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4月27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26日电】萨布里在今晚到达这里时说,他确信印度和中国将就边界问题举行官员级会谈。
    他说,他在北京同中国领袖们举行的会谈是很有收获的。但是他不愿在同尼赫鲁讨论以前透露他同中国领袖们举行的会谈的内容。
    有人问到他有没有看到中国对科伦坡建议的态度有任何改变,萨布里重申他在同尼赫鲁讨论这个问题以前不能说什么。
    萨布里说他同周恩来和毛泽东的会谈是非常友好和热情的。
    早先萨布里在加尔各答对记者们谈话时曾说,他对中印边界争端的解决比以前乐观了。
    【路透社新德里26日电】阿联执行会议主席阿里·萨布里今晚从北京到达这里,来同尼赫鲁会谈印中边界争端。
    尼赫鲁到机场去欢迎萨布里。萨布里对记者们说,在他同中国领导人们进行了“非常有收获”的会谈以后,他确信印度和中国会就边界问题举行会谈。
    【美联社新德里2666日电】萨布里对记者们说,他对中国的访问是成功的,他同北京领导人的会谈是很有收获的。
    他说他满怀希望,并且预料印中会举行会谈,但他再次拒绝详谈。
    【美联社香港26日电】阿联总理萨布里星期五离开这里前往新德里。
    他说,他同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会谈情况将在他向阿联总统纳赛尔报告后公布。
    【印度报业托辣斯开罗25日电】阿联总统会议昨晚在纳赛尔总统主持下,在这里举行了会议,研究了萨布里在北京有关中印冲突的会谈的结果。
    【新华社开罗26日电】今晨这里的所有报纸都在第一版上详细刊登了中国—阿联的联合公报(《金字塔报》和《消息报》刊登了公报的全文)。《共和国报》和《埃及进步报》刊登了中东通讯社的消息:中国领袖毛泽东接见了萨布里。
    官方的法文报纸《埃及进步报》今天刊登了题为《中国—阿拉伯会谈》的社论。社论说,“中国热烈欢迎萨布里,在他们北京的会谈中呈现的融洽气氛以及昨天发表的公报,所有这一切证实我们执行会议主席所负使命的成功,并有助于缓和亚非利益的冲突。”
    社论继续说,“诚然,我们的关系曾一度为乌云所遮盖,但是,意味深长的是,它们始终没有超出限度以外的麻烦,而且每次出现的乌云也总不是迟迟不肯消散。正如联合公报所说的,我们的关系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证明两个具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当然双方将仍然完全独立地走它们各自正在走的道路。”


    【印度报业托辣斯开罗25日电】采访萨布里之行的记者在这里说,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写了信给现在正在访问中国的萨布里。
    这封信的内容没有透露。
    据了解,萨布里还收到了一封奈温将军的信,这封信邀请萨布里在他目前的远东旅行期间去缅甸访问。
    据这里得到的消息说,萨布里已经表示他在目前不能访问缅甸。


    【美联社雅加达26日电】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星期五说,印度尼西亚不久将答复尼赫鲁总理就中印边界争端写给苏加诺总统的一封信。
    苏班德里约说,他同印度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会谈时讨论了这封信。
    尼赫鲁是在本月早些时候向苏加诺发出这封信的,当时正是共产党中国的刘少奇主席就要到这里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


    【印新处新德里26日电】国防部长恰范25日在安得拉邦的集会上讲话,鼓励人民坚定地加强国家力量来保卫得之不易的自由。他又说,中国的侵略已经形成了对国家主权很大的危险,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来消除中国的侵略。
    恰范说,中国的侵略不仅仅限于边界地区,它也是对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的侵略,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民主与社会主义,而且决心用和平方式来实现它们。
    恰范说,印度希望与所有的国家都建立友好的关系,同时,她不会容忍任何危及印度自由的东西。


