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5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本刊讯】英《卫报》三日登载佐尔扎的一篇文章,题为《乌布利希暗示苏联和东德有分歧》,摘要如下:
    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的苏联之行显示了两国间有分歧的迹象。
    乌布利希在克里姆林宫的宴会上说,东德从苏联那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他强调说:“但是,我们没有照样抄袭任何东西”,根据我们自己的具体情况运用苏联经验。他在声明两国的团结一致的同时作了这样的保留:“当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小心行事
    乌布利希正小心行事,但是他嘴边漏出来的某些话表明,他的反对意见主要是对于苏联集团的经济政策,他的反对意见同罗马尼亚表示的反对意见有关系。
    罗马尼亚反对东欧经济一体化,其理由是这使它不能建立它的邻国已在发展的现代工业。乌布利希的反对意见看来是,如果过于死板地把东德的经济发展同整个集团的经济计划联系起来的话,东德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同样的妨碍。这个看法暗含在他这样一句话中,即东德在经济方面应该面向外,因为它的处境特殊。
    他说,“我们同西德垄断资本面对面地站着,因而天天要同它以及法国和英国的帝国主义者打交道。如果我们达不到世界水平,我们就不能把我们的货物销售出去,那样我们也就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长远的问题乌布利希没有提到经互会,虽然这些显然就是一度想使经互会组织处理的问题。就经济统筹工作而言,他似乎最强调长远发展,而这正是经互会感到极难达成具体协议的那种规划。
    乌布利希说,目前的规划也使他的代表团感到兴趣,“可是,我们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从一九七○年到一九八○年着眼来看待发展的。”
    他说,正如苏联二十二次党代会那样,东德也以一九八○年的远景为出发点。
    这种坚持要从长远出发的态度,再加上他对在经济上挺身对付西方方面感到的不安,表明乌布利希去莫斯科是为了寻求保证,使他的政权继续存在,防备将来有朝一日他的保护者可能想让东德自谋生路。(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
    本刊编者)


    【本刊讯】英《卫报》二日刊载评论,题为《集团领袖再次会晤,就中苏分歧进行新的讨论》,全文如下:据莫斯科的南斯拉夫人士说,乌布利希此次访苏是苏联和东欧领导人进行的新的一个回合磋商的一部分。主要论题是中苏争执。
    这一新的回合会谈的目的是讨论在今年后半年举行一次会议的问题、会议不会讨论同中国有分歧的问题,但是将拟订一个文件、只包括没有分歧的问题。这样一次会议等于是试图无视分歧而把分歧暂时弥合一下。
    这样将使东欧党高兴,它们多数都反对莫斯科采取同北京正式破裂的任何行动。但是莫斯科的多数西欧观察家和许多东欧观察家认为这样一种作法没有用处。他们认为中苏分歧已经发展到很深的程度,弥合分歧的任何行动都不会有用处。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五月十五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哥穆尔卡抓住缰绳》。摘要如下: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既是一次庆祝大会,也是一次工作讨论会,六月十五日将有一千多名代表聚集在华沙出席这次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将不会在波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开辟一个新阶段,在内政方面也不会树立一个“里程碑”。党的领导向代表们提出的纲领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纲领。大会提纲提出不要好高鹜远,而是要努力巩固经济基础和稳定已取得的成绩。
    例如农业方面,百分之八十以上仍然是私营的,尽管投资大大增加了,仍应继续过去的政策。对政府来说,停止粮食进口比进行集体化试典还重要。
    今天党集中精力去切实解决国内经济问题。代表大会日程的主要项目是批准新的五年计划(到一九七○年)草案。
    党向人民提出的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前景,同迫切的消费愿望和提高工资及改善居住情况和商品供应的希望毫不相称。但是,党不能许下很多诺言,而且不能掩饰这一点。到一九七○年,必须为即将成年的人安排大约一百五十万个工作岗位。
    根据专家的计算,今天一个新工作岗位花费八万到一千万兹罗提。在这种情况下,在今后五年内显著提高低工资是不可能的。
    在党代会上将主要是企业工作者和专家发言,提出提高和改进生产的建议。
    召开党代会的日子越临近,哥穆尔卡力图继续调和(游击队派和一九四五年从苏联回国的一派之间的)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哥穆尔卡曾在莫斯科斩钉截铁地否认了一些人的看法,那些人认为在中苏争执的背景下能够利用波兰的民族倾向去进行政治赌博并且能使它同莫斯科的距离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残余的斯大林分子必须看到,哥穆尔卡和由他领导的国家机器牢牢地抓住了缰绳。
    对党的领导来说,即将举行的代表大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只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中国人怎么办?大会提纲里只有几句话谈到同中国的冲突。


