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0月3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法新社河内一日电】(记者:乔尔·亨利)北越今天热烈而隆重地庆祝中国国庆节,这种热烈而隆重的情绪由于一家报纸表明中国会帮助“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而更高涨了。
    各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的时候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照片,同时刊登了北越领导人致中国领导人的贺电、中国领导人昨晚举行招待会的消息和中国大使王幼平昨晚举行招待会的消息,
    党报《人民报》发表社论说,继俄国革命之后的中国革命使世界力量对比变得“有利于社会主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和平和民主的力量”。
    该报接着就概述了中国在文化、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重大成就,其中包括制造出人造卫星和核火箭。
    该报说,中国的力量和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北越军队的报纸《人民军队报》追述了美国对北越的进攻。该报说:“千百万中国人曾签名表示志愿到越南打击侵略者”。
    北越最高级领导人总理范文同、国会主席长征、外长阮维桢和国防部长武元甲都出席了中国使馆举行的招待会。
    南越临时革命政府的代表以及老挝和柬埔寨解放运动的代表也出席了招待会。
    来自外交团的客人包括以法国总代表勒内·塞瓦兹为首的法国总代表团的几个成员。来宾名单上共达数百人。


    【本刊讯】巴基斯坦官方报纸《巴基斯坦时报》一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发表社论,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标志着这个国家在毛泽东的英明和强有力的领导下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威望的大国被排除在联合国讲坛之外,这是国际关系中可悲的情况。美国是这个消极的政策的主要制订者。
    但是很难理解,美国这样做怎能有利于它的政策,怎能符合它的利益。
    存在着中国这个事实是不能凭主观愿望而予以抹杀的。
    的确,它是在各方面和各个战线上同美国对抗的。
    而且,华盛顿是予以重视的,它通过定期在华沙举行的大使级会议,间接地、转弯抹角地同北京打交道。只要继续采取这种不实际的态度,世界将是不均衡的,和平就岌岌可危。
    不论西方采取什么态度,对我们来说,中国不仅是一个现实,而且是邻邦和朋友。它在亚洲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充分考虑到它,做任何事情都是不适合的。
    我国政府奉行同它保持密切关系的明智的政策。
    在这个光辉的日子,我们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祝贺。


    【法新社北京三十日电】(记者:孔帕雷)二十九日晚,两万观众观看了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篮球赛,一些中国政府高级人物也出席观看了比赛。
    这是自从文化革命开始以来在这里安排举行的第一场国际比赛,看来标志着中国将开始重新作为一支强大力量出现在国际体育舞台上。
    出席观看比赛的有副主席董必武、总理周恩来、政治局常委康生和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黄永胜。参加比赛的有男子队和女子队。
    西哈努克坐在贵宾席上,坐在周恩来同董必武之间。
    但是,同出色的比赛本身比起来,更引人注意的是球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球友关系以及观众的不偏不倚的态度。
    无论哪一方得分都博得同样的掌声,而欢呼声最响的是在双方球员互相拥抱或者有别的友好表示的时候。比赛一结束,巨型的灯火记分牌上的比分立刻就不见了,五十二名球员手挽着手同声高呼“毛泽东万岁!”
    然后,他们同政府人员握手,并高举着内容是毛主席思想的小红书,随着拥挤的观众的有节奏的掌声挥动着这本小红书。


    【本刊讯】马里《发展报》一日刊载了一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的社论,还用整版篇幅刊载了登有毛主席像的有关中国成就的专文。社论全文如下:
    二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和光荣的解放斗争,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当然,这标志着同国内最落后和最反动势力相勾结的外国帝国主义大国的压迫、剥削、统治和专制的几百年统治的结束,但这也标志着伟大中国人民在享有崇高威望的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国内和国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开始。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而且也是对全体进步人类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的标志。
    由于进行了二十年的不可调和的斗争、牺牲和艰苦奋斗,新中国今天才能够以巨人的姿态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巨人行列中。在重建他的国家和异乎寻常地发展了经济以后,新中国用其强大的经济能力为一些年青的国家服务。
    例如,自一九六○年我们摆脱殖民主义枷锁以来,中国就向马里共和国提供了难以评价的援助。
    中国人民和马里人民之间已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他们的兄弟般合作是为和平与进步服务的。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周年之际,全体马里人民,向勇敢的和一贯奉行国际主义的伟大的中国人民,表示最真诚的祝愿,并祝他们在毛泽东
    ——当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思想的指引和照耀下,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任何人也不能怀疑,中国和马里,为了两国的相互利益、为了和平、各国人民之间的友爱、人类的进步的最大利益,将永远携手前进。


