分之九十从商业观点来看有意义的鱼类,河口海湾是它们的栖居区和暂时生活区与“托儿所”。咸浅海湾由于泥土填塞而不断收缩使污染问题更行复杂化,因为咸浅海湾是河口海湾地球生物群落的一个不可剥夺的部分。
    过最捕捞鱼类无疑给海洋带来了很大损害。。
    (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