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2日参考消息 第4版

    【路透社香港10月24日电】新西兰惠灵顿的维多利亚大学音乐教授佩季今天说,共产党中国的音乐家遵循了“充分的马克思主义方针,但是不管怎样,他们的音乐的抒情的能力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这位教授曾经在中国进行了四个星期的访问,他说,他认为那里缺少作曲家和管弦乐演奏者。他说,在北京的一次招待会上,曾同中国总理周恩来谈过话。


    他希望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以便把两国花在国防上的资源和收入转用于防止中国的侵略,保卫两国的边界。


    【本刊讯】摩共“战斗者报”第21期(10月7日)刊载一篇题为“人民中国建立十一周年纪念万岁”的文章。
    文章开头说,“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十一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文章写道,“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杰出的领导下,摆脱了黑暗,走向光明,以迅速的步伐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阶段,现已进入一个比过去更高的阶段。中国人民的进步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这个进步改变着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关系”。
    文章强调说,“人民中国已成为当前经济上落后地区的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摆脱帝国主义枷锁而进行斗争所应效法的最好的典范”。
    文章列举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农业增长的数字和1958年以来的工农业成就,说“中国人民在极其短暂的历史中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过去十一年有着诱人的经验教训”。
    文章最后说,“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成就,是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则在中国得到了灵活的和精明的运用。中国人民已取得的一切胜利应归功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本刊讯】墨西哥10月2日讯:著名的墨西哥社会和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艾里伯尔托·哈拉将军最近曾经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对这里“新闻报”的记者发表了谈话。
    艾·哈拉说:“从年轻的中华共和国存在的时间来看,可以说她在工业、农业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成就是很惊人的。那里出版上千上万册的书籍和各种文字的漂亮杂志。中国是火药和纸的祖国;那里生产铁、青铜和铜已经有许多世纪了;但是从前中国的工业发展是极为有限的”。
    艾·哈拉接着说:“我可以说,现在她的重工业正在制造可以同世界上最好的车床相媲美的自动化草床。国家的广阔的农业已经加强。中国的学校、医院、文化宫和图书馆增加了许多倍。住房建筑也在飞快的发展。


    【本刊讯】“印度斯坦时报”10月13日刊登了该报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注视着整个东南亚”摘要如下:
    一位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从中国最近侵入印度领土和其他邻国领土的事件中,看出了扩张领土的野心。
    他是诺曼·哈普尔先生,墨尔本大学的历史教授,并且是一位作家和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专家。
    哈普尔教授在星期三接见记者时说,历史表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扩张主义的国家,它瞩目于整个东南亚。中国在远东许多国家里拥有势力范围,而且在其他一些国家里有侨民。
    他是在欧洲作了长时间的旅行并且访问了一些共产党国家以后,于最近到达德里的。在哈普尔教授在德里逗留的三个月期间,他将就国际问题在德里和印度其他大学发表学术演说。


