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24日参考消息 第1版

    【美新处加利福尼亚圣克利门蒂八月二十二日电】尼克松总统八月二十二日在西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记录如下:(本刊已加删节)
    我怀着一种不仅从官方来说深深感到遗憾,而且从个人来说也深感遗憾的心情宣布,国务卿罗杰斯从九月三日起辞职了。他曾想在头四年结束时离开。他同意留下来,是由于当时出现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导致越南战争结束的谈判、同苏联的最高级会议、欧洲安全会议,以及在其他地区的问题——拉丁美洲和亚洲,大家知道国务卿过去这八个月中在这些地区是十分忙碌的。
    我将提名基辛格博士为他的继任者,并提交参议院予以确认。基辛格博士将在参议院确认他的提名后,担任国务卿,负起这个职位的职责。
    我相信参议院将就举行确认提名的意见听取会问题迅速采取行动,因为正在出现一些非常重大的事情。例如,有一些事情甚至可能要求基辛格博士进行某种国外旅行,而如果参议院的意见听取会推迟,这种旅行就将被推迟。我想,基辛格博士担任这个职位的资格是各位女士和先生以及在电视和电台广播中看着我们和听我们谈话的那些人所熟知的。他在担任国务卿后,将保持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职位。换句话说,他同白宫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将和乔治·舒尔茨同白宫的关系类似。大家知道,乔治·舒尔茨是财政部长,但是也是总统在经济事务方面的助理。
    这种安排的目的是要使白宫同各部更密切地协调一致,在这件事情上,是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肩负这方面的主要担子的国务院之间更密切地协调一致。另一个目的也是要使属于哪个部的工作由哪个部来完成,我认为在这方面的这个改变——由基辛格博士出任国务卿,并仍然保持作为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职位——将不仅有利于协调一致,而且也有利于执行一项有效的对外政策。
    最后,关于国务卿罗杰斯,我只想说,他可以回顾一下我认为是历史上任何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最成功的时代之一——我想这样说是一种为自己吹嘘的话,但是此刻我说这番话是谈的他,而不是谈我自己。在这个时代,我们结束了一场战争,这是美国历史上打得最久的战争;此外,在这个时代,我们开始缔造一座和平大厦,这特别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而以前在这方面只有险恶的、有时是极难应付的对抗。我们仍然要走漫长的道路。在中东地区,有一些麻烦地点;东南亚也有一些麻烦地点,我们可能详细谈到这些问题。但是当国务卿回顾他担任国务卿的这些年——四年半——的情况时,他可能对于他曾是我认为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政策的主要制定人之一感到自豪。
    【法新社伦敦八月二十二日电】英国外交官认为,由于基辛格被任命为国务卿,美国的对外政策当能更连贯和更明确。
    这里的外国专家说,基辛格直接对美国大使馆行使权利是合适的,因为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的所有重大决定都是他出的点子。
    罗杰斯的下台也了结了一个双头礼仪的问题,这个问题有时使华盛顿的外国外交官处于尴尬的境地。
    基辛格早就同英国高级领导人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因为他经常来伦敦停留而保持的一种关系。这里的官员希望他的任命将使美国的盟国感到满意。
    【法新社巴黎八月二十二日电】外交观察家认为,基辛格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一事大概将受到法国领导人的欢迎。正当重新确定欧洲与美国关系成为大西洋两岸政府主要关心的问题时,这些观察家认为,一个为法国领导人非常熟悉而且对他评价很高的人出任美国外交首脑将能够有利于两国。
    【南通社巴黎八月二十二日电】巴黎人士今晚说,随着罗杰斯的辞职和基辛格担任国务院首脑,美国的对外政策并无任何改变。这些人士又说,这标志着这种不明确的局面的结束:基辛格同尼克松总统一起制订对外政策,而罗杰斯只把这种政策付诸实施,即管理国务院。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八月十九日刊登该报驻伦敦特派记者小西十八日发回的一条电讯,题目是《尼克松总统煽动对苏危机感》,摘要如下:
    作为水门事件“保全性命战略”的最后一招,美国总统尼克松可能是开始了煽动美国国民危机感的危险的“玩火”——这种不安的心情紧紧抓住了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的自由派。白宫和美国国防部就以柬埔寨为中心的越南形势,多次发言,暗示出北越的态度如何也有可能重新轰炸的强硬姿态。在此前后,十七日报道了国防部长施莱辛格的“苏联在发展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方面已赶上了美国”的一番谈话。仿佛是为了追赶这一点,白宫也宣布了尼克松“强行”在今年十月到十一月访欧的消息。如果把这一系列的活动和十五日尼克松表白“忘掉水门事件,全力以赴进行工作”的演说对照来看,那么,这种危险性就很大——尼克松总统为延续其政治生命,将展开把西欧国家也卷进来的对苏“危机外交”。
    “新导弹差距”是给美国国民敲响的警钟,同时,也期待着有震动西欧国家的效果。并且,如果突出防御方面来促进基辛格“新大西洋宪章”设想,这也将成为尼克松保全性命的有利因素。
    因此,英国的观察家一致认为,在施莱辛格讲话的同一天,重申尼克松总统访欧计划,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从草拟电视演说阶段到成为一揽子计划,经过了缜密推敲的日程作战。
    为总统访欧作事前准备,基辛格助理将于下月访问法国、西德、意大利和比利时。
    尼克松政权煽动新的“对苏危机感”,并把这一点强加给西欧国家,企图迫使它们在加强分担防御努力、货币和贸易方面对美让步以及重新研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对最消极的法国也要求在巴黎举行扩大的欧洲共同体和美国首脑的会谈。总之,是要强行访欧。
    据认为,尼克松政权是想把访欧作为踏脚石,在来年访苏时试图修改第一阶段的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并按照使苏联以没有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为前提放弃已同意拥有的“多余的导弹”,或者是同意美国拥有的数量的方向进行。
    在欧洲,很早就是对苏警惕论急先锋的英国保守派观察家反倒欢迎这种形势的变化,说“关于修改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理应在前不久的勃列日涅夫访美中达成某些谅解。导致扩军竞赛和冷战不会重演,并且又可以抑制最近过份的和缓气氛,好极了。”欢迎“新的尼克松”。


