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12日参考消息 第3版

    如果试举可能导致这种危险的变化,则第一、是象前面所谈到的巴基斯坦内部的分裂活动;第二、是在巴基斯坦内部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阿富汗、伊朗、印度等邻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采取的对付方法;第三、伊朗姑且不谈,沙特阿拉伯等波斯湾沿岸国家,以及印度洋对岸的亲美国家埃塞俄比亚等的封建君主制和土侯制,能否在与国内现代化没有任何矛盾的情况下继续存在下去。这些国家中的许多国家已经发生过叛乱和政变,今后难道不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态吗?第四、由于石油权益、部族的移动和合并等原因,各国之间容易产生边界争端。印度同巴基斯坦、阿富汗同巴基斯坦、伊朗同伊拉克、伊拉克同科威特等国之间,经常发生小规模的争端。
    在西亚的焦点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等国中,引人注意的是,印度和伊朗正在变成一种“大国主义”,专心扩充军备,就是说,它们是想谋求从印度洋、阿拉伯海直到波斯湾的“霸权”。
    美国战后持续向伊朗出售武器,过去一年中,美国送去(的武器)价值二十五亿美元。美国还打算在阿拉伯海沿岸的查赫巴尔和波斯湾沿岸的阿巴斯港附近建设大型基地,以便固守从产油国到印度洋的胫动脉——霍木兹海峡。伊朗还正在向美国和英国等定购了二百一十架军用飞机、七百架直升飞机、七百四十辆坦克等,试图显示所谓“大伊朗主义”。
    可以说,这种“大伊朗主义”也表现在越过波斯湾,对对岸的君主国和土侯国采取保护姿态上。巴列维国王呼吁建立波斯湾安全保障体制,尤其是对阿曼等地掀起的反封建民族解放斗争感到头痛,偷偷地支持镇压。沙特阿拉伯也对接壤的科威特和约旦等王国采取了保护姿态。伊朗同沙特阿拉伯结成亲密关系,想要巩固波斯湾的盟主地位。
    另一方面,印度以右翼人民同盟党为中心,奉行统一印度次大陆的“大印度主义”,这也是不可否认的。据说甘地总理并不全盘肯定苏联的南下,她打算尽量保留现在的“力量平衡”,同孟加拉国独立时一样。邻国巴基斯坦的内部纠纷很可能发展成为国际争端,因此,印度只能加强对苏枢轴关系,而根本不打算削弱它。伊拉克对海洋的渴望印度同伊朗的对立是以巴基斯坦的命运为媒介的,而伊拉克尽管同苏联是枢轴国,但它同亲美国家伊朗之间产生的对立则是更为直接的。
    仅有九十公里海岸线的“半大陆国”伊拉克对海洋有着难于满足的欲望。有人认为,这表现为它梦想统治西边的邻国科威特。今年春天同科威特爆发的边界争端就是由伊拉克占领了控制着想在巴斯拉港南部建设的乌姆卡斯尔港的科威特领土萨米塔引起的。这次边界争端是在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访问伊拉克期间发生的。据说问题深处包含着苏联舰队在巴斯拉、乌姆卡斯尔两港停泊问题。对于不顾西方的反对、断然实行石油国有化的亲苏左翼政权伊拉克的膨胀,沙特阿拉伯感到很紧张,曾打算出兵增援科威特,后来伊拉克军队撤出占领地区,这次争端才得以结束。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都是亲美君主制国家,美国石油资本在这里进行了巨额投资,因此,今后这种争端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与美苏有牵连的国际争端。
    据说世界石油埋藏量的三分之二集中于波斯湾沿岸到北非一线。能源危机越严重,先进国家依靠中东石油的程度就越大。(美国)不只局限于增强以色列军队和去年以来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伊朗军队等“亲美军队”,也许不久还会不得不集中本国的兵力。对苏联来说,情况归根结蒂是相同的,它不仅增强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印度等国的“亲苏军队”,它自己也很可能设法进行军事扩张。即使不会发展成为大规模战争,但不仅仅是“代理战争”,两个超级大国发生激烈斗争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的。扩大的第七舰队的守备范围
    事实上,美苏的这种激烈斗争已经开始。以一九七一年底的印巴战争为开端,第七舰队的守备范围已由太平洋扩大到印度洋。美国在临近南中国海的梭桃邑建设了半永久性军港,也使用新加坡作为中继港。驻泰国的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在印度支那战争已经基本平息下来的今天,似乎也想把它的注意力由东转向西,以起到监视印度洋的作用。
    美国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斯马拉建设了通讯基地,监视着印度洋。今年春天,美国又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建成了通讯站和拥有一条二千五百米跑道的机场,配备了约三百名士兵。还预定到明年年底以前完成军用港湾设施,使之发挥正式向印度洋扩张的前沿阵地的作用。据料,迪戈加西亚岛上的基地将同澳大利亚西岸的美国海军基地、伊朗的查赫巴尔、阿巴斯港、波斯湾的巴林等亲美基地互相联系,作为多种目的的基地进行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将起到印度洋上的关岛作用。
    帮助美国进行这种活动的是还只留有少数人员的英国。英国空军飞机以阿曼军队的一部分的形式重返座落在阿曼海面的马西拉岛上的旧英国空军基地,此外,还把马尔代夫的甘岛上的基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基地。英国同印度洋南部的毛里求斯缔结了共同防务和援助协定,以防一旦有事。在其他地区,经常展开反美活动的法国,因为在能源问题上要依靠中东石油和同美英系石油资本协调行动,所以,在印度洋防务方面,也多同美英采取统一行动。
    如上所述,西方之所以对印度洋特别敏感,是因为苏联从一九六八年三月前后起,经常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派遣太平洋舰队的分遣队去印度洋,施加军事威压。苏联进入六十年代以来,开始迅猛地扩张它的海军力量,已进入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和载有导弹的潜水艇等的阶段,并把这些舰只重点部署于地中海和印度洋。游弋于印度洋的苏联舰队在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维沙卡帕特南、马德拉斯、孟买、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南也门的亚丁、伊拉克的乌姆卡斯尔等地停泊,取得供应。在索马里,苏联的大型通讯基地已经完工。
    苏联的这种军事活动同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和经济援助结合起来,稳步地使友好和威压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目的取得成功。
    对于苏联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采取的攻势,同美国一样被迫采取对策的是中国。不过,中国在印度洋方面还没有一张打得出的王牌。在太平洋方面,中国已打开了同日本、美国的关系。为实现打破苏联的对华包围圈这个大目标,中国同美国统一步调的情况还是不少的。
    与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相对抗的美国的布局,将是恢复杜勒斯时代的冷战外交的产物中央条约组织,这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印度洋处于在大国的追求利益的丑剧面前不知将发生什么事态的形势。西亚一旦开战,象日俄战争时使旅顺港堵塞起来那样,波斯湾口的霍木兹海峡不会发生也沉下几艘船而被堵塞起来,以阻止从产油国运出石油吗?(续完)


