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4月8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          毛泽东


    【合众国际社香港六日电】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及其支持者今天继续保持对刘少奇主席(中国的“赫鲁晓夫”)的“全民批判的战争”的压力。
    很显然,毛正在设法使刘在公众心目中完全彻底地名誉扫地,并使他处于无权地位。
    情报人士认为,邓小平也是毛及其支持者要打倒的一个人。
    北京电台继续昼夜不停地广播公众集会的消息和报纸上谴责刘的文章。
    ‘
    【美联社东京六日电】《人民日报》又对刘进行了攻击,第五次强调指出,“他根本不是什么‘老革命’,而是假革命、道地的反革命。”
    《人民日报》为揭发出刘的罪恶而欢呼。
    【法新社北京五日电】(记者:乌尔曼)红卫兵今天为刘少奇主席举行了模拟送葬,同时大字报宣布,毛泽东的著名的“小红书”要“更正”,以删去提到刘的五行话。
    今天报纸的宣传包括对红卫兵、工人和战士的访问记,他们表示了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最大当权派”的愤慨。
    【合众国际社香港五日电】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使刘少奇主席在政治上信誉扫地和毁灭的运动今天仍在高速进行中。
    北京电台和地方电台的广播报道了新的大会,这些大会谴责刘是“反革命”、“叛徒”、“中国的赫鲁晓夫”以及“发疯”。
    上海的《文汇报》说:“他是我国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牛鬼蛇神的总后台。他是一个头号的反革命。”
    社论还说,我们必须发动一次谴责、攻击和摧毁他的群众性大运动。
    这就意味着对刘的公开谴责将继续一些时候。
    【路透社北京六日电】(记者:格雷)毛泽东的支持者今天加快了他们反对国家元首刘少奇的运动的步伐,《人民日报》用了整整四版来攻击他。
    数以千计的示威者继续在街头游行,高呼打倒刘。《人民日报》的通栏标题宣布,星期一在北京举行了红卫兵大会,批判刘的书《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但是,尽管攻击很猛烈,官方党报仍未提刘的名字。
    这里收到的各省报纸登了反刘示威的照片。
    【南通社北京六日电】(记者:鲍古诺维奇)排挤刘少奇主席的坚决的行动将具有一个全国范围的运动的规模。这里的报纸越来越把刘少奇主席称为中国的赫鲁晓夫。
    中央报纸和新华通讯社大肆宣传各大中心工人、农民和特别是军队提出来的所谓罢免“中国的赫鲁晓夫”和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把他搞臭的要求。
    【德新社北京六日电】(记者:巴格曼)有二万多名穿制服的公安部队在参加今天的大规模反刘少奇的集会的时候,在北京街头游行。
    他们高呼反刘口号。


    【本刊讯】法《世界报》四日在第一版发表评论,题为《对刘少奇发动了新攻势》,摘要如下:
    四月份对于解决党的主席毛泽东和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之间的斗争,是否将是决定性的一月?集会、大字报、报纸和电台对刘少奇进行的攻击,其规模之大和方面之多,使人毫不怀疑领导人打算从速打倒刘少奇和邓小平领导的反对派集团。
    文化革命的主要理论家之一戚本禹,以比以往更加猛烈的措辞在《红旗》杂志上谴责刘少奇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罪行”。据法新社记者说,刘少奇的问题现在已完全摊开来了。
    军队——革命思想的卫士,也势必对这一总攻击作出贡献。对军队来说,“战鼓又擂起来了”。在各省的许多城市中,军官们举行揭发大会,他们在会上谴责共和国主席企图用他的黑书和书中宣扬的唯心主义、个人主义和奴隶主义来腐蚀他们。
    【本刊讯】《法兰西晚报》四日刊载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乌尔曼的文章,题为《红卫兵认为,刘少奇正是赫鲁晓夫》。摘要如下:
    二十四小时以来,北京突然再次出现最有战斗性、最狂热的气氛,这种气氛活象一九六六年六月清洗首都党内的头号人物彭真时的气氛。
    军队的直接攻势是与报刊的激烈的宣传运动同时发生的,而这种宣传运动目的是谴责在一些组织内“反革命分子”几乎到处发动的“反攻”。
    也许被认为有必要进行重大打击,以便清楚地揭露那些被看作是操纵者和头头的面目,从而灭掉这种人的志气。


