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21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广播电台19日广播】合众国际社报道:缅甸政府将高兴地接受对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仰光会晤的安排。
    【法新社新德里19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如果周恩来总理拒绝来新德里的话,会谈大概将在莫斯科举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已经邀请尼赫鲁访问莫斯科。


    【新华社新德里18日电】最近一期“思潮”周刊在第一版刊登了一条消息说,最近派遣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访问伦敦的目的是会见奥拉夫·卡罗和收集有关中印边界的资料。
    消息说,独立前的印度政府政治部秘书卡罗有一幅历史地图,“这幅地图在1914年有名的西姆拉会议上确定了现在称为麦克马洪线的边界线”。
    消息说,在印度的任何图书馆中都找不到这幅地图。曾经派遣了若干代表团去英国寻找这个地图。
    消息说,拉达克里希南在他的儿子戈帕尔陪同下访问了伦敦,卡罗把这幅地图交给了他。
    消息说,这说明了新德里为什么延迟了它给中国的答复。


    【新华社新德里19日电】“印度教徒报”17日刊登该报驻新德里记者兰加斯华米关于人民院辩论的报道说,“人们对于故意不让议会知道这个消息感到愤怒。愤怒更加厉害了,因为议员们发觉他们自己和一些内阁部长成了好伙伴,尼赫鲁提出邀请这件事,对于这些部长来说,和对世界其他人一样,也是新闻。国大党议员们突然发觉自己处于不得不在没有听到适当的汇报的情况下为政府的行动辩护的地位”。
    兰加斯华米引述官方反应时还写道:“发言人解释说,现在对周恩来提出的邀请不是为了讨论边界问题,因为边界问题还没有一致的基础。现在建议的两国总理会晤,是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即维持两国之是的良好关系和促进世界和平”。
    他写道:“发言人说,政府决定向周恩来发出邀请,首先是出于两个考虑。第一,政府认为印度应该消除全世界的人对它的误解。中国总理在他的每一封信中都极力要求同印度总理会晤。政府觉得,如果坚持拒绝中国总理的要求,那就会造成一种印象,使人觉得印度采取无理的态度。第二,印度非常重视苏联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如果世界有一个国家能够发挥促成中印纠纷缓和的影响,那就是苏联。人们觉得,印度不应采取过于僵硬的态度而使俄国难以执行改善这种局势的任务。”
    他写道:“官方人士若干时候以来一直觉得,这个国家的舆论迫使政府采取过于僵硬的态度,而没有留下转圜的余地。人们觉得最近的行动将使政府得到充分的行动自由。


