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27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路透社北京25日电】(记者:法夸尔)蒙哥马利元帅今天开始在这里同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举行私人会谈。
    蒙哥马利勋爵紧紧地握了周先生的手并说:“我非常高兴见到你。”
    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对蒙哥马利称赞说:“中国人民非常了解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蒙哥马利勋爵坐在一张短沙发上,周先生坐在他的左边,贺龙元帅坐在他的右边。
    周指着红柱子大殿的走廊上的一群摄影记者,并用英语问道:“我们出去拍张照好吗?”
    蒙哥马利微笑地表示同意,他说:“再照些像。每个人都照像。”
    蒙哥马利指着贺龙元帅(中国的一位副总理)说:“是啊,一位元帅。我是元帅”,他看着周问道:“你是元帅吗?”
    周把头往后一仰,笑着回答说:“不是,不是。”蒙哥马利勋爵问道:“什么,不是军人吗?”
    周曾当过共产党著名的军事领袖朱德的政治委员,他参加过1934年至1935年共产党的6,000英里长征。他又哈哈大笑地说:“人家叫我将军”。
    蒙哥马利勋爵微笑地又说:“怎么,不是真正的将军吗?”
    蒙哥马利勋爵在电影摄影机拍摄的时候笑着问道:“还要拍多少照片?昨天晚上他们拍了很多照片。”
    气氛继续是这样的轻松和友好。
    蒙哥马利勋爵对周说,他在1934年休假期间曾对上海和广州进行了短时间的访问,那时他是少校。
    他说,他很了解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了解除了中国以外的任何地方。”
    蒙哥马利勋爵又说:“我必须再次前来并停留一个较长的时间。”周对他说:“欢迎你。”
    周然后赞扬了蒙哥马利勋爵战时的成绩,记者被叫了出去,以便开始私人会谈。
    我是被允许进入门禁森严的政府区的一群中国摄影记者和记者中的唯一西方记者。
    蒙哥马利勋爵同周先生会谈了大约两小时,周先生邀请元帅留下吃午饭,据了解,他们在吃饭时继续进行了会谈。事先没有安排这次午宴,据了解蒙哥马利元帅不得不取消他同施隶华先生安排的午宴。
    据估计,蒙哥马利勋爵明天可能再次同周先生举行会谈。
    【法新社北京25日电】英国人士说,蒙哥马利今天上午同周会谈了大约两小时。
    据信会谈讨论了各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也谈到了英中关系问题。
    所有的观察家都为给予蒙哥马利这位非官方的英国客人的特别热情的接待感到惊讶。他同周的会谈如此之长这点受到了普遍的注意。
    据信,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长期互相对立,一定是对这位英国客人特别友好的一个原因。
    蒙哥马利勋爵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于星期二到达这里。他希望同中国领袖讨论目前世界局势,特别是在最高级会议失败以后所引起的问题。


    【路透社北京25日电】(记者:法夸尔)蒙哥马利勋爵后来参观了一家纺织厂,人们告诉他,这个厂每天生产24万米布,他问道:“用英里算是多少?”
    工厂工作人员、外交部翻译和中国记者作了几分钟的心算。他们对蒙哥马利勋爵说:
    “大约190英里。”
    他回答说:那是很多。这是我所看见过的最大的纺织厂,我们在英国有许多纺织厂,但是比这个小。
    这家纺织厂座落在北京东郊,雇有五千五百个工人,其中差不多四分之三是妇女。
    蒙哥马利勋爵参观了车间,他细心地倾听关于工作的解释并偶而向戴白帽子的工厂女工挥手,她们对他笑笑。


    【新华社新德里24日电】“印度时报”主编巴蒂亚今天写道:“对于北京在最高级会议破裂问题上举行的大声叫嚷的示威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华盛顿或莫斯科的口头上的反应。”
    巴蒂亚说,“有人争辩说,如果北京的示威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那么印度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对于它的有争议的边界感到担心。虽然印度没有直接参加大国会谈,但是无可否认它对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非常关心的。只要目前的不稳定的情况在世界上继续下去,那就很难希望印度同中国发生的困难会和平地解决。”
    巴蒂亚写道:“由于中国坐在我们的台阶上,而且大概非常希望得到挑起争端的机会,有人说,要是完全改变不结盟的方针,那就会立即遭到报复”。但是“政府中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援助下使我们的国防装备现代化,是没有害处的”。
    巴蒂亚说:“新德里官方不愿意在目前对于最高级会议失败的争执中偏袒于哪一方,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印度奉行这样一种政策,那就是:任何使坏的局势恶化的评论是会使印度的目的遭到失败的。其次,对于美国使自己陷入的尴尬处境显然感到为难。官方的困境更大,因为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参与造成在巴黎发生的不幸事件的事件。艾森豪威尔总统自从去年11月访问印度以后就受到空前的信任和尊敬。但是现在这种信任和尊敬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巴蒂亚写道:“新德里也看到巴基斯坦由于美国间谍飞机利用它的空军基地而陷入的困境,是印度那些看来渴望审查我们的不结盟政策的人们遭到严重的挫折”。


