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1960年11月27日出版的日本《朝日周刊》刊登了尾崎宏次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的戏剧工作者们—随日本话剧团访华记》。摘要如下:
    这次访华演出是日本话剧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外国的舞台上进行演出。
    在北京演出时,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也曾前来观看,我曾经从政治意义上解释这件事情。
    在陈毅副总理举行宴会的那天,这位看来象高深莫测的乐观的政治家,在会上大声谈起了他对“夕鹤”的观后感。对“夕鹤”的新颖评价使我们感到吃惊。
    很明显,中国话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模样。我是在1956年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如果说当时(中国)的戏剧著作是处于进修时期,那么现在就可以说它已进入了非常大胆的群众化阶段。
    关于这种变化,是在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政治运动中,开始进行这种以我们的演戏感觉说来是非常豪迈的群众化的尝试的。这里已经没有那种缩手缩脚和对欧洲戏剧表现畏怯的感觉。
    如果在具有一定信心和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地吸取认为是通俗的素材的话,那么,就会洋溢出一种不能用现有尺度来衡量的力量。一种余意未尽的魅力荡漾在舞台上。这同中国人常说的“我们在经济和文化上还是一穷二白”的话在某些地方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不能忽视:戏剧方面的“白”的现象已经大变,变成了对群众运动的惊人的信心。
    日本和中国的话剧都只有50年左右的历史,从世界范围说来,是一对年轻的兄弟。但是,中国的话剧从“五四”运动以后,就时刻没有脱离过斗争,这是很重要的吧。
    我在北京、武汉、上海、广州和其他演出过的地方看了中国的古典剧和现代剧。如果综合前边所说,要从这些演出中提出问题,那么,最明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古典剧和现代剧相结合、艺术和政治密切地结合。
    关于现实的任务,目前中国戏剧工作者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在已经消灭了阶级的社会里,戏剧将通过什么来描写对立和矛盾。(中国)现在是以内部矛盾为创作题材的。另一个主题是在创作和演出工作任务相当多的情况下,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他们已在顺利地进行着。
    剧作家田汉在全部看过日本话剧团的演出后说:“今天的日本很象中国的昨天”,但这句话在我听来,既有善意又有挖苦的感觉。
    在中国,无论在宴会或者大街上根本不能从一个人的打扮判断出她是哪位有名的女演员。她们都穿着极为普通的服装。
    因此,无论看过演出以后再见面,或者见过面以后再看演出,都会使人有目瞪口呆的感觉。


    【本刊讯】加纳《新闻晚报》1960年12月19日刊载了阿克耶姆庞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的发展》,摘要如下: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政府权力掌握在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手里。
    人民政府的第一个成就之一就是它的土地改革政策。以前属于资本家、地主的土地已经分给无地的农民。但是,这不能解决增产的基本问题,因为每一户不仅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单位进行生产,而且每一个这样的单位没有足够的农具以进行生产。人力
    但是,在“革命”以前,农民自己就已经养成互相帮助耕种的变工习惯,所以,在“解放”以后,他们彼此更密切地联合起来。通过这种方法,农民们自己组织成互助组来帮助他们和他们的邻居解决小农具方面的一些困难。
    这种做法稍微增加了他们的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互助组仍然不能战胜一些像水灾和旱灾那样的自然灾害。因此,这些互助组决定自己组织成更大的组,那就是通称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但是,为了征服自然灾害,他们仍然需要工厂以便以更多的农具装备自己。为了达此目的,农民们要求三到五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成一个“大”的合作社,就是大家知道的高级农业合作社。
    这样做就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力,而且他们就能够用修建小型水库和小型农业工厂的办法来征服自然灾害,这些水库和工厂使他们能够得到比初级合作社在这以前所能取得的更多的谷物产量。这种方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和消灭了贫困。“人民公社”
    后来,他们又要求迅速发展生产,更进一步改善生活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他们还要求用机器来改进农业以及防止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方法。这样,农民因而要求建立“更大”形式的生产组织。
    所以,在1958年6月,就成立了这些“大”的合作社,在同年,经过这些组织的几次申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就把这些“大”的合作社定名为“人民公社”。
    在建立了这些公社以后,农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而且产量很快增加。通过修建更多的工厂和水库,征服了旱灾和水灾这样的大自然灾害。因而,农村出现了新的面貌,而且每一块可耕地都被用于生产。
    “公社”有“城市”公社和“农村”公社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公社在生产方面都起着相同的作用。这些公社的供应品是用在对农民有益的方面,其他则通过公社本身提供给国家分配,这种交易所获的利润根据有关会议上所作出的决定而用来改善公社的条件,社员代表大会规定公社的基金由各个公社自行处理。
    (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


