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8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二十八日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栗坂从华盛顿发回的一篇通讯,题目是《美国出现轻视联合国的气氛,处于不利的地位同中国谈判》。摘要如下:
    中国参加联合国,回到国际社会,虽然说也是美国预先料到的,但是驱逐国府这个富有戏剧性的事件,而且是以联合国史上美国的最大失败的方式一举实现了,这对美国来说,的确是一个冲击。
    美国今后将在北京举行美中首脑会谈,在身边的纽约继续同中国对话。美中关系正常化虽然未必会一路顺风,但可以预料步伐将会加快。矛盾重重的多面外交
    由于中国参加联合国,首先明显表现出来的可以说是尼克松政权轻视联合国的风潮。在美国的议会里已经有人提出要减少美国对联合国的分摊款额。本来尼克松总统有这样的政治哲学,认为要寻求世界和平,归根到底必须直接同有力量的国家进行会谈。由此而来的就是美中、美苏首脑会谈。这次在联合国的失败大概更进一步加强了尼克松的这样的信念。
    尼克松总统当前全力以赴的就是在北京同中国首脑进行谈判。总统告诉美国国民说“不要抱过大的期望”。美中两国都警惕着苏联的威胁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化,都希望象尼克松主义中所说的削减在亚洲的美国军事力量等等。尽管双方之间有着这样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还有解决台湾问题这个悬而未决的最大的问题和两国之间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差别等所形成的巨大障壁。
    只要美国不让步,邦交正常化就很难取得进展,这是美国政府首脑也非常清楚的。如果放弃了对台湾的诺言,就会引起其他同美国有条约关系的国家不信任美国。在多面外交压力下,美国正处于冷酷的大国力量平衡逻辑和道义的矛盾的苦恼之中。中国在各地的影响在美中首脑会谈时,由于联合国已经证实中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和美国领导力量的局限,美国处于相对的不利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中国将正面要求美国放弃防卫台湾的义务,并强烈要求结束越南战争,美军从整个印度支那撤走。
    也可以预料美国在处于不利地位同中国谈判时,也可能惜助于友好国家日本的力量,亚洲形势也将因美中首脑会谈而产生巨大开展的线索。
    如果中国的发言权加强,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贯彻中国为中小国家的利益说话,美国也会越来越不放心中国的全面外交政策。美国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将根据其国内政府、经济体制的稳定程度而改变其积极性的大小,但是美国正在注意中国的气息正借美国影响后退的空隙而传播到各地。
    美国警惕中国的影响从它已经明显地反映出来的巴尔干、中东,甚至向中南美扩展。
    美国不能不意识到在全世界显示其存在的苏联的阴影中又加上了中国,美国的外交政策,象最近的尼克松新经济政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不仅需要露骨的利己主义,而且也需要细致入微。中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中东,正因为是在这种时候,所以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绪:在中国的影响还没有达到的时候,要及早解决中东争端。一直处于一触即发的危险对立情况下的印度大陆,正在形成巴基斯坦—中国,印度—苏联的系列,为了维持这样的力量平衡,避免危机,预料美国还要出一把力。也慎重地对待美苏关系
    由于中国庄严地登上舞台而特别受到影响的是美苏关系。
    虽然三极结构已经很清楚了,但是互相猜疑依然存在。在美中苏三国的这种关系下,如果只有一国获得渔翁之利,就失去了平衡,维护和平就会倒退。
    采取访问中国、访问苏联这种戏剧性的外交政策出来缓和紧张局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将从在联合国得到的教训,从美国领导力量的局限这个现实出发,不得不更加慎重从事。


    【路透社北京六日电】(记者:詹姆斯·普林格尔)巴基斯坦的一位高级官员今天在这里说,北京代表团下周动身去联合国大会可以认为是巴基斯坦的一个由文官和军人组成的高级代表团现在来这里进行访问的一个因素。
    巴基斯坦新闻部对外宣传司司长A·巴蒂先生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印度在边境上采取的行动可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作为可能危及和平的问题加以提出,但是他拒绝说,巴基斯坦是否已要求中国在安理会中提出这个问题。
    巴蒂先生说,巴基斯坦采取的作法的形式要取决于印度对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表示要帮助解决这一争端的态度。巴基斯坦已经接受了吴丹的建议。
    据此间巴基斯坦人士说,巴基斯坦代表团今天继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会谈,但是这些讨论是在较低一级进行的。