    【本刊讯】《赞比亚时报》三十日发表题为《巨人的成长》的文章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文章说,从此,历史最古老、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府,这是同西方接触一个世纪以来一直谋求建立的。
    文章回顾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历史,文章接着说:“不再有什么怀疑,共产党中国已经成了一个世界大国。在国内,她实现了和平、统一和迅速的经济发展。”
    文章强调指出,非共产党世界仍然还有许多人不接受世界局势的现实,看看就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问题进行的表决的特点就说明了这一点。文章最后说,“坚持这种心理状态改变不了事态的发展。
    共产党中国不只是要存在下去,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壮大力量。”报纸在发表上述文章的同时,还刊登了毛主席的照片。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十七日刊登了该报连载文章《毛泽东路线的新开展》的第四篇,题目是:《灵魂的革命:“学习和生产”的统一》(作者:丹藤),摘要如下:
    要改革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等——这是(中国)对于这场“触及灵魂的革命”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所做的说明。这场文化大革命以去年四月的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为界线,教育、艺术领域中的改革从摸索阶段已逐渐过渡到实行阶段。据说,在这个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典型人物,但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不得不强调“继续进行上层建筑的革命”的情况。要说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恐怕还要看今后。
    六四年以江青女士为指导者进行的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工作之一,即京剧等舞台艺术的改革,经过多次修改,今春在中共中央理论杂志《红旗》上登载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暂时的定稿。
    同时,文化大革命的“极其重要的一个任务”教育改革,通过对新制度的摸索,已达到一部分理工科大学重新开学的阶段。七月底出版的《红旗》出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专刊,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这份杂志的文章中提到的清华大学的事例来看,在选拔学生的对象、教育和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有三年以上实际社会经验的工、农、兵中选拔学生,成为劳动—学习—劳动这样的程序,这是一个重要的改革。学习也不是“象牙之塔式”的学习,而是大学办工厂,现场的工人也登上教坛,这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
    毛主席多年提倡的学习和生产活动相结合这个教育思想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付诸实施。在北京,从四月到七月中旬,有二百六十多所中、小学校都在校内建立工厂,据说已经开始生产机器以至电子装置了。
    关于大学改革以后的问题,《红旗》上发表的上海教育改革座谈会纪要中早已指出,工人出身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红了”而不接受政治教育,原来的教师害怕批判,不愿意自己主动编写教材等实例。中、小学民办,虽然有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能够发挥地方的独立性等优点,但同时由于民办,因生产大队的经济力量大小,有产生地区差别的可能等等,前途还面临不少问题。根据毛主席的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展开了消灭农村无医现象的运动,在这期间不断产生“一边劳动,一边进行防治”的“赤脚医生”,这也是一个成果。
    除按部门进行的这种改革之外,还有不可忽视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运动。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毛主席著作的出版迅速增加,六六年以后的三年中发行的毛主席著作选集比过去十五年发行的多十二倍以上,达到一亿四千多万部。虽说解放后已将近二十年了,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当时,在农村中绝对大多数人还都是文盲,所以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语录也带有对这些文盲进行识字教育的“文化革命”意义的。这里出现的新英雄之一,就是海军战士胡业桃。他和文化大革命前大力开展学习运动的雷锋、王杰一样,因工作中发生了事故而牺牲自己,营救战友,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典型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此外,还有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然后治疗患者的“赤脚医生”的故事等等“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人物是不少的。
    与此相反,文学和电影等领域中,还没有足以称为“文化大革命的成果”的新作品。这也许是表明在毛主席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个大原则的创造方面,要具体实行还需要时间。
    毛主席说教育和艺术都不可以成为少数特权阶级所有,这是为了创造为以绝大多数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从而“提高”文化水平。经过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各种试探,今后还将反复进行,并且逐渐固定下来。从京剧改革的事例来看,这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毛主席开创的“触及灵魂的革命”这个“第二次长征”中,“京剧的胜利只不过是第一步”(《世界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