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2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塔斯社莫斯科十九日电】康·西蒙诺夫今天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随笔,介绍他“从哈巴罗夫斯克到不久前红卫兵曾想来嬉闹的那个同中国接壤的地区”旅行的情况。这位著名的作家在远东度过了一个月,为《真理报》写了一些关于苏联这一地区半个世纪来发展情况的特写。
    西蒙诺夫写道,他在边防军俱乐部中看到了一些值勤模范的照片,其中有些人获得了奖章,“因为他们今年不久前在这里保卫我国国界的不可侵犯性时表现出了坚定和克制”。
    西蒙诺夫说,“军事冲突,从这个词的直接含义来说,这里没有发生,不过,曾经不得不表现出真正象铁一样的坚定和克制。”
    西蒙诺夫引用最近事件的目击者和参加者的话写道,“有几天特别麻烦,红卫兵乘乌苏里江还未解冻的机会越过了国境线,成群结队地向我岸而来,大叫大嚷,他们坐着卡车冲向挡住他们来路排成行的边防军。”他们“有时是数百人,有时也有上千人”。
    “根据一切情况判断,暴乱行为的组织者把邻近几个中国乡村里的人赶到边境来了。这些表演的普通参加者中当然也有幼稚的、文化程度不高、听信了宣传的人,他们被授意说,他们干的是必要而有益的事。其中有些人甚至用半通不通的俄语号召苏联边防军士兵表现出阶级团结,说他们不应听自己那些“卖身投靠美帝国主义的”军官的话。
    但是,在吵吵嚷嚷搞流氓活动的人群中,不难发现有些人很忙碌地钻来钻去,他们是改穿便装的组织这一切所谓“感情表现”的军人。
    西蒙诺夫指出,“在边防军拍下的照片中,这些组织者同所有其他人一比较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冰上大叫大喊的红卫兵,冲向边防军的卡车,一些乡村儿童和青年农民的面孔,其中有的人,是一些被照相机从黑暗中抢拍下来的、在事件过程中考虑和商量问题的改了装的领导人的面孔。”
    作家着重指出,远东的边界“任何人都不能闯入,任何人都不能越过”。人们在沉着地对付在远东这里同在中国一道发生的这一反苏狂闹。这里早就习惯于所谓“不安的边界”这种情况了,这已经司空见惯了。有一个时期,这种已习惯的感觉减退了,几乎消失了。现在又开始恢复。


    【本刊讯】美《华盛顿明星晚报》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领导机构内部历时一个月的政治冲突,看来随着谢列平及其两个最亲密的盟友的降级而达到了顶点。
    同时,看来勃列日涅夫已巩固了他作为今天俄国第一号人物的地位。
    人们认为四十八岁的谢列平是苏联政界中的保守分子,过去认为他是勃列日涅夫的职位的主要竞争者。自从赫鲁晓夫于一九六四年十月被驱逐以来,谢列平这颗星越来越暗淡了。
    使这里的分析得到进一步证明的是另外两个著名的强硬路线分子或保守派被撤了职,他们两人都同谢列平有密切联系。五月间谢米恰斯内伊被解除了职务。上月,在举行中央委员会会议讨论中东危机并通过布尔什维克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提纲之后,谢列平的另一个伙伴失去了他的职务。他是叶戈雷契夫。
    在目前情况下,在苏联社会中温和派的最好典型是像柯西金这样一个人。
    温和派还遵循一条意识形态较少的途径,不那么关心对文化名流的限制,只要他们不使领导机构为难的话。在外交方面,温和派特别注意改进同西方的关系和保持他们在河内及世界其它地方的影响强而有力——同时设法孤立中国。
    由于柯西金的内政政策都是得到勃列日涅夫赞同的,由于他们是俄国的两个最高级的人物,所以可以有把握地认为:温和派的观点是今天在克里姆林宫领导机构中占优势的观点,这种观点一直受到保守派或强硬路线分子的一些攻击。


