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5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共同社东京13日电】官房长官爱知13日在内阁会议上,就日中贸易问题,特别是就在长崎发生的中国国旗问题,报告了经过情况。内阁会议取得了这样的一致意见:“政府将暂时静观情况,而不采取特别的措施。”
    在内阁会议结束以后,爱知长官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山本熊一、日中输出入协会理事长南乡三郎两人会晤。山本和南乡两人就这个问题表示:“目前日中关系处于非常值得忧虑的状态当中。现在,希望以某种方式保证日中雨国的亲善关系。我们想按照这个方针同政府当局人士进行座谈。”
    爱知长官答复他们说:“充分了解日中贸易问题是很重要的。但是,即使从日本的一贯的立场和国际信义来说,也不能撤消官房长官的谈话。关于在长崎发生的国旗问题,即使已经恢复邦交关系,是否能援用刑法第九十二条(侮辱国旗罪),还有疑问;这是一种甚至不能以微小罪名起诉的情况。政府不想发表正式的意见,而且我认为现在也不是进行商谈的时候。”会谈到这里结束。
    政府对国旗问题还表示:一、事件的真相是非常简单的;连是否该当损坏什物罪,也是一个问题。
    二、如果不是那个国家的官方机关悬挂的国旗,对它就不能按国旗来处理。有过这样的先例:日前在梅兰芳来到日本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侨居日本的中国人侮辱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的事件。当时虽然国民政府提出了正式抗议,可是法务当局并没有把那个人作为罪犯来起诉。
    三、在这次发生的长崎事件中,那个人虽然把挂在会场上的国旗扯了下来,可是他本人立刻把它拾起来,并且表示了歉意,这在法律上也就不成为问题了。只能认为中国方面的态度是怀有政治意图的借题发挥。
    【共同社东京13日电】长崎电:5月2日在长崎市扯下了中国国旗的关东在12日下午被长崎警察署传讯,要他说明事情的经过。
    关东说:我到中国邮票和剪纸展览会一看,展览会会场只悬挂着中国国旗,没有悬挂日本国旗,因此,我的火一上来,就把中国国旗扯下来了。当场我立刻向主办人表示了歉意,第二天,我又向有关方面表示歉意。我的行动并没有什么背景,而且我完全不知道有第四次日中贸易协定的纠纷等情况。在扯下中国国旗的问题上,我愿意虚心地接受处罚。
    【共同社东京13日电】自由民主党干事长川岛为了视察关西的选举情况,在今晨到达大阪。他对记者团说:“日中贸易问题,想在选举以后冷静地进行协商。”
    【共同社东京13日电】福冈电:为了延长6月12日满期的日中渔业协定的期限问题,(东经一百三十度)以西拖网渔业协会12日在福冈市该协会的福冈支部召开临时大会。大会决定:
    一、今后对违反协定的渔船采取永远停航等措施;二、将在预定不久召开的常任理事会会议上决定派遣谈判代表团前往北京。
    【法新社东京13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对于释放十四艘日本渔船上的渔民的要求不加理睬。今天这里得到的中国的答复仅说,正在进行调查。


    【路透社北京13日电】(记者:季杰克)在中国报纸加紧对岸信介首相进行攻击的情况下,昨天晚上有四十多个日本商人离开北京回国,其他的商人们今天也在收拾行李。
    这些行将离开的商人们说,他们是“自动”离开的,为
    的是避免由于从长崎的建筑物上取下中国共产党的国旗和共产党
    上星期停止中国和日本的贸易所引起的困难处境。
    一位钢铁商人说,“我们并不是不折不扣被中国人赶出去的,但是我们认为在长崎事件后离开是比较聪明的作法。”另外
    一个商人评论说,“是的,我们要走了,但是,我们希望不久就会回来。”
    余下的二十个日本商人都在旅馆酒吧间里坐着喝茶,以消磨时间,等着乘飞机和火车离开中国首都。他们所有的人都
    说,他们并不指望在走之前同中国政府的贸易公司进行更多的讨论
    。
    观察家们指出,断绝贸易关系这件事是在日本大选之前仅仅两个星期发生的。
    中国官员们在私人谈话中,明确地认为国旗事件是一个侮辱
    和挑衅。
    但是,观察家们说,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声明和在过去几天中大量的中国报纸的社论和向日本播送的广播,无可争辩地是
    企图动摇选民的见解。
    【路透社伦敦12日电】这里的观察家认为,中国想在大选前
    不久使岸信介政府为难,希望有一个比较同情北京政权的党上台执政。
    北京的经济专家总说中日贸易是“自然的”,如果目前
    的破裂继续很久的话,中国就将不得不向别处寻求一些重要的
    入口商品。
    人们特别注意到,中国定购的五十万吨肥料迄今只交了三分之一的货。


    【法新社伦敦9日电】英国保守党的“每日快报”今天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子工业在大踏步前进。“每日快报”记者艾利斯在一条从北京发回的电报中叙述了北京北海公园的电视表演。
    艾利斯说电视是中国“最新的玩意儿”,他又说:“家庭电视机在中国还是少见的,但是不久将开始生产。所有的装置都是中国造的,这说明这个国家在电子方面有迅速的发展。现在在设计十七英寸和二十一英寸的银幕,但是对一般很小的中国房间来说,它们可能是太大了。”
    电视节目台台长对“每日快报”记者说,他希望在过了试验期后,电视将扩大到其他中国城市。


