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10日参考消息 第3版

    【合众国际社安曼十一月六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六日晚间飞抵约旦,他带着埃及总统萨达特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对他的中东和平努力的新的支持以及沙特阿拉伯要设法降低石油价格的诺言。
    基辛格在离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前说:“我向国王陛下和我们在沙特阿拉伯的朋友们解释了我们的政策,这一政策可以概括如下:如果有关各方同意我们应该继续我们的(和平)努力,那么我们就答应坚持不懈地尽一切可能地继续这些努力。”他说,“为了这一目标——试图实现中东危机的公正解决——我从费萨尔国王那里得到了支持。”
    他说他设法解释了石油涨价对消费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影响,而“我们希望沙特阿拉伯将继续它降低石油价格的努力”。
    【中东社安曼十一月七日电】约旦首相里法伊今天说,侯赛因国王在同基辛格国务卿的会谈中,主要详谈了他对拉巴特最高级会议通过的所有决议的赞同。
    里法伊还说,这位约旦君主还告知基辛格,约旦恪守这些决议,致力于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帮助它完成它在国家和国际方面的职责。
    国王是今天早些时候会见基辛格的。
    基辛格启程前往大马士革以前在机场对记者们说,他同约旦国王回顾了这个地区最新的事态发展,象他在他最近访问的所有其他国家所做的那样,把美国的观点告诉了他。他还说,最新的决议使局面和为这场危机找到一个解决办法的前景复杂化化了。
    他还在安曼机场在行前声明中对记者们说,他已向约旦官员们表明,美国将继续努力找到一个中东危机的永久和正义的解决办法,作为对早些时候采取的其他步骤的继续。
    【德新社安曼十一月七日电】一些人士今天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这里同侯赛因国王的会谈中未能在约旦河西岸和以—约部队脱离接触问题上实现突破。
    据认为,基辛格在这里的巴斯曼宫向侯赛因国王介绍了同埃及总统萨达特会谈的结果。
    侯赛因告诉他说,约旦已把约旦河西岸的一切管辖权交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他还对同意参加下阶段的日内瓦和谈表示犹豫不决。
    【路透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七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天从安曼抵达这里。
    当天下午,基辛格博士开始了被这里的人们认为是他的最艰巨的工作——就走向下一阶段的中东和平谈判的步骤问题同阿萨德总统及哈达姆进行困难的讨价还价的会谈。
    但是正当会谈在位于大马士革中心的总统府开始秘密举行的时候,据报道,基辛格博士对上月在拉巴特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的结果感到高兴。
    据同国务卿一道来的记者说,“基辛格是在开罗同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在安曼同侯赛因国王进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讨论期间,在听取了有关拉巴特首脑会议结果的简要介绍之后,带着一种松了一口气的心情”来到这里的。
    他们说,他觉得拉巴特首脑会议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可使人灰心丧气的,尽管首脑会议决定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发言人,他将继续他的对话,大概是在下月。
    【路透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七日电】基辛格国务卿今晚在这里说,阿萨德总统仍然准备在一步一步来的基础上走向实行中东和平解决。
    他在起程前往以色列之前对记者们说,他和阿萨德商定今后若干周就和平步骤保持接触。
    他说,双方还商定,“不管谈判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将致力于加强双边关系。


    【法新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七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今晚在以色列外长阿隆官邸出席工作宴会。他早些时候从大马士革抵达这里。他在举行第二轮会谈后将于明天离开这里。预料他将去突尼斯。
    【美联社耶路撒冷十一月七日电】国务卿基辛格今天向以色列保证,在有关他谋求一项逐步中东解决办法的“任何问题上,美国的政策没有改变”。
    基辛格在抵达本—古里安机场时发表的这一讲话,显然是为了缓和这样的担忧:美国正在重新估价它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态度。
    【美联社耶路撒冷十一月八日电】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上周在摩洛哥的一次最高级会议在十一月七日同以色列领导人会谈到深夜。
    会谈结束时没有公开迹象表明基辛格已缩小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的距离。
    【法新社耶路撒冷十一月八日电】基辛格今天下午一点在这里结束了同以色列内阁部长们的一次工作午餐和三小时的会谈,作为他中东之行的最后停留。
    消息灵通的以色列外交人士说基辛格敦促尽早开始以色列—埃及谈判的第二阶段。本周早些时候他在开罗采取同一条路线。
    这些人士说,国务卿对恢复以色列—埃及接触的迫切性可以同萨达特的迫切性相等。对所报道的萨达特的迫切感的解释是他想向勃列日涅夫表明美国的外交是给人以好处的。