    【路透社法国西北部布勒斯特十五日电】法国总统戴高乐今日乘法国巡洋舰“科尔伯特号”驶离此间前往加拿大,作为期八天的正式访问。
    【合众国际社巴黎十五日电】接近总统的人士说,戴高乐总统在北美的一周期间,没有同美国总统约翰逊会晤的可能。
    戴高乐在正式访问加拿大和蒙特律展览会期间,将同加拿大总理皮尔逊会晤。
    【本刊讯】法《回声报》十七日以《将军的分析》为题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那些本来希望戴高乐在赴美洲大陆旅行之际会表示他愿同约翰逊会晤的人,可能不再抱此希望了:戴高乐在波恩逗留期间已清楚地说明了他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不可改变地反对美国“霸权”的。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七月十七日刊登发自波恩的一篇文章,题为《波恩为戴高乐所迷住》,摘要如下:
    德国是否成了“戴高乐派”?无可置疑的是,美国人现在对于这种前景感到不安。他们对波恩感到烦恼,其象征是麦克纳马拉突然取消对德国的访问,据说,这是约翰逊亲自下令决定的。基辛格在会见了戴高乐之后,才推迟对美国的首次访问(官方的说法是由于德国的“财政危机”),这一点华盛顿已经注意到。美国人觉得基辛格政府正越来越受到戴高乐将军的影响。将军本周在波恩举杯祝德国统一,看起来他已使总理和勃兰特相信,有朝一日他能够通过某种神秘的办法说服俄国人,德国应当统一。
    德国内阁中的“亲美派”领袖、国防部长施罗德的影响现在大概在削弱。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七月七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法国退出英法的可变机翼飞机制造计划,在法国的一连串损害英国利益的行动中,不过是最新近的一次而已。法国退出这项计划对于英国国防计划有着重大的破坏效果。伦敦对于戴高乐痛恨情绪,现在已超出了向来对这位总统的和可以预料到的不耐烦的水平。同时,英法关系的恶化对于欧洲的一般局势也有严重的关系。
    法国人有一句俗话“狡猾的阿尔布安”,现在伦敦改套用这句话为“狡猾的法兰西”。许多人都认为这句话套改得公平。英国国防大臣希利七月五日在讨论停止“可变机翼飞机”(V—G)制造计划时就不管一切用了这句话。
    法国七月四日还采取一项未加以宣传的行动。这项行动在英国引起一阵痛楚。法国政府颁布一项法令,凡是石油出口,必须有政府的特别准许证。从初步报道看来,这道法令的目的,似乎是防止将石油从中东转出口给任何阿拉伯国家所不同意的国家。其实,所指的也就是英国。美英两国现在已成了阿拉伯国家的众矢之的,因为它们认为这次屈辱地败于以色列也是美英之过。通常来说,英国所用的石油,三分之二来自中东。这次的杯葛已使英国陷于严重的困境。另找油源或运油轮在海上绕更远的水道所增加的负担也可能加重它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法国使人不愉快的第三件事是六日发生在海牙,西欧联盟的会议上。法国的一个年轻的部长比伦葛特在会议上表示,法国对于英国外交大臣布朗前一天所发表的演讲并不当作欧洲经济组织的正式文件接受。而布朗在那次的发言中曾把英国加入欧洲经济组织的情况,加以申述。英国政府把这一项重大的努力当作它的响亮的头炮。谁也没有想到法国会那样子的小心眼儿,竟然不把它当作西欧经济联盟的正式文件。
    但是英国的观察家们现在已经认定,戴高乐在把英国排在共同市场之外的作法上,早就是准备采取这样的小心眼的了。他们并不怀疑,最近戴高乐所作所为都着重地显示出他这种动机。
    (转自七月十四日香港《大公报》)


    【本刊讯】法《巴黎竞赛画报》七月十五日刊载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戴高乐在脑子里反复考虑了他掌握的最新外交情况,他分析了世界局势,并把他预见不到之处弥补起来。用他的话来说,他估量了看见中东冲突“越南化”的危险有多大,他衡量了他的外交政策目前不得人心的程度。
    在东南亚发生新的事件以前,也许直到美国总统选举以前,战争在中东将持续下去。
    “假如苏联和美国发生冲突,正是中国将取胜。”
    戴高乐是否相信会发生战争呢?他相信有战争“危险”。他认为,发生全球性战争的条件已经具备。他认为,目前的冷战局势可能随时在某个地方演变为热战局势。
    他自卫庆幸地说:“目前,我们应该表示我们是完全独立的。法国是两手自由。”
    戴高乐愿意法国以第三世界的名义讲话。他怕美国人迟早会窜犯北越。他担心到那一天威斯特摩兰才发现在他面前有两百万武装的中国人。戴高乐愿意使法国不介入、保持自由和脱离一切大灾难的威胁。自从中东问题开始以来,他知道自己受到大多数合作者的反对,还受到大多数部长、军队、舆论和报刊的反对。
    他说:“人们迟些时候会理解我的政策。”


    【美新处华盛顿十二日电】索尔兹伯里在今天的《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有经验的外交官”认为,苏联领导人面临着“鹰派和鸽派之间的严重冲突”。
    索尔兹伯里写道,在第一个回合中“鸽派”取得了胜利,他说这派的首领是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但是迹象表明,斗争在继续中。
    文章写道,据说,几个月来,党内的压力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领导集团中的军人和年青人坚持认为,美国正利用苏联愿意为缓和紧张局势而工作这一点竭力使国际局势有利于它。
    “据说,在中东危机期间,这种冲突加剧了。”委员会中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突然和出乎意料地发生了谩骂。”
    索尔兹伯里写道,最后上一级的比较平心静气的判断占了上风,大家同意等一等,让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有机会在各自的国外之行中看一看可以作些什么。
    索尔兹伯里说,由于激烈的辩论的结果,莫斯科党书记叶戈雷契夫已被解除职务,谢列平的降级“看来是同鹰鸽两派之争有联系的。据信,谢列平的路线同叶戈雷契夫的路线差不多。”
    【本刊讯】美《国际先驱论坛报》十三日刊登《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十二日自莫斯科发出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苏联企图在联合国达成可以接受的中东问题解决办法的努力失败了,在俄国看来,约翰逊总统和柯西金总理的两次会谈未能取得具体的结果,这两件事使争论尖锐化了。
    中东局势牵涉到某些苏联军事领导人的威望。
    他们引用他们所谓的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顽固态度,并且坚持认为美国是希腊军人政变和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行动的幕后者。他们为此引用了对约翰逊总统和莫斯科在中东危机期间利用热线一事进行的宣传。
    在莫斯科,正在进行一切努力,按照力求在布尔什维克革命五十周年的这一年保持最为和平的外观的总政策,来冲淡争吵。党的总立场是,在十一月七日以前,不容许对任何问题进行任何重大辩论或发生公开冲突。必须以一切代价维持团结的外观。
    然而,一些外交官猜测,由于使“鹰派”与“鸽派”分裂的问题是那样难于处理,中东和其它地方的政策问题是那样紧迫,在最近的将来很可能重新爆发甚至更加猛烈的冲突。
    莫斯科有些外交官表示担心,一旦十一月七日这个有魔力的日子过去之后,苏联政治领导机构为了平息争论和辩论以维持“庆祝年”的气氛而进行的巨大努力可能最后会引起更为紧张的政治焰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