    【新华社索非亚12日电】保加利亚“工人事业报”5日11日全文发表了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批判南共纲领草案的题为“同马列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矛盾”的社论。
    “工人事业报”5月12日刊载捷“红色权利报”编辑部文章:“评南共代表大会结果”的长篇摘要。
    各大报纸在5月11日还刊登了我“光明日报”刊登保加利亚科学院副院长甘诺夫斯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时批判南共纲领的消息。
    【新华社布达佩斯11日电】“人民自由报”今天全文登载了塔斯社发的“真理报”9日发表的批评南共的文章。
    【新华社柏林11日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机关报“新德意志报”今天以将近两版篇幅全文转载了苏联“真理报”编辑部9日批判南共的文章。
    【美联社莫斯科11日电】克里姆林宫和铁托的南斯拉夫之间的政治分歧在星期日加深了,因为这里又刊载一篇文章抨击贝尔格莱德共产党领导人的修正主义和亲帝国主义的倾向。
    这次提出抨击的是小小的阿尔巴尼亚,它同铁托甚至在苏南关系极好的日子里也争吵得非常激烈。它的抨击由苏共党报“真理报”转载。
    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报纸“人民之声报”也像早些时候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报纸以及“真理报”本身一样指责铁托和他的南共领导人犯了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列宁主义的罪行。


    【合众社卡拉奇讯】5月6日这里获悉,巴基斯坦工业开发公司愿意从中国购买制糖工厂和水泥工厂的设备。
    中国贸易参赞昨天在和巴基斯坦工业开发公司主席法拉克进行的会谈中同意购买巴基斯坦的棉花,如果巴基斯坦购买中国机器的话。


    【美联社纽约12日电】“纽约先驱论坛报”星期一发表社论评论日本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贸易争执,并且指出,“对日本人民为了活下去而必须销售的出口品关闭大门,是一件严重的事情”。
    社论说:“赤色中国和日本在贸易问题上的争执现在已达到两国商业关系完全破裂的地步。奇怪得很,争执的中心、是共产党中国政府的五星红旗。
    “在帝国主义早期时代,曾有过这样的一句格言:贸易跟着旗子走。这句话是谬误的,因为旗子和挂着旗子的炮舰,通常总是跟着冒险的商人走向天涯海角。而且当炮舰已把海军陆战队运上了陆地,旗子已经高悬在异国人民的头上的时候,其后进行的贸易往往不能补偿征服、开发和管理的费用。但是赤色中国方面似乎已采用了这个格言,因为他们为执行他们和日本缔结的‘私人’贸易协定而强行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有权在红旗之下在日本建立一个贸易代表团。
    “十分清楚,共产党中国在这件事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北平当局吹嘘,他们的对外贸易有一半是同苏联进行的,有四分之三是同共产党集团进行的。苏联全部输出贸易的约25%是到共产党中国去的,这种经济上的互相依赖清楚地反映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和他的一批人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以及苏联政府内的影响日益增长。
    “整个自由世界盼望看到日本经济稳定并且成为自由世界安全体系在远东的一个堡垒。美国在制订自己的贸易政策,并且劝说友好国家必须帮助日本在世界贸易中取得它的生产能力和日本人民的需要使它有权取得的地位方面,特别需要带头。”


    【路透社达尔文10日电】第一个访问澳大利亚的共产党中国贸易代表团于今天晚上乘飞机到达达尔文。
    这个代表团的团长王念祖先生说,他相信这两个国家之间发展大量的贸易是可能的。
    王先生说,这个代表团最感兴趣的是羊毛,但是也将考察在其他商品方面进行交易的可能性。
    这个于今天晚上晚一些时候飞到悉尼的十二个人代表团中,有一个名叫杨王秀娟的女团员。


    【中央社台北12日电】蒋总统于本月三日接见西班牙“星期一之页”报社社长阿柏利西奥和爱斐新闻社外交新闻编辑阿尔法瑞斯,并答复他们所提出的六项问题。
    总统在答复“阁下认为最近光复中国大陆之可能性如何”时说,反共事业中精神道义之力量显重物质,吾人领导反共复国工作,亦即赖真理、正义与立国之三民主义为其精神之推动力,今日反共战争首为有神对无神,次为精神对物质,三为真理对邪恶之战争。吾人望能抱持真理发扬正义,相信必可战胜无神和邪恶之共产主义,收复国土实现主义拯救同胞。


    【中央社台中7日电】胡适博士决久居台湾,他今午在此间透露,他将于一个月后返美国把太太接回来,还有在美国的几本破书也运来,预定多数时间居在雾峰乡的北沟小村,以从事学术的研究。


1、日内阁举行会议决定坚持与我为敌态度(第一版)2、缅民族团结阵线宣布支持吴努组织新政府(第二版)3、美联社说华盛顿正热衷于重新研究对华政策(第三版)4、英保守党报纸不满美国对最高级会议的僵硬政策(第三版)5、黎巴嫩人民起义气势汹汹(第四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