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28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苏联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今天到达这里,开始对印度进行五天国事访问。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外长葛罗米柯陪同下从塔什干飞来,于格林威治时间五点四十分在新德里的巴兰机场着陆。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政府主要官员在飞机旁边欢迎勃列日涅夫。
    数十万人排列在从机场到市中心的五英里长的道路两旁向这位苏联领导人欢呼。路上搭起了花和金箔装饰的拱门。
    勃列日涅夫将在这里逗留到星期五,预定就苏联今后援助印度发展工业和军事的问题同甘地夫人举行十二个小时以上的秘密会谈。
    【法新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甘地夫人用印地语致辞表示欢迎勃列日涅夫,她称这位苏联领导人是一个伟大的友好国家的杰出领导人。
    她说,印度人民和政府衷心欢迎他的到来;她又说,尽管印度和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友谊依然存在”,而且有了加强。她指出,甚至在印度还未从英国统治下获得独立之前,印苏友好的基础就已奠定了。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面带笑容的苏联党魁勃列日涅夫,今天对用印地语呼喊的“勃列日涅夫万岁”的令人鼓舞的欢呼作出热情反应。
    在这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的开头,微微地使人感到印度的官方有点儿感到忧虑。
    正当这位苏联领导人的巨型喷气机着陆时,印度政府官员在否认这样一件事:俄国人已经要求(印度)为在印度洋上活动的苏联海军舰艇提供在港口停泊的便利。
    据传,英迪拉·甘地总理——她对勃列日涅夫的迎候同他对她的问候一样热情——不想使苏联在印度领土上获得永久性的港口,因为她担心这样做会损害她的国家的不结盟地位。
    但是观察家们认为,勃列日涅夫在到达巴兰机场时,举着一个包含着援助和军事装备的一揽子方案,他想以此来不仅换取港口便利,而且换取印度对克里姆林宫的亚洲集体安全计划的承诺。
    【印新处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勃列日涅夫与甘地夫人的会谈将于二十六日下午开始。
    全印电台说,虽然双边关系和经济合作将是会谈主要内容,但是两位领导人将利用这次会谈的机会来回顾重要的国际形势发展和西亚危机。使印度洋保持为和平地区的问题也将在讨论中占重要地位。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晚在这里开始同英迪拉·甘地总理举行第一次会谈。
    甘地夫人陪着这位苏联领导人走进位于南区政府大厦的她的办公室内进行会谈,这次会谈预定要持续两小时又十五分钟。
    他们在她办公室内单独会晤了大约十五分钟,然后同他们的全体代表团成员一道走进一个会议室。
    【路透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今天到这里来进行五天访问,他说,这次访问将加强苏联同印度的友好与合作。
    在同甘地夫人的至少是九小时的会谈中,这位苏联领导人希望巩固由两年前签署苏印友好条约而结成的联盟,并且希望利用一切机会来抵消中国在亚洲的影响。
    在欧洲和美国之后,亚洲已成为苏联全球外交的第三个主要目标。如能召开一次由苏联发起的亚洲安全会议,还会抵消北京对东南亚的亿万人口所发生的日益扩大的影响。
    但是观察家们怀疑,渴望保持印度的不结盟形象的印度领导人,对于使新德里成为推行苏联关于亚洲安全的政策设想的发射架这种主意,是否会非常热心。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五日电】勃列日涅夫到这里进行五天访问,这一访问显示了俄国要转入对亚洲展开一场重大外交攻势的迹象。
    俄国人士在公开地说印度是苏联在对非共产党世界的外交工作中获得的最大成功,比对埃及还要成功,埃及于去年撵走俄国军事顾问,使莫斯科感到难堪。
    据印度亲莫斯科报刊上的由俄国授意发表的文章说,勃列日涅夫的主要目标将是谋取印度支持他的已提出有四年时间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
    根据印度过去的公开立场,预计英·甘地总理的政府对苏联这一计划至少会给予心照不宣的支持。
    印度领导人表示过,如果这一计划看来不是针对中国的(印度说它希望同中国恢复正常关系),又如果它不带有一项正式军事公约的色彩的话,他们就愿予以支持。
    勃列日涅夫上个月在莫斯科的世界和平大会上说,苏联将欢迎中国参加这一计划,他这句话也许是考虑到他的这次访印而说的。
    美国外交人士说,华盛顿自然要密切地注视勃列日涅夫的访问。但是他们说,他们预料不会引起任何令人为难的事情,除非这次访问导致向印度输送新的先进军事装备。美国人士还说,他们希望不会做任何事情使中国不安,从而不是减轻而是加剧亚洲紧张局势。
    据这里的苏联新闻界人士说,俄国人对勃列日涅夫对印度的访问和他对美国的访问进行同等的宣传报道。
    访问的重要活动将利用从莫斯科空运来的卫星转播设备向苏联作电视实况转播。一百多名苏联记者也前来采访。
    西方外交观察家们预料至少要发表某种重要声明,大概是关于勃列日涅夫的安全体系计划的,这个声明将超过传统的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赞扬印苏合作的公报。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勃列日涅夫先生对一国进行礼节性访问是一回事,但是五天访问,有那么多的俄国记者随行,设置电视实况转播设备,甚至葛罗米柯先生陪同,就是另一回事了。”