    【本刊讯】《新世纪》周报1月15日发表了杜特对一本介绍中国情况的小册子的书评,标题是:《一位艺术家在中国两年半的记录》,摘要如下:
    赫曼戈·毕斯瓦斯在中国治疗和休养了两年半。当他从中国回国后,他写了《亲眼看见的中国》一书。他漫游了乡村和城镇,深入到老百姓中去,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同他们攀谈,他在本书中叙述的一切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
    作者自己讲的话可以最清楚地说明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写这本书的:
    “我非常忧虑地注视着印度某些有关方面发动反华运动的日益严重的趋势……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破坏印中两国通过潘查希拉五项原则所确认的亲密的睦邻关系。
    毕斯瓦斯在这本小册子中驳斥了某些印度报纸对人民公社、家庭生活、“强迫劳动”等等问题的诽谤。这不是论战,也不是出于盲目的信仰而为社会主义世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辩护。
    这本小册子大部份是描写中国的经济建设。毕斯瓦斯并不是经济学家。但是由于他是一位艺术家,他看见了一位经济学家所不会看到的东西。他看见了人的思想——建设的动力。经济学家们会同意这种看法:刺激力量是任何计划或发展工作中的关键性字眼。但是,对他们来说,刺激力量是个无特色的字眼,而毕斯瓦斯通过亲自了解的无数事例描述了中国是如何发挥刺激力量的作用的。特别有意义的是,关于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陵水库的情况。他亲自到那个地方去过。
    毕斯瓦斯的书是写给我国的老百姓看的,不是写给专家们看的。他没有引用为许多人所难解的大量统计数字。他是一位引人入胜的讲故事的人,讲了一个又一个,把中国的建设说得活龙活现。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给他所写的事情增加活力。因此,这本书值得一般读者阅读,也值得专家们一读。


    【路透社纽约22日电】英国工党领袖盖茨克尔对美国人说,“没有英国中立的严重危险”。
    他昨晚参加关于“西方是否应该修改对苏政策”问题的电视辩论时这样说的。
    盖茨克尔建议说,美国检查一下实行“两个中国”政策是否可能也许是可取的,就我所知,美国还完全没有加以考虑。
    它警告说,不要多久就可能在联合国有多数人赞成接纳北京政权。
    盖茨克尔说,“我们并不把联合国看作是自由民联的联盟,而看作是全世界的讲坛。当你有一个六亿人口的国家,不以他们自己的政府而是以完全另外的政府来代表他们是愚蠢的。”
    他又说,“在我看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使它今天在亚洲的冷战失败。”


    【九州朝日广播电台26日广播】在岐阜市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岐阜分局去年10月10日把一份航空信经香港寄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这封信的内容是,从中国进口美浓漆料的材料,在信上签字的有日中友好协会岐阜支部长小川(译音)等十二人。但是,到达中国的信件的内容与此完全不同,是完全充满着恶意的企图妨碍日中友好的内容。因此,中国方面最近提出了询问,才判明,信件被偷换了。


