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21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三月四日以《海南岛:苏醒了的天堂》为题,摘要译载了英国记者康梅里写的一篇文章,现在转载(本刊作了删节)于后:
    飞机从湛江市起飞,越过海峡,抵达海南岛的第一大城——海口市,整整花了四十五分钟。咖啡香味和时装店
    我们是几日前离开北京的,身上还穿着厚厚的冬衣。可是这里却是空气清爽,而且下午的太阳简直有点热。海口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城市。走在街上,闻到浓烈的咖啡香味。加上那些触目的漂亮的时装店,使人立即想到那些在此定居的从海外归国的华侨。后来我们在参观一间颇大的制鞋工厂时,有两个青年用非常流利的英语向我们解说一切,他们是数年前从印尼回来的华侨。
    他们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各展所长,建设了旧中国时期所没有的新兴工业。
    这一间工厂,是由一班热心的青年经营的。技术方面的负责人只有二十八岁,技工(半数是女性)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五岁。他们大多数读完中学就参加生产。他们都表现得充满信心,精力充沛,而工作效率很高。在兴隆华侨农场
    我们离开海口市,沿东岸公路向南进发,途中在兴隆华侨农场住了一夜。农场的场长和我们谈到现在和未来。他告诉我们:整个农场有一万二千人,其中半数是从十七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回来的海外归侨。
    以前,这里是一片蚊虫滋生的沼泽,疟疾的大本营。一九五六年,政府派了八位专家来,把沼泽改造成干地,消灭蚊虫,疟疾绝迹了。后来便把这里辟作安顿归侨的园地。我们看到了归侨们各展所长的开发成绩。我们也和其中一些年纪较大的归侨谈了话,他们是那么感激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与照顾,以致一说起来就激动万分。我们还在途中不时遇见成群结队的儿童,天真活泼,身体健康。在黎族村落所见在第二天早上我们继续南行。越往南天气越热。
    我们参观和比较了一些古老的黎族村落和近年来新建的乡村。黎族人正在逐渐从那些没有窗户的茅屋陆续迁徙到新村去。我们参观的那个新村,男子大都到田里工作去了。村里的妇女们有些正在用古老的方法纺织。村里的房屋,虽然建筑简单,但是朴实明朗,通风良好,而且不怕被那不时来袭的飓风吹塌。我想,他们,或他们的历代祖先,从来都没有住过这样一所真正的房屋吧!在黎族人家作客
    我和他们言语不通,因为留在村子里的那些人只会讲黎语和海南话。但是一位妇女坚邀我到她家去坐一坐。她家里的家俱是朴素的,但都很坚固实用。最使我惊奇的是有一张书桌,上面摆着文具,还有一个书架,放着约有二百册书。在从前,这完全是不可想像的。一个肥胖的小娃娃,爬上了她的膝头。她一方面用手势和听不懂的言语来和我谈话,一方面亲热地逗着孩子玩。从挂在墙上的一些镶在镜框内的奖状来看,她和她的丈夫都不止一次地获得了劳动模范的荣誉。她又带我到后面去参观托儿所。摇篮系在树干之间摇荡着,又凉快,又舒适。较大一点的儿童,正在黑板上学习简单的算术。一切都非常整齐洁净。保姆们都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从前非常普遍的那些皮肤病,现在完全绝迹了。那些较大的学龄儿童,则在一间建在椰子林中的小学校里上课。发展前途耀眼生辉
    当我们离开通什,取道山路回到海口市时,沿途所见,只觉海南岛地广人稀,虽然许多荒地被开垦了,到处都是新植的各种经济作物及农作物,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但是还有许许多多地方可以开发。这里没有人口过多的问题。当你在岛上旅行时,你可以感到前途发展的希望,正像宝石一样耀眼生辉。
    拖拉机和牛草在并肩工作。毫无疑问,当还没有足够的新工具可以完全代替旧工具的时候,这套办法是可以加速前进的步伐的。这个现在开始苏醒了的海岛,是一个真正的天堂。
    (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编者)


    【本刊讯】日共机关刊物《文化评论》一九六四年三月号全文译载了张光年同志的文章《现代修正主义的艺术标本》及丘赫拉伊的《他们故步自封》一文。
    《文化评论》编者在编后记中说:“把《他们故步自封》一文投到英国电影杂志去的苏联电影导演格利高里·丘赫拉伊,其作品《第四十一个》、《士兵之歌》和《晴朗的天空》等,在我国也放映过。中国的文艺评论家张光年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对上述文章和这些作品,进行了原则性的批判。我们本期所以要同时发表丘赫拉伊的文章和张光年的批判,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一论战对于推动我们在我国艺术领域内同修正主义所进行的斗争,有重大的参考作用。我们必须深切地注意到,现代修正主义者们不隐讳他们对于世界优秀的革命文学艺术的诬蔑而支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国际潮流。我们必须具体地指明和批判,我国的反党修正主义分子和反动的资产阶级文化界,在谈论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各国文学艺术时,究竟是抱着什么目的,他们积极支持的是些什么作品。”