    【美联社大马士革十一月九日电】叙利亚官员今天没有就埃及和以色列接受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维护中东停火的建议一事发表意见,叙利亚公众继续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政府控制的叙利亚报纸把基辛格之行的结果的消息登在里页上。
    国家电台也没有象别处那样显著报道这一发展情况。
    宣传工具的这种处理办法是与叙利亚官方态度一致的,即中东危机的主要问题是以色列完全撤出一切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而并不是使停火巩固下来。
    叙利亚没有卷入基辛格的调解,看来人们普遍认为,不管产生什么结果都不会影响政府的态度。
    大马士革的一个商人说,“在我们对和平产生希望之前,以色列必须作出明确表示,即它准备放弃在戈兰高地的一切被占领的叙利亚领土。”
    这一态度似乎是老百姓的反应的概括。
    【法新社贝鲁特十一月九日电】《东方—今日报》九日据贝鲁特的阿拉伯外交人士报道,“萨达特—基辛格协议和埃及—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在所有在对以色列宣战中把自己的一切资源交给埃及使用的阿拉伯国家中激起了真正的愤怒”。
    据这些外交人士说,“埃及在单方面决定同美国复交之前没有同伊拉克,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南也门进行任何事先的磋商”。
    《东方—今日报》接着说:“当这些国家得知在开罗为解除对第三军团的封锁达成的妥协的结果:不是撤回到十月二十二日(停火)线,而只是为第三军团的战士提供给养开辟一条走廊时,愤怒达到了顶点”。这家报纸还说,这些外交人士“强调指出,所谓妥协实际上承认了以色列的愿望并且在所有方面都有利于希伯莱国的条件下实行停火。更严重的是,自战争开始以来第一次在阿拉伯队伍中引起了纠纷”。