    【路透社华盛顿八月二十二日电】(记者:拉尔夫·哈里斯)基辛格博士今天被任命为新的国务卿,其权力显然远远超过了曾担任过这个职务的大多数人。
    罗杰斯将于九月三日回到他的纽约法律事务所。
    观察家们认为,这个双重职务意味着,基辛格博士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除已故杜勒斯之外的最强有力的国务卿。杜勒斯实际上享有艾森豪威尔总统授予他的全权。
    这排除了同白宫班底发生冲突的任何可能性。如果在白宫内任命一位新的国家安全顾问,就可能发生冲突。


    【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八月二十二日刊登罗伯特·莫思纳二十一日从巴黎发回的一篇评论,题为《莫斯科对法国一中国的关系表示担心》,全文如下:
    法国观察家把目前在苏联报纸上掀起的反华运动同蓬皮杜总统九月中旬对北京的正式访问联系在一起,这里把这一运动解释成是一种表明莫斯科希望阻止法国一中国协商的迹象。
    苏联政府报纸《消息报》数周来一直对中国人为劝说欧洲国家对两个超级大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破坏”欧洲安全会议所作的努力进行谩骂。据这里报道,《消息报》说,中国人将欣然支持建立一支欧洲核力量。
    虽然法国政府继续大力强调它所认为的它同苏联的特殊关系,但是莫斯科对法国政策表现的神经质显然是有某些理由的。
    首先,法国人清楚地意识到,继最近以苏联为一方、以美国和西德为另一方的这两方关系的改善以后,他们的地位不再象以前那样特殊了。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法国对苏美核交易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不安,此间认为,这种交易实际上使西欧失去了它过去一直能够依靠的美国核保护伞。共同的决定巴黎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念是,美国和苏联正处在建立一种制度的过程中,根据这种制度,它们将共同就所有重大的国际问题作出决定,这种决定有时是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的。这种信念很可能导致蓬皮杜总统通过建立中国和法国的密切友谊来设法恢复某种平衡。
    俄国人显然担心的是,这样一种关系有可能扩大到整个西欧,从而使莫斯科一直拼命设法通过它向美国和西德签订的各种条约和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谋求得到保证的“现状”再次遭到破坏。
    【本刊讯】法《世界报》八月二十二日刊载该报记者阿兰·雅各布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文章,题为《在蓬皮杜访问中国之前,苏联报刊对北京欧洲政策的猛烈攻击可能是对法国的一个审慎警告》,摘要如下:
    最近几周苏联报刊一直在进行反毛宣传,《消息报》星期一还刊载了一篇关于北京的欧洲政策的长文。
    文章指责中国致力于“破坏欧洲大陆建立牢固的安全和合作体系的进程”。正是赫尔辛基的精神在此受到影响:苏联人在这方面之所以表现得最敏感,特别是因为会议的进行仅仅部分地符合他们的意愿。
    不用说这是一种警告,但人们免不了要把《消息报》所支持的某些论调,同法国外交的某些方面、特别是蓬皮杜访问中国的迫近作一对照。在纯属欧洲的事务上,法国外交部长最近在巴黎或赫尔辛基的演说,已经不很受莫斯科的欣赏。
    关于法国观点和中国观点接近的可能性,在勃列日涅夫访问华盛顿之后不久,莫斯科的某些观察家在私下谈话中就已考虑到了。有人问,苏美协定、主要是防核战争协定,难道不会促使法国总统在北京更加倾听人们向他灌输的有关超级大国的“勾结”吗?正是根据这个疑问,可以看出《消息报》文章的全部意义所在。
    【合众国际社巴黎八月二十一日电】苏联大使馆负责发行的苏联新闻社新闻稿今天说,中国领导人正在加强他们的运动,要居民为同俄国进行战争作好准备。
    这种指责是这个刊物对北京发出的最新的攻击,该刊物几乎每天都指责中国阴谋反对莫斯科。
    戴高乐派的政界人士说,莫斯科和北京的宣传战的明显加剧使蓬皮杜总统感到不安,他正忙于准备在他九月十一日至十八日去北京作国事访问时同中国领导人进行世界政策的会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