(接昨日第四版)说1959年以来所发生的事情都是由印度拒绝和平解决争端而产生的
    1959年以来所发生的每件事情都是由于印度拒绝了本来可能导致边界争端的和平解决的唯一折衷方案而产生的,而这一切都带有一个古典的悲剧的全部必然结局的意味。印度在把中国占领阿克赛钦称为“侵略”以后(尼赫鲁在新德里同周恩来举行会谈以后立即在1960年4月26日在人民院使用了这个字眼),就完全按照逻辑地开始施加军事压力,企图把中国人从他们在拉达克地区的阵地上赶走。在以后的两年中,印度人随着冲突加剧而向前推进。周恩来在1962年11月15日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就所发生的事件作了如下的陈述:
    到这次中印边境冲突全面爆发之前,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的中国境内一共设立了43个侵略据点……有的接近到中国哨所只有几米的地方,有的甚至设立到中国哨所的后面,切断了中国哨所的后路。用尼赫鲁总理1962年6月20日在印度人民院里讲的话来说,“印度设置了一些危及中国人的哨所的新的巡逻哨所;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我们这方面的活动,中国人才不得不也进行活动。全世界有见识的人士都深知,这些地区的情况一直在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改变,中国人对此感到关切。”印度的《闪电报》当时公开宣扬,印度在这里已占领一块二千五百平方英里的土地,并且认为这是国防部长梅农所制定的“拿破仑式的大胆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入侵的印度军队不断地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武装挑衅。印度的飞机不断地侵犯中国领空,恣意进行骚扰。印度方面的这些有增无己的挑衅行动,使中印边界西段的局势急剧地紧张和严重起来。(着重点是本文加的)指出印军在西段不断进行军事入侵后,又把军事挑衅扩大到东段
    印度在西段在遭到中国比较轻微的抵抗的情况下取得一些胜利以后,又在东段和中段运用了类似的策略,目标是中国占有的一些据点,印度声称这些据点不是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就是在新德里单方面划定的中段边界线以南。
    这就是1962年10月20日在边境沿线爆发敌对行动的背景。当时,美国报刊把这说成是中国无端发动全面进攻的结果。我们必须坦白地说,最初我们是很倾向于同意对事件的这种解释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似乎不能相信印度自己会发动大规模进攻从而肯定会招致灾难。但是我们在重新仔细地阅读了10月份的《纽约时报》以后,确信事实上这正是印度人所做的事情。10月初,印度成立了一个“奉命对中国作战”的由考尔中将指挥的新军团。美联社10月11日的一则电讯报道了“三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战斗”,电讯接着说:“正当新德里权威人士预言印度军队即将采取行动把中国人从喜马拉雅山地区赶出去的时候,战火爆发了。”尼赫鲁在10月12日说,他的政府已命令印度部队“解放我们东北边境地区的领土”。10月14日(星期日)的《纽约时报》在“本周新闻”栏中写道:“印度显然一心想表明,它将抵抗中国的实际入侵,而在多拉地区它显然有力量这样做。印度人一旦表明了这一点以后大概会愿意进行谈判。现在的问题是,北京在逐渐加深的危机中愿意打出什么牌呢?”(不久就会有答案)。同一天的报纸从新德里报道:“奉命把中国军队赶出东北边境地区的陆军司令们在同国防部磋商以后已在白天前往阿萨姆的提斯浦尔的总部。”10月15日,从香港发出的一则消息大量援引了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头版社论的话。该报警告印度要“悬崖勒马”。中国在东段占有的所有据点都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绝不愿意同印度兵戎相见”,并坚持不渝地寻求和平解决。“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以中印友谊为重的一片真心诚意,却被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反动统治集团看作是进行扩张冒险的好机会。”在同一栏的下方是这样一条一英寸长的路透社从班加罗尔发出的电讯:“国防部长梅农今天在这里说,印度决心把中国人从印度土地上赶出去。他说:‘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枪。’”在10月20日,中国宣布印度军队在边界上的几个地方大举进攻,使中国人遭到重大伤亡。同条消息的加了括号的插语说:“印度政府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的新德里星期五(19日)消息说:印度军队已在边界地区的某个地方把入侵的中国共产党部队击退了大约两英里。新德里表示,西藏边境的一次大风雪已使活动受阻,但是一位发言人说局势是‘变化不定的’。”
    说美英报刊材料证明发动月份大规模战斗的是印度
    在我们从《纽约时报》中收集和核对了上述材料以后,12月10日一期的《斯通周刊》就邮寄到了,里面有许多从英国报刊上摘下来的非常说明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支持同样的看法,即发动10月份的大规模战斗的是印度,而不是中国。
    印度人为什么这样做呢?人们只能猜测:他们对于中国的力量一定是很不了解的,他们在前两年的成功的推进使他们错误地认为,中国人将继续无休止地后退,而不会冒全面战争的危险。另一种可能情况是:国大党和陆军中的极端反动分子终于促使政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他们完全知道其结果可能是一败涂地。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打倒克里希纳·梅农,破坏尼赫鲁的地位,煽起战争歇斯底里,迫使印度谋求西方的军事援助。这种设想看来是有道理的,这显然是因为政治后果正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至于中国的反攻,当然一定是经过长时期的考虑和准备的。中国人表现出来的大规模攻击力量以及完善的军事计划和行动都不可能是仓促临时安排的(金斯莱·马丁从新德里发出的登在伦敦《新政治家》上的报道把它称作“历史上最漂亮的战役之一”)。情况很可能是,由于印度一贯拒绝根据合理的条件谈判,而且它从1959年起一直采取侵略性的战术,因而中国人逐渐相信,他们迟早必须使印度吃个大败仗。10月的事件说明时候到了。
    很难看出中国人当时有什么其他办法。他们准备就麦克马洪线作出重大的让步,但是十分明显,他们不能也不会放弃他们进行了那么大的投资的阿克赛钦地区,而且这种投资即使印度人得到了也决不可能加以使用。中国很难接受边界永远陷于混乱的前景。他们除了把印度人揍一顿,然后建议恢复原状作为谈判基础以外,还能做什么呢?说印美统治阶级需要挑起中印争端
