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本刊讯】苏联《苏维埃俄罗斯报》10月24日在“注意令人担心的信号”栏内刊载了该报记者沃罗比耶夫在库尔斯克州写的报道,题为《用什么喂,还是宰了好》,全文如下:
    数十辆汽车排成了一列长队,这是干什么,参观技术设备吗?不是,长队是排在牲畜接受站的门前。许多辆载重汽车已经在这里停了一天一夜、两天两夜、或一星期了。
    严寒不久就要降临了。农庄领导人正在储备饲料、另外寻找饲料的潜力、采取一切措施来保证牲畜饱暖地过冬。但是,令人遗憾,有人设法尽快减少牲畜总头数,他们这种声音可以在肉类联合企业门前听到:
    “放我们进去吧!我们是落后农庄,我们没东西喂牲畜。”
    在这个合唱中也有法帖日生产管理局22大农庄主席达尼林。他甚至于把出生不久的幼畜也送去屠宰,他已经送去了245头牛和1000多头猪。
    也许农庄真的是没有出路了,领导人已经尽了一切可能了吧?原来,没有。离农庄不远就是糖厂,但是却没有设法运糖渣来。达尼林抱怨饲料缺乏,但自己却对青贮甜菜茎叶的工作丝毫不管。把它们堆在牲口脚底下,有价值的饲料就这样同泥混在一起浪费掉了。
    主席总发牢骚说,“没有一点东西喂幼畜,连一个马铃薯都没有。”
    他就是忘了说,农庄里有营养价值的根茎都随便浪费了。
    如果只是落后农庄依赖别人,也就罢了。可是普希金中心示范农庄主席马卡罗夫也不断敲肉类联合企业的大门。他提出的原因也是,说什么饲料不够。然而你问问他,一公斤肉需要耗费多少饲料,农庄领导人回答不出,因为在农庄里没进行过这样的计算。但是这里有人会告诉你,20来吨马铃薯卖到别处去了。
    “祖国农庄”是个兴旺的农庄,但是这里也随便处置牲畜。
    奇怪的是,法帖日生产管理局局长戈尔布诺夫也来帮助取消主义者。在他的促进下,农庄不仅交售了小公牛,而且也交售了小母牛。要知道这是母畜群的未来,没有了它,就将破坏今后数年的畜牧业。
    法帖日生产管理局和党委口头上号召农庄主席保护牲畜、挖掘饲料潜力,但是却没有实际行动。这就是许多农庄都按“用什么喂,还是宰了好”的原则行事的原因。《苏维埃俄罗斯报》编辑部按语说:
    这个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一些农庄的倒霉的领导人毫无必要地屠宰牲畜,他们正在破坏畜牧业的基础。
    珍贵的冬季饲料应当只喂那些能够提供产品的牲畜。有些农庄作得正确,它们把既不能生仔畜、也不能产奶的老母牛剔出来、及时处理小公牛、把养肥的猪送到肉类联合企业。但是有的管理人走上了极端: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小母牛和种猪、怀胎的羊和猪仔统统赶去屠宰。这种作法将给国家和自己农庄带来巨大损失。应该坚决制止这种作法!


    【法新社科伦坡10月31日电】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访问苏联回国后今天在这里宣布,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和他的妻子已经接受了访问锡兰的邀请,日期还没有确定。
    班达拉奈克夫人发表了苏联—锡兰联合声明,声明非常满意地指出,它们都奉行和平共处政策,这个政策“有益于和平事业并且能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声明说,班达拉奈克夫人和苏联政府代表们在会谈中在诸如全面和彻底裁军、消灭殖民主义的斗争和需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等问题上具有共同的立场。
    两国政府说禁止核试验条约是具有巨大国际意义的文件,它会导致在禁止核武器和普遍裁军问题上取得完全一致的协议。
    声明说,双方完全承认有必要谋求和平解决一切国际问题,诸如加强欧洲安全、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余、缔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和华沙条约国家的互不侵犯条约和在世界各处建立无核区等问题。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10月31日电】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今天乘一架伊柳辛18专机从莫斯科到达这里停留了一小时,她是在访问开罗和欧洲后回国途中到达这里的。


