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1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八日分别发表文章评论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每日新闻》召集采访过这次锦标赛的记者举行了座谈会。记者在座谈会上说,中国选手的活动对加强日中友好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座谈会上,记者A说:“中国选手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开朗。由于文化大革命而离开了世界(乒坛)宝座,五年来第一次出场,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对哪些年轻人和以什么态度参加锦标赛感到兴趣。正因为如此,在开幕式上中国选手一面向观众招手一面精神焕发地进入会场时的情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中国选手入场,会场上第一次响起了欢呼声。在进入比赛后,中国选手也是彬彬有礼的。”
    记者B说:“中国代表团到达日本的第一句话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中国选手说:要通过体育为人民服务。从行动上看来,他们不是考虑胜败而是在努力作精彩的表演。”
    记者C指出:“这次锦标赛也大大有助于日中友好。”记者C说:“我认为基本上是这样的。但是,并不是无原则地加强友好。譬如,庄则栋和林美群拒绝同南越和柬埔寨的选手对垒,放弃比赛。这明显地说明了中国的态度是:没有抛开原则的政治问题的友谊。在锦标赛期间,庄、林两选手成了会场上特别引人注意的人物。他俩笑容满面而开朗,但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态度却是显明的。从中国的‘政治和体育不可分’的态度来看,可以说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它使人再次了解了中国的原则态度。”
    《朝日新闻》报道说:“中国选手不是光着眼于夺回‘乒坛的宝座’,而是以按照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的对外路线而采取的新姿态参加比赛的,这是任何人都看得清楚的。过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中国选手强是强,但容易拘泥于胜负。但是这次的口号却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比赛前后都和蔼地同对手握手。在比赛中,几乎可以说根本没有动感情的地方。获胜的选手象是预先商量好似地称赞对方打得好,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具有代表性的选手庄则栋等人是一个榜样,甚至在锦标赛大会有关人士中间,也不时听到‘庄则栋选手表现得出色’这类话。”


    【法新社巴黎八日电】题:中国的新外交战略(记者:迪萨布隆)
    在中国邀请美国球队访问中国之后,一些观察家认为,北京领导人通过乒乓球运动员的一位有资格的领队执行了“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原则。
    在过去的六个月中,北京同八个新国家建立了关系,人们普遍认为这一运动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将继续下去。
    通过乒乓球的友好会见和邀请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和其他队访问,北京向美国舆论放出一个试探气球。如果这次试探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就可以逐步地导致同这一舆论的各界建立象北京同日本各界纷纷建立的那种关系,而日本政府如同华盛顿政府一样,则是人民中国最讨厌的政府之一。
    观察家们认为,北京虽然允许美国人访华,但不会改变它对尼克松政府的态度。
    中国政府用大跳跃来回答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小步子”政策,然而,中国是想向美国舆论以及世界舆论伸出手。
    这些观察家认为,只要美国继续在福摩萨海峡驻军,并支持统治该岛的政权,只要中国大门口的印度支那半岛的战争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进行,美国政府首脑的“小步子”、放宽物资交易和旅行,似乎都不足以明显地改变中国对白宫的政策。但是,北京领导人最近进一步表现出,他们在国际战略上是大胆的,继此之后可能还要采取一些重大行动。
    【法新社北京七日电】(记者:迪萨布隆)人民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去北京访问。
    记者埃德加·斯诺最近到中国进行的访问是暗示会有这一步迹象之一。
    去年十二月,《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则关于“一位美国朋友”的消息,报道毛泽东主席接见了“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在登这则消息的同时还登了这位中国领袖的一条语录,强调中国人民是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其他一切国家的人民的朋友。
    在整个名古屋乒乓球锦标赛期间,中国报纸经常强调“友谊”。
    观察家们认为,美国乒乓球队对北京的访问将是对蒋介石政府的一个惨重的打击。台湾邀请了许多亲美反共国家的乒乓球队在名古屋锦标赛以后去参加比赛。美国球员现在大概不会去参加比赛了。