    【本刊讯】以赫鲁晓夫同志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参加联合国15届大会23天会议以后,已于14日返抵莫斯科。美英法报纸和通讯社大肆宣传此行“遭到惨败”。
    苏联9月1日宣布赫鲁晓夫将亲自参加这次大会以后,赫鲁晓夫又表示希望各国首脑也前往出席;还写信通知了尼赫鲁、苏加诺等人。随后,苏联的报刊就此发表了许多评论。
    苏联报刊说:
    赫鲁晓夫出席联大“将起特殊作用”
    这次联大是“世界政局中一个划阶段事件”
    苏联“真理报”说:“赫鲁晓夫纽约之行能在解决许多迫切问题中起特殊作用”。又说“联合国历次会议一向是国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但第十五届会议已经变成了非常的现象”。“真理报”还说,联合国中的情况同十年前相比已经“有本质差别”,防止任何侵略的现实可能性在“联合国中也得到了体现”。“消息报”说,这次大会“一定成为联合国有史以来的最突出的事件”,赫鲁晓夫去纽约是为了“使世界永久和平成为现实”,“使和平共处原则彻底胜利”。塔斯社说,这次大会是联合国“整个存在时期内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一届会议”。“新时代”周刊说这是“世界政局中的一个划阶段事件”,有可能“把这次大会变成世界政局的转折点”。各兄弟国家的报刊也发表了许多评论。
    罗“火花报”认为本届联大能成为“
    国际生活的转折点”,向着巩固和平作出“根本的转变”。波“人民论坛报”认为“
    可能成为国际局势缓和的新的时期和通向和平共处道路的新的转折点”。
    美国一方面叫嚷赫鲁晓夫“不受欢迎”,一方面表示“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能和赫鲁晓夫会谈
    苏联9月1日宣布赫鲁晓夫将率领苏代表团出席联大后,“华盛顿政界人士”立即扬言华盛顿将以最冷淡的态度接待他(德新社9月2日电)。“纽约时报”宣传对这个“不受欢迎的客人”不必以特别的礼节来接待。“芝加哥论坛报”甚至叫嚷美国应使赫鲁晓夫在美国逗留期间“极端受罪”。
    在苏联宣布赫鲁晓夫将出席联大后,合众国际社1日立即说,“美国外交人士透露”艾森豪威尔可能出席联大,但将“避免”与赫鲁晓夫会晤。艾森豪威尔本人9月7日在声称他将参加联大的同时,公开要挟说,“有一些条件必须满足”,才能够同赫鲁晓夫会见。他表示这些条件之一就是苏联释放被捕的美国侵苏的RB—47飞机飞行员,他说,“是的,这是我期望的一件事”。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富布赖特叫嚷,除非赫鲁晓夫“表示道歉”,美总统不应参加赫鲁晓夫举行的任何类型会议。
    美宣布限制赫鲁晓夫在美活动范围
    赫鲁晓夫表示“坚信”苏美两国关系中的”良好时刻将会到来”
    赫鲁晓夫于9月9日乘“波罗的海号”启程赴美。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即照会苏联,声称要把赫鲁晓夫在美活动范围限制在区区22.3平方英里的联合国所在地曼哈顿岛。对此,赫鲁晓夫在途中答英国“每日快报”编辑的问题时说:“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不要求美国当局方面对我采取特别的态度”。
    赫鲁晓夫在16日给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系主任史密斯邀请他发表演说的复信中对美将限制他在美活动的决定表示“遗憾”,他说,“美国国务院的决定使我不能走出纽约的曼哈顿区——剥夺了我享受美国这个民主国家的自由的可能性”,他“坚信”苏美两国关系中的“良好时刻将会到来,太阳最终将升起,阴云将消散,所有的人将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的必要性”,并说,“我想美国政府也将会意识到有必要改善我们的关系,并共同努力达到主要目的——在所有国家就极严格的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达成协议”。
    当轮船驶近英吉利海峡时,赫鲁晓夫向戴高乐和麦克米伦发了电报,表示希望同法、英政府和代表团在解决十五届联大会议“面临的极重要的问题上,尤其是在解决裁军问题上进行合作”。
    赫鲁晓夫抵英时,美当局恣意侮辱他
    赫鲁晓夫9月19日抵达纽约,美国当局只准赫鲁晓夫等乘坐的“波罗的海”号轮船在纽约一个久不使用的偏僻破烂的码头靠岸。美当局并且组织了反对赫鲁晓夫的“示威”。据外电报导,当“波罗的海”号冒着倾盆大雨驶近码头时,人们发出嘘嘘声和猫叫声。赫鲁晓夫站在轮船甲板上,看着“码头工人”所乘的一艘拖轮,其中有四面22英尺宽的旗帜,用俄文写着“赫鲁晓夫俄国——俄国人民的杀人犯——犯滚回去!”“滚吧,赫鲁晓夫这条狗!”;同时岸上的“码头工人”还把赫鲁晓夫的人像吊起来绞死。码头上没有美国的官方代表来欢迎赫鲁晓夫。欢迎者停立的地方,雨水从码头的屋顶上漏下来。英“每日先驱报”报道,赫鲁晓夫“从‘波罗的海号’登岸后走进一个垃圾场旁边的肮脏小屋。”
    赫鲁晓夫登上码头后发表讲话,他说,如果苏美分歧增加,“这不仅仅会使美国和苏联遭到威胁,而且会使全世界遭到威胁”。他表示深信两国关系“将会好转”,“不管夜是怎样黑暗,黎明一定会到来”。他说,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联大,意味着“美国可能改变了对联大会议的态度,并且也得出结论:在联合国,可以认真地进行达成裁军协定的谈判”。
    在苏联代表团总部外面,美国反动分子也举行了“示威”。当赫鲁晓夫走到代表团总部前的人行道上时,约有两百名反动分子对他发出嗤笑声,并叫喊“赫鲁晓夫滚回去”。路透社说:“他对这种‘示威’似乎并不在意”,”他说,‘他们干吗喊,让他们多叫些吧。’当‘示威者’真的多叫些的时候,赫鲁晓夫笑出声来,并向候在苏联代表团总部外面人行道上的记者挥手”。
    当晚纽约的晚报都用通栏标题报道赫鲁晓夫受到的侮辱。美国各地报纸也大都用“赫鲁晓夫受冷遇”、“赫鲁晓夫受人嘲笑”、“被人嘘”等作标题。
    同一天,美国副总统、共和党下届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在华盛顿公开鼓吹美国要继续推行“解放”政策,叫嚷要颠复社会主义国家,说美国“必须在东欧共产党集团内恢复自由”。同时,美国国务卿赫脱也公开表示美国拒绝在联合国同苏联“认真进行谈判”,并且叫嚷,他认为由八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联合国举行谈判这个主意是“荒唐到极点的”。(未完待续)


