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30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法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八日电】(记者:罗曼斯基)中国证实它在昨天进行了一次热核试验,“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这次试验是在苏联共产党首领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之后进行的。观察家们认为这次试验是对两个超级大国达成的协议的一种答复。
    新华社播发的一项公报说,中国的核试验只是为了国家的防御,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公报说,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是在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次进行核武器试验时作出的许诺。
    公报还重申,中国将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而共同奋斗。在第一次核爆炸以后也作过这个许诺,同时主张世界各国为此目的召开一次最高级会议。
    观察家们认为,中国的这次新的试验——是第十五次,其中几次从来没有正式宣布——是为了“消除”勃列日涅夫—尼克松最高级会谈的“蒙蔽作用”,具体地显示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实行的控制是有限的。
    这次爆炸清楚地表明,没有中国,没有另外两个核国家——英国和法国——参加,美苏防止核战争的协定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其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进行这次试验(一年多以来的第一次)的时候正值法国准备继续搞大气层试验。法国的试验在太平洋,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起了激烈的抗议。
    显然,中国预先对这样的抗议就有准备。公报说,中国的试验是“必要而有限制的”。这和法国的论点一样,言外之意是,中国将继续进行它的试验,以使它的战略武器完善起来。
    【路透社北京六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普林格尔)在北京的观察家们今天认为,在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层中爆炸一枚氢弹,是中国对最近的苏美最高级会谈及会谈达成的维持世界和平和防止核冲突的协议的直接反应。
    观察家们认为,在没有对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达成的协议作出任何正式的或公开的反应的情况下,中国昨天进行的核试验,是对这里看来是两个超级大国违反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试图由它们解决世界事务的做法的答复。
    有经验的观察家们说,这次试验是对苏联和美国在最高级会谈上签署的避免可能会爆发成为核战争的军事危机的协议的反应。
    他们指出,中国不信任苏联的保证。
    同时,在北京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外交官们试图给人这样的印象:中苏边界形势有所改善,中苏解决边界争端的会谈(一九六九年以来一直在北京进行)有所进展。
    但是,驻这里的西方使节们认为,俄国人之所以试图给人这样的印象,是为了加强他们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之间十月三十日在维也纳开始举行的裁减驻欧洲部队人数的谈判中的地位。据认为苏联担心西方国家会处于更有力的谈判地位,如果它们觉得莫斯科对中苏边界形势感到不安的话。
    但是没有从其他人士证实边界形势或僵持的会谈有任何变化。
    中国人说,在边界的苏联一侧和莫斯科的保护国蒙古境内,已经驻有一百万苏联军队。
    【时事社东京六月二十八日电】题:中国对美苏会谈作出强硬反应,旨在打破美苏核垄断体制
    述评:二十八日,中国以快得出乎预料的速度宣布昨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根据印度以及美国等探测的二百万到三百万吨级这一推定值来看,似乎可以肯定是一枚远距离导弹用的核弹头。
    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新华社发表的新闻公报强调:“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完全是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可以说,这显然是意识到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之间签署的防止核战争协定,再次表明了中国不允许美苏两个核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严峻态度。
    可以预料,和中国采取相同的核战略政策的法国,也将受到中国这次核试验的鼓舞,按预定在穆罗鲁瓦环礁强行进行核试验。对美苏首脑会谈的最初的反应,已经通过加剧核军备竞赛的方式而表现出来。
    【共同社东京六月二十八日电】军事评论家久住忠男今天说,据传中国昨天进行的一次核试验表明中国正日益接近它的目的,即取得对付美苏进攻的核威慑力量。他说,但是从一九七一年至去年,据信中国已把其政策改变为试制小规模的战术核武器,这显然反映了中苏紧张关系的加剧。
    中国迄今试验了多达三百万吨级的核装置。
    久住忠男说,如果最近这次爆炸的爆炸力像所传的那样在一百万到二百万吨的范围以内,那么,其目的是试验一种可以装上火箭的体积压缩得较小和软轻的核弹头。他说:“不过,中国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成为像美国和苏联那样的核大国。”
    他说,中国只要有足够的核威慑能力以致不必在美国或者苏联的威胁前让步也就满意了。他继续说:“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向目标走近了一步。”
    久住忠男还说,根据最近的国际核战略理论来看,核力量正在失去其意义。他还说:“特别是在中国发展核武器一事上,我认为对日本没有任何军国主义威胁。”
    【合众国际社伦敦六月二十八日电】(记者:特勒)防务人士今天说,中国决心打破超级大国的所谓核垄断,最近在使它的核武器试制工作臻于完善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据说中国的最新核爆炸表明在引爆方面“越来越先进”。
    据信,中国决心尽快地取得更加令人信服的核强国地位,以求能够勇敢地面对超级大国,并且不仅在可能采取行动解决中俄冲突时,而且在任何的危机事件中能够从核实力地位出发去对付俄国。
    国际战略研究所说,中国自己有天然铀的资源和把它浓缩到用于武器一级的工厂;它可能积蓄了足够制造一百五十件聚变和裂变武器的裂变物质。
    这个研究所还说,可能部署了数量中等的中程火箭和中远程火箭,射程足可达到莫斯科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并且把这支力量置于中国军队的导弹部队控制之下。专家们说,在核武器试制方面,中国似乎显著地超过了法国。
    据报道,已经完成了包括中国西部的早发警报系统,雷达警报网在长度和深度方面正在迅速扩展中。


