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1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社论,题目是《勃列日涅夫和北京》,全文如下:
    苏联党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最近发表的言论表明,克里姆林宫对北京在世界大家庭中迅速改变的地位愈来愈不安。勃列日涅夫先生本星期在塔什干发表讲话时公开斥责那些竭力谋求同北京和莫斯科都保持友好关系的持独立态度的国家。鉴于法国总统蓬皮杜最近访问过中国,毫无疑问,长期来一直同莫斯科保持友好关系的法国是在这位共产党首脑的脑海中的。
    在塔什干的讲话中有另外一些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对北京成功地结束了它在外交方面的孤立地位感到关切。勃列日涅夫先生透露,苏联在六月间(差不多就在他动身去华盛顿访问的时候)曾向中国建议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北京没有理会这个建议。
    看来这位苏联领导人期望这一连串事件会被认为是莫斯科在中苏分歧中持和解态度的证明。但是在勃列日涅夫先生控制的情报轨道外面的观察家们知道,苏联沿着中苏边界集结军事力量的做法可能是中国感到关切的原因。
    北京可能不会轻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捷克斯洛伐克在一九六八年在法律上曾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可以免于苏联的入侵。当俄国军队向布拉格进军的时候,苏联的新闻机构宣布了这样的理论:莫斯科有权入侵任何被克里姆林宫认为执行危险的对内政策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中国人生活在这个理论的阴影之下,他们就很可能要求拿出比答应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多的东西。


    【时事社东京九月二十九日电】题:中国朝经济建设迈进,明天(一日)是国庆节
    香港二十九日电:中国一日将迎接国庆二十四周年。香港的左派报纸连日来介绍最近国内经济建设的成果,暗示出中国今后要积极地认真对待经济建设这种姿态。
    中国迄今同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努力扩大与西方各国的贸易。
    关于粮食生产,据新华社说过去二十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百分之四,人口增加率超过百分之二。在经济生产方面也终于医治了文化大革命的创伤,钢铁和化学工业等部门的生产都在发展。
    然而,中国为了设法进口所需要的器材和成套设备,就必须获得巨额的外汇。在“自力更生”的格局内将怎样推进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呢?似乎可以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还经常有一颗围绕两条路线的斗争的炸弹。
    在这个意义上说,行将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制定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引人注意的。


    【法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八日电】(记者:罗曼斯基)在专门在意识形态上肯定林彪元帅一九七一年“反革命阴谋”的失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一个月之后,现在已经可以看得相当清楚,中国领导人打算怎样来教育他们的八亿同胞了。
    自从这次代表大会结束以来,发表了无数篇的文章,其中透露了新发出的指示。
    林彪已经被搞成一个人人声讨的“修正主义分子”。
    林彪被描绘得同“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林彪形成了一套个人独创的理论。
    据《红旗》杂志刊登的一些方针性文章说,林彪把他自己搞成孔子、柏拉图和尼采精神上的继承人。成为林彪的野心的这种理论基础,现在是“批林整风”运动的对象。
    宣传家们显然按照不同的对象而使用从抽象的哲学到日常生活中最通俗的例子来申论。
    得出的结论是:指导中国的发展的正确方针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的路线”。
    因此,要经常把林彪——被说成是一个“反面教员”——的错误路线同党的正确路线来比较和对比。这就是“‘整风”的办法。
    有一个共同点,在每个会议上都强调林彪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情。因为革命在继续进行,“两条路线的斗争”将继续进行到最后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止。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了该报记者约瑟夫·莱利维尔德发自香港的一篇专稿,题为《强调文化革命的价值》,摘要如下:
    谴责已倒台的林彪的运动正被当作重新肯定文化革命价值标准的机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刚一结束,这个运动就大力开展起来。
    现在经常把林彪同刘少奇甚至同反动的象征孔夫子联系起来了。杭州大学党委会最近在一次典型的猛烈抨击中,保证要在下一学年集中力量批判“苏修、林彪和孔夫子”。
    公社、工厂和人民解放军的各基地里都在开批林会。但这个运动看来越来越集中在大学和教育问题上。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九月十六日在《试图借助大丰收实现飞跃》的大标题下,刊登了该报驻北京记者稻田晃久和驻莫斯科记者斋藤哲写的评述中国、苏联经济建设情况的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和中国一方面同西方各主要国家开展活跃的首脑外交,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地发展国内经济。苏联:距离根治弊病还相当遥
