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1月9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意大利《时代报》七日在它的发自莫斯科的关于克里姆林宫六日庆祝集会的报道中说:“周恩来是代表大会堂中演出的‘主角’”,“聚集在这个大厅中的六千名共产党干部在勃列日涅夫表示欢迎周恩来和他的代表团出席大会时报以长时间和热烈的鼓掌”,欢迎中国人的掌声比起对其它代表团的欢迎来是“远非俗套的”。
    【本刊讯】意大利米兰《今日报》五日说:周恩来在一九六一年去过莫斯科,参加苏共二十二大,那时,赫鲁晓夫成功地叫人把斯大林的尸体从陵墓挖出来。事隔三年,周恩来引人注目地又去莫斯科了,光这一事实就向苏联公民群众表明,由于赫鲁晓夫下台,中国在威望上获得了巨大胜利。
    意大利罗马《信使报》六日社论说:“在三年中,共产主义世界的局势大大改观。
    中国表明它在意识形态上负有声望,能够对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大陆的各国党施加影响,最后,它显示了它的原子弹,推翻了核大国达成的妥协和战略。在这三年中,莫斯科在共产主义世界声望大降,它看到了经济上的叛乱和自治的愿望,但又无对策……”。


    【美联社莫斯科七日电】共产党世界的高级领袖们星期六云集在红场,再次盛大庆祝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四十七周年。第一次主持这一盛大庆祝活动的克里姆林宫的共产党新首脑勃列日涅夫同共产党中国总理周恩来一起都成为列宁墓上的注意中心。
    但是,波兰的共产党头子哥穆尔卡得到特别荣誉的地位,此间的西方观察家还无法立即看出这有什么原因。
    在这批显要人物登上陵墓几小时以前,莫斯科的军民就列队进入首都的披上节日盛装的街道,参加红场的传统游行。
    当工人们在摄氏零下三度的严寒中挤得紧紧地列队前进的时候,士兵们揭开了盖布隆重地展示了一排排的苏联火箭武器。在今年的革命节游行中从苏联的武库中拿出了五种新型的、过去从未公开展示过的火箭。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七日电】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今天在红场上显示苏联威力的检阅中攻击了美国。
    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和中国共产党总理周恩来同他一起站在红场上的列宁陵墓上。
    三小时以后,这些领导人走下陵墓;勃列日涅夫第一个走下来,周是第二个。
    红场上的典礼在上午十时开始,当时克里姆林宫的领袖们同外国同志一起走上列宁陵墓上的检阅台,在这些外国同志中走在头里的是周恩来。


    【路透社莫斯科七日电】(记者:韦兰德)中国总理周恩来今晚同苏联和其他共产党领导人一道参加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团结”晚会,这是莫斯科最高级会晤的第一次社交性集会。但是晚会的气氛是压抑和拘谨的。
    这位中国领导人在俄国领导人为团结、为和平和为苏联武装部队的强大力量祝福的时候少少喝一点甜酒。
    马利诺夫斯基祝酒的时候,保证苏联军队“将随时准备好回击敌人发动的任何攻击”。
    马利诺夫斯基的祝酒一开始就攻击了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他的祝酒是七次祝酒中时间最长的一次。
    人们看到,在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讲话之后,柯西金很快就以显然是友好姿态走近美国大使科勒那里。
    人们看到周同米高扬进行了将近十五分钟的交谈。他还同英国大使杜维廉、法国代办和印度大使考尔进行了交谈。
    外国领导人交谈、祝酒和听音乐。两小时半后,他们鱼贯走出了宴会厅。
    在场的记者和西方外交官对晚会上的拘泥形式感到吃惊。赫鲁晓夫在位时举行的晚会上特有的那种说说笑笑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一点也没有。
    【法新社莫斯科七日电】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今晚尖锐地批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他说,麦克纳马拉扬言要除掉苏联。
    马利诺夫斯基在克里姆林宫招待会上警告潜在的侵略者不要攻击苏联。
    他还重申苏联军队忠于苏联人民、共产党和政府。
    显然为了表示尊重集体领导的原则,苏联的五位主要领导人轮流祝酒。
    柯西金总理第一个讲话,他举杯祝贺“正在建设共产主义的”苏联人民。
    接着,波德戈尔内为苏联共产党举杯祝贺。
    勃列日涅夫向今天上午在红场上参加阅兵的军事领导人表示祝贺并为苏联武装部队举杯祝贺,他强调指出,苏联武装部队“捍卫着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勃列日涅夫还向马利诺夫斯基表示了特别的敬意。
    苏斯洛夫举杯祝贺兄弟党代表的光临,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友谊和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团结一致。
    这时候勃列日涅夫走到周那里要他同他一起祝酒。
    接着米高扬举杯祝贺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和平、和平共处和正在争取民族独立的人民所取得的胜利。
    马利诺夫斯基皱着眉头、以严肃的语调大声追述道,今天早晨他在红场上曾经说,苏联共产党应当“作好准备,使敌人可能发动的任何进攻都将受到应得的回答。”
    柯西金在马利诺夫斯基讲话后立即走向科勒。外交界人士说,苏联总理走向美国大使可能是为了冲淡马利诺夫斯基讲话的影响。


