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 第2版

    【合众国际社布鲁塞尔十月十六日电】(记者:理查德·朗沃恩)外交官们十五日说,西方盟国打算当他们在欧洲安全会议上同苏联集团会谈时提出柏林墙问题,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犹太人的移居问题。
    这些外交官说,在这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进行了三年的工作后,西方的一项强硬的、抱负很大的立场现在已有“百分之九十”确定下来了。
    预料,大约有三十个东欧和西欧国家,加上美国和加拿大,将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会晤,开始进行安全会议的预备性会谈。这些外交官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国家将在预备性会谈中“泛泛地”陈述他们的一些意见,看看苏联的反应是不是积极的,足以证明可以召开一次正式的会议。
    西方希望作为损害东西方关系的作法的实例而列入议程的许多项目,将严重地涉及共产党国家内部实行已久的国内政策。这些外交官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承认这个情况,但是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让俄国得到它希望从这个会议上得到的东西(承认东德和在东欧的现状),而不付出报酬。
    西方的大部分计划仍然是保密的。但是如果拿出一些项目作为样品来分析,就可看出这个计划的范围:
    勃列日涅夫主义将是一个单列的议题。这个主义是:俄国人能干涉任何共产党国家以消除对共产主义的威胁。
    ——柏林问题将予以讨论,虽然对此采取行动的希望不大。
    ——限制苏联公民——尤其限制犹太人——自由移居的权利问题,将是“人民行动自由”的条款的一部分。在这个题目下的其他的一些项目中将包括共产党的签证政策,对旅行者的限制以及俄国的不让外国人进入的大片地区的问题。
    ——在一项军事条款下,西方谋求就双方在举行军事演习前事先通知以及在这些演习中互派观察员的问题达成协议。
    在召开一次正式会议方面的进展将不仅取决于苏联对这些问题的反应,而且还取决于预料在一月份开始的讨论东西方减少军事力量问题的预备性会谈的进展情况。


    【本刊讯】美《新闻周刊》十月二十三日的一期刊登一篇评论,题为《联合国里和蔼可亲的中国人》,摘要如下:
    经过二十多年在世界上处于被排斥状态之后,中国于一年前的这个月进入了联合国。当首批表情冷淡、身着毛式上衣的代表走进大会厅最后占据中国席位的时候,大厅里有许多人都有一种共同的不安的感觉。一名法国外交官说:“世界事务再也不会是老样子了,联合国也再也不会是老样子了。”他的预言是很恰当的。自从中国人来到之后,联合国里的事确实发生了变化——尽管同许多人所预料的不完全一样。
    中国人同他们的联合国同事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已表现出是出乎意外的和蔼可亲。一名欧洲外交官同一位中国人随便交谈了法国奶酪的好坏之后说:“在我在北京的两年当中,从来没有同任何中国人有过这样的一次交谈。”甚至原来担心中国人是来破坏这个组织的那些人,也很快对这些新来的人在联合国玩妥协游戏时的举止正派产生了深刻印象。一名代表满意地指出:“这些人并不拿鞋乱敲。”
    尽管中国人的外交手腕是老练的,但他们认为对他们周围的新事物还有很多要学习的。而且,他们很快就学会了适应外交上的重大场合。这些工作努力专心致志的中国人已慢慢地然而是顽强地在整个联合国发挥出了他们的影响。
    中国人在联合国的幕后和公开的讲话中把自己描绘成第三世界反对邪恶的超级大国(美、苏)的旗手。但是许多发展中的国家因为中国人和俄国人之间你来我往的论战而感到害怕。在一次典型的激烈对骂中,中国人骂苏联人是“社会帝国主义者”,而苏联大使马立克则以“社会主义的叛徒”相还击。当中国(巴基斯坦的坚强盟友)否决了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之后,第三世界国家是很不高兴的。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月十五日刊登了记者凯思林·特尔奇十月十四日自联合国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标题是《中国在军备问题上同美国站在一起》,副标题是《两国都反对世界会议,但理由不同》,全文如下:
    美国和中国各自并根据不同理由反对苏联关于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
    支持召开这样会议的
    ——除了苏联集团外——有一些中小国家,它们一直抱怨裁军问题正越来越多地由华盛顿和莫斯科来决定。
    这些中小国家列举两大国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为适例,它们说,只把这些决定通知它们,也没有同它们商量,虽然它们显然受到影响。这里的中立观察家认为,由于中国上周在联合国大会上坚决反对苏联的建议,它就使美国免于在反对苏联建议中实际上处于孤立的为难地位。中国看到骗局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大会上谴责苏联的建议是一个骗局。他扼要说明了北京关于举行裁军会议的条件(这些条件显然是其他大国所不能接受的),随后劝告说,最好还是不要召开任何世界会议。
    在乔先生讲话以前,一位美国官员承认,美国处于有些为难的境地,美国反对裁军会谈“听起来将好像是我们反对母爱”。
    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一个报告说明了美国的孤立状况,这个报告表明,裁军会议得到三十多个欧洲和亚非拉成员国的支持。然而,所有的国家都对它们的赞同加以限制,它们说,只有所有大国都参加,并且只有很仔细地筹备这次会议,他们才赞成召开这次会议。
    美国不寻常地、直率地谈出它的反对意见,它说,拟议中的一百三十六国会议将是庞大的、开支大的,也可能陷入空谈,其结果将有害于关于军备控制的认真谈判。喜欢小范围
    美国重申它喜欢较小的谈判场所,例如在日内瓦召开的二十五个成员国的裁军委员会会议。美国表示它愿意同苏联继续举行裁军会谈。
    这里关于裁军问题的专家们说,北京的立场使人想起在四十年代后期苏联的立场,当时莫斯科为了争取时间赶上美国优越的核地位,它多年来都坚持要西方作出显然不能接受的让步。
    这些专家说,因此,北京不断地说,它希望召开一次世界裁军会议,只要莫斯科和华盛顿承担义务来拆除所有外国军事基地(其中包括核基地),从其他国家撤走所有的武装部队,并且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西方外交专家说,去年为了促使中国参加裁军会谈作过一些努力,但未取得成功。人们曾建议,日内瓦会议可能作为新的讲台的基础。
    西方专家说,比北京拒绝更使人感到不安的是,中国部长大力重申了北京反对防止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论点,它认为核大国企图使他们对弱小国家进行的核控制永远保持下去。