    【合众国际社香港九日电】一个美国乒乓球队今天从东京到达这里。美国球队共有十六名成员。
    中国旅行社的一些代表在启德机场迎接这些美国人。据信,这些美国人将在明天乘火车前往广州。
    【美联社香港九日电】美国副领队拉福德·哈里森说,该球队成员认为他们在缓和美国和红色中国的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在机场上说,“我认为你可以说,我们把自己看作是设法使我们两国达成较多的国际谅解的先锋。”
    “我们热烈希望中国运动员到美国去,我们希望在以后某个时期提出这个问题。就我们对中国的访问而言,我们深信,虽然我们是受他们支配,但是会支配得很好。”
    【法新社香港九日电】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斯廷霍文在这里说,“我们很高兴,欢喜得要发狂似的,我们希望我们的访问将促进美国和中国的关系。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球员坦纳希尔概括地表达了整个代表团的普遍的感觉,说:“我到中国去一次肯定会丰富我的经验。我们要到中国去看看中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因为中国人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也要让他们看看我们美国人究竟是怎么样的。”
    坦纳希尔还说,中国球员们是友好的,而且的确是在日本这场比赛中“最优秀的球员”。
    【美联社东京九日电】(记者:罗德里克)美国代表团的有些成员在东京一家饭店的休息室里转来转去,承认对于自己将作为自从那个人民共和国一九四九年成立以来头一批到那里去的美国人感到有些紧张。
    有二个不愿公布姓名的球员说:“作为第一批美国人到中国去,我们当然感到有点儿紧张,但是我们相信什么都会顺顺当当的。”另外一些球员在旁边点头表示同意。
    后来,球队的副领导人拉福德·哈里森说:“我们同中国乒乓球队来往得很友好。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安。”
    这一行人中最年轻的成员朱迪·博琴斯基(十五岁)表示同意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去。”
    在展望未来时,斯廷霍文说:“如果中国球员能访问美国的话,我们将感到高兴。”他还说,如果他们真的去访问美国的话,他认为从私人方面筹措他们的路费是毫无困难的。
    他说:“我们并不希望美国政府给予任何帮助。”
    斯廷霍文(他在克莱斯勒公司的人事部工作)说,对这次旅行“我感到非常称心如意”。他最想看看的是什么?是天安门,还是紫禁城?
    他答道:“不,我想了解的是人。我想尽可能多见到一些中国人。”他笑着又加上了一句:“也许我还能推销几辆克莱斯勒汽车。”
    球员约翰·坦纳希尔说:“我希望什么都顺当。这完全要看他们对我们的反应。如果他们让我们随意出去走走和拍拍照片,那倒不错。当然,就比赛而言,那就要命了。”
    【路透社东京九日电】美国乒乓球队负责人哈里森动身前在东京机场对路透社记者说:
    “我们对此行感到很兴奋,并且期望进行一些游览。我们还希望向中国人学习,并且希望也许能看看他们的一些训练设备。”
    【共同社东京九日电】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一行人之中,还有一名作为一般新闻记者来说也是一个先例的人,这就是《体育画报》杂志的记者D·迈尔斯,他也将作为代表团的官员之一参加访问。这一行人的访华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共同社东京九日电】题:法外交人士评中国的乒乓球外交:要使美苏接近煞车。
    巴黎八日电:法国外交人士八日在评论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时说:“可以肯定,这是中国对尼克松总统多次发出的改善美中关系的呼吁所作出的答复的善意表现。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毛主席的乒乓球外交的真正着眼点在于苏联。”
    这位外交人士指出:
    中国在向华盛顿发出邀请的同时,向莫斯科打出了一个“难球”。而且,从时机上说,也正好是在苏共大会即将结束而在围绕着今后苏美关系讨论基本外交方针的时候。就是说,这次乒乓球外交的真正目的是要在美苏关系上尽量制造混乱,以牵制两国之间的接近。


    【美新处华盛顿八日电】下面是布雷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记录摘要:
    布雷:关于乒乓球队,我愿向你们提供我所得到的一切情况。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旅行日程。我知道,他们明天将离开东京前往香港,将于星期六(十日)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六日返回香港,我相信十八日回到东京。我猜想,这次旅行安排是由中国旅行社在香港负责处理的。我在昨天已经说过,这次访问是一次私人访问。我们没有任何关于像此次旅行由谁付钱诸如此类的消息,虽然我推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队的客人,大部分费用将由主人承担。我没有关于美国队是否发出了对应的邀请的消息,但是这要由美国乒乓球协会和美国乒乓球队作出这个决定和宣布这件事。这些就是我所得到的全部消息。
    问:东京一家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的一条消息说,美国乒乓球队这次访问的意义远比仅仅一场球赛为大。你能不能告诉我们这次访问的意义如何?
    答:我昨天曾相当直接地谈到了这类问题。我不知道猜测发出这一邀请的原因有什么好处。我想我们只好等着瞧,看看这究竟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呢,还是以后还会有这种事情,采取什么形式——要随着事态发展加以研究,然后我们才能肯定
    ——比较肯定这次访问的意义。


    【美联社名古屋七日电】在今天进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决赛中,瑞典的本格森(十八岁)击败日本的上届冠军伊藤繁雄,获得了勃莱特杯。
    这是瑞典人在本届世界锦标赛中获得的第一项冠军。本格森也是夺得世界男子单打冠军的第一个瑞典人。
    他打破了亚洲选手连续十次夺得这项冠军的局面,十八年来第一次把人们羡慕的勃莱特杯带回欧洲。
    欧洲的上一次世界冠军是弗·西多,他是在一九五三年于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二十届锦标赛中夺得这项冠军的。
    瑞典队教练克·约翰森及瑞典队其他队员站在场外伸出双手欢迎他们的英雄。
    伊藤输得口服心服,他拍了拍这位瑞典人的肩膀,祝贺他取得了胜利。
    本格森曾仔细地研究过日本选手的技术,一九六九年秋天又在东京呆了三个月之久。他在打赢这位二十五岁的日本老将的三局中,几乎是一直领先。
    【路透社名古屋七日电】本格森在整个比赛中压倒了伊藤,在最后一局中,他打出有策略的、出色的攻球,使伊藤一败涂地,仅仅八分钟就拿下了这一局。
    这场比赛进行过程中,这位瑞典选手越打越好,而上届世界冠军则越打越糟。
    第三局打到一半以后,伊藤就一蹶不振,显得他不能挽回败局了。
    本格森拉正手弧圈球,伊藤未能回过去,对于他的反手准确抽杀,这个日本人步子慢了,来不及打回去。
    这位瑞典人灵巧地佯做正手抽杀,却在最后一刹那轻抖手腕极准确地把球打到球台边缘。
    这位年轻的瑞典人在比赛的前一阶段由于他的灵巧和富于进攻性的打法而引人注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