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26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二日发表社论,题为《对莫斯科来说,今年也是欧洲年》,全文如下:
    勃列日涅夫先生对波恩的访问表明,美国并不是把一九七三年看作是“欧洲年”的唯一大国。苏联也看到潮流正在把西欧战后的锚索抛向华盛顿。在过去几年中,克里姆林宫的各种人物亲自出马去拉拢各个欧洲国家,现在,第一号人物又对一个国家进行了苏联任何统治者所进行的第一次访问,这个国家的黑暗历史和目前的力量使它对东方和西方来说都成为欧洲的中心。很自然,人们非常注意勃列日涅夫为医治德国在本世纪两次入侵俄国所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由于几十年的冷战而一直很痛)而进行的访问的象征性意义。同时,也必须设法看看目前的政治意义。
    克里姆林宫第一件要优先处理的事肯定是防止西欧——特别是西德——再次成为针对苏联的侵略根源或紧张根源。克里姆林宫是为了它自己的原故而希望这样的,并要使德国不要再次成为苏联与美国斗争的原因。赫鲁晓夫一九五九年对美国的访问并没有产生什么持久的结果,一个基本原因是因为“德国问题”没有解决。自那以后,这个问题解决了。首先,签订了柏林协定,不再利用柏林作为东西方的一个试验场地。第二,西方已承认东德是一个主权国家。重新统一德国的目标(包括西方拒绝承认苏联把共产主义强加于东欧)已正式放弃了。正是德国问题的解决使得去年能够举行莫斯科最高级会议;勃列日涅夫将于下月对尼克松的访问进行回访。它也使得勃列日涅夫能够在现在访问西德。
    他到西德去无疑是想为莫斯科在“冷战后的”欧洲政策服务,这个政策就是要使苏联成为西欧事务的正规的和合法的参加者。有人认为克里姆林宫的基本动机是要在它同中国的关系仍然紧张的时候使它的西线安定下来;另外一些人认为动机是引诱欧洲摆脱美国。无论如何,苏联拼命努力使它与欧洲的差不多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正常化,并把这种关系置于长远的基础之上。贸易是一个具体的考虑:莫斯科看来急于鼓励西方为苏联的市场和原料而进行竞争。苏联是以与美国不同的并且比美国低得多的基线上开始的,它的成就很为显著。苏联的外交没有受到象贸易和防务这些令人烦恼的问题的妨害,贸易和防务是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在美国进行收缩的这个时期,华盛顿是否会继续对西欧感到关心这一点普遍受到怀疑。而莫斯科的这种关心并没有受到怀疑。
    尼克松总统同时作了重大的努力来扩大美国在东欧的影响。他没有取得同样的结果这一点并非他的过错。莫斯科根本不让东欧那些国家得到西欧的国家所期望的和作为一种权利而维护的那种民族抉择。苏联的力量和莫斯科准备使用这种力量的决心(问问捷克人就知道了)使勃列日涅夫免于执行这样一个困难任务:他必须与他的东欧盟国进行认真的磋商以便处理与它们的关系。尽管东西方取得了勃列日涅夫对波恩的访问所标志的那种进展,情况仍然是,“欧洲”主要是指西欧。
    尼克松的政策的影响深远的和负责的目的是使“欧洲”最后也是指东欧而言。


    【路透社北京五月二十四日电】(记者:詹姆斯·普林格尔)今天这里宣布,中国外长姬鹏飞将于下月初访问英国、法国和伊朗,同这三国的领导人进行范围广泛的一系列会谈。
    英国大使馆一位发言人说,中国代表团将于六月六日乘专机到达伦敦,并将逗留到六月十日,以同外交大臣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会谈。姬先生还将会见爱德华·希思首相。据认为希思首相已表示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访问中国。
    法国大使馆一位发言人说,姬先生将在访英之后访问法国。法国总统蓬皮杜本人将于九月正式访问中国。
    姬先生今年二月间计划进行的一次范围广泛的世界旅行因为出席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和平会议而推迟。
    据此间伊朗人士说,姬先生在从欧洲返国途中还将访问伊朗。
    【法新社伦敦五月二十四日电】今天宣布,中国外长姬鹏飞将从六月六日至十日正式访问英国。
    外交部说,姬鹏飞先生将应英国政府的邀请前来这里,他将受到希思首相的接见,并将同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举行会谈。
    预料,姬先生将同英国领导人研究总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东南亚的问题。其它可能讨论的问题将包括:共同市场同其它国家的关系、关于召开欧安会的建议以及共同均衡减少武装部队。预料,发展贸易交往的问题在所讨论的问题中也将占重要地位,其中包括签订关于向中国交付英国飞行设备的合同。
    但是,这里认为,英国政府对于北京提出的关于在香港派驻常任代表的建议仍然保持沉默。


    【本刊讯】香港《星岛日报》五月十六日刊登该报驻美特约记者梁厚甫从旧金山发的航讯,题为《美国为中东而发愁》,摘要如下:出问题的四个地区今年是美国的“欧洲年”。但是美国主观上的一种规划,正如屋主人说:西面的篱笆必须修理,并不是西面就会有人入侵。事实上,今天世界有几个区域,美国都认为有可能出问题,欧洲是其一,中东是其二,日本是其三,而加勒比海是其四。欧洲和中东容易解释,苏联向西则欧洲出问题,苏联向南则中东出问题。日本和加勒比海又怎样说呢?美国和日本,在经济上早处于对立状态中,如果美国放任日本,美国本身不得了,如果美国起而制裁,日本可能投向苏联。所谓投向苏联,不是说,光明较著的投靠,而是说,内心向了苏联那一边,进而背着美国,作某些默契。事实上,今天的美国,对日本异常迁就,但日本却作出一些姿态,给美国来看。例如日本扬言将为苏联来开发秋明、雅库特、萨哈林三地的油源,以及田中同意到苏联访问。日本内心有甚么鬼胎,美国是无由知道的。所谓加勒比海出问题,由于苏联近年的潜艇力量大增。但是,苏联不能远航的潜艇,有靠古巴来供应。如果古巴愿意为苏联来火中取栗,其情形,将比之一九六二年古巴事件时为更坏,因为加勒比海上边,处处都是装了飞弹的流动的古巴,有可能延扩到纽约的长岛外边。欧洲“受困扰的伙伴”客观上,美国有四个认为会出问题区域,但是主观上,美国定今年为欧洲年。良以欧洲方面,虽然有了北大西洋公约,但这些“受困扰的伙伴”(基辛格博士所写的书名),心底里想甚么,美国也不能不予以探索。欧洲年的用意,本来仅是如此的简单。美国也知道,苏联军事上,不会向欧洲来攻坚,但是在外交上,苏联也看到,欧洲国家,正如日本,以兼事齐楚来求全。而大部欧洲人,也深畏战争。