    【法新社雅加达二十日电】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副部长纳塔库苏马·苏佩妮夫人今天乘飞机离开这里前往科伦坡参加不结盟国家筹备会议。
    这位部长在行前对记者说,她认为,召开万隆式的亚非会议比召开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更重要、更迫切。
    但是,她又说,印度尼西亚将不反对召开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如果人们一致认为它将不会妨碍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话”。
    苏佩妮夫人说,印度尼西亚还将设法使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成为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日程的主要项目。
    她解释说,印度尼西亚认为,亚洲和非洲的新兴力量已成为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因素,应该进一步加强这一力量。
    【日本广播协会电台十八日广播】日本广播协会特派记者江上,最近会见苏加诺总统,在会见时,苏加诺总统发表谈话说:
    “希望第二次亚非会议早日召开。一部分国家好像对参加这次会议犹豫不定,但是我希望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参加会议。”


    【印新处新德里二十日电】《印度斯坦时报》记者报道:阿联总统纳赛尔认为,召开第二次万隆会议的时机还不成熟。他说:“我们不能去参加第二次万隆会议,除非我们都保证团结一致和采取共同的立场。”
    南通社援引他的话说,这个问题是在纳赛尔总统接见该社记者谈不结盟国家会议的筹备情况时提出来的。
    纳赛尔总统认为,现在不是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合适时候,“主要是因为许多亚洲国家间有冲突”。


    【法新社科伦坡十九日电】据这里今天获悉,锡兰、阿联和南斯拉夫正在向缅甸发出最后一分钟呼吁,要求缅甸参加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筹备会议。
    据此间人士说,缅甸决定不参加筹备会议是由于不想卷入目前在不结盟会议和亚非会议问题上发生的争论。
    马里是没有接受参加筹备会议邀请的另一个国家。


    【路透社里约热内卢十八日电】前总统库比契克(明年总统选举候选人)在这里说,巴西应该承认中国。
    他昨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认为,由于中国存在着,我们应该承认它。”
    库比契克说,他相信现政府希望承认中国,但是他不肯定知道,是否会得到国会批准。
    【美联社拉各斯十三日电】一位议员星期五要求尼日利亚同共产党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支持它参加联合国。
    这个建议是尼日利亚公民国民会议成员奥朗萨尼耶提出的。
    他说,“鉴于中国人口众多及它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尼日利亚应当同它建立外交关系。”
    尼日利亚不承认国民党中国。
    奥朗萨尼耶还说,“应当具体指示”尼日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团“支持接纳共产党中国”。尼日利亚应当尽一切力量来“阻止反对接纳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那些国家所作的努力”。
    奥朗萨尼耶的党作为同北方人民大会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中的一个次要伙伴,治理着这个西非国家。


    【路透社北京二十日电】(记者:凯利特—朗)中国的报纸今天以显著的地位刊登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报纸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攻击赫鲁晓夫及其支持者奉行“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和经济上多方面同美帝国主义合作的反马克思主义和投降主义的方针”。
    这篇文章指责赫鲁晓夫把俄国出卖给美国,以便克服它的经济困难。文章说,这些经济困难主要是由于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造成的。
    这是这里迄今为止发表的对苏联政府当前的国内政策的最强烈和最详尽的批评。
    这还是这里在罗马尼亚共产党代表团离开北京后的一周里转载的外国共产党刊物公开或隐蔽地攻击苏联领导的第六篇文章。
    【美联社东京二十日电】赤色中国星期五发表了阿尔巴尼亚攻击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一篇文章。
    对赫鲁晓夫的这篇激烈的批评文章,是阿尔巴尼亚官方《人民之声报》三月一日发表的。
    在发表新西兰共产党人和北朝鲜共产党人类似的批评之后又报道阿尔巴尼亚的这篇带激烈攻击的文章,是另一新的征象,证明中国人无意在他们同苏联总理的争吵中妥协。
    【美联社东京二十日电】北京星期五广播了一篇澳大利亚共产党的评论,指责赫鲁晓夫由于谴责斯大林而使国际共产主义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北京每天详细刊登一篇其它国家共产党人批评赫鲁晓夫的评论。
    【南通社北京二十日电】北京报纸今天还在进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者和支持所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运动”。
    比如,它们发表了所谓比利时共产党人全国代表会议组织委员会——被比利时共产党开除的亲华集团——的呼吁。
    【路透社北京十四日电】(记者:凯利特—朗)《人民日报》今天以整整两版的篇幅刊登了北越共产党第一书记黎笋的讲话全文。他攻击了“现代修正主义”而称赞了中国的政策。
    黎笋把中国共产党说成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
    【美联社东京十四日电】北越共产党一位领导人强烈谴责“现代修正主义”。黎笋在他的攻击中没有指名苏联,但是毫无疑问指的就是苏联领导人。
    他说,“现代修正主义是革命运动中的严重祸害”,“我们不能不像仇恨帝国主义那样来仇恨现代修正主义。”
    【路透社北京十七日电】(记者:凯利特—朗)中国的报纸今天以很大的篇幅刊登了威尔科克斯对赫鲁晓夫和苏共领导发动的重大攻击。
    这是自从罗马尼亚党代表团离开北京之后,中国报纸发表的第四篇重要的反苏稿件。其它稿件是转载北越、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共产党的材料的。
    威尔科克斯的讲话是在罗马尼亚代表团访问前一个月发表的,今天刊载这篇报告使它具有新的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