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2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印新处新德里2月29日电】尼赫鲁总理2月29日向人民院提出的他收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60年2月26日的信的副本,并发表讲话如下。
    这封信已经刊登在今天早上的公共报纸上,这是由于这里中国大使馆的提议而发表的。我想,在我们把它交给报界之前,我应当把它提交议会,幸好其中并没有耽搁。
    在这封信中,正如大家将注意到的,我请周恩来总理到印度来会谈的邀请已经被接受。我曾建议在3月下半月。他说,4月对他更合适些。就我们而论,我们同样欣然同意4月这个时间,我们将尽快进行安排以便使具体的日期确定下来。我大概将在4月底,也许在4月30日,离开印度去参加英联邦总理会议。那将不会妨碍会晤,那是4月最后一天。所以我希望为此,为周恩来总理前来这里举行这些会谈,确定具体的日期。我确信,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将受到印度一贯给予贵宾的礼遇和殷勤的款待。
    总理在联邦院发表了类似的讲话。他说,除了对周恩来总理接受了到印度来的邀请一事感到高兴以外,他没有什么更多的话要说。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2月29日电】尼赫鲁总理今天在人民院说,“我确信,当周恩来先生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将受到印度一贯给予它的客人的礼遇和殷勤款待”。
    印度议会的下院对尼赫鲁先生的这番话报以欢呼。
    【法新社新德里2月29日电】印度总理尼赫鲁今天对联邦院说,周恩来已经同意来新德里,他感到“很高兴”。他说,他“十分同意”周提出的会谈在4月举行的建议,他解释说,他将在5月初到伦敦去出席英联邦总理会议。尼赫鲁说,他希望在4月份有时间同周恩来会谈。
    联邦院对于接受邀请一事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新华社新德里2月29日电】这里所有的英文和印地文报纸今天都在第一版以“周恩来接受尼赫鲁的邀请”的横贯全页的标题,刊登了中国总理给尼赫鲁的信。“政治家报”在标题里强调了“和平解决纠纷的愿望”。“印度快报”的标题是:“信中改变了的语气,强调友好关系;总理大概会同意,今天在议会讲话”。“印度斯坦旗报”标题:对讨论的范围取得一致意见。
    有些报纸,像“印度时报”和“印度斯坦时报”,在报道中说,还没有答复印度照会。
    各报都刊登了中国总理复信的全文,大多数报纸刊登了中国总理的照片。


    【美联社新德里2月29日电】尼赫鲁总理和周恩来总理4月间就两国边界纠纷问题在这里举行的会谈的可能始果是什么?
    预计,这一会谈不会得出立即的戏剧性的解决办法。
    这里认为会谈的结果,主要有三种可能性:
    一、继续陷于全面的意见分歧。会谈可能以僵局告终。
    会谈破裂大概不会使中国人不安。他们准备作长期努力来取得他们一直坚持属于他们的那些地区。
    但是,尼赫鲁将竭力设法避免继续陷于僵局。他担心,经常不断的边境紧张可能再次爆发成为像去年那两次战斗似的冲突,或是成为更糟的纠纷。
    二、以拉达克部分地区来交换东北边境特区。如果北平放弃它对印度管理下的东北边境特区的喜马拉雅山麓的主权要求的话,印度可能放弃它对目前中国人控制下的拉达克的阿克赛地区高原的主权要求。
    尼赫鲁知道,对印度来说,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的任何时候进行攻势把中国人赶出阿克赛地区,在军事上都是不可能的。最近中国同缅甸就它们边界纠纷达成的协议,可能表示一种北平倾向于接受现状。
    尼赫鲁已经敏感到这一事实:他的处边界纠纷的作法已经使他受到自从他掌管独立的印度以来的最严厉的批评。
    三、成立一个边界委员会来研究情况和设法达成协议。
    在和平和友好的联合公报逐渐失去作用以后,这是会谈极可能产生的结果。
    这并不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这至少会成为防止一切边境冲突的保证,除了极端偶然的边界冲突以外。
    委员们将研究令人头脑混乱的古代条约,勘察记录和这些引起争论地区的宗教领袖们所享受的传统礼遇。
    研究工作本身大概不会为解决求得任何基础,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使印度的舆论缓和下来,以接受一种要放弃一些东西的协议。


