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30日参考消息 第1版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中山县新平乡第九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突击队》一文的按语


    【本刊讯】英《卫报》以《现在已要红卫兵离开北京》为题发表访华回国的罗斯玛丽·斯图尔特写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我在中国逗留的一个月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的呼声在我的耳边震响。我是在红卫兵活动高潮中访问中国的少数西方人士之一。我同我的丈夫——他是一个数学家,进行科学交流到中国来的——一起旅行。我们在北京停留了一星期,以后访问了华南的七个城市。
    火车上挤满了到北京去的学生,毛主席——“我们一生中的红太阳”
    ——和其他领导人在那里接见新到的人。北京的气氛,即使是外国访问者看来也是激动的,在这种接见的时刻就更加如此。“毛主席万岁!”是一致的呼声。学生们喊道,“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一面在他们站着的地方不断地跳着。
    到处都可以看见文化革命、它的游行、标语、大字报、每一个橱窗和每一个公共场所张贴的毛泽东像——代替了旅馆客厅中的各种传统风景画。从停泊在湖边的大批空艇上也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热心的青年觉得谁都不应当把时间浪费在划船上,大家都应当忙于搞文化大革命。在口头上,文化大革命更是无孔不入。街上有锣、鼓、钹、广播和扩音器,公园里人们叫喊着进行革命宣传或唱革命歌曲:《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不忘过去苦》。
    有一个晚上,人们带我们去看杂技。表面上看,这个活动同文化革命无关。这是多么天真的想法,他们是不放过进行教育的机会的。在这一晚上,在节目之间(节目本身就是讽刺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狼狈相的)我们听了朗读当天报纸社论,毛泽东语录,时常为毛泽东欢呼。还有一批北京红卫兵领着观众唱《东方红》。
    红卫兵以及一般青年人是最积极鼓吹颂扬毛泽东的。在他们看来,他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他们排几小时的队,等候买他的语录。可以看到热心的青年人在路旁、在公园学习这本小红书。
    在我们访问的每个机关,都有有组织地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计划。
    自从我们回来后,经常有人问我们:“你们害怕红卫兵吗?”我们回答:“不!”,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害怕,但是,如果我在中国担任领导,我可能会害怕。我想,任何地方的领导很少会对青年的批评感到舒服的。青年确实没有经验,因此,他们的批评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他们也许是富于理想的,也许可以预见到那些安于目前制度的年长者所忽视或排斥的可能性。青年们的理想和热情是可以用来进行革命变革的巨大力量。今天在英国我们需要改变,如果我们要作为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生存下去的话。当我们想到需要改变时,我们的习惯作法是向老年人和有经验的人收集意见,也许我们应当向青年人的怀疑和重理想的精神学习吧?


    【本刊讯】西德《时代》周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刊登一封约尔格·哈斯来自上海的一封信,驳斥该报八月十二日和九月二日登载的三篇有关诬蔑中国红卫兵的文章。报纸的标题为《有礼貌的红卫兵》,摘要如下:
    我在上海已住了一年,因此,我能很好地经历中国的政治境遇,而且不仅在大体上,同时,还在具体事情上,都是身临其境。
    你们的文章,把中国描绘成一幅恐怖的图画。正如上面的标题所指出的,你们在绘制这幅中国图画时,陷入了写作一部拙劣的侦探小说的骚人雅士的臆想中。
    因此,我想简短地列举在德国已变成众所周知的几件真实的事情:
    在中国没有仇外行为。我从来没有发现过仇外行动。在北京和上海,红卫兵们遇到我们总是显得非常客气。我在马路上从红卫兵那里得到的礼物,可以装满一抽屉。
    这里没有什么恐怖气氛。而是完全相反:所有的人都态度爽朗、生气勃勃、能言善辩和兴高采烈,而且是最最有纪律的。
    在对旧事物的“盲目破坏狂热”中受到损害的东西是微乎其微的。虽然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关闭了。但是我从故宫后面的煤山上往下看,不能确定有任何破坏。我敢打赌,几个月之后,人们又能参观其以前的金碧辉煌的宏观。北京郊区的颐和园据说遭到严重破坏。我在三个星期以前去看过,一切都十分正常。
    在古董店也看不出有任何破坏,它又为外国人开放了。此外,在中国交通路口人们看到“红灯”就停止通行。
    在德国人们对中国的想象充满了偏见,充满了本能的偏见。无知和偏见在反对现在的中国。而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会仇视偏见。