    【路透社莫斯科七日电】(记者:华勒)《真理报》今天刊登的中国领导人的贺电在对克里姆林宫表示祝贺时强烈呼吁团结,它说:“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我们坚强团结面前发抖吧”!
    观察家们认为,有迹象表明俄国领导人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没有对中国人作出让步,而且自赫鲁晓夫三星期前被解职以来继续强调苏联政策中的在过去遭到中国尖锐批评的几点。
    中国这次贺电的语调比中国在一年前给苏联领导人的贺电亲切,这一点使莫斯科的观察家们感到意外。
    苏联党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总理柯西金和主席米高扬昨天接见了周恩来。
    《真理报》说,周同这三位领导人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但是,这家报纸在谈到东德和保加利亚领导人同勃列日涅夫的会谈时,说法不同。这家报纸把这些会谈说成是“友好和亲切的”。
    北朝鲜代表团团长、副总理金一也同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法新社莫斯科七日电】苏联政府报纸《消息报》今天发表了从外国共产党那里收到的一些庆祝革命周年的贺电,其中包括中国党的领导人的一封贺电。


    【美联社金边八日电】星期日抵达这里来参加柬埔寨独立十一周年庆祝活动的外国代表们,受到了仪仗队和挥舞着旗帜的儿童们的欢迎。这一庆祝活动将在星期一举行。
    前来参加这次庆祝活动的地位最高的客人是共产党中国的外交部长陈毅。陈毅到达的时候受到了最热闹的欢迎,其中包括苏联驻这里的大使的热烈致意。陈毅是各国代表中最强有力的人物。他是乘飞机从广州经过河内,同北越代表团一起到达这里的。


    说中国不存在失业问题,农民生活得很幸福,但又说什么“按照菲律宾的标准,中国生活水平低得可怜”。
    认为我国庆游行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本刊讯】菲律宾记者菲尔南德斯谈访华观感(四)第十篇:《教育是必不
    可少的事情》
    赤色中国在处于狂热的扫盲运动的高潮。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一位高级人员在沈阳告诉我们说:
    今天赤色中国文盲所占比率已经降低到百分之十,或者甚至还不到百分之十。业余大学
    我们得悉,大陆上每个工厂,每个公社,每一个工农业中心都设有他们所谓“业余大学”。工人们在那里至少学会读和写两千个中文字。也正是在这里,他们获得和他们具体的行业有关的高级专业知识。
    工厂工人在工作之余都可以入业余学校。洗脑筋的学校吗?
    托伦蒂诺暗中嘟哝说:“对那些感到难于服从共产党的纪律的人来说,这也可能是洗脑筋的学校。”
    沈阳在工业生产方面使长春、鞍山和哈尔滨相形见拙了。
    这里的各工厂有广泛的教育设施。为了生存所必需的事情
    必须指出,赤色中国除了出于在它的人民中间贯彻共产党的总路线这一动机以外,它也是为了生存而必须竭力推进它在教育方面的努力。我们都很了解中国过去那种像梦魔般的悲惨情况,当时中国人民在愚昧无知的情况下停滞不前。
    在大陆上没有少年犯罪的现象。赤色中国的群众性共产主义教育计划是从最下层开始的。下一代也必定会受到影响。毛泽东决心要使他们的思想朝着“总路线”的方向组织起来。第十一篇:《毛使老百
    姓忙碌不停》赤色中国没有失业问题。
    一个外国观察家到大陆上无需呆多久就会得出这个相当概括性的结论。
    在我们访问从北方到南方的各个城市、工厂、公社和村镇的时候,我们曾试图看到一些人浮于事的征象。
    我们一点也没有找到。
    赤色中国以一种组织化的方法解决了它的失业的难题。国家通过这样做变成了既是资本家又是劳工。
    它已经变成一个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职业介绍所,负责挑选成批的具有技术知识的人员和劳动力到各个工农业中心就业,以进行加强经济力量的疯狂运动。
    在管理工业方面,共产党中国取得了既是资方又是劳方这样的有利条件。国家为就业、工资和劳动条件奠定了基础。
    一九五八年,公社出现了,显然给失业这个难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一九五九年,中国的一项经济调查报告表明,农民的平均劳动日从上一年的每年一百六十一天增加到每年三百天。据说这是因为:建立了公社工厂,使用乡村劳动力进行农业建设工程(水土保持、造林、修水坝、灌溉工程、电气化等)。
    我们在这些公社里看不到妻离子散、濒于饿死和疾病丛生的情况。相反,我们看到的家庭每日三次正餐都是在一块吃饭的,饭菜还过得去。
    在这些公社里,我们看到人们工作时奋发图强的劲头和菲律宾巴里奥地方那种“巴雅尼汉”精神一样——但是只是规模巨大,而且是组织化的。
    这些公社里的农民虽然工资少得可怜(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为八十到一百二十元),但是生活很幸福,他们吃得很饱。每个孩子都有学校可上,病了有医院可治,而且下雨下雪也有避身之处。
    按照我们的标准,中国的生活水平是低得可怜的。但是他们还不急于要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因为据他们的共产党领导人说,共产党的总方针是:“生产率第一;以后再谈增加工资和生活享受”。
    第十二篇:《北京的表演》
    赤色中国擅长于用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和极为豪华壮丽的场面来进行炫耀的技巧,而这种技巧是今天任何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有三千五百位外宾在北京的天安门亲眼观看了这次十月一日的游行。
    整个大陆这一天都披上了节日盛装。可是,全世界瞩目的却是天安门广场。
    在这次历时三小时的游行中,处处都是彩色缤纷的游行行列和彩车,这连我们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所看到的任何彩色影片中的大场面都要相形见拙。
    我们原先预料,共产党人会象一个典型的正在成长的国家要在全世界的眼前显示它的实力那样,把这一天变成为炫耀武力的机会。
    我们感到很失望。
    在游行中,接近于具有军事特色的是民兵。
    毛泽东怎样成为一个被人崇拜的人物,关于这一点,在十月一日以前我是怎么也没有意识到的。毛只要对北京广场上两百万左右着了迷的中国人一挥手,便能促使他们对他鼓掌和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
    ——本刊编者)(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