    远;存在制度上的缺陷重建经济仍然是纸上谈兵
    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舞台上以美国、西德和法国三国的首脑为对象,发挥了大人物的作用。在国内政治方面也成功地加强了地位,现在是统治党内外的最红的明星。尽管这么说,在重建国内经济方面,现在仍然在手拿“脚本”呻吟。最近,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上依然出现了很多指出苏联经济病症的读者来信。今年上半年工农业生产,似乎说明找到了打开停滞局面的线索,但是距离“根治弊病”、明显的复苏的日子似乎还相当遥远。
    从一九六○年起,工业生产总值与前一年相比,增长率一直低于百分之十,一九六九年比前一年低百分之七,一九七二年比前一年低百分之六点五,似乎在走下坡路,苏联经济已陷入“停滞的深渊”。消费资料生产的基础发生动摇
    也许是由于五年重视消费资料奏效了,确实,在商店陈列了一般的消费资料(姑且不谈质量、数量和价格等缺点)。
    另一方面象苏联引以自豪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基础也不巩固,最近几年,原料的缺乏十分明显,因此一直在开展节约运动。
    恢复重视生产资料的路线并不能保证立即再次出现高速度发展的时代。官僚主义可能还会发展
    臭名昭著的官僚主义现在已不只是限于经济方面,而且已渗透到苏联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可能进一步发展。
    甚至有人认为,官僚主义是使经济停滞的罪魁祸首。也有这样的看法:一切效率不高的现象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它扼杀了共产主义的强有力的生命力。无论怎样不合理也不管,认为完成上面指定的定额就行,其他都是份外事。
    另外,这不仅是工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现象。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农业生产由于天气好,似将创造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工业生产好象也在逐渐恢复。但是,由于计划的限制和官僚主义,难于真正打开停滞局面。尽管想首先重新重视生产生产资料的路线,恢复发展力,但是,迟早要出现不能不重新采取加强消费资料生产的时期。中国:承袭现在的路线;重点放在均衡发展上再次迅速地扩大生产
    反过来说,去年风雨不调是历史上罕见的,结果,促进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周恩来总理等政府首脑到工农业基层单位所抱有的那种“危机感”,已通过冬季农闲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兴修水利的“大会战”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起到了使不利的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改变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重新走上了迅速扩大生产的轨道。各地展开兴修水利的“大会战”
    在农业战线处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展开了兴修水利的“大会战”。这是因为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教导的那样,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据《人民日报》报道,从去年初冬到今年春天,总共动员了五千多万农民;业已动工的水库、机井和修补堤坝等各种水利工程,全国达一百一十三万个。与此同时,黄河、淮河、辽河和长江等大河流上的大型水利工程也在稳步地进行。
    人民公社的生产计划会议开得非常活跃,而且思想斗争也进行得很积极。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具体阐明了农业第一线出现的问题和思想斗争的经过等情况,十分有趣。
    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通过围绕这些实际的具体问题而举行的群众批判大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展开的。谋求消除城乡差别
    中国采取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方针。而这不单单是想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是想解决更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农村的生活、文化并以此而消除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以及城市和农村的“剪刀差”。在人员方面采取的措施是让中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到农村安家落户;在物质方面,以钢铁为主的机器、化学和动力等各种产业全力以赴支援农业。
    处于工业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钢铁生产极其良好。扎根于地方的中小企业
    中央的现代化大企业和地方的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和象“蚂蚁啃骨头”那样不屈不挠地建设的方针,是这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坚定不移的原则,尽管它的原因之一是出于国际上的考虑。
    另一方面,铁路网,解放时通车距离为一万一千公里,而现在达四万四千公里以上,除西藏之外,正在改变各省、自治区分布不均的现象。公路的长度也飞跃地延长。
    中国的经济政策,正在把重点从谋求各个产业增产的阶段移向进行旨在“消除差距”的平衡发展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