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18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17日电】阿尔巴尼亚今天要求联大在本届会议讨论让共产党中国参加以代替国民党中国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代表团要求把中国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列入大会议程。
    阿尔巴尼亚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阿尔巴尼亚的要求是在第18届联大今天下午开幕以前数小时公布的。
    阿尔巴尼亚的要求是在阿尔巴尼亚外长给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信中提出的。
    阿尔巴尼亚在随同这个要求提出的备忘录中说,十四年来,由于共产党中国被排斥,联合国宪章是一直遭到破坏的,它称共产党中国是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合法政府。它说,应当让北京政权参加这个世界组织,应当驱逐国民党中国“蒋介石集团”。


    【本刊讯】巴黎消息:巴黎各报十四日摘要刊登了我《关于斯大林问题》的文章的摘要。
    《战斗报》以《北京打出反对赫鲁晓夫的最后几张牌》为题,刊登了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要。《战斗报》在提到这篇文章时写道:北京《人民日报》星期四发表了一篇文章,其激烈和明确的程度都超过了过去所有的文章,包括阿尔巴尼亚报纸上的文章,《人民日报》在这篇文章中,对赫鲁晓夫进行了对这位苏联领袖特别有危险性的攻击。实际上,曾多次被指名为修正主义的赫鲁晓夫,不仅由于同帝国主义结成联盟而今天被指名道姓地视为同考茨基、托洛斯基和铁托等叛徒一伙,并被谴责为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他还在一个特别微妙的问题上受到攻击:他在斯大林时期所起的作用问题。……
    北京通过追述赫鲁晓夫在一九三七年的几次讲话——赫鲁晓夫在这些讲话中要求严惩被斯大林逮捕的「叛徒」——打出了他的王牌。


    【本刊讯】瑞士《洛桑论坛报》16日在“东西方栏”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反对超级大国》,摘要如下:中国谴责赫鲁晓夫要想在世界上建立一个新的“神圣同盟”。
    毛泽东认为,新的“神圣同盟”也会是保守的,它是在世界上建立莫斯科和华盛顿的明确的优势。其他国家、无论是大国或小国,都只有屈从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最高级决定。
    北京的这种攻击,定会在世界上引起那些担心联合华盛顿的莫斯科取得优势的国家的注意。事实上,某些国家首都毫不掩饰它们对这种可能性感到的不安。


    【中央社驻联合国总部特派员林静15日专电】第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定于17日下午开幕,所谓中国代表权问题势必仍将在本届大会中成为辩论的问题之一。可是就目前一般形势观察,今年任何牵引共匪入联合国的企图,绝不可能获逞。
    不久以前,有一位美国记者向苏俄代表团打听他们今年何时提出所谓中国代表权问题,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正在等印度人”。俄国人这种答复自然带有开玩笑的性质,然而也可由此看出,他们对整个问题的态度,不存妄想,也并不热心。
    有相当一段时期,从1956年到1959年,都是印度人要求大会把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议程,1960年匪印关系开始恶化以后三年,改由俄国人提出同样要求,今年匪俄关系也很僵,同时匪印关系也没有转好的迹象,看来印度人不致再作冯妇,至于俄国人亦一时也难猜测。
    应该强调的是,尽管匪俄内讧,尽管美俄关系表面缓和;今年联大中所谓中国代表权问题还是要占大会一些时间,大概不会没有人提出的。
    今年这个问题的辩论应该不致拖得太久,事实上支持共匪的,今年比往年更难提出足以混乱是非的论点。因为连苏俄自己最近也在斥责共匪好战,这恰与作为会员国主要条件之一的爱好和平原则相背。也许今年俄共集团国家不会象往年一样发表冗长演说,替共匪说项,但有些无聊的“中立”国家,如印尼、尼泊尔、锡兰之流却可能比往年说得更卖力,借以讨好共匪。
    最重要的最后一关还是投票,只有这个可能与前两年无何轩轻可分,去年的票数是五十六票对四十二票,今年可能有两票小出入,那是无关宏旨的。
    无论如何,共匪今年绝不可能进入联合国。


