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2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南斯拉夫《政治快报》十八日发表了一篇评论,标题是《中国卫星说话了》,提要是:“最新的宇宙成就使人们对北京的科学家在完善洲际火箭方面已达到什么程度的猜测又活跃起来”。
    评论全文如下:
    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从宇宙中用一种高频率的无法理解的声音说话了,对于外行的听众来说,这是科学上一种奇怪的“宇宙”语言。
    卫星是在三月三日发射的,但是,直到前天为止,官方一点也没有透露卫星的情况。然而,这种沉默并不值得惊讶,因为中国没有在世界期望它公布资料时公布某种资料的习惯,而总是在它认为有必要这样做时才这样做。
    那些期望这颗卫星,也像几乎在十一个月以前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一样,再次唱起《东方红》或别的流行歌曲的人们,打错了算盘。这一次,卫星不太富有音乐性,而是更严肃得多。没有敲锣打鼓
    去年四月二十四日,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数百万居民敲锣打鼓,上街游行,欢呼中国第一颗卫星胜利上天。这是一个由中国星际航行学的初生子一面唱着《东方红》一面在遥远的太空指挥的别具一格的大合唱。这一次,没有报道发射卫星引起潮涌般的载歌载舞的兴高采烈的情景。
    这一次,中国想证明:国家已打下了这种科学技术基础,以致星际航行学已不再处于襁褓之中了。这次发射卫星是中国的正常工作的一部分,是对集体应尽的义务。最昂贵的科学的这种发展,表明中国的经济在进入新的五年计划时已更加强大了。安然的态度表明,国家相信自己的力量。这只是向宇宙进军的第二步,下一步尚需等待。在印度支那上空
    新华社关于发射卫星的报道首先强调,卫星“在继续进行预定的科学实验工作”。然而,这一刻也没有转移人们对发射卫星的“间接后果”的注意:
    关于中国在完善核武器方面已达到什么程度的议论又重新活跃起来了。卫星是用中程火箭发射的,还是用一种新型的洲际火箭发射的?这个问题尚未解答。据专家们断言,中国正在加速研制洲际火箭。
    中国总理周恩来对河内的访问和对北越和印度支那人民的支持,是在总理启程前两天才发射的卫星的警惕的眼睛注视下进行的。
    无论如何,新的卫星是中国越来越活跃的对外政策手中的又一张王牌。
    (文内小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本刊讯】日内瓦消息:瑞士法语电视台十八日放映了影片《一九七一年的中国》。这是该台《当代》节目中的三个剧目之一。这是去年访问中国的瑞士记者亚历山大·卡塞拉拍摄的一部新闻纪录影片。
    卡塞拉拍摄了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后的生活的一系列纪录片。
    该片向电视观众们介绍了工人、农民、士兵、干部和红卫兵在毛主席故乡的参观,中学生的军事训练,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大学生到农村去,战备,中国一个人民公社的生活,中国工业的发展,北京的商店,“紫禁城”的建筑等等。
    卡塞拉对这些镜头作了解说。
    在该片的结束语中,这次广播的组织者问记者卡塞拉: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卡塞拉答复说:“我认为从我的旅行中可以看到三点。一方面是不断的改善,这就是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这种改善我从一九五六年起就看到了;另一方面,在文化革命期间,经济上有过困难,但是看来,这种困难并没有带来后果,它最终没有使生产停止,生产获得了成果,因此进行了文化革命而又没有造成损失;其次,从中国的体制和它的看法中,我看到了一个革命的中国,一个崭新的中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中国。”
    影片放映了约二十分钟。


    【合众国际社东京十八日电】日本观察家们今天说,共产党中国的第二颗卫星能够用两种无线电频率发报,比它的第一颗卫星先进。
    他们说,三月三日发射的第二颗卫星“看来是基本科学卫星,能够进行种类相当多的观测。”
    第一颗卫星只有一个无线电,它在发射后播送《东方红》达一个多月之久。第二颗卫星是以两种频率发报的,二○·○○九兆周和一九·九九五兆周。
    日本观察家们认为,一个无线电播发的信号是中国地面观测人追踪卫星所使用的信号。第二个无线电发出的是科学观测所收集到的数据,或关于卫星工作情况的情报。
    日本人认为发射两颗卫星所使用的是同一种火箭,第二枚火箭上仪器更多些。
    中国和日本各自都已发射了两颗卫星。中国的卫星要重得多。日本的第二颗卫星只有六十三公斤,它的电池只用了一周就完了。
    【本刊讯】香港《华侨日报》十八日刊登时事社十七日发自东京的一则报道说:
    关于中共第二颗人造卫星,据此间宇宙问题专家关野英夫表示:卫星重二百二十一公斤,这是值得重视的。关野说,由其偏心性轨道看来,可能以观测地球物理为主要目的。由于中共的人造卫星使用正式诱导装置,无疑较之日本的人造卫星技术为高超。如果长此下去,则日本的宇宙技术将远落中共之后。


    【德新社北京十七日电】(记者:西蒙)这里的科学方面的观察家们认为,中国的第二颗地球卫星比去年四月二十四日射入轨道的那一颗要复杂得多。
    他们对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技术方面的进步的这种看法,是根据政府的正式公告得出来的。