    【路透社伦敦10月31日电】据此间研究苏联问题的西方专家说,今年苏联的收成是连续第五年令人失望。
    专家们说,这是由于气候不好和计划错误形成的。东欧共产党各国今年的收成料想也将低于平均收获量。
    苏联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政策也耗尽了苏联的粮食储备,无论如何这种储备是不足以满足全部任务的要求的。
    目前的结果是,苏联今年的粮食进口可能达到12,000,000吨的创记录水平,这种进口也大量耗费了苏联的黄金和外汇储备。
    赫鲁晓夫在最近向记者发表的谈话中表示苏联打算效法美国把粗放的耕作方法改为精耕细作的方法,来解决它的农业问题。
    实行这种计划所需要的一部分投资将来自实际上已放弃的苏联登上月球的计划的投资,这个计划要求大量生产化学肥料和大规模地发展灌溉。
    不过,此间的专家们认为,这样一些解决办法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不管以多大的努力来实行这些办法。
    人们认为,和工业战线上的进展形成明显对比的农业上的成绩,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仍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月30日发表一篇题为《对赫鲁晓夫先生谈话的解释》的社论说:赫鲁晓夫现在有一个同中国公开决裂的问题,他在其他共产党内部的力量必须得到牢固。很可能他可以指望大多数党在目前对他的支持。但是当他说“停止论战也许是最聪明的办法”的时候,他的眼睛是在望着这些党,而不是看着北京,他不想被人指责说他应对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负责。


    【安塔拉通讯社雅加达10月31日电】《印度尼西亚先驱报》今天说,“大事宣传和受到广泛欢呼的莫斯科条约正在迅速失去它的魅力。赫鲁晓夫看来已认识到,在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在亚非拉美仍然是一个事实的情况下,正在进行自己的斗争的各国是不能接受进化的共产主义这一理论的。因此他开始担心,他所谓的对莫斯科条约的意义的‘过分强调’可能为北京牌的共产主义——以激进主义和好斗为特点的一种共产主义——
    谋方便。因此,虽然北京可能孤立于亲西方国家之外,而莫斯科则可能发现自己孤立于亚非拉美的进步力量之外。这种讽刺看来是很彻底的。”


    【美联社莫斯科10月5日电】《消息报》星期六晚为它刊登的一首批评斯大林时代的长诗进行辩解。
    长诗《焦尔金在阴曹地府》在8月17日的《消息报》上登了一整版,作者是《新世界》文学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
    在这首诗发表之前,预先为赫鲁晓夫朗诵了它。赫鲁晓夫显然赞成在《消息报》上发表这首诗。
    《消息报》星期六晚上说,一些读者写信批评这首诗。它还提到在苏联文学杂志《十月》上的批评。这家杂志被认为是斯大林主义分子的中心。
    《消息报》说,《十月》的文章是企图重新使用斯大林主义分子利用批评作为“大棒”的手法。
    《消息报》说,这种批评大棒,已经永远为我们文学界所摈弃了”。
    【路透社莫斯科8月18日电】苏联政府报纸《消息报》用了二版的篇幅刊登了这首诗,该报主编阿朱别伊还为它写了序言,他说这首诗是一首“尖刻的讽刺诗,几乎是件奇迹”。
    这首诗里没有提到斯大林的名字,但是它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他管理着劳动营的组织。
    这首诗还说,他“好像还活着”。
    阿朱别伊说,上星期在黑海海岸苏联总理的度假场所已经向他的岳父赫鲁晓夫朗诵过这首诗。
    【美联社莫斯科8月18日电】苏联作家中所谓自由派的领导人、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写了一首政治诗,这首诗发表在星期六晚上的政府报纸《消息报》上。
    小心的读者可以看出这是对斯大林的过去以及苏联现在的官僚作风的批评。
    这首诗的发表显然标志着是同赫鲁晓夫总理去年冬天对作家和艺术家实行压制的做法背道而驰的又一个步骤。
    这首诗是讲一个死了的、进入“阴间”的士兵。他在这里看到了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庞大的官僚机构。


