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10日参考消息 第4版

    【美联社香港7月21日电】共产党中国发动了一个大规模的宣传运动,来激厉它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投入一个全国范围的抗旱、抗涝和防荒威胁的努力。
    北平电台国内新闻联播节目广播了动员民众的呼吁和消息,香港接到的过去四天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和里页以显著地位刊登了这些呼吁和消息。
    这个运动是两重的——要建立防止威胁的自然灾害的防御力量,和在面对这种威胁的情况下增加农业生产和使农业生产多样化。
    这里有些观察家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利用这种威胁给农业生产以一种刺激,但是这种威胁是确实存在的。
    自然灾害许多世纪来一直是中国文明的祸害。去年严重,水灾和旱灾据说是这世纪最厉害的。
    “人民日报”星期六报道了西北宁夏自治区正遭受着共产党人十一年前占领中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两天以后,这家报纸报道,东北的山东省(原文如此——编者注)“已经变成了”在一个地方同旱灾进行斗争,在另一个地方同水灾进行斗争的一个“大战场”。
    华中广西报道,自从春天以来一直没有下过雨,华南的福建省的农作物受到了台风引起的水灾的严重打击。
    东北吉林省80%的劳工力量已经动员起来同旱灾、水灾和害虫进行斗争。据说陕西西北部害虫在吃棉花作物和陕西、宁夏和辽宁省的其他作物。
    据早些时候的消息说,中国十二个省遭受了水灾和旱灾,今年1700万英亩的耕地受到了灾害。
    目前这个运动的反来复去的主调子是,“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
    正在要求产业工人增加肥料、灌溉和其他农业机器的生产。据说河南、广西、云南和新疆省展开了把农业机器赶运给受到威胁的农民的突击运动。
    在四川和在北平地区以及福建和人口多的河南省正在赶种土豆和南瓜。除了荒年外,土豆和南瓜是用作动物饲料必需品的。
    “人民日报”本星期的一篇社论说,全国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这个国家的水稻、种植替代的主要作物,加速建设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并且一再要求“节约用水”。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5日电】应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邀请,问中国归来的格霍罗·拉马斯教授昨天以“我在今天的中国看到明天的世界”为题在“新方针”周刊上发表访华观感。
    这位巴西教授首先指出:在过去十年中,社会主义解决了五千年来在中国无法解决的事关重大的许多问题,他接着强调指出全体劳动者的高度政治觉悟和教养。他又说,在了解和观察了中国的情况之后,他就能断定巴西正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他说:巴西不能适应世界形势。我们是世界上的一个中等国家,还保留着畏缩态度和殖民地作风。由于亲自深入接触中国人民的经验并看到中国人民的领导人考虑世界现实的客观因素和有关各国人民的情况然后有计划地作出决定,我便感到巴西现在缺乏领导。


    【合众国际社哥斯达黎加圣约瑟6日电】六个哥斯达黎加议员以红色中国政府的客人的身份于昨天趁飞机动身,进行前往北平的第一阶段的旅行。
    红色中国政府邀请了全部四十五人的国会议员到共产党中国去进行免费旅行,但是接受邀请的只有这些人。
    【美联社圣约瑟4日电】前总统何塞·菲格雷斯的民族解放党的领袖们说,该党指导处在研究将于明天去共产党中国访问的该党议员的问题,但是要等他们回来时再作决定。
    该党事先已告戒他们说,这种访问是不合适的,有人认为,他们将被开除出党。
    这件事可能会移交给纪律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提出意见。同时最后还宣布,土地改革法的拟定人恩里克·奥夫霍贡·巴耳维尔德由于私人的原因而不去访问,“共和报”的路易斯卡塔因由于体育合同不能延期,因而也不能去访问。卡塔因是那家报纸的体育编辑。


    【本刊讯】“纽约时报”7月31日发表一篇报道,题为“中国人和非洲人”,全文如下:
    新兴非洲国家同它们以前的主人的关系总的说来是很好的(当然,刚果是最引人注目的例外,几内亚则是另一个例外),但是,对于几十年来受白人压迫的记忆尚未消失。诸如“小石城”(许多非洲人只知道这是一个象征,却没有确切地知道其中牵涉到什么)之类的事件也无助于消除这种记忆。
    这可能是中国人为什么对某些非洲人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也不是白种人。在许多非洲人看来,中国人能够以特别短的时间使他们的国家实现革命和工业化,不管在人的方面化了多少代价。去年共产党中国人同几内亚建立了关系,今年同加纳建立了关系,明年将同那里建立关系呢?