编者按:这篇报道很值得一看。它生动地证实了一个真理:印度反动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华运动是没有什么群众基础的,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它反而在人民群众中暴露出自己的反动面目。
    我国的农业展览馆是在印度反动派掀起反华高潮之时展出的,四十天来,每天平均观众达三万多人,这有力地说明了人心之所向。印度农民说得好:“报纸上天天说中国侵略,可是我们对这些不感兴趣,我们不相信你们会侵略”。
    中心问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亚非各国人民的深刻影响,犹如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任凭资产阶级反动政客们怎样造谣生事,诽谤中伤,都无法挡住这一洪流。
    【本刊讯】在新德里举行的世界农业博览会中的中国馆自1959年12月11日展出以来,每日观众络绎不绝。至1960年1月22日,六周中,观众已达一百二十五万人。其中有农民、工人、学生、职员,也有印度总统、副总统、议长和一部分部长、议员等等。中国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观众说:“中国馆是最好当中的最好的馆”。“中国馆是真正的农业馆”。“印度可以从中国学到发展农业的经验”。有的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我已来了八遍,但还不满足”。有人告诉我们:“美国馆的农业,是为了赚钱;苏联馆的农业,高不可攀,中国馆对我们最有用”等等。
    通过这一段的展览,使印度人民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农业生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成就,解除了许多人的误解,有力地反击了帝国主义的造谣诬蔑,很多观众反映说:“我看了中国馆得到了很多知识,使我更高兴的是你们的国家正在前进的道路上”,“我非常高兴看到了中国的展出,在农业方面的一个巨大的进步给我印象很深”,一部分人由于受了反动宣传的蒙蔽,对中国的大跃进,特别是人民公社有不少疑问,例如:“为什么中国发展得那么快”?“印度搞合作社搞不起来,中国是怎样搞起来的”,“什么是人民公社,是否和印度的五老会一样”,“人民公社是不是强迫劳动”?“人民公社有没有家庭”?“人民公社有没有自由”?等等,这些问题,看了展览,经过座谈都得到了解决。劳动模范的活动在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很多观众告诉我们说:“我听说大跃进、人民公社是强迫劳动,破坏了家庭,原来不是这样的”。有的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馆的安排和布置都非常好,当我看了一遍后,我很喜欢这个国家的人民公社的生活,我的很多问题消除了。”有的观众了解我们的情况后很激动,骂他们政府是混蛋。有的说:“中国在国民党时期什么都没有,现在发展这么快,我们的现在就好象中国的国民党时期”。
    我们的增产措施也引起了印度农民很大的兴趣。他们要求了解我们是如何得到大面积丰产的,每天都有数起农民或农学家要求我们的专家和他们详细座谈,特别是在水稻增产方面,我们着重向他们介绍了“八字宪法”,他们觉得很满意。我们的小型农具,特别是水稻插秧机,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每天都有许多人拥在插秧机旁学习使用方法,量尺寸,画图型,他们说:“人工插秧既累又慢,有了这个机器就好了”,不少观众说:“你们一定要把这个机器留下来,不要带走”。
    我们的社办工业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农村中生产的机器、农具非常佩服,对生产的日用品也很称赞,有一个观众写道:“这个馆展出的日用品,给了观众一个很好的印象,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的发展情况”;有很多人要小型工厂的技术资料,对手工艺品及纺织品,刺绣等也很喜欢,很多人问价钱要买,妇女们还要刺绣的花样说:“回去照着做”。
    我国的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也吸引了许多观众,他们对中国的木材,养鱼八字经验等认为很值得学习。此外,我国的电影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演出以来,场场满座。
    配合农展,展出了我国建设十年成就的图片,对帮助观众全面了解我国的建设情况也起了很大作用。
    通过展览对增进中印人民的友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每天都有很多观众在周总理访问印度和尼赫鲁访问北京的照片前面停立观看。我们用印地话讲解,是很成功的,这不只是便于人民听得懂,而且他们理解到这是对他们民族的尊重,觉得特别满意。“中印友好万岁”,“中印人民是兄弟”的话在留言簿上和谈话中常常可以看到和听到。有些农民告诉我们:“报纸上天天说中国侵略,可是我们对这些没有兴趣”。有的农民更直率的说:“我们不相信你们会侵略”。
    展览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大跃进的光辉成就,这些成就对印度人民是激动人心有极大兴趣的,我们的展览正是重点地展出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工农业并举、农林牧副渔全面大发展的成就和农业增产的八字宪法,这些是印度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因此他们一到展览馆来就被吸引住了,而且我们展出又是介绍自己的成就,不与别人比,不刺激人。这种作法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好感。在展出工作中,中国馆的全体工作同志本着领导上的指示积极工作,热情接待观众,不卑不亢,也给了观众很好的印象。
    在展出的过程中,每天也有一小撮反动分子进行捣乱破坏,如投石头,散传单,阻挠观众看中国馆,到馆内挑衅,制造争吵,调戏女讲解员,辱骂中国人,打印度籍的讲解员,在留言簿上谩骂:“中国人滚出去”“人民公社是奴隶”“中国侵略印度”,“侵略了西藏”,“战场上再见”,“中国人该死”等等。他们是极少数,在观众中是非常孤立的,经常可以看到这些人的活动受到观众们的责备和阻止。他们在留言簿上的胡言乱语,也每每受到观众针锋相对的驳斥,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未能得逞。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8日电】尼赫鲁总理今天在议会外交咨询委员会的一次秘密的非正式会议上,答复了批评他邀请中国总理周恩来先生的人提出的问题。这次会议历时一小时以上。会议讨论了印度最近就边界问题给中国的照会以及尼赫鲁先生邀请周恩来先生等问题。在会谈结束时发表的一项官方新闻公报说,总理向议员们解释了他们提出的关于印度和中国边界问题、特别是关于最近的照会和尼赫鲁先生提出的邀请的若干问题。
    【新华社新德里19日电】“印度快报”今天报道,尼赫鲁总理昨天在非正式的议会外交咨询委员会会议上说明了他邀请周恩来在下月月中访问新德里商谈中印关系问题的建议的意义。
    尼赫鲁解释说,中印关系已陷入僵局,印度希望在不对它的立场让步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谋求和平解决。
    虽然印度仍然认为中印边界已经确定,只需要作小的修正,然而如果周恩来在完全了解这个国家的立场的情况下想要举行会谈,会见他是不会有害处的。
    在这次历时约一小时的会议上,自由而坦率地交换了意见,有一半时间都是谈中印边界局势。虽然出席的共产党议员们认为尼赫鲁和周恩来会见,会缓和紧张局势和促进解决,但是其他反对党议员表示怀疑;由于尼赫鲁早些时候说过必须采取某些预备步骤”然后才能够举行有意义的会谈,他们追问在什么情况下尼赫鲁提出了邀请。
    议员们也急于想知道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问印度的结果。
    这个委员会的议员们散会出来后都有这样的印象:周恩来不能不接受尼赫鲁的会谈邀请,因为不然的话,他就会使自己处于理亏的地位。
    其他报纸也报道尼赫鲁在委员会会议上谈到中印关系,但是没有报道详情。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在议会开始举行关于预算问题的一般辩论以前,外交部将公布关于印中关系的第三个白皮书。第三个白皮书将包括1959年11月4日以后两国总理和政府来往的信件。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发表过,但是预料白皮书中还包括一些迄今尚未发表过的有关印度国民在西藏所受待遇的文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