    【塔斯社新西伯利亚三日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乌布利希把西伯利亚称作“征服和改造大自然,改变社会,建设共产主义的坚强的人们斗争的真正场所”。
    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的乌布利希在新西伯利亚苏德友好群众大会上讲了话。
    乌布利希指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奉行缓和紧张局势和保障和平的政策,把同苏联的友谊看作是自己政策的最重要的基础。
    乌布利希把西德政府的政策称为“扩张和冲突的政策”。他说,波恩政府反对紧张局势的任何缓和。
    乌布利希说,“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范围内的竞赛是符合我们时代的争取社会主义胜利斗争的主要形式”。
    国务委员会主席指出,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恰好证明,和平共处为通往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开辟了道路。他强调指出,正在采取说空话和大谈革命词藻的冒险主义政策的中国领导人“已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乌布利希说,在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和经济的工作中,必须采取列宁主义的提高劳动人民觉悟和他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的二者结合的原则。
    中国的“大跃进”方法,以及把国内战争时期的军事方法转移到领导国家和领导经济方面来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他强调指出:“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我认为,这种方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毫无共同之处的”。
    乌布利希在强调指出非洲各国人民的成就之后指出,“针对美帝国主义的任何严厉的话都不会给埃及人带来阿斯旺水坝第一期工程。这项工程所要求的是苏联的十分现实的经济、工业、科学与技术的成就”。
    “因此说,赫鲁晓夫同志对埃及的访问表明:实际生活本身经常不断地证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共同制定的总路线,特别是和平共处政策和社会主义国家同年轻的反帝民族国家建立正确关系的政策的正确性”。


    【合众国际社伦敦二日电】(记者:特勒)外交界人士今天报道,苏联正把大量“专家”和技术人员送入外蒙古。
    据了解,俄国专家正在取代数以千计被送回国的中国人。中国人在过去两年中进入了外蒙古,以若干技术发展计划来提供援助。
    苏联专家正在取代他们的地位,并将促使完成三月份缔结的新协议条款所规定的俄国的工程。
    克林姆林似乎迫切希望把北京逐出这个共和国,因为唯恐这个政权支持赤色中国的奉行强硬路线的共产主义。
    蒙古政权一直挺身支持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式的共产主义,支持同俄国保持更密切关系。
    但是,很明显,外蒙古的高级机构部长会议最近曾遇到了一些困难,出现了支持北京的异端观点。
    政权中的这些高级亲华分子据悉现在已被清洗,听凭一个亲苏的领导机构掌握全权。
    俄国增加了它给外蒙古的信贷和经济援助以巩固它同这个政府的友谊和克里姆林宫对这个政府的影响。
    据这些报道说,随着中苏冲突日益尖锐,北京加紧了它在外蒙古的宣传,俄国对于它可能失掉它的重要的亚洲支持者的危险日益感到震惊。
    【本刊讯】英国《外事报道》五月二十八日刊载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数以千计名苏联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源源前往蒙古,以此作为俄国想结束中国在蒙古的经济影响的政策的一部分。
    最近俄国对这样一种想法感到不安,即它在亚洲的唯一全心全意的支持者蒙古会受到中国的怂恿而在共产党事务中采取独立的立场。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蒙古共产党第二书记曾德先生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有迹象表明曾德先生不同意官方试图使蒙古参加苏联发起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来促进蒙古的利益的政策。曾德同一九六二年九月被开除出蒙古党政治局的图穆尔—奥奇尔先生一样看来主张蒙古有更多的自己活动的自由。
    蒙古共产党的领导人泽登巴尔很可能认为,他的地位受到曾德先生的威胁。由于这种种情况,泽登巴尔先生他长期以来一直是宁愿站在俄国人一边的(有些蒙古人讥讽地说蒙古的政策是由他的老婆决定的)——在从赫鲁晓夫先生那里取得更多的经济援助方面不可能会有很多困难。


