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19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路透社北京18日电】新华通讯社报道,中国今天对赫鲁晓夫再次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攻击,指责他的军事理论完全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次攻击包含在《人民日报》和《红旗》编辑部联合发表的第5篇文章中。
    文章说,关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的理论不是赫鲁晓夫创造的,虽然赫鲁晓夫确实创造了一些东西。“可惜,这些所谓‘创造’,绝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修正主义”。
    这篇文章驳斥了苏联党领导人的指责,即中国党希望苏联和美国“迎头相撞”。
    文章说,事实上不是中国领导人而是苏联领导人经常吹牛说,他们将使用核武器帮助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反帝斗争。
    它继续说,“苏共领导挥舞核武器并不是真正为了支援各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建立在核迷信和核讹诈基础上的赫鲁晓夫的军事思想却是完全错误的。”
    它说,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接受赫鲁晓夫的错误的军事战略思想就只能把自己的国家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文章说,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才能有效地保卫和平。
    它说,苏联的方针适应美帝国主义“全球战略”。这不是保卫世界和平的道路,而是助长战争危险、导致战争的道路。


    【合众国际社东京19日电】(记者:赖特)共产党中国今天称赫鲁晓夫是一个核狂人,是一个念圣经、唱颂歌的小丑……
    在《人民日报》和《红旗》今天同时发表的18,000字的文章中,苏联总理受到了空前的嘲笑。
    这篇文章是北京对苏联致中国党公开信的第五篇评论,它主要谈的是战争与和平问题,指责赫鲁晓夫说自己爱好和平,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称作战争贩子。
    文章进行了北京迄今为止对美国总统肯尼迪进行的最激烈的攻击,但是,赫鲁晓夫是主要目标。
    文章断言,苏联领导人在同美国及其盟国的谈判中,除了嘲笑以外毫无所得。
    “赫鲁晓夫以历史上最大的谈判迷的姿态出现,结果总是害单相思,屡次成为笑柄。”
    它称苏联指责北京打算驱使俄国同美国发生核战争是耸人听闻的造谣手法。
    文章指责苏联抓住毛泽东提出的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东风压倒西风”这类口号来证明北京的好战性及其利用种族的作法。
    【合众国际社伦敦18日电】(记者:特勒)英国专家们今天说,共产党中国对于同莫斯科妥协和对于赫鲁晓夫关于中苏冲突休战的建议,差不多关上了大门。
    这是在研究了新华社广播的北京的一万八千字政策声明之后说的。
    这项长篇的政策声明大概是花了一些时间拟就的。但是今天公布这篇文章使这里的观察家毫无怀疑地认为,北京对赫鲁晓夫仍像过去一样地持敌对态度。
    观察家们认为,北京今天的猛烈抨击是严厉拒绝同赫鲁晓夫和解或同他妥协的任何主张。


    【法新社北京18日电】在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和半月刊的理论杂志《红旗》上,恢复了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舌战。北京的领导人再次地谴责苏联修正主义领导人,这一次把赫鲁晓夫同“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代表的老牌修正主义者”相比。
    然而,中国攻击再一次地集中针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苏联的指责,根据这些指责,中国希望苏联和美国之间爆发核战争”。
    北京的领导人说,“修正主义的政策——如苏联共产党领导人自20次代表大会以来所制定的政策——是错误的政策,它只能增加新战争的危险”。


    【美联社东京18日电】(记者:罗德里克)共产党中国星期一说,“念圣经,唱颂歌”的赫鲁晓夫因为同美国合作被赏了一记耳光。
    中国人在18,000字的文章中辱骂这位苏联总理,这篇文章是北京官方的《人民日报》和理论杂志《红旗》联合发表的。
    这篇联合发表的文章——
    第五个重型炸弹,中国对苏联批评中国共产党的答复——号召共产党人“拒绝和反对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的“错误路线”,以便制止新的世界战争。
    这篇文章明显地回答了最近关于中苏争吵可能缓和的推测。
    【美联社东京18日电】(记者:罗德里克)共产党中国星期一说,它打朝鲜战争和福摩萨海峡战斗,是为了使俄国不至于卷入同美国“迎头相撞”的军事冲突。
    苏联曾指责北京要把苏联和美国推入核战争,中国人尖锐地回答说:
    “收起你们的耸人听闻的造谣诬蔑手法吧。中国共产党岂但在言论上坚决反对苏美两大国‘迎头相撞’,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力求避免苏美两大国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人民日报》和《红旗》的文章嘲笑赫鲁晓夫在同西方谈判方面是“单相思,屡次成为笑柄”。它称他“念圣经”和“唱颂歌”,它说,他费力同美国合作,结果反而不断挨了耳光。
    中国人指责赫鲁晓夫“眼睛里只有核武器”,轻视常规战斗部队。
    这篇文章评论赫鲁晓夫同美国的合作说:“世界上最大的骗局莫过于把世界和平的主要敌人,说成是爱好和平的天使。”
    【美联社东京19日电】(记者:罗德里克)赤色中国星期一说,它在朝鲜和在福摩萨海峡的战事中自己作了牺牲,以使俄国得以避免同美国发生战争。
    它在一篇新的大事攻击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文章中讲了这番话。
    文章中提起1950—1953年朝鲜战争和1958年北京炮轰国民党人所据沿海岛屿,是为了答复俄国人指责中国人在设法把他们推进同美国的核战争中去。
    中国人说,俄国人扬言使用核武器支持革命斗争,不过是“根本不准备兑现的声明”,为的是猎取“廉价的声誉”。
    中国人的这篇论战文章——对赫鲁晓夫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观点的全面批判——令人毫不怀疑中苏争论仍然远未解决。
    中国人的文章攻击赫鲁晓夫同美国合作。
    中国人说他们赞成谈判,但是不把世界和平的希望寄托于谈判。