    【美联社联合国15日电】(记者:贝塞尔)联合国在联大于17日开幕时将再度讨论共产党中国的代表权问题。
    苏联外交官员表示,在北京—莫斯科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与要求接纳中共和赶走中国国民党人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预料辩论的结果将同去年大致相同,那一次苏联要求接纳北京代表赶走国民党人的提案以56对42票、12票弃权遭到否决。1961年提出的同样的建议的48对42票、20票弃权被击败。那一年联大第一次在这个实际问题上进行投票表决。
    有些人士说,这次苏联本来希望由亚非集团的一个国家提出中国代表权的问题,但是未能说服同意这样做。
    目前联合国有58国与国民党中国保持外交关系,有42国承认北京。这42个国家包括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它们都是苏联的成员国。
    联合国有11个会员国既不承认国民党中国也不承认北京。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9月3日号刊登了外交评论家蜡山芳郎和日本每日新闻社国际部主任大森实关于停试条约的对话,摘要如下:部分停试的意义
    本杂志:首先请谈一谈部分停试的意义和对它的评价。
    蜡山:停试条约本身是某种非常重大的事情的象征;其实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直接的意义。从迄今为止的核试验来说,经过地下核试验,核试验就将大体上全部完成,在这上面(部分停试条约)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地下试验已进入非常重要的阶段,正因为这样,怎么也不能说,那个把地下核试验排除在外的部分停试条约是通向全面彻底裁军的。但是,谈到远东形势,部分停试能够实现这件事本身,从军事上来说,同防止核扩散问题联系起来,就有了意义。不过,我认为不妨把这件事情拿到政治方面去考虑。世界分成签字国和不签字国两部分,这从军事上说,它的意义不等于是制造同迄今为止的“冷战”的含义不同的“冷战”。美苏同盟的可能性
    如果从政治上来考虑一下,那就可以说,停试有相当大的意义。停试是一种表现形式,它象征了某种东西。
    我认为这个“某种东西”就是美苏接近——这种形式最后能否实现,那是另外的问题——美苏同盟,美苏这两个优越而强大的国家联合起来,领导世界政治。停试就是这种活动的重要的第一步。从军事上来说,美苏接近也许等于是按照新的标准重新组织世界。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认为,这个倾向,与其说它有这样一种和平意义——因为放射能不再落下来所以应当表示欢迎,不如说它将造成新的战争的起因,使世界形势险恶起来。
    大森:我完全赞同这种分析。
    我认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以实力政策为基础的做法上没有不同。我认为,他们两个人都是一边按照强硬的方针蛮干,一边又感到干得真危险。中苏党的关系已经完全从苏联的和平共处路线同认为需要战争的中国的想法的分歧发展到了国家关系。于是,美苏双方在一方一定要孤立共产党中国,一方提出和平共处路线的情况下,正好想法一致,这样就产生了停试条约。美苏的得失,从一开始
    就实行和解的方针
    本杂志:现在来谈美苏同盟的内容问题。
    蜡山:我认为,美苏携手合作这件事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交换的信件虽然没有发表,但是如果仅从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进行直接联系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和解从一开始就已经达成。这次签订停试条约,就是苏联和美国和解的结果。
    我认为,只能说,在国际政治变成复杂的多中心的形势中,唯独美苏两国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它们宣称自己代表东方阵营,代表西方阵营),采取了和解的措施,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它说法。亚洲将进入一个剧烈动荡时期,重新形成军事均势
    本杂志:停试使美国更进一步加紧采取了遏制共产党中国的姿态。今后,远东形势将会怎样发展……
    蜡山:姑且不谈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认为,美苏由于停试条约而接近的事实将会完全更新亚洲的军事均势。
    我认为,从在停试条约成立前后加剧起来的中苏对立的现状来看,认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已经无异于失效是正确的。不,我要说,与其说正确,不如说这是事实。这是一个推断,如果这个推断是正确的话,那么不管人们怎样说,也不能不认为亚洲已经进入一个剧烈动荡时期。首先,美国将会把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相对抗的日美安全条约体制等等军事体制强烈地推向中国大陆。
    美国军部从世界政策出发,考虑到美苏接近和中苏对立,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迄今一直执行的对中国的“遏制政策”,或者是把遏制中国政策推进到今后的“实行阶段”。遏制在第二阶段进行
    本杂志:所谓加强遏制政策,具体说来,就是说要在什么地方怎样去做。
    蜡山:我认为,从世界政策来说,美国在远东的遏制政策还没有达到考虑具体做法的地步。肯尼迪政府在今后一年里必须考虑选举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遏制中国政策可能成为肯尼迪第二次执政期内的政策中的头一项重要政策。总之,同中国摊牌将会在肯尼迪第二次执政期内进行。(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编者)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4日在“国际动态”栏内发表了该报驻华盛顿办事处主任斯特林格从华盛顿发的一篇电讯说:
    9月6日共产党中国刊物《红旗》发表的长文章对美国政府最近的态度是怎样影响共产党集团的政策作了一些暗示。
    《红旗》认为,赫鲁晓夫总理在向二十大的报告中实际上“把美国政府及其首脑看作是抵抗战争势力的,而不是帝国主义战争势力的代表。”
    北京说,“这就是说,美国政府及其首脑可以不代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以放弃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而是维护和平的力量了。”
    苏联这样来理解华盛顿的政策当然使好斗的中共发火了,现在仍然是怒气冲冲。但是北京的这些话的确表明,赫鲁晓夫到美国的访问和“戴维营精神”(这位苏联总理对这种精神的赞扬比美国总统来得热烈得多)的确促使莫斯科走上了对西方不那么好战的道路,走上了导致同共产党中国发生严重分裂的道路。
    赫鲁晓夫先生在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确就已开始对西方作了某些不是好战的姿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