    【本刊讯】开罗《金字塔报》主编海卡尔十一月九日在他每周一次的文章中说:
    萨达特总统在他最近同布迈丁总统在开罗会谈时曾要求这位阿尔及利亚领导人负责在阿尔及利亚召开阿拉伯最高级会议。
    阿拉伯最高级会议必须负责维护阿拉伯人所作的牺牲和保护阿拉伯民族所显示的决心。最高级会议必须使之贯彻到实现可以接受的目的。
    国际力量均势使中东危机冻结成为我们称之为不战不和的状态。当战斗爆发,曾使危机陷于停滞的冰块融化时,同一的力量均势再次施加了影响,创造了一种不胜不败的局面。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干预,都设法制止这场战争以免引起一场核灾难。直接参加冲突各方担心,在两个超级大国商定要做的事情中可能包括了实行向这个地区的武器禁运。这现在仍然是可能的。
    这就提供了余地,阿拉伯可以施加集体影响来使阿拉伯力量保持得到供应而不会受到中断或禁运。我们必须清楚明确,而不再胆小或犹豫:我们出售的是一种有战略意义的商品,作为交换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来得到这种商品——武器。我们必须直言不讳,直截了当,以禁运对禁运,以限制对限制。这也是一个阿拉伯国家单独不能够做到的,但是整个阿拉伯民族拥有进行这种打击的手段。
    和平决不能只是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愿望,而应该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意志。只由一个阿拉伯国家实现的任何和平只会是一个会使她孤单地掉进去的陷阱。从而破坏这个民族的团结,孤立她自己。
    让我们本着戈兰和苏伊士的精神,本着真实和可信赖的精神走向在阿尔及尔举行的最高级会议。
    【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十一月十日刊登了达尔福斯九日从开罗发出的一篇文章,题为《阿拉伯人必须继续团结一致以免叛卖》。摘要如下:
    可以预料萨达特总统不久将向全国发表重要讲话,说明他当前的政策以及他同意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中东“和平一揽子”的动机。
    他将不得不使埃及人消除担心,并答复海卡尔今天在《金字塔报》上公开预示的那些保留意见。
    海卡尔当然反映了许多埃及人的心情。与在政治上有觉察力的埃及人进行的谈话显然表明,与美国复交以及萨达特单独插手和平协议这两件事使他们感到意外。可以设想,其他阿拉伯领导人都是感到意外的,海卡尔似乎在表示这样一种担心,即阿拉伯统一可能破裂,除非布迈丁一直在游说的最高级会议得以举行。
    埃及国内深切希望和平,同时全国普遍一致坚持收回以色列占领的土地。这确实意味着大多数埃及人希望萨达特迅速作出解释,并保证决不会叛卖,特别是在武装部队显示出它们有能力对付以色列人以后。


    【德新社开罗十一月九日电】显然,协议只是走向和平解决的漫长道路的一个起点,还有许许多多可能阻碍前进的漏洞,在开罗,现在普遍的心理状态是,怀疑多于乐观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


    【中东社开罗十一月九日电】《金字塔报》在它于明天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号召阿拉伯进一步对美国利益施加压力,继续保持最高度的军事警惕,进一步加强协调一致的阿拉伯行动。
    该报说,不能够排除以色列统治者在基辛格已取得的外交成就上搞投机。
    《金字塔报》又说,基辛格的话对于克服阻挠中东危机的公正的政治解决的障碍方面欺骗因素大于保证因素。
    《金字塔报》说,不论基辛格政治上如何老练,不论他已取得了多么大的外交成就,我们都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他那安抚人心的话,即他说他能够克服美国国会和报界存在的亲以色列集团的压力。
    《金字塔报》要求进一步积极使用石油武器,进一步加强阿拉伯人民同支持阿拉伯权利的各国际力量的联系。同样要求加强同苏联之间在各个方面的相互谅解与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