    【印新处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五日电】新德里官方人士十一月二十五日重申了他们早些时候对西方新闻机构的下述报道的否认:苏联已经正式要求为他们在印度洋的舰只提供长期的港口停靠便利。
    这些人士说,一些西方新闻机构过去几天一直在从新德里报道这个消息。这些新闻机构的代表们被召去由官方人士告诉说,这些消息是错误的。
    尽管作了否认,在勃列日涅夫访问印度的前夕,一部分西方新闻机构继续报道这样的消息。
    官方人士说,在议会内外,印度政府几次断然否认了西方新闻机构早些时候报道的类似的消息。


    【本刊讯】英《苏格兰人报》十一月二十一日刊登威廉·约翰斯通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现在是对勃列日涅夫作出评价的时候了》,摘要如下:
    苏联的行动恰恰着重表明了被认为是苏联决策中心人物的勃列日涅夫本人的地位的虚弱。有理由认为,他制定的政策使苏联共产党中间的纯粹派分子产生很大的忧虑。
    甚至在最近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可以清楚看出,勃列日涅夫的政策,或许在政治局本身正在遭到强烈的反对。把武器空运到埃及和叙利亚这件事表明,他可能是少数。
    勃列日涅夫知道在一九六四年夺权的一两天内他本人所搞的对付赫鲁晓夫的那种出谋献策的工作,他也很熟悉一九五六年赫鲁晓夫全面败坏其前任(斯大林)的名誉的情况,他现在发现,他必须为他的政策辩解,他现在遭到了围攻。简言之,这是勃列日涅夫时代最危险的阶段。对苏联共产党人来说,一九七三年下半年得到了某些吸引人的意外收获,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欧洲和美国关系紧张,不管怎样,阿拉伯人终于依赖苏联的帮助,以及苏联得到了创纪录的两亿一千五百万吨谷物的收获。
    对勃列日涅夫说来,这些意外的收获可能变成烂苹果,因为“不团结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比“团结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不愿意同莫斯科妥协;因为阿拉伯人虽然感谢苏联提供枪炮,但是他们看透了苏联式的外交和保护;还因为谷物的供应即使是丰富的,由于苏联对处境困难的消费者供应粮食的分配网很糟糕,这些谷物也可能丢失。
    目前不吉祥的形势,据有权威的政论家们估计,是在勃列日涅夫可以说是处于他的权力的顶峰的时候发生的。特别是在一九七一年的共产党代表大会以后,他看到是把自己置身于政府的一些重要和“敏感”部门的时候了;但党的纯粹派分子可能说,在每一个部门,事情都已经弄到很坏的地步了。
    自从勃列日涅夫两年半前抛出了所谓的“和平纲领”以来,他可以肯定地说,华盛顿、波恩和巴黎已经听到了他的意见和主张。但是,他肯定不会否认到处显示的引人十分注目的缓和姿态并没有收到效果。搞这种缓和姿态部分是想为苏联经济取得技术援助。并且,在某些关键的地方,特别是在中东,除了在那些苏联自己的利益(例如石油)得失攸关的地方外,苏联一直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甚至在华盛顿、波恩和巴黎新找到的“朋友”也已经对苏联不再信任了。
    自从一九六九年底左右以来,勃列日涅夫还谋求使自己成为制订经济政策的核心人物。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一直很明显地在取代柯西金总理(他明年二月将满七十岁),并且断然抛弃了柯西金在赫鲁晓夫下台不到一年后为使经济管理方式现代化所提出的经济“改革”。但是,据认为是表明苏联式共产主义取得成功的明证和样品的苏联经济现在一团糟,去年的增长率是十年中最低的,同西方硬通货国家的贸易逆差比战后任何时候都要高。
    勃列日涅夫还显然毫不含糊地领导开展了一个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压制苏联许多不同种类的民族主义分子的运动。这些民族主义分子仍然反对在继续进行着的使他们自己的行事方式苏维埃化或俄罗斯化的过程。勃列日涅夫还领导开展了一场窒息这个国家的那些可能不反对共产主义但不满现状的知识分子阶层的运动。
    然而,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中,勃列日涅夫的个人迷信在不断增长。在党报的某些部分中,现在把他描绘得具有神圣的色彩,在某些情况下,还超出了在赫鲁晓夫全盛时代所用的字眼,并且甚至带有在三十年代同斯大林有关的某些痕迹。
    人们可能认为,勃列日涅夫不可能走错一步。十年左右之前,在同中国的破裂达到高潮之前,可以说赫鲁晓夫也是这种情况。但是,仅在赫鲁晓夫被政治局开除一天之后——他当时正在克里米亚“休养”,以勃列日涅夫为舵手的新领导在《真理报》上就攻击他“粗野的计划、不成熟的见解和卤莽的决定与行动,这些都是脱离实际的……”换言之,勃列日涅夫完全明白他所面临的情况;去年他搞掉了政治局的两名反对者,但是他并没有把他们全部搞掉。
    从这些反对派的观点看,勃列日涅夫各项政策,尤其是他的对外政策的最重要方面是,这些政策根本不是他们
    ——意识形态上的学究们——所希望的彻底的列宁主义政策。这种政策不但没有使党和上层制订政策的人团结一致,相反已几乎肯定地以自从赫鲁晓夫在一九六二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走下坡路以来所未有的方式使党发生了分裂。
    显然某种事情必定要发生变化——并且是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局势不进一步恶化的话。使人最感兴趣的问题不是什么事情发生变化,而是谁发生变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