    【路透社北京19日电】(记者:凯利特—朗)中国共产党在对赫鲁晓夫进行最猛烈的个人攻击中,说他在同西方打交道是“单相思”。它说,一切共产党人,为了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不得不“拒绝和反对赫鲁晓夫的错误路线”。
    今天这里所有的报纸都在显著地位刊载了党的日报和理论半月刊《红旗》编辑部写的这篇新长文。
    它说:“赫鲁晓夫越是在帝国主义者面前步步退让,越是饥不择食,帝国主义的口胃就会越来越大。
    “赫鲁晓夫以历史上最大的谈判迷的姿态出现,结果总是单相思,屡次成为笑柄”。
    这篇长达中文18,000字、驳斥赫鲁晓夫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观点的文章,是对苏共7月14日公开信进行一连串答复中的第五篇。


    【德意志新闻社新德里18日电】尼赫鲁总理今天在中央议会再次强调指出,只有在中国人先把军队撤出拉达克的情况下,印度才会愿意同共产党中国举行新的边界会谈。
    关于这一点,尼赫鲁否认这则消息:科伦坡国家在准备采取新的行动以便使印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到谈判桌上来。他说,印度政府不知道在进行这种准备。
    他还说,喜马拉雅边界一带的局势平静。他还说,最近没有发生军事事件。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8日电】印度外交部长梅农夫人今天对下院说,印度政府不了解科伦坡国家是否在作进一步的努力以便劝中国政府像印度那样全盘和毫无保留地接受科伦坡建议。
    有一位议员问道,政府认为,加纳和阿联发表的声明有多大意义。
    尼赫鲁总理说,他很难说,应该认为加纳和阿联发表的声明有多大意义。他说,这是说明人们寄予希望的事件。它们可能还有某种其他情报,也可能没有。
    【法新社新德里17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尼赫鲁今天说,巴基斯坦差不多已经同中国联合起来损害印度的利益。
    尼赫鲁是在议会冬季会议开幕前夕在国大党议会党团讲这番话的。
    据说尼赫鲁还说,在有关对付人民中国的防御准备的“某些事情”上已发现有某种松懈情绪。他要求消除这种现象。总理说,很难肯定地说中国人在两国的边界争端中是否会重新进攻印度,印度必须永远作好准备。
    尼赫鲁还说,中苏关系一天比一天恶化。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14日报道:
    台北“自立晚报”11日发表社论,评国民党“九全大会”的召开。该报虽然仍然叫嚣反共滥调,但是也承认:国民党这些年以来,在各方面是失败的,所谓胜利云云是一种“夸张”的宣传:当前的局势,已使国民党处于“最严重的关头”。
    该报的社论题目是“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社论说:“在当前机微万变的世界形势中”,国民党应该“承认并正视其(对本身)不利的一面”,“对于国民党近年来经常以台湾一省为范畴而夸张胜利的习惯,我们颇为担心”;“能承认失败,不夸张胜利,而后能有谦虚的心怀、冷静的头脑和知耻奋斗的精神,而后能对一切局势的演变,……保持最高的警觉,随时采取适当的对策”。


    【本刊讯】香港《工商日报》12日就蒋党“九全大会”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我们应该严肃地说,这是一个苦闷到极点,内外形势逼仄到极点,人心思动到极点之际,正是国家面临了一个重大的关键,如果当政者不能在这个盛会中引起有力的耸动,为民瞻视,则我们并不幽默地说一句:诺大的中国国民党的魅力,不及一个电影女明星。”
    “所谓苦闷到极点:这十四年来,台湾不是桃花港,台湾人就过着一个那么小范围的生活,从大陆到台湾者,一直就抱着羁旅的心情,海外逃亡者,过的更是忍气吞声的生活。这样下去,这一肚子气如何发法?许多人已由悲愤降为消沉了!这闷局,不是几个口号几篇文告所能打破的。”
    “所谓内外形势逼仄到极点:年来台湾的官场、政风、社会现象,渐次取当年南京所有而代之,最近监院一年总检会中马监委空群,指出的‘四大毛病’、‘两抓主义’,更是事实,尤为可怕。以言对外:对美外交未见好转,对日外交,已陷惨败,法国有承认毛政权的酝酿,若干自私国家,正纷纷向北平伸手,在远东反共战线上,由于韩越的不安而使我们陷于孤掌。这种种的演变,处处显出对我们的不利。”
    “所谓人心思动到极点:当年越国之败,国内有卧薪尝胆,有明耻教战,故人民有所动,有所进,台湾除了几个口号标语和党八股式的宣传品文告之外,有些甚么呢?积闷之下,一位女明星莅止,就激起了汹涌的狂潮。”“这种动,就是腐烂的前夕,狂易的前夕,人民已无可动,故只能向明星身上求得安慰,该是多么的可怕。”
    “我们更要提出忠言:今日人民对于国民党,不但未能刮目相看,抑且每下愈况。自民国十六年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后,人民之视国民党,已不是一个‘党’,而是一个‘官的组织’。党部是衙门,党干部是大大小小的官吏,党员是特权者,党义就是‘官话’。在海外,所谓海外工作,也仿佛是‘派官开府’。到今天,因为并没有改变的事实,所以也并未改变人们这种观念。”
    “因此今日还要用国民党的招牌,作为反攻救国的领导,除非国民党回复到辛亥革命前夕的革命党一样精神,一样作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