    有理由认为,在印度及印度在西方的支持者中间,比较清醒的人知道,现在明智的办法是接受中国的建议,消除整个不幸的边界争端。在这方面,引述一下《纽约时报》11月28日的社论中的一大段话也许是值得的:
    “共产党中国关于在中印边界战争中实行休战的建议使印度政府面临一个愈来愈困难的决定。不结盟国家现在同共产党人一起敦促印度接受中国的建议,同时印度国内外反对这个建议的人们所持的相反看法也显著地变得坚定了。
    “印度的明智的做法也许是接受中国计划所包括的那种最后的解决办法,而提出某些修改;这个事实加剧了新德里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中国人极少可能会真的提出比这更宽大的建议,除非他们遭到了重大的军事失败。
    “把拉达克地区让给中国人,将会使中国人控制对他们非常重要的山口和通道,但是印度的损失——虽然损害了它的防线——将不会是有切身关系的。保持东北部的可防守的麦克马洪线——它守卫着生产有价值的石油和茶叶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是印度的主要考虑……
    “同时,尼赫鲁先生和他的顾问必须在国内充满憎恨中国人的情绪而且似乎反对任何让步的气氛中考虑这个停火建议。尽管这样,这个建议值得现实地加以估价。华盛顿的适宜的做法是不对作出决定施加压力。美国不希望鼓励印度同共产党中国进行一场劳民伤财的战争,如果能避免的话。这样一次战争很可能震撼印度,破坏美国和俄国之间达成临时协议的前景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的已经不稳的均势。”
    《纽约时报》记者保罗·格兰姆斯在几天以后以有些相似的调子从新德里发出一篇报道:
    “在新德里有一种一再流传而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印度可能准备至少对北京作出默默的让步(《纽约时报》终于同意把北平改称北京了吗?)。这些消息说,这可能采取某种谅解的形式,就是说如果中国人撤出他们在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的前沿阵地,印度军队将不试图重新占领这些阵地。
    “在拉达克地区利害关系最大的是中国人五年前修建的一条越过阿克赛钦高原把新疆省与西藏接连起来的公路。北京曾一再表明,它决心要保持这条公路,但是它却不那么在乎印度声称拥有主权的其他边界地区。
    “在印度最近打了败仗以后,这里的外交部似乎默默地承认,印度要重新占领阿克赛钦地区是不大可能的,倒不如一笔勾销了事。最高级官员中的想法似乎是,印度愈少在拉达克对中国人挑衅,它重新占领在东北边境特区的失地的可能性就愈大。
    “但是公开承认这一点或者在同北京的正式谅解中承认这一点,在政治上对尼赫鲁政府将是危险的。反对派领袖正在大叫,不管代价多大,必须把中国人打回去,保卫印度领土完整。
    “但是消息说,政府希望北京和锡兰科伦坡,都知道它这种默默的保证,在科伦坡若干亚非不结盟国家的代表订于星期一(12月10日)举行讨论印中争端的会谈。”(见12月6日《纽约时报》)
    由以上看来,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印度,理智和节制的声音虽然显然是很不响亮的,却不是完全听不到的。不过不幸的是,这些声音没有很大的希望占上风。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认为把它们归纳为两点并不算是过于简单化而引起误解,这两种看法就是:(一)正如美国统治阶级需要冷战一样,印度统治阶级需要印中边界争端。(二)中印边界争端为美国开辟了一个进行冷战的有着无限前途的新的战线。在这篇简短的社论的范围内,我们只能作一些注释来加以说明。资本主义不能解决印度种种矛盾印度想靠延续边界争端解决内部问题
    为了要了解印度统治阶级为什么需要印中争端,有必要了解它是什么样的统治阶级以及它的问题是什么。虽然人们经常听到对印度使用“封建主义”这个词,但是统治阶级根本不是封建贵族。印度的经济绝大部分肯定仍然是农业经济,但是起作用的那部分农业经济却是商业性的,大半是在培育中小资产阶级。自耕自给的农户实际上完全摒除在社会之外,除了进行叛乱,就没有力量影响社会的活动。这些人同城市的中小资产阶级一道是由塔塔之流和比拉之流的大企业家、大商人、银行家以及浸透了英国观念和思想习惯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中的上层人物组成的“实权派”的追随者和支持者。总之,真正的统治阶级是大资产阶级,从根源和思想上说他们完全是资本主义的,一心要使印度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的政治工具国大党所说的“社会主义”像我们这一历史时期的其他许多“社会主义”一样,只不过是骗取选票的幌子,用以掩饰他们大规模地利用国家权力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为他们的私利服务的行径。
    对印度统治阶级来说,不幸的是,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一个处于20世纪下半叶技术和人口条件下的不发达国家的问题。甚至在情况有利,也的确取得较快的发展的情况下,所得利益也几乎完全为少数特权人物所有,对广大群众来说,现实和可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越来越使人灰心丧气。而印度的情况是极其不利的。遍布各地的既得利益所依附的土地制度,妨碍农业实现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是资本迅速积累和迅速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我们认为,这就是这个边境争端的真正意义,这是一个印度只要拒绝妥协并对中国提出肯定会遭到拒绝的要求就能够轻易和单方面地挑起的争端。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印度一群大企业家和将军曾在某天集在一起作出决定,认为同中国作战是解决他们的问题的答案。事情很少是这样发生的,即使有这种事情的话。一个统治阶级总是可以说是本能地了解用以促进它认为是它的利益的那种行动和政策。“好”政策总是由于具备社会奉为神圣的一切——
    对自由(或秩序或传统之类)的热爱、国家荣誉、宗教利益等等——而受到尊崇的。这需要经过精神病学所说的那种找出根据使之看来合乎道理的过程;通常要作一些理性的考虑,但是也不一定非这样不可。如果印度统治阶级认为,同中国达成解决办法合乎它的利益,它本来是能够象缅甸和尼泊尔那样不用吵吵嚷嚷就达成了协议。人们可以想象,报上一定用大字标题吹嘘说中国终于承认在麦克马洪线的问题上正义是在印度一方(为了换取中国承认这条线,印度只是放弃了一片满是绝无价值的岩石和冰雪的荒原)。这是何等上算的一笔交易!然而相反地,印度却突然掀起一阵宣传,打起维护印度荣誉和领土完整的旗帜。下层居民,正如佛布伦可能会说的那样,充满自豪感,并且准备拿出钱来。(未完待续)