    【本刊讯】突尼斯《青年非洲》周刊三月十九日刊载一封读者来信,题目是《关于中国》,全文如下:
    从《青年非洲》周刊改版以来,我曾表示对它经常进行客观报道表示高兴。然而,如果人们可以说,《青年非洲》对非洲事态的报道相当接近事实,那么我不能原谅它从文化革命开始以来就投入反对中国的可耻的新闻运动,奴颜婢膝地追随法国报纸从《法国—国际日报》的瞎眼评论员保卫新共和联盟候选人戴维·鲁塞一直到法国共产党机关报“苏联的”《人道报》所奉行的路线。你们转载法国报纸的一切结论旨在表明,中国处在悬崖的边缘。《青年非洲》应该保持原来面貌,不要从事这种运动——西方真正的额外收获。
    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团结在哪里?我们要做非洲人,我们是我们自己,要同情中国人。
    帕·洪戈伍于格雷诺布尔(法国)


    【本刊讯】伦敦《金融时报》三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题为《香港是否会变成澳门第二?》的文章,摘要如下:
    最近香港校际运动会部分学生在比赛前选读毛主席语录,反映中国文化革命已波及香港。当地左派社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唱革命歌曲,不少市民胸襟佩带毛主席徽章,过去香港左派工会对劳资斗争不甚积极,但最近突然改变态度,例如海员工会对渣华轮船公司进行坚决斗争,要求资方公开道歉。南丰纱厂的劳资纠纷亦带有政治色彩,左派工会指责香港警方袒护美蒋分子。甚至计程汽车司机亦要求资方赔偿及道歉。这种斗争方式与去年十二月澳门事件所采取者十分类似。
    最近在英国亦有中国海员一百五十人拒绝在意大利客船“费尔柴尔德号”工作,结果船公司被迫以二万英镑租赁专机,将该批海员遣送返香港。
    中国与港英当局关系最近亦出现若干不愉快事件,双方对边境附近的蚝田所有权发生争论,并有小队唱革命歌及朗读毛主席语录的红卫兵进入新界,向香港警方要求释放非法入境的公社社员。
    从上述情况看来,中国对香港是否采取类似对待澳门的态度?假如这些纠纷不断增加,可能影响商人及海外投资者对香港现状的信心。
    目前港英当局正注视情况的变化,如达到一定限度,必须坚决向中国政府表示不能再让步,否则将陷于澳葡当局同样的处境。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四月三日译载了日本《读卖新闻》三月三十日刊登的记者西村写的一篇关于中国妇女的通讯,摘载如下:
    中国女性是不化妆的,甚至连唇膏也不搽。在街上如果见到浓妆艳抹的女性,毫无例外,必定是归国华侨。我在担任《读卖新闻》驻北京特派员时住在新侨饭店,就见过这类例子。
    中国女性和化妆割断关系的理由,是基于革命所产生的。……
    今日中国妇女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政治意识之高为日本女性所望尘莫及。例如仍残留着旧中国习惯的香港,对青年女性的尊称是“小姐”,尊称舞厅里的舞女为“舞小姐”,但在北京,如果称呼人们为小姐,必然会招来不愉快,记得外交部新闻司有个姓王的姑娘,是北京大学日本语文科毕业的才貌兼优的女性,我有一次称呼她为“王小姐”,竟使她大为愤慨。原来在新中国,“小姐”一词,所意味着的是四体不勤的女性。
    娼妓已经完全绝迹了。以女人的肉体、魅力为尚的职业也完全没有。餐厅里的女服务员,除了接待顾客点菜、送菜等等工作之外,是不陪顾客谈闲天的。
    农村的青年女性又如何呢?我曾向她们问过:“愿意干些什么?”结果,十个人中约有九个人回答:“愿充任拖拉机的司机”。都市中女性希望当汽车司机的也颇多,事实上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中就有不少属于女性。
    旧中国的女性,只是在家庭里,而且以侍候丈夫为最大的服务。如今中国却以劳动为重,除了老年人和病弱者外,人人都参加工作。女人们也从家务中解放出来。和男人们一样取得平等的权利。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妇女代表来看,第一届人代会有一百四十七人,占全体出席人数的百分之十一点九,第二届一百五十人,占全体的百分之十二点二。第三届全体代表总数为三千零四十人,妇女代表更占了五百四十二人,跃升至占全体的百分之十七点八了。
    就江青女士的出头露面来说,她是一位延安时代的战士,对京剧改革立下了功劳。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中国妇女方面更出现了不少像??元梓之类的新人物。如今,不仅北京的中央机构为然,即一般工厂和农村里,都涌现了无数出身自贫农及低层劳动者的妇女们担任着领导工作。解放后已经十七年,中国的妇女界也处于一个转折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