    【新华社新德里2月29日电】印地文“新印度时报”今天在一篇关于周总理信件的述评中说,“中国总理周恩来接受尼赫鲁的建议到德里来这个行动受到了首都人士的欢迎。”
    这家报纸说,“周恩来的接受被认为是尼赫鲁的重大外交胜利,反对尼赫鲁—周恩来会晤的人已经变得哑口无言了。对于首都中那些竭力阻止尼赫鲁—周恩来会晤的人士,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据有见识的人士的看法,尼赫鲁—周恩来会晤将肯定改善中印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的新闻述评说,“据认为,周的友好的口气和他谨慎地不提出任何引起争执的问题的态度,可能平息印度某些部分政界舆论反对会谈的意见。”
    “政治家报”在题为“有利的反响”的社论中说,“引人注目的是,周恩来这次接受来得相当快,会晤也可望相当快地举行,但是,尽管有这些吉祥的预兆,尽管周表示确信‘阴云’会被驱散,但是仍然要以极慎重的态度看待前景。也许中国认识到它在对待有影响的和友好的邻邦方面犯了错误,认识到这种做法对它的国际声望的影响——但是却丝毫没有放松它的目标和野心。政府也许认为,它的立场在最近的照会中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并且认为,周接受邀请,暗含之意是,中国对于这个“背景”至少是接受了一些。但是,议会和报纸为了不损害这种气氛,最好不去继续强调:中国军队撤出印度领土,是成功的谈判的先决条件。如果同意修订边界,那也只能在威胁的力量撤除之后才有可能。


    【路透社香港2月29日电】北京电台今晚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会将于3月下旬举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制定1960年经济计划,在听取关于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将批准预算。
    代表们在到北京参加会议以前将就地视察当地情况。


    【法新社华盛顿2月28日电】国务院正在密切注意共产党中国在艾森豪威尔总统访问南美期间,对他所发动的恶毒的宣传攻击的发展。这件事恰好发生在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问东南亚的时候,他目前正在强调他对西方世界同共产党世界之间在那个地区共处的看法。


    【共同社东京2月29日电】题:“向中印关系的改善前进一步”。中国周恩来总理26日给印度尼赫鲁总理一封信,表示愿意在4月里访问新德里,以解决中印边境纠纷。
    周总理26日发出的信只是强调根据和平五项原则解决问题的信心,谈判的前途难于逆料。中国在这个地区正在修建通往西藏的主要公路,要完全接受印度的主张大概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尼赫鲁也认为,如果在东北边境上使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而在拉达克地区却向中国让步,国内恐怕是不会答应的。因此,周—尼赫鲁会谈是否能够全面解决边境争端,这是值得怀疑的。虽然如此,但是,中国在它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已经解决了“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和“中缅边境问题”,对于最后而又是最重要的“中印边境问题”又采取步骤,朝着解决的方向踏出了一大步,只是这样,也将给亚洲各国一个好印象。恐怕可以这样认为:既然是在外交手腕上有定评的周总理要到新德里去,那么,即使不能全面解决边境问题,至少也是准备好了足以大大缓和非常恶化了的印度对华情绪的办法的。
    【共同社东京2月29日电】特派记者松原香港29日电:中国总理周恩来已经接受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建议,同意4月在新德里举行两国总理会谈。此间人士也认为这是中国方面的一个很大的让步,中印边界争端获得解决的前景已经非常明显了。新德里最近期间的反中国气氛很强烈,因此,在那里举行会谈显然是对中国方面不利的。尽管情况如此,中国方面还是下定决心要在新德里举行会谈。据料,中国决心这样做,是因为它作了这样的判断:即使现在中国方面做了牺牲性的让步,但是在大局上将会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归根到底,这样做并不是不利的。中国方面最近正在费尽心机,设法调整它同东南亚各中立国家的关系。可以认为:如果中国成功地改善了它同亚洲各中立国家的关系,并且复活了万隆会议的精神,那就可以同苏联的和平共处政策全面地进行合作,向全世界显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借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如果中国能够圆满地解决它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争端,那么,中国不仅能够有效地制止那些骂它是侵略的、扩张主义的谴责,而且能够同苏联齐一步调,在新安全条约问题上对日本施加更大的压力。


    【新华社新德里2月29日电】“印度时报”今天说:尼赫鲁和周恩来之间的会谈可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显然将讨论边界问题本身。印度在这方面的态度已经向北京表示得明明白白。第二部分的目标可能是:在避免任何进一步的边界冲突的步骤上取得协议——
    即使在主要问题上不能马上取得进展的话。会谈的第三方面可能是在亚洲和世界和平这个更广泛的背景下的中印关系问题。这方面还可能包括有关不丹、西藏和贸易的问题。”


    【新华社新德里2月29日电】“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国防部副部长马吉蒂亚星期日在旁遮普翁巴拉县的退役军人联谊会的一次年会上讲话时预言,中印边界纠纷能够不诉诸武力而及早得到解决。
    他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远见和耐心,而尼赫鲁是具有这些品质的。
    报纸说,他赞扬“退伍军人们表示愿意为对付中国入侵而服役的行动,并向他们保证,正在作出一切可能的努力来消除侵略”。


    【美联社纽约27日电】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向共产党中国发出了半明不白的警告,叫它不要干涉印度尼西亚事务。
    苏班德里约在接见全国广播公司远东新闻局局长布朗的时候说,“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家里的主人。”
    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在谈到印度尼西亚同共产党中国的关系时说,他认为“关系近乎正常”,“我们已经同中国政府解决了许多问题,但也许不是一切问题”。
    苏班德里约说,他不会做到那样一种地步,说共产党中国的行动像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但是他又说,“我确信亚洲国家在非常密切地注视着中国对它的邻国的政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