    【安莎社坎帕拉十一月七日电】乌干达总统阿明今天使这个国家的武装部队处于戒备状态,并命令所有空军驾驶员立即回到自己的基地。
    坎帕拉电台广播的公告没有说明发出警报的原因,但是它接着援引一位军方发言人对一本包含所谓的坦桑尼亚一九七二年入侵乌干达的计划的书提出的批评。
    这本书是由英国记者戴维马丁写的。
    这本书指责说,那次计划中的入侵,得到了苏丹总统尼迈里以及坦桑尼亚国家元首尼雷尔的支持。
    马丁在几个月之前被驱逐出乌干达。
    这次戒备状态是在政府猛烈谴责英国所谓企图颠覆阿明政权的情况下宣布的。
    在这之前,乌干达十一月六日要求英国高级专员署把它的人员从五十人减到五人。
    政府发动这一运动的明显原因是上星期日伦敦《观察家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当阿明总统从拉巴特的阿拉伯最高级会议返回坎帕拉的时候,乌干达空军的两架战斗机差一点儿击落了阿明的私人喷气机。
    阿明不但否认这种说法,而且还指责英国报纸散布这种消息是由于唐宁街敌视乌干达在“非洲国家”声援阿拉伯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方面“站在最前列”。
    【本刊讯】《乌干达之声报》十一月七日报道:
    军方发言人透露,在星期二午夜前,军事情报机构逮捕了一名英国人,他是为欧洲和南非经济情报机构工作的。
    这个英国人名叫阿伦·菲奇。
    菲奇于十月三十一日前来乌干达,收集乌干达经济情报。他还要从英国高级专员署得到所有情报。
    发言人还说,菲奇从昨晚起已被驱逐出乌干达。
    军方发言人昨天还宣布,英国驻坎帕拉高级专员署武官波茨中校,已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被要求在昨天午夜前离开乌干达。
    这位发言人指出,波茨是在未得到许可而前往维多利亚湖岸的重要的安全地区布卡卡达的途中被截住的。


(续昨)
    另外有些人当有人要他们不要害怕独立并告诉他们将从独立中得到好处时,则认为他们会自然而然得到白人的一切东西。还有一些人则说,他们压根儿不希望澳大利亚人离开。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唤起它的许多不同部族的民族觉悟方面可能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没有一个部族强大到足以统治其它各部族,就象在非洲往往说明这是一个问题一样。相邻的各部落之间有着仇恨,甚至发生格斗,但是没有象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间,或爱尔兰的天主教和新教之间那样根深蒂固的部族仇恨。但是,布干维尔岛的黑人厌恶新几内亚的棕色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铜矿之一的布干维尔憎恨别人分享它的财富。布干维尔炼铜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伦敦的里奥廷托锌公司通过澳大利亚的一家子公司所控制)去年生产了十八万二千八百九十吨精铜(它的第一次全年的生产),现在几乎占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和它出口所赚取的外汇的百分之六十四。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目前正设法同这家公司重新商定它的财政安排,以便得到较大份额的利润。
    在莫尔斯比港的中央政府已决定分散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省政府”。这种行动已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布干维尔的分裂情绪。分裂运动仍然存在,但是已不象一年以前那样强烈了。因此今天没有理由预言在实现独立后会发生加丹加式的分裂。
    这个国家的矿物和农产品都十分丰富,虽然很多巴布亚—新几内亚人都是仅能维持生活的农民,但是在这里看不到人们在爪哇看到的居住十分拥挤和可怕的贫困的情景。
    新几内亚是欧洲人在十六世纪时最先“发现”的,一八四八年,荷兰声称该岛的西半部属于荷兰。荷兰并未开发它们的所控制的西半部,于一九六三年,印度尼西亚接管了荷属新几内亚。
    该岛的西半部直至十九世纪末仍不受欧洲人的统治,但是沿海人民自十八世纪后期起就经常同欧洲人接触。在那时,沿海很多人都是吃人肉的野人,不时地仍可发现一些孤立的小块地方有吃人肉的现象。
    传教士、种植者、商人以及可耻的“人口贩子”(他们征募年轻人在同奴隶没有多大区别的条件下,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的甘蔗田里劳动)来到了新几内亚和这些岛屿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新几内亚发现了黄金,一八八四年,英国声称该岛的东南角——巴布亚是自己的领土,德国称东北角和附近几个岛屿是自己的领土,并把这些地方称为德属新几内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把德属新几内亚委托给澳大利亚来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继续了对澳大利亚的这一委托。后来这两个行政单位合并了,但过了若干年后,澳大利亚在三倍于巴布亚人口的新几内亚托管地投放了多得多的钱来发展新几内亚。这就是今天巴布亚出现分裂运动的原因之一。
    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几内亚内地广大地区没有真正得到探测,绝大多数高地人到那时才第一次同外界接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一高原地区才得到发展。
    从澳大利亚获得完全独立的日期尚未确定。巴布亚—新几内亚首席部长,三十八岁的迈克尔·索马尔原先曾希望今年十二月可实现独立。但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百人议会仍在讨论宪法草案,因而现在预计完全独立最早要到明春才会实现。(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