    【印新处新德里26日电】印度出席雅加达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的代表班纳吉25日说,虽然印度一向非常珍视万隆原则,并且尊重各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但是不幸有些国家却采取“挫败万隆会议的真正目的和精神的方法和行动”。
    这位印度代表是在会议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它们竟未能听从或接受万隆会议的领导成员的建议,这也是不幸的。
    他又说:“我们希望它们能赶快改过,努力忠实地执行万隆原则。”


    本刊本星期日(28日)照常出版;5月1、2日休刊两天。


    【法新社雅加达26日电】出席第一届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的北越代表黄文波(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本刊编者注)今天指责说,美吴集团在对“解放战士”发动的战争中使用了化学药品。
    今天上午的全体会议还听取了日本、马来亚、怯尼亚、安哥拉、伊朗和加纳代表的发言。日本代表小林雄一说,在日本,美帝国主义仍然非常明显。
    怯尼亚、安哥拉、伊朗和加纳的代表强烈支持苏加诺总统在开幕会上讲话时所表示的这种意见:仅仅有民族自由是不够的,应当把压迫和新殖民主义的一切表现都加以铲除。
    在代表们发言之前,会议举行了两小时的秘密会议,在这次秘密会议上,主席团驳斥了蒙古和印度代表为了使苏联成为会议的正式成员而一再进行的尝试。
    当蒙古代表大声宣布反对主席在掌握会议方面的“不民主方式”的时候,印度尼西亚主席查禾多扬言要把蒙古代表从会议厅赶出去。
    会议人士说,预料会支持苏联正式参加的阿联代表团还没有到达。
    【合众国际社雅加达26日电】会议人士说,蒙古代表团在今天上午的秘密会议上重新要求承认俄国为会议的正式参加者,而不是观察员。这些人士说,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会议决定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把它交给将在以后的会议上组织的资格审查委员会去处理。
    【美联社雅加达26日电】在有人指责程序不民主声中,菲律宾等国使苏联没有成为亚非新闻工作者会议的正式成员。这个问题是蒙古在星期五重新提出的。蒙古曾在星期四提出过这个问题。
    菲律宾代表们说,他们建议让苏联人继续保持观察员的地位。
    会议的印度尼西亚主席然后裁决,不应当给苏联人以正式代表团的权利。
    据观察员们说,他说:“这是主席团一致同意的。”
    印度人支持蒙古的动议,似乎对这项裁决感到愤慨。他们后来说,应当把这个问题提付表决,不应当由主席的裁决来决定。后来蒙古人说,他们将继续在委员会一级竭力提出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