    【法新社莫斯科10月31日电】现在正在莫斯科访问的前法国总理摩勒今天在克里姆林宫内受到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第二次接见。
    这次同摩勒的会见持续了两小时,法国社会党代表的其他成员没有参加。
    【法新社莫斯科10月31日电】法国社会党总书记摩勒今天表示,他今天上午同赫鲁晓夫总理举行的两小时会谈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赫鲁晓夫是以苏共总书记的身份在党的总部接见摩勒的。
    摩勒(他在1956年担任法国总理的时候对莫斯科进行过正式访问)还认为,苏联的立场目前看来比1956年更灵活。
    摩勒和他的代表团昨天同赫鲁晓夫和苏共代表团会谈了9小时。赫鲁晓夫和摩勒两人今天是单独进行会谈,在场的只有他们的两名译员。
    【美联社莫斯科10月31日电】迄今摩勒不肯说他们会谈了些什么。但是据了解,法国社会党人一直在致力于同法共在安排竞选活动中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


    【南通社贝尔格莱德十月三十一日电】由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民议会主席、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席团委员费林格率领的捷克斯洛伐克议会代表团今天抵达贝尔格莱德。
    捷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在到达贝尔格莱德时对记者发表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他和代表团对这次访问南斯拉夫抱着很大期望,特别是因为这是捷克斯洛伐克议员七年多以来的第一次访问。
    费林格强调指出,在这段时间中,南斯拉夫在其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和他的代表团有兴趣了解这种发展。他又说,我们希望了解你们工作中的方法和问题,我们将欢迎你们的经验,他又说,他刚一到南斯拉夫,就已看见了诸如苏尔钦新机场和新贝尔格莱德这样杰出的建筑成就。议会代表团将在南访问九天。


    【本刊讯】《纽约时报》10月28日刊载记者施瓦茨的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当赫鲁晓夫总理上周回到克里姆林宫、打算作仲夏以来第一次较长时间逗留的时候,莫斯科秋天的政治季节终于开始了。
    正如人们可以预料得到的,苏联首都当即有了动静。塔斯社发表了一个指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多边核力量计划的激烈的声明。由锡兰女总理带头的一群亚洲国家的高官显贵开始来到莫斯科。而苏联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指责采用了最恶毒的语调,而且对毛泽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恶毒的人身攻击。共产党的分裂
    虽然赫鲁晓夫昨天呼吁结束中苏在意识形态争执上的论战,这没有使这些攻击失去作用。
    赫鲁晓夫需要进行一番深思熟虑是由于在1963年中期发生的载入历史的几个重大事件。今年6月到9月,苏联参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无前例的分裂;它同美国取得了部分和解,以同样史无前例的禁试条约为这种和解的高潮;它的农业歉收,这迫使它向世界谷物市场购买在1964年收获以前要运交的价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的小麦和饲料。
    苏联在通过了这三个里程碑以后应向何处去?这是赫鲁晓夫总理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赫鲁晓夫的战略
    按照上述背景情况来看,赫鲁晓夫近期战略的主要轮廓似乎是清楚的:
    他的中心目的将是,在不作出重大的让步的情况下,使缓和气氛保持下去。他需要有较轻松的国际气氛,以便保持他在国内的声望。
    在中国人所提出来的问题上,赫鲁晓夫总理正设法加强他在国内的地位,办法是把自己描绘成保卫俄罗斯人——和苏联的白种人——不受种族主义的、帝国色彩的中国侵犯的人。苏联反华宣传运动已小心地着重说明北京对苏联西伯利亚的威胁,以及据说北京要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非白种人联合起来反对白种人的活动。
    最后,在国内,赫鲁晓夫决心使人民勒紧裤带的情况处于最低的程度,同时对资源进行大规模的重新分配,目的是防止今年农业上遇到的挫折不再重复。
    在这个计划里,赫鲁晓夫最需要的是和平和避免出现同西方的紧张关系。(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