    【本刊讯】澳大利亚共产党维多利亚州机关报“卫报”10月6日在第二版刊载了奥德博士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资本主义的印度意气消沉,社会主义的中国奋勇前进”,副题为“在和平竞赛中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摘要如下:
    大家一定都注意到最近报纸和电台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疯狂宣传运动。发动这种宣传运动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对中国在工业、农业和社会方面的迅速进步的影响感到害怕。
    我们只要把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比较一下,就可以清楚了解产生这种害怕心理的原因。
    印度是个有着丰富天然资源和将近三亿人口的国家。它的经济是资本主义的。
    它在政治上是独立的,但在经济上仍像它在殖民地时代一样是依附性的。
    它的现政府——政府尽管有些政府人士主张社会主义目标——是统治阶级的政府,即资产阶级和地主的政府。
    所以,实际上根本问题是:“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幸福繁荣的资本主义国家吗?”
    到目前为止,它的努力还远远没有成功。仅仅在农村地区,它就有2,000万失业人口。它的人民睡在小胡同里和城市的街道上。这种生活水平和在英国统治时期一样低。
    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与中国相比,是小得可怜。
    例如,它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预定达到每年生产450万吨钢,但实际上它只达到260万吨。
    而原来生产水平更为低下的中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达到了1,800万吨。
    印度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远远没有成功,尽管这个计划执行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呈现相对繁荣。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计划获得成功呢?
    答案是,首先因为中国没收了大富翁和外国剥削者的银行、工厂和矿山,从而掌握了基本资本,并把地主的土地、牲畜和农具分给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
    所以,中国人没有必要向国外借款,他们的国内市场一下子就扩大了很多。
    苏联援助中国就像它援助印度一样。就像苏联没有取得任何援助就获得成功那样,中国人也会那样做。而中国的成功至少有90%是由于中国自己的努力。
    中国的成功表现为消灭了失业,建立了稳定的币制,呈现健全的经济状态,工人和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建筑了大批住宅,在教育、艺术和体育方面获得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印度的确在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帮助它建立工业,这些工业将在世界市场上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进行竞争,而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已经生产过多,以致在这些市场上无法销售出去。
    非常明显,印度将会失败,印度人民不久就要学习中国的榜样。
    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说,在这个世纪里,不可能建立起任何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历史证明列宁的话是对的。列宁的话一直是以充分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