    【法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五日电】香港中文大学第一次成功地用电子计算机把中文翻译成英文。
    该计划的负责人说,尽管这所大学的计算机仍处于初期阶段,“但看来大有希望,我们已能翻译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子”。
    他说,“困难在于:每种语言都有另外一种语言中所不存在的词、短语和表达方式。”
    【本刊讯】香港《成报》十一月二十日报道:
    用电脑将中文译成英文,是最近香港中文大学一群专家的伟大成就。预料两三年后,电脑将会出现由中文译成英文的字典和词典,在电脑的记忆系统载满了这些译文后,中文翻译英文就更进一步。
    香港中文大学早于一九六七年便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成立电子计算中心。目前除了设有美国出品的万国商业机器公司之一一三○型电子计算机系统外,还有一套资料分析及处理机器。该电子计算机乃是最现代化的电脑之一,在科学及学术上等作业,均能发挥高度技术和效能,在科学名称上称为“固体电子逻辑电路技术”。
    万国商业机器公司本港发言人表示,该电脑能在数秒钟内,将一篇俄文或法文译成英文,效率极高,当然用字和修词方面不会十分理想,然而在科学用途上,人们只会注意其内容的正确,而不会斤斤计较文章的好坏了。
    至于翻译中文成为英文,还是以本港为首次,中大电子计算中心主任乐秀章教授指出,目前一秒钟只能翻译十个字,在电脑的操作效果来说是算得上很慢的,但在翻译中文成为英文的工作上,暂时来说已是快速的了。
    乐秀章教授认为电脑将中文翻译成为英文时,有一个困难是电脑不能够输送中国字,因此首先乃得将中国字化成为数目字,然后用数字代表中国字,输入电脑的打孔卡片里,每个中国字都用四个数字来代替,而这些数字从电脑机再输出来的时候,便成为英文。
    卡片打孔办法因为需要人工打孔,费时费力,且易受到机器本身的控制,更需人工去校对,因此工作效率便较为迟缓,但将来继续发展,可能会将原始资料直接纪录在机器能阅读的卡片纸带上,甚或由录音带直接将资料输入机器处理,一如银行记帐的情形般,那时候的电脑翻译工作,便会加快速度。
    目前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联合发展该电脑中心,并已向英国订购价值逾五百万元的“多元程序置理系统”电脑,装上磁带、磁碟记忆系统、高速行印机及卡片阅读机等设备后,相信对中文翻译英文的工作,便有很大的裨益。因此二年至三年内,中文便可用电脑翻译成英文字典,而且除了学术性之文章外,小说亦一样能够利用电脑翻译出来。


    【塔斯社莫斯科三月三十一日电】《真理报》报道,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学家们制出的巨型和微型莱塞,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极为重要方面的新的里程碑。
    例如,正在利用莱塞工具来解决热核反应问题。用在这方面的是一座超功率多级莱塞,它是类似紫晶测杆的钕玻璃棒组合。棒与棒之间有光阀。由总口径莱塞炮进行射击。尖利的光线箭射在由氘化锂做的微小靶子上。等离子体就会以巨大速度从靶子上冲出来。辅助莱塞把它拍照下来。计数器把发生热核反应的第一个报信者中子辐射记录下来。
    巴索夫院士认为,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只是还应当大大提高莱塞的功率。他认为这是可以办到的。
    在超功率莱塞的基础上可以建成空前高能粒子的小巧加速器。
    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台上,微小的半导体莱塞放在显微镜的视野下。它们好似是首饰匠的制品。这些小东西是未来光计算机逻辑元件的样型。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元件可以将快速计算技术提高几百万倍。今天,物理研究所实验室利用微型装置开辟了技术进步的又一途径,这就是莱塞控制论。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四日电】苏联工程师制造出了一种给图纸、表格和技术文件标示文字的打字机。打字机重八百克,直接装在制图尺上。机器有六十个由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铅字。没有色带。工程师们绘无带打印研究出了颜料和清洗铅字的玛谛脂。
    图纸上的标示文字不用冲洗,能用橡皮很容易地擦掉,可以经受晒制。影象的清晰程度可以做成优等显微胶片。
    这种新机器大大提高了绘图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迅速地给图纸填上标准标记。


    【塔斯社莫斯科七月四日电】苏联一种新的莱塞装置不需要一分钟就可阅读一页日语文件并翻译成俄语和其他语言。
    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研究出了利用全面体摄影(ГОЛЛОГРAФИЯ)效应自动翻译日文图书的方法。薄片上涂有几层具有高度分辨本领的乳剂层,用气体莱塞把所需要数量的符号(方块字和字母)录制在这种薄片上。这个薄片是一种全面体摄影存储部件。
    文件用莱塞光束一照躲就出现一种熟悉的符号,反射回来的光就射在摄影接收机上形成电子讯号。根据讯号来选择一定的符号在俄文上的适当意义。
    这种装置可以安装上屏幕,翻译出的俄文映在幕上,或者可以安装上印刷装置。这种装置可以使专家非常方便地了解技术文献。
    据苏联专家认为,全面体摄影方法在计算技术中有广泛用途。通过变化莱塞射束的角度在一张薄片上可以录制许多立体影象。薄片上储存的信息超过电子计算机存储器许多倍。
    对于研究象等离子体的产生这类进行得很快的过程,全面体摄影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可以记录粒子在空间的轨迹和液滴形成,可以高度准确地检查复杂元件,如涡轮机的轮叶的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