    【本刊讯】“纽约时报”5月22日发表了一篇电讯,题目是:“预期北平将保持强硬的方针。观察家们认为,在斥责艾森豪威尔为“屠夫”的群众大会后,政策不会改变”。
    【路透社北平21日电】这里的观察家们今天表示了这个看法,在最高级会议垮台以后,共产党中国几乎必然会继续对美国和西方其余国家奉行强硬的政策,而且也许更加强硬。
    在北平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大会愤怒地通过了谴责艾森豪威尔总统为“血腥的屠夫和盗首”的决议后,这些人士表示了这种看法。


    【合众国际社东京25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间接攻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它指出他作为岸信介首相的“私人客人”到日本访问。岸信介最近受到共产党中国的群众性示威运动严厉批评。
    新华社指出,苏加诺是在岸信介使用暴力强使日本下院通过日美安全条约后访问日本的第一个外国总统。


    【合众国际社雅加达25日电】印度尼西亚今天强调它决心要驱逐两位共产党中国的领事,因为据说他们妨碍了华侨返回中国大陆的工作。
    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政府已经“采取了明确的态度,这两位中国领事应该尽快调离。”
    他这番话是指红色中国驻婆罗洲马辰和苏门答腊棉兰的领事。
    这位发言人不愿意证实或者否认报上所载的消息:北平已经拒绝了印度尼西亚要求召回这两位领事和停止红色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和北平电台的反印度尼西亚广播的意见。
    他说,政府在华侨问题上想实行克制而不发表什么声明。发言人还劝公众不要听信有关中国—印尼问题的非官方消息。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电台25日广播】印度尼西亚方面的印度尼西亚—中国实施双重国籍条约联合委员会今天中午在外交部大厦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代理外长莱梅纳、司法部长苏哈佐、生产部长苏普拉约基、外交部秘书长苏维托、苏坎托·提尔托普罗佐和外交部中国事务局局长罗加汉。另外一方又举行以外交部亚洲太平洋司司长苏斯卡为首的遣返华侨技术委员会的会谈。


    【合众国际社东京18日电】最高级会议失败所引起的回声盖住了亚洲最激烈的小冷战的争吵声。
    这是共产党中国和中立的印度尼西亚之间就所说这个岛屿共和国虐待华侨和北京的外交代表一事进行的舌战。
    自从印度尼西亚第一次宣布它打算禁止外国小商贩在乡村地区经营以便从华侨手中取回对它国内经济的控制以来,到本月正好一年。
    这是在到那时为止被称为“亲密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中的转折点。在印度尼西亚差不多天天都有某种“事件”或某种指责。最近的一个事件是,一个中国领事官员由于他的“挑衅”活动而遭到软禁,这个事件强调表明中印(尼)争端的解决仍是遥远的事。
    北平一直希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高级负责官员举行面对面的会谈以解决争端,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说,预料共产党中国在最近的将来将更有力地要求这一点。但是这些人士相信,这种会谈即使举行,对北平来说,其成果甚至比周恩来最近新德里之行还要少。


    【中央社基隆24日电】被迫离境的印尼华侨一百七十六人今天乘轮回到自由祖国,他们由此登岸,在侨委会人员照料下转往台北。


    【法新社仰光24日电】缅甸外交部今天透露,人民中国参加确定中缅两国边界的中缅联合委员会的代表团将由前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率领。
    缅甸总理吴努今天上午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的政府已经任命了它的代表,但是对中国代表团则一无所知。
    缅甸首席代表将是昂季准将,还没有为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确定开会的日期。


    【印度尼西亚新闻社雅加达24日电】75名华侨,包括男人和妇女,5月18日在南苏门答腊的丹戎加兰举行示威,以支持他们关于加速使他们回大陆中国的要求。
    这些华侨清晨三点钟从直落勿洞坐公共汽车前来,目的是向南苏门答腊省长巴斯塔利提出他们的要求。由于楠榜的驻节官员穆罕默德的机智,没有发生事件,他接见了示威者。
    穆罕默德对中国人说,一俟接运他们的船只到达班浪港,就让他们从这个港口回国,华侨对此感到满意而回到直落勿洞。
    【美联社雅加达25日电】据传,遣返华侨回中国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约有700人星期三离开雅加达的丹戎不碌港。
    到现在为止,33,000到34,000名华侨乘中国特派的船只和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


    【新华社波恩24日电】“法兰克福评论报”23日刊登了该报驻香港记者克里斯琴·罗尔写的题为“天安门旁的战争叫喊”的报道,写北京一百二十万人的群众大会。报道说:“毫无疑问,美国的飞机事件使毛泽东在共产主义世界得到新的威信,因为他一向反对同西方谈判”。
    西德“世界报”今天登载弗·诺萨尔发自北京关于中国已有三千万人参加了示威的报道,其中说北京居民的一半都上了大街,“只允许小小孩留在家里”。报道追述北京在一个月以前有五十万人示威支持南朝鲜人民斗争,5月初约一百万人集会喊“美国人离开日本”,过几天又有约七十五万人集会谴责岸信介批准日美安全条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