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2月24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刊载该报特派记者斯莫尔登星期日从阿尔及尔发回的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俄国、南斯拉夫已发动坚决的外交攻势来贬低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阿尔及利亚的重要意义。
    铁托总统很了解,周将试图说服阿尔及利亚参加一次亚非国家的新万隆会议。因此,他今天发出一封信,提醒说,中立主义者正在准备召开另一次不结盟国家贝尔格莱德会议。赫鲁晓夫发表谈话时间在访问前夕
    赫鲁晓夫先生选择在中国人访问的前夕,对阿尔及利亚发表了一则九千字(合中文约加倍)的关于和平共处的谈话。本·贝拉总统很快就在他对中国人的欢迎词中提到这个主题。
    国民议会议长本·阿拉率领的至今访俄的一个最大的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到达莫斯科的消息,在此地受到了巨大宣扬。
    虽然阿尔及利亚的国家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全在宣扬中国,但是,它们在最近几天用一些篇幅报道南斯拉夫情况,并在数月中第一次报道美国的情况。
    (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编者)
    【路透社阿尔及尔22日电】(记者:罗伯特·埃尔菲克)关于周在这里的访问突出的一点是,俄国人显然对周对非洲国家——不管是新独立的国家,还是正在巩固自己独立的国家——可能发生的影响感到不安。
    在访问前夕,这里发表了赫鲁晓夫的答记者问,其中实际上是用俄国的论点反驳了中国人对世界问题的观点。
    本·贝拉总统昨天的欢迎词中似乎是接受了苏联领导人提出的和平共处是正确的和必要的这一概念,他指出,和平共处实际上是帮助了阿尔及利亚这样的国家巩固了自己的独立。
    除了俄国人深为关心以外,南斯拉夫在外交上也非常活跃。
    【路透社阿尔及尔22日电】铁托元帅已专门给本·贝拉总统写了一封信。
    此间通常消息灵通人士认为铁托的信件是同召开第二次“贝尔格莱德”不结盟国家会议的建议有关的。


    【中东通讯社开罗23日电】据开罗《鲁兹·优素福》周刊今天报道,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已经表示希望在明年一月而不是在五月访问开罗,以便能够参加高水坝周年纪念活动。五月是原先确定的访问日期,为的是参加尼罗河分洪仪式。
    周刊最后说,赫鲁晓夫到达的日期迄今还没确定,这是因为:一月的纪念活动只不过是象征性的,而将在五月举行的实际庆典将有所有非洲政治家以及苏联的大批官员参加。
    【美联社开罗23日电】(记者:博罗维克)来自铁幕的外交官们认为,中国总理周恩来目前对非洲的访问,是要反对苏联对这个大陆的影响所做的认真努力。
    他们担心这位中国领导人会设法控制像阿尔及利亚、加纳、几内亚和马里等国的进步分子。
    这里共产党人士的一般看法是:“如果某些非洲国家开始表现出有支持中国的倾向,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同时,共产党集团国家认为周的访问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北京同非洲的关系中揭开新的一页。
    有些共产党外交官认为继周的访问之后,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也将进行一次访问。
    一位苏联集团的外交官说:“如果赫鲁晓夫不继周之后从速前来,那就可能意味着俄国在开始轻视非洲,不把它视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力量了。”美报说总理访非使苏联和西方不安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6日刊载了该报特派记者哈希发自伦敦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北京在非洲的努力使东方和西方感到不快》,摘要如下:
    周恩来总理以及陈毅外长这两位大陆中国人将在今后两个月在非洲和中东游逛,其理由像使西方国家感到烦恼和不安一样也使莫斯科感到烦恼和不安。
    可能,虽然不一定,最感不安的首都乃是莫斯科。
    人们认为,中国目前是在发动一场世界强国的大攻势。


    【日本广播协会电台22日广播】开罗消息:访问阿联的共产党中国的周恩来总理,21日同纳赛尔总统发表联合公报。
    开罗的西方消息灵通人士认为,在批判帝国主义的部分以及强调万隆会议和亚非合作的地方,公报强烈地体现了共产党中国的主张。
    也有很多人认为,共产党中国和阿联之间原来就没有重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以从共产党中国方面来说,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中近东和非洲最稳定的阿联受到相当的欢迎,并且表示同中立国家也能够友好地进行协商。
    【九州朝日广播电台22日广播】《朝日新闻》开罗专电:
    共产党中国总理周恩来和阿联总统纳赛尔的会谈公报,已于21日发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共产党中国和印度的争端问题,强调要通过直接谈判和平解决,从印度总理尼赫鲁不愿意直接谈判来看,人们认为公报提出了于共产党中国有利的方针。
    公报还强调促进两国的经济交流,但是对于共产党中国对阿联的经济援助问题,根本没有提到。


    【本刊讯】香港《明报》23日发表题为《中共在非,先胜一仗》的社评说,“在中共与苏联竞相争取非洲各新兴国家友谊之际,中共先行一步,先胜了一个回合。最近这半个月来的发展,处处对苏联不利。
    “中共总理周恩来赴非洲各国访问,受到相当热烈的欢迎。周恩来离开罗时和纳赛尔所发表的联合公报,虽然措辞审慎,对中共也颇为有利。”
    “当然,局势未必永远如此,赫鲁晓夫准备亲自出马,访问非洲……不过基本上,非洲各国的国情和处境,比较同中共接近,中共那一套容易听得入耳。他们很可能觉得中共是穷朋友,自己人,而苏联和美英法一样,都是白种的阔佬大老板。”