    【法新社莫斯科三日电】苏联共产党报纸《真理报》今天说,夏斯特里当选为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继承人“完全不意味着印度的争夺权利的斗争已经结束了”。
    塔斯社援引这篇文章的作者别利亚耶夫的话说,“尼赫鲁去世后的最初几天已经最令人信服地证明,他的政策在印度是多么得人心。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保证继续贯彻这一政策,捍卫印度爱国者在反帝斗争中取得的成果”。
    别利亚耶夫说,尼赫鲁——他领导着印度沿着民族进步的道路前进,坚定地高举着印度独立的火炬——去世后使印度人民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问题。他继续说:“甚至在人类得悉这一悲痛的事件之前,西方已经有人在猜测谁将领导这个亚洲大国,它今后将走什么道路。有些人预言将出现一场使这个国家动摇的政治混乱,如果它不听从国会中右翼领导人的意见的话。”
    作者继续说:“但是,拉达克里希南总统采取的第一个步骤表明,这种反应将不会成功地达到其目的,他任命南达为临时总理。南达是最一贯支持尼赫鲁如此积极争取的目标的印度政治家之一。”
    别利亚耶夫在进一步指出在选举印度国大党议会党团新领袖时展开的“激烈斗争”时写道:“国大党中的右派分子想把他们自己的人强加给印度的企图失败了。但是,夏斯特里当选来担任这些新职务并不完全意味着印度的争夺权利斗争已经结束”。
    【印度报业托辣斯莫斯科二日电】苏联人士希望,在夏斯特里当选为印度国大党领袖之后,尼赫鲁总理的不结盟、和平共处和计划发展的政策将得到继续的贯彻。虽然官方还没有立即作出反应,但是,政府报纸《消息报》昨天说,夏斯特里比其他一些总理候补人更是尼赫鲁的一贯的支持者。
    这家报纸又说,“尼赫鲁的任何继承人——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反对者的话——都不能改变决定了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政府的政策的思想和宗旨”
    。


    【塔斯社莫斯科二日电】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接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米雅托维奇的请求接见了他,并在友好气氛中同他进行了谈话。
    谈话时在座的有苏共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三日载文评美苏签订领事条约,摘要如下:
    无论是美国官方人士还是公众,都把新的美苏领事条约看成是通向目前正变得十分明朗化的缓和政策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步骤,看来两国政府对继续这一政策很有兴趣。
    为使这一条约生效,还必须国会通过。但是,无容置疑,国会将尽快地结束讨论,因为条约能给美国带来不可忽视的利益。
    主要优越性在于:美国驻苏联领事今后有权与在苏联陷入任何困难或甚至被捕的美国公民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迄今为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假如在领事条约之后接着采取其它步骤,使东西方关系进一步缓和的话,华盛顿人士强调指出,长期以来中断了的关于开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直达航线的谈判此刻还未恢复。
    离大选只有几个月了,无疑,总统的顾问们正在着手拟定较长期的对外政策的今后方针。
    新领事条约直接促进贸易的扩大,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所谓条约只不过是广泛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联系的前奏。当外交、经济和文化方面实际缓和时,最终也将在政治丛林中自动地接近,这是很显然的事。这种最终结果也许还要等待很久,(虽然总会得到这个结果的)。但是,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还有华盛顿和欧洲东方国家之间)的气氛,全体与会者都清楚地感到将月月变好,这是甚至最大的怀疑者都不能置疑的一个事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