    因此,在全球战略上,美国向哪一方面来修篱笆,是一件事,是主观的规划,不过,今后哪一个地区会出问题,是另外一件事,是客观上的情况。
    就现在而论,美国政策设计人认为最可以担心的区域是中东;我们综看世界情势,亦认为这些担心,委实不无理由。中东产石油最近尼克松总统在其“世情咨文”中说,中东的和平,不易获致。这是向来很少听到的丧气话,但也是真话。要理解这一句话的真意,应从美国的中东政策来入手。自从西斯科做了国务院中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后,美国心目中的中东,是有两个的,一个是产汽油的中东,一个是不产汽油的中东。前者就是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等。利比亚虽然不在波斯湾沿岸,由于近年发现石油,也属于生产汽油的中东。不产汽油的中东,自无待问,埃及等国属之。美国对不产汽油的中东和生产汽油的中东,采取不同的政策。对不产汽油的中东,利其不战不和,但求重开苏伊士运河便算;对产汽油的中东,其政策目标,却有两个:(一)则扶植各该国的王公贵族和右翼政权;(二)则要求不产汽油的中东和生产汽油的中东来隔离,务令阿拉伯主义泛来泛去都泛不起。以不产汽油的中东而论,年来不战不和之局既成,短期内容或不会变化。埃及的萨达特纵极叫嚷,美国庶乎已看到他的牌底。不过,纵使形成了不战不和之局,美国依然不能高枕无忧,考验美国的中东政策的,是另外一件事。这件事是甚么,就是隔离产油国家与不产油国家的政策,能否生效。埃及要拆美国之台苏联对美国这一个政策,采取甚么的态度,目前尚无所知,不过,一些不产油的阿拉伯国家,以埃及为首,是要拆美国之台的。埃及把美国的隔离阿拉伯国家的政策与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视为一体的两面,到今天,已有若干的证据,证明美国的政策,已受到产油和不产油的阿拉伯国家所摇撼了。
    本来这是一则并不受到人们注意的消息。其初,以色列大声的叫嚣,说利比亚最近以其从法国购得的海市蜃楼式飞机供应埃及。后来美国记者从利比亚及埃及发出的消息,证实埃及已将其机场来改建,以便海市蜃楼式飞机的升降。
    这虽然是小消息,却有大意义。其一,利比亚政府,原来被视为保守的政权,对埃及向采取互不关联各行其是的平行的行动,现在,平行线交叉起来了。因此,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势将和美国的石油利益相冲突。美国国内,支持以色列的人,大部为金融资本,而支持石油利益的人,大部为工业资本,反映到美国内边,形成了美国国内的不协调。法国争取利比亚其二,请注意,海市蜃楼式飞机为法国所制造。法国近年极力争取利比亚。那是地理形势所使然。波斯湾沿岸所产的石油虽丰,但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才能去到法国。利比亚发现石油,是上帝给予欧洲国家的恩泽。欧洲国家,对“产油的中东”,亦歧而为二,即波斯湾沿岸的产油的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产油的中东。在普遍缺乏动力资源的自由世界内边,真有夜长梦多的感觉。这一件事,是牵涉到“欧洲年”的,甚至会牵涉到本月月底美法两国元首的冰岛会谈的。
    题曰:美国为中东而发愁,不为无因。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五月二十一日刊登了特派记者津岛二十日自布拉格发回的一篇电讯,题为《对于苏联总书记访问西德感到焦躁不安的东德,担心在东欧的地位下降》,摘要如下:
    对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从十八日开始访问西德这一划时代事件,东德现在抱有这样一种印象:这是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开始了也许是战后最严重的冒险,同时,正在认真地注视着这一事件的发展。
    目前,苏联和东欧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西德取得相当好的效果。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即担心访问后,在长时期内,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上可能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可以说,尤其是东欧的头号强硬派——东德最雄辩地反映了东欧共产党国家这种复杂的立场。更根本的问题是东德今后的政治地位问题。西德在苏联和东欧的“地位”的提高确实给了把东西两个德国的“平等”作为国家的宿愿,对防御社会主义体制燃起使命感的东德以相当大的不安。
    当前,东德将把两个德国同时参加联合国作为外交目标,顺着东西方和解的方向走下去。但是,在国内似将出现加强意识形态控制的动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