    【法新社巴黎六月二十七日电】苏联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在同蓬皮杜总统进行了一天半的会谈之后于今天离开这里,会谈主要讨论了上周苏美最高级会议的情况。
    爱丽舍宫发言人马歇蒂说,蓬皮杜强调了在华盛顿签署的协定的“双边”性质,这意味着法国根本不想放弃它自己的防御系统。
    关于共同均衡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力量问题,蓬皮社说,法国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减少了它在军事上的努力,他希望有足够的常规力量和核力量以提供一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威慑力量。
    关于苏美提出的在赫尔辛基举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结束时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建议,马歇蒂说,在法国人看到头两个阶段的部长级和专家级会议的结果之前,他们将不接受举行这样一个最高级会议的原则。
    这位发言人指出,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中所作的宣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项宣布说,蓬皮杜总统已接受邀请,将于明年初在莫斯科同勃列日涅夫会晤。
    在会谈期间蓬皮杜正式通知勃列日涅夫关于他将于九月访问人民中国的事宜。他说,这次的访问表明,法国希望同所有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建立良好的关系。
    【美联社巴黎六月二十七日电】蓬皮杜在为法国的独立核政策和它要继续置身于两大集团之外的愿望辩解说,这种发展“无论如何不能以对我们自己的军事力量进行丝毫控制为前提,众所周知,我们的军事力量仍然是为和平服务的”。
    蓬皮杜的一位发言人在说明他的这项声明时清楚表明,他认为法国是置身于美苏之间的任何核协定之外的。
    这位发言人说,蓬皮杜的立场是:关于消除核战争危险的协定严格地是美苏双边的协定。法国的立场是,核控制只能在全面世界裁军的基础上实现。
    法国还重申,它继续置身于欧洲共同减少军事力量谈判之外。
    蓬皮杜的声明说,它“将继续置身于外”。
    法国希望置身于核限制协议之外,这一愿望从中国星期三的核试验中得到有力的心理上的支持。
    蓬皮杜赞扬华盛顿的协定是“朝着苏美和缓与和解的方向前进的一步”。
    他又说,但是这严格的是一件由两国商定的双边的事情。
    总统说,法国坚持它的谋求全面的、有监督的裁军的立场。


    【美联社巴黎六月二十七日电】勃列日涅夫和法国总统蓬皮杜结束了继美苏最高级会谈之后举行的两天会谈。这位苏联领导人说,他在这里的会谈“加强了同法国的非常友好和非常密切的关系”。
    勃列日涅夫由蓬皮杜陪同前往奥利机场。
    蓬皮杜在这位苏联党的首脑登上他的座机的时候对他说:“当你在法国向某个朋友告别时,你只说再见。”勃列日涅夫回答说:“我们说,下次再见。”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二十七日电】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勃列日涅夫访问了美国和法国后,今天已返回莫斯科。


    【法新社巴黎六月二十七日电】题:法苏公报
    根据早些时候达成的协议,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蓬皮杜于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巴黎举行了会晤。
    会晤就法苏关系的前景和国际政治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工作会谈。会谈的特点是广泛的相互谅解,会谈是在成为法苏关系特征的友好气氛中进行的。
    双方对于两国有成果的合作的开展表示深为满意,并确认它们进一步加深合作的决心,主要是通过执行“法苏合作的原则声明”和“关于政治磋商的法苏议定书”来加深。
    它们着重指出了法苏为了进一步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它们为了和平的利益加强合作而在最高一级进行磋商的特殊重要性,为了继续进行并发展这种磋商的作法,已商定在一九七四年初再举行一次这种性质的会晤。
    为此,勃列日涅夫邀请蓬皮杜访问苏联。这一邀请已被接受。
    【合众国际社法国朗布依埃六月二十七日电】(记者:乔治·西贝拉)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结束了他对西方历时最长的访问——在美国和法国共逗留十二天,于二十七日乘飞机回国,同巴黎的分歧仍未得到解决。
    法国官员们说,虽然这位苏联领导人同蓬皮杜举行的十个小时的会谈是亲切的,富有建设性的,但是双方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意见仍有分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