    【合众国际社纽约十月十二日电】国务卿罗杰斯今天结束了同来自七十七个国家的部长们就“差不多是世界上的所有重要问题”所进行的为时三周的讨论。
    他说,同在联合国的一般辩论中所发表的那些反美的讲话相反,在他的旅馆的房间内举行的私下讨论“几乎毫无例外都是非常讲道理的”。
    但是瑞典外交大臣克里斯特·威克曼在(同罗杰斯)讨论后说,他们没讨论越南问题。威克曼在联合国的发言中以及就在他同罗杰斯会谈前几小时发表的电视谈话中都批评美国对北越“滥肆轰炸”。


    【德新处波恩十月十六日电】题:谢尔外长谈他中国之行的结果
    他说,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逗留期间能够就他的会谈伙伴的态度作出如下的确认,即他们不认为德国的分裂是正常的状况。他的中国会谈伙伴公开地说,他们认为,消除分裂是一个值得希望的目标。谢尔部长十月十四日同北德电台记者谈话时用上述这番话概述了他中国之行的结果。
    他讲话的具体内容如下:
    问:部长先生,是否有一个您认为是您会谈的最重要的结果?
    答:我在北京会谈的最重要的结果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毕竟有了外交关系。我的印象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对我们说来一样,重要的是,利用现在建立起来的关系。
    问:您估计,联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能缔结一项贸易条约吗?
    答:至少我们将就此进行交谈,在这方面,人们将必须冷静地看到,在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双方缔结这样一个条约是否合适,或者下述做法可能更为合适,即现在就商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欧洲共同体之间进行会谈的可能性,这种会谈将导致一项贸易协定的签订,因为明年一月一日起,只有欧洲共同体负责贸易条约的签订。我们将在最近的将来进行具体的会谈。
    问:中国方面对德国问题,对和平解决问题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联邦政府的态度相吻合的,您认为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答:我认为,在这方面,不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这样想的,而且世界也普遍认为德国的分裂是不正常的状态。在全世界,下面这种感情是占优势的:
    有一天必将通过一项理智的政策创造能使德国人再次在一幢房子里共同生活的可能性,不管这幢房子是如何构造的。中国公开表示了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这点是值得希望的目标,是自然的发展。但他们把这只看成从长期来说能达到的。
    问:中国总理周恩来对您说,中国不会给两个德意志国家加入联合国制造困难。您是否把这一态度作为一种良好的说明而加以欢迎?
    答:肯定是值得欢迎的。他(周恩来)更进一步,并说,中国将支持两个德意志国家进入联合国。我们知道了这一点感到很宽慰,因为中国作为安理会成员国,将对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可能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问:波恩和北京对某些世界政治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拟议中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以及裁军问题有相反的看法。这种相反的看法是否会妨碍双边关系的发展?
    答:我不是说矛盾,而是存在着种种不同看法,我的会谈伙伴说得对,不能随着外交关系的建立而期望在所有问题上都有相同的看法。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看法;因为我们的确是政治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重要的是,人们谈到这些问题,就可以阐述导致一定的态度的动机,关于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我就是这样做的。
    我解释了为什么这种会议对欧洲缓和是有利的,为什么它不会对世界安全结构产生消极的影响,而是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我这样做也许是有益的。目前我还不能作比这更好的说明。我的会谈伙伴肯定会从中得出他们的结论。
    问:建立外交关系本来就是使两国之间关系有一个开端。这种关系首先在贸易政策方面,今后将怎样具体地发展?
    答:这也是我们会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我们同中国有可观的贸易,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两个伙伴的潜力,那末显然是有可能把它扩大的。
    【德新处波恩十月十六日电】题:联邦外长谢尔说:姬鹏飞一九七三年访问波恩
    联邦外长谢尔十月十六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我从北京带回来这样一种印象,即新建立起的外交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我们进行了一次令人愉快的、透彻的交谈,双方了解了彼此的立场。现在同北京建立的关系,是我们缓和政策的前后一致的继续,这一点变得很清楚了。这项政策使我们有可能迈出进入世界政治的一步。我的中国同事姬鹏飞接受了我的邀请,答应一九七三年来波恩访问。
    这位部长最后说:我们将立即着手双方建馆工作。十一月中以前(德国的)先遣队将到北京。中国先遣队的部分人员已在波恩。年底之前,双方首都将有一个在代办率领下的能进行工作的班子;双方大使将在这之后不久赴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