    记者问,北京出席联合国代表团下周的动身是否同巴基斯坦代表团的访问有联系,巴蒂先生说:“这可以认为是一个因素。”
    巴蒂先生强调说,布托先生的代表团目前的访问是(中巴)两国间过去几年“由于有着极好的睦邻友好关系”而一直进行的中巴继续磋商过程的一部分。
    【法新社北京六日电】人民中国和巴基斯坦在中国代表团动身去联合国之前正在这里研究在安理会中如何处理印巴危机。这是观察家们今天从昨天巴基斯坦军事政治代表团发言人和新闻记者之间进行的非正式谈话中得出的主要结论。
    一位记者问,巴基斯坦代表团访问的时间和中国代表团动身去纽约是否有联系,巴基斯坦对外宣传司司长A·巴蒂回答说,这“可以认为是一个因素”。
    巴蒂先生又说,会谈“尚未达到已决定将在安全理事会提出印巴紧张局势问题的确切形式的阶段”。
    观察家们今天指出,目前巴基斯坦代表团抵达这里的时候,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正在华盛顿同尼克松总统举行会谈。
    记者问,中巴会谈是否还包括军事问题,巴蒂先生回答说,讨论概括了“相当广泛的方面”,他指出,代表团中有三名巴基斯坦军队主要负责人。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三十日刊登了记者约瑟夫·哈希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尼克松、勃列日涅夫的拔河比赛,俄国拉拢怀有不满情绪的美国盟国,设法在美国势力减退的地方寻找桥头堡》,摘要如下:
    两大潮流之间的竞赛在进行中。
    一股潮流——以英国决定参加共同市场开始
    ——是朝着建立一个更为亲密的西欧共同体的方向发展的。
    另一股潮流是莫斯科试图利用华盛顿同它的欧洲盟国之间的越来越大的鸿沟。
    俄国的勃列日涅夫刚刚访问过巴黎,以推进第二股潮流的发展。他早些时候同西德总理勃兰特的会晤是同一过程的一部分。
    看来没有人会更多地怀疑,克里姆林宫里的人把目前看成是有机可乘的时机,并希望填补在美国的势力从欧洲减退以后留下的真空。
    势力正在减退,并且将进一步减退,这在目前已成为一种正在世界合国首都起作用的假设。这是美国过去一星期里在联合国采取的试图接纳北京中国而不驱逐台湾中国的外交遭到失败的一个原因(虽然,可以肯定,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使华盛顿感到恼火的一个事实是,接受美国援助的四十三个国家,包括以色列(是不是所有这些国家当中最忘恩负义的(?)),投票反对美国的提案。
    然而,一旦华盛顿对北京采取行动时,每个国家也不得不考虑它自己的民族利盒。它们是这样做的。争取在北京中国采取一项行动和同北京中国进行贸易的竞争在继续。华盛顿无法用言行来阻止这种争先恐后的局面。为阻止出现这种局面而作的努力对其他人来说非常象是华盛顿试图垄断新中国。莫斯科将怎么办?
    因此,特别是在美国的大多数西欧盟国的赞同下,中国进入了联合国,台湾被驱逐出去了,这件事的本身再次表明同老朋友和盟国(至今依然是如此)之间关系的疏远,这种疏远必定使莫斯科的人感到宽慰,正如尼克松对北京采取的崭新的行动使他们感到不安一样。
    在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时候,面临的大问题是:莫斯科将怎么办?马上得不到答案。人们不知道答复是防御性的,还是进攻性的,如果说是进攻性的话,是什么类型的。
    这个攻势是以克里姆林宫高级领导人四处出访这一不寻常的计划开始的。但是,访问的目的最初是不清楚的。现在其概貌开始显露,莫斯科只是想同那些有充分理由对尼克松的华盛顿表示不满的人交往,这种人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多。如果华盛顿将要同俄国的敌人——中国交往的话,那么克里姆林宫将要同华盛顿的朋友交往。关系紧张
    妨碍莫斯科推行这种新政策的唯一真正障碍是当代的另一股潮流,朝着建立更为密切的西欧共同体方向发展的潮流。
    随着英国决定参加共同市场,这股潮流现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院在十月二十八日晚上以三百五十六票对二百四十四票通过的表决使英国准备参加(共同市场)的决心完全可信。问题不再是西欧是否将朝着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盟的方向发展。问题在于它是否会以足够快的速度超过俄国为离间西欧国家而作的努力。
    在今年夏季一段短时期内,看来华盛顿可能保持着它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接着,把中国也列入它的亲密盟国的行列。在这个正在起着变化的世界上,这会给华盛顿带来超过俄国的四比一的优势。
    但是,事情并不这样发展。美国拉拢中国使同日本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到了危险的程度。在制订其新政策的过程中,华盛顿正在——我们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由于做法笨拙——馒慢同西欧疏远。
    此举本身有助于使英国肯定地加入共同市场。如果华盛顿在一九七一年像它在苏伊士和越南问题开始破坏这种旧的特殊关系之前那样,在为伦敦着想的话,英国本来甚至可能投票反对,而不是赞成加入共同市场的,但是,在最近,这种关系恶化的速度是很快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