    【中央社华盛顿3日电】蒋总统在接见斯克利浦斯霍华德报系一位美国记者时曾说,中华民国“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放弃金马外岛。
    访报系记者亨利·泰勒从台北发出的一则电讯中引述蒋总统的话说,“我愿指出,金马外岛乃是中华民国的领土,我们在任何情况之下决不考虑放弃外岛,即使战至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放弃外岛,这是中华民国的主权问题。”
    关于总统是否同意这种看法:即台湾与外岛之间既有相隔一百英里宽的海峡,则不必固守外岛,亦可防卫台湾?蒋总统回答说,“这种看法完全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保卫台湾的问题在军事上远不如在政治心理上那样重要,就大体来说,这是一个士气民心的问题……如果我们失去了外岛,即使第七舰队亦无法保卫台湾。事实上即使你们再加派第六舰队来,也无法挽救在此一地区情势的恶化”。
    总统并且告诉泰勒说,“我断定中国大陆目前的局面最多只能再拖两三年,因之也许在明年你便能见到一些变化”。蒋总统并且提到有“在亚洲由中华民国政府去与中国大陆上的中共作战,由大韩民国去与北韩韩共作战,由越南去对越北的越共作战,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蒋总统最后说“这样做可能需要相当数量的经济与后勤援助,但决不会使美国直接加入战争。”他说,对付共匪“还有半军事性的方法可以采用”。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7月10日报道:值此台湾“反对党”正在准备出笼之际,“反对党”方面放出空气,说要在台北开办两家报馆。对于蒋集团来说,这将是一大威胁。
    “反对党”主要人物吴三速所掌握的“自立晚报”说:过去几年,“立法委员”成舍我在台湾几次要出版“世界日报”,由于蒋集团曾宣布台湾现有报纸已多,不能再允许增办新的报纸,因此成舍我得到的答复都是“未便开例”,不许登记。如今成舍我是“反对党”主将之一,据说“决于近日公开刊登启事”,表示他已经作了出版的准备。
    台湾的消息,已经透露过:美国有关单位,不久之前,曾经“请”成舍我到美国走了一趟。美国的“亚洲协会”,并且对成舍我在台北办的“新闻学校”“赠送”了美金一万元。可见美国对他颇给脸面。他已公开站在“反对党”的队伍里,还要出报纸,这一份报纸将来的态度,对蒋集团能够有利吗?蒋集团当然要紧张。
    极端亲美的于斌,这几年也曾屡次要在台北出版“益世报”,蒋集团屡次也以不能增加新报纸及“无例可援”来答复。于斌与胡适一个被称洋博士,一个被称洋和尚,十分接近,互相支援。据“自立晚报”透露,于斌对于办报“兴趣浓厚”,看样子最近也可能有所表示,再次要求“益世报”在台湾出版。此报一出,必与美国人领导及洋博士主持的“反对党”相呼应也。
    据说,成舍我等等要求在台北办报,还有一理由,那就是蒋集团自己已经破了“例”,在台北办了一家新报纸。原来是一个通讯社,今年7月1日起,忽然改为正式的报纸,名称是“英文中国日报”。于是乎,成舍我与于斌就有了理由。


    【中央社台北6日电】对一般人士关心的在台的报人申请登记办报的问题,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陶希圣顷对记者加以分析如下:
    关于报纸申请登记问题,陶委员说明三点如下:
    (甲)政府对于民营报业之协助政策已收到实际效果,至今台湾省已有二十余家民营报纸均能平衡发展,使一般社会有普遍而充分的表达意见的园地。
    (乙)由扶助政策转向自由竞争,如何始可免于兼并与浮滥的流弊,实为现阶段新闻政策上必须慎重研讨妥为筹划的问题。
    (丙)继英文“中国日报”改版之后中文报纸亦将续有创刊,吾人深望反共爱国之独立报纸如“世界日报”者在不久的将来出版问世。


    【本刊讯】据香港“新闻天地”报道,筹备了一年多的香港“天天日报”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版。
    这家报纸的老板是“二天堂印刷厂”的韦基泽,他曾到过台湾“观光”,去台后,他的印刷厂拒绝承印“左倾嫌疑”的刊物。
    这家报纸将是“新型”的七彩日报。


    【本刊讯】“赤旗报”7月18日刊登了“列宁主义万岁”一书的广告,并向读者推荐该书说,“这是一本彻底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轰击现代修正主义和在现阶段的决定性时刻有助于对争取独立、和平、民主、中立而斗争的日本人民的正确的行动方针从理论上加以阐明的主要文献”。
    “赤旗报”从1月19日起,速续全文刊载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同志发表在7月6日“人民日报”上的题为“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的文章。
    此外,日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并翻译汇编出版了我们有关工作方法问题的论文的单行本。如“在实际工作中的辩证法”,“辩证唯物论的工作方法”,“群众运动的指导原则”等。日共介绍说:这些论文“是综合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传统的工作方法的经验”。
    【本刊讯】7月4日的“加拿大论坛报”刊登广告,发行我“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件汇编的书。广告内容如下:
    “红旗”和“人民日报”的社论全文和陆定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纪念列宁诞生九十周年大会上的报告。共107页,装祯美观。价格只有七角五分。销售处:市中心书店。


    【本刊讯】巴黎“战斗报”4月27日至5月15日速续刊登了法记者埃杜阿·加里克的访华报道:“中国,伟大的强国”,这是其中的一节,摘要如下(本刊7月30日第4版曾选登一段):人民共和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黄河盆地
    根据工业下放的原则,说得更确切一点,根据合理分布的原则,这个新国家尽量使内陆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协调一致。
    黄河下游的灌溉面积达六十八万平方公里,和法国面积差不多相等,人口有一亿五千万。这里也是人民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它有丰富的煤矿、铁矿和稀有金属。为了防御这里经常发生的水灾的危险,1955年的计划规定在黄河和它的支流上建筑四十六个大水阐和二十四个水库。耕地面积应增加七倍。五百吨的船只可上行到兰州。但是完成这个计划需要十年的时间。在河南省三门峡,工程师们已经准备建筑一个高一百米的水阐。
    在这个辽阔广大的黄河盆地,对农业和对利用储藏量很小的煤矿、铁矿所作出的努力都是同样巨大的。
    工农业联合厂能够更好地使用现有的劳动力。这样的劳动使人们能够在灌溉方面只用了六年时间就完成了相当于几千年来所做的工作,六年中,灌溉面积增加了一倍。
    当然,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成就,并不是说目前的中国完全摆脱了自然灾害。中国政府正式承认,在1959年,三百多万公顷以上的土地遭到水灾和旱灾。
    这说明,和大自然进行斗争,虽然动员全国人民是多么的困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