    【本刊讯】英《苏格兰人报》19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布拉德沃思星期三从新加坡发的一条报道,标题为《蒋介石死后的福摩萨的前途,为继承权而进行的斗争》,摘要如下:
    本月早些时候在福摩萨任命了一位新行政院长,这意味着,在76岁的蒋介石逝世后,蒋经国差不多肯定会掌握实权。
    蒋介石随着他愈来愈老,就愈来愈倾向于他的长子。最为重要的是,蒋使他的儿子在财政上不依赖陈诚,他准许他儿子从国防部支取特别外汇储备,每月可以提取多达二百万美元,表面上是为了安置复员军人和进行类似的工作。
    早些时候,这一点也是真的:蒋经国要说服不热情的美国人使他们相信他会像蒋介石一样是美援的一个可取的接受者,可能有很大的困难。蒋介石到最近为止一直使陈诚处于显要地位,这一部分是因为美国人相信陈诚是一个坚定的反共的人。
    现在许多人认为,目前的气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利于对“两个中国”问题采取妥协解决办法。
    他们说,陈诚正在失势,因为蒋经国的战术适合于肯尼迪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与赫鲁晓夫共处的野心。
    国民党人正在急切地等着看看约翰逊总统做些什么。如果对蒋经国的怀疑再次加深,华盛顿仍能够采取大棒与胡罗卜的援助政策。
    但是,在存在施加压力和进行政治恫吓的所有这些机会的情况下必须设法达成的协议,并不能解决在陈诚面前出现的问题。如果他成为总统,而蒋经国握有实权,那么他不是屈从于蒋经国的意志,就是退休到美国去,或者在一开始就向蒋经国挑战,在损害蒋经国的影响的情况下改组政府。
    当蒋介石逝世时,福摩萨可能发生纷乱。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22日电】今天上午当南斯拉夫驻印度大使拜会尼赫鲁总理时,尼赫鲁总理收到铁托元帅的一封私人信件。
    据外交人士说,据信这封信主要是谈拟议中的不结盟国家会议和即将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经济发展会议。
    据悉,南斯拉夫政府认为,应该只邀请不仅仅声称不结盟而且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出席这次会议。然而,南斯拉夫政府希望邀请尽可能多的国家参加。
    据外交人士说,会议很少可能在明年8月或9月之前召开。
    【法新社新德里22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新德里正在同一些不结盟国家的领袖们通信,以便决定拟议中的新的不结盟国家会议的规模和参加的成员问题。
    中立国家的会议的会址极有可能在开罗,其次是新德里。
    铁托已经通知印度外交部,他宁愿会议在新德里举行;但是,消息灵通的人士说,如果纳赛尔总统希望会议在开罗举行,印度不会大力反对。
    最初的迹象表明,不结盟会议的筹备会议将于3月在开罗举行。
    据认为,正式会议可能在8、9月间召开。
    【路透社新德里22日电】消息灵通人士今晚说,铁托总统向尼赫鲁建议,应该邀请拉丁美洲国家参加拟议中的不结盟国家会议。
    这些人士说,铁托的建议是在南斯拉夫大使今天上午转交给尼赫鲁的信件中提出来的。
    他们还说,印度曾对南斯拉夫、锡兰和阿联说,拟议中的会议应该创造较好的国际气氛。它将就裁军、和平和经济发展等问题有力地表示意见,并且避免讨论各国之间的具体争端。


    【新华社科伦坡23日电】《锡兰之光报》23日报道说,尼赫鲁已经写信告诉班达拉奈克夫人:印度不会参加任何亚非会议,如果巴基斯坦和中国参加的话。
    消息又说,锡兰驻若干国家大使已经告诉锡兰总理,阿尤布对锡兰的访问对这些国家来说已经构成问题。锡兰已经获悉印度、阿联、苏联和一些其他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据这项消息说,这些大使告诉锡兰政府说,在周总理访问阿联和阿尤布访问锡兰的问题上,流传着各种看法。他们说,由于巴基斯坦和中国不是中立国家,他们对中立国家的访问已经变成印度的问题。


    【法新社开罗23日电】开罗电台报道,印度驻埃及大使今天向埃及执行会议主席萨布里递交了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非正式信件。
    开罗电台说,这封信件是在萨布里和这位大使会谈时递交的。
    【法新社新德里23日电】印度外交部发言人今天重申了印度的立场,他说,除非人民中国全盘接受科伦坡建议,否则两国之间不能就边界争端举行谈判。
    发言人说,印度政府仍在等待着纳赛尔—周恩来公报的正式审定的文本。但是,发言人根据报纸关于公报的报道发表了下面的评论:“中国政府知道,科伦坡会议的真正目的是寻求两国举行谈判的基础。中国拒绝科伦坡国家的建议,从而拒绝了这个基础。要求在没有使谈判成功的基础的情况下举行直接会谈,表明中国决心不寻求这个问题的当前解决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