    【本刊讯】英《约克郡邮报》十一月十日刊登冈斯顿的一篇报道,题为:《学习同中国说话》,摘要如下:
    若干年前,有许多人认为,懂得一些俄文是有远见的,因此他们就以程度不同的决心学起来,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现在,世界的语言的状况改变了。从国际政治气候来看,中文显然成了要懂的语文。
    从今以后,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中文到能运用的水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用福特基金提供的十万英镑
    ——相当于所需款项的半数——发动了一个帮助人们学习中文的热心计划。规模是世界性的,随着经验的增加逐步扩大,以便将来会有足够的教员讲授这种困难的语文。


    【本刊讯】巴黎消息:法国老共产党员、法中友协阿尔卑斯海滨省分会主席、七十六岁的诗人艾尔弗雷德·奥鲁索,最近完成了他几年前开始写的一首长诗,题为《毛泽东—新中国》。
    这首诗共分十一篇。前十篇叙述一九二五年到一九四九年。最后一篇,即第十一篇,题为《毛泽东思想》,写的是中国文化革命。摘要如下:
    中国文化革命正在阔步前进。
    资产阶级老爷们,你们可听见它前进的脚步声?
    在上海、广州和哈尔滨的街道上,
    在北京、天津和全中国的大街上,
    急促的脚步声已引起共鸣,
    响彻天外九霄云,
    这是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进军!
    天安门广场人海人山,
    千万面大小旗帜迎风招展,
    俨如海上樯帆,
    昂首的人们后浪推前浪,
    振臂高呼,
    热情洋溢胜似节日狂欢。
    北京满怀胜利信心的人们,
    像血液流归心脏涌向此间。
    长期闭门求学的人们,
    领会了毛主席的英明论断,
    奋然敢把重担担。
    他们前来聆听毛主席讲话,
    希望来受毛主席接见。
    突然,全场鸦雀无声,
    视线朝向天安门下的金水桥畔,
    看啊,毛泽东来了。
    身穿军服,戴一颗红星光芒四射!
    到处迸发出一片欢腾……
    人流之潮象在辽阔的海滩上,后浪推前浪,
    伴随着热情洋溢的欢呼声……
    “毛主席万岁!祝您万寿无疆……”
    刹时间,不论青年还是老人,
    心坎里熊熊烈火在燃烧,
    眼睛里闪烁着欢乐豪迈的火星。
    脸上焕发着柔和自豪的容光。
    千万双手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那样地有节奏,那样地热情,
    热血在掌心上沸腾。
    好一幅万众腾欢的美景!
    饱经苦难的崇高的无产阶级刚摆脱不幸的深渊,
    立即推动历史,建设远大前程,
    因为他们有永远不忘的思想……
    因为他们眼前有领袖领导他们前进!……
    这一切产生了人间奇景
    为了伟大的事业!……
    伟大的人民欢呼和拥护伟大的带路人,
    在世界上这一崇高无上的时刻,……
    空中回荡着爽朗、清彻、短促的呼声:
    “向无产阶级致敬!”
    毛泽东高呼:“人民万岁!”
    这一天将永远是一个重要象征,一个证明,一个标记,
    表明这位领袖、这位贤明的人啊,
    同人民有着不可摧毁的联系。……
    毛泽东啊,他又是将军又是士兵,
    在战斗的熔炉里锻炼了他的大军,
    因为他过去是、将来还是长征的活着的真正创始人,
    长征唤起了漠不关心的人们的憧憬,
    全世界许多这样的人参加了它的征程,
    世界上那些蔑视中国长征具有世界意义的人,
    从此腰板不能挺起……
    可不管你们多么神气,
    这一切都无妨他是一位纯粹的英雄伟人。
    这是十多亿人的意见,
    是坚定的游击队员、一切士兵、工人和农民的意见,、他们要把你们的城堡攻陷。
    他们认为毛泽东是一位健在的模范战士和导师,
    是一位思想家久经考验,
    人们在他的旗帜下挺身向前。……
    在血染的道路上,
    请你数一数人类历史的里程碑,
    你就发现五个人的名字。
    其中四位已经去世,
    第五位享有不朽的光荣,
    他是十分健壮的舵手和导师,
    伟大的毛泽东万岁!
    他丰富的智慧在风浪中长期培育着科学和土地,
    武装了人们的思想!
    但愿世界上各国人民也最终作出英雄的选择!
    但愿每个有理智的人不要颠狂,
    也能具有正确的思想!……
    华尔街的人们要是侵略中国,
    你们就会自取灭亡,……
    人们都将懂得,
    毛泽东和新中国永不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