    【本刊讯】加纳执政党人民党机关报《新闻晚报》从去年12月起增加了有关我国情况的消息和图片报道。
    12月中下旬,《晚报》分三次以显著篇幅刊载加纳建设大队队长阿克耶姆庞的访华报道,第一篇题目是《中国从地狱进入天堂》,第二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的发展》,第三篇是《中国人民同情非洲的斗争》。
    12月31日,该报刊载路透社关于我国去年农业收成的报道,标题是《中国在生产方面遭到巨大损失》,副题是《干旱造成最大损失》。1月5日该报刊载我全国学联致喀麦隆学生全国联盟十一次大会的贺电,标题是《中国学生祝贺喀麦隆学生》。
    《晚报》同时还刊载有关我国照片九张。1月7日以《工业发展》为题刊载我某工厂生产农业机械和长江大桥照片;1月9日以《工业用煤》为题刊载我抚顺煤矿运煤去鞍山的照片,介绍中说:“在去年,中国的煤矿工人全力争取开采炼钢用的优质煤,去年是工业出现持续跃进的一年。”1月10日刊载介绍北京亚非学生疗养院照片四幅;1月11日刊载上海某纺织厂女工业余演出的照片;1月12日又刊登我北京亚非学生疗养院欢送病愈的尼泊尔、越南和巴基斯坦学生回国的照片。


    【日本新闻社东京29日电】据《日本经济新闻》29日报道,日本政府通商产业省决定,将尽速采取措施加强日中输出入协会。通商产业省认为,要使日中贸易正常发展,必须先整顿国内的“窗口”。
    据报道,通商产业省准备采取的措施包括下列三点:决定协会理事长;加强协会事务局;加强协会和有关厂商的联系。
    报纸说,有关厂商和日本贸易界人士很重视政府决定采取的方针。他们认为,这标志政府对扩大日中贸易的积极性。
    报纸透露,通商产业省所以要采取这番措施是因为池田首相暗地指示:“扩大日中民间合同贸易,以日中输出入协会来做日本的‘窗口’较为令人满意”。
    据报道,通商产业省将立即开始研究具体问题,并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等中国经济代表团前来日本访问的5月以前完成这番工作。
    【日本新闻社东京27日】据昨晚的《产经新闻》报道,大藏省近畿地方理财局局长昨天说,在关西地方的工商界中,要求扩大同中国的贸易的呼声显著地加强了,在不久的将来,较大的贸易公司可能为此展开大规模的行动。
    他是在大藏省九个地方理财局昨天在东京举行全国会议上作报告时讲这番话的。
    同时,工商产业相椎名悦三郎昨天在大阪对新闻记者说,不用通过政府间的协议而逐步同中国发展贸易是适宜的。
    他又说,“除了慢慢增加同中国的贸易而外,别无它法。”


    【德意志通讯社纽约26日电】美国的许多有影响的人士纷纷要求肯尼迪政府放弃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消极态度,而较为现实地看待这个问题。
    主张美国同人民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人越来越多了。提出这种要求的有州长、教授、法官、企业人士、军官、记者、甚至还有反动的美国报纸的记者。
    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迄今暗示出现实和保守两种倾向。新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和肯尼迪政府的“无任所大使”哈里曼说,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联合国席位,是不可避免的。
    《纽约时报》驻联合国总部办事处负责人汉密尔顿以下面几句话综述了美国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心情:“一切征象都表明”,联大将在196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


    【本刊讯】
    美《明星晚报》11月19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承认只要左倾的访问者》的文章说,“有几个现任的和过去的国会议员已表示过有访问共产党中国的兴趣。他们中间有参议员、华盛顿州的马格纳森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恩格尔,众议员、加利福尼亚州的摩斯和前众议员、俄勒冈州的波特、衣阿华州的沃尔夫,这些都是民主党人。另外,纽约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皮利昂和最高法官道格拉斯曾表示过有兴趣访问中国大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