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28日参考消息 第2版

    【中央社纽约25日电】“华尔街日报”在评论一篇关于对大陆市场的严格限制问题的香港电讯时写道,“在香港的共产党中国的银行家陈某对那些想望竹幕后面大宗买卖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晕头晕脑的英国、日本、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们的希望泼了一些冰水。”
    “华尔街日报”提起了J·S·陈坦率的答复,即,北平将从非共产党国家购买的东西“并不近乎每个人所想像的那么多”,这家报纸在提起这一点的时候说,“共产党这种坦率的说法至少证实了一些美国人很久就在疑心的事情——‘六亿人民的中国市场’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是神话。一个共产党国家即使不给国内人民以必需品和奢侈品,它在积蓄一笔相当大而可供出口的剩余物资方面也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它的购买力就必然有限。”
    “华尔街日报”还趁这个机会批评了美国的禁运政策。北平只有一些有限购买力这一事实“使人觉得,美国也许不必要热衷于设法阻止它的盟国扩大其对赤色中国的贸易。……如果当初我们对这个问题随和一些的话,也许我们就可以避免掉一些怨恨,而各盟国自己到现在也就已经发现了中国市场到底真正有多么巨大——或是多么微小”。
    “华尔街日报”还批评了华盛顿想要加紧对俄国的贸易限制作为放松对北平禁运的补偿。
    “华尔街日报”主张自由贸易,而反对“企图使贸易成为国际政治的一种工具。……如果人们认为有可以搞的买卖,他们很可能去想个办法避开控制。而如果贸易所得结果比预期地少得多的话,过份热心的政府就发现它自己是处于一种把商业上的小问题当作了政治上的大问题这样非常可笑的境地。”“华尔街日报”那样说是认为对大陆禁运的问题是一个“很小的中国问题。”


    【法新社渥太华25日电】加拿大总理圣劳伦星期四说,西方国家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贸易不久将会增加。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时还说,他认为,目前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某些限制将要放宽。
    圣劳伦说,他的话是以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的百慕大会谈和他自己在百慕大与麦克米伦的会谈为基础的。加不满美向波输出小麦
    【美联社渥太华25日电】加拿大官员星期三说,加拿大已经通知美国,所传美国在包括长期贷款的“十分慷慨的条件”下向波兰提供小麦的计划可能打乱世界小麦市场。他们说,加拿大的观点是向美国人口头提出的。没有书面抗议。
    最近,波兰同意在两三年时间的短期贷款的条件下向加拿大购买一千八百万蒲式耳左右的小麦。其中一一千二百万蒲式耳的小麦在目前的收获年中提交,六百万蒲式耳的小麦在下一年提交。同时,波兰开始与美国政府谈判在长期贷款的条件下购买美国小麦的问题。据传,数量在一千八百万蒲式耳到三千六百万蒲式耳之间,并且将在长达四十年的信贷基础上提供这些小麦。
    加拿大强调说,没有一个小麦主要输出国能够希望与美国的这种信贷交易相匹敌,这种行动可能使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数量增加,而损害了其他的输出国。


    【本刊讯】“纽约时报”4月21日的“读者来信”栏以“支持自由中国;英国态度的改变是一种支持共产党人的运动”为题,刊载了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纳尔森的信。这位曾经写过一些远东问题的书籍和文章,并且在台湾大学教过两年书的教授说,美国的报纸实际上没有注意到,在过去几个月间,非官方和官方的英国人对台湾的善意的注意,有了可惊可喜的增加。
    在多种不同的方式下,英国客人给人的印象是:台湾要“继续存在下去”,并且称赞台湾的成就,对美国在保卫远东自由的战略防御方面当前依靠台湾这一点也有一些可喜的赞许。
    然而,如果从这一点作出过多的推断,那是危险的。对台湾采取友好的态度,多半不是由于英国官方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有任何些微的改变,而是由于英国承认美国对自由中国的支持的程度。事实上“经济学家”杂志在开始支持台湾的同时,抨击所谓共产党中国不会永存的“神话”神话”
    至少对台湾的某些友好的支持,看来是出于一定要保证“两个中国”的政策的愿望。根据这个政策美国为了使英国帮助使台湾不落到共产主义的手中,会被劝同意让赤色中国加入联合国,而最终承认赤色中国本身。
    但是危险在于得出这么一种结论,认为我们既能采取有“两个中国”的政策,同时又能够保存自由中国、和阻挡中国共产主义的扩张。采取任何这类的态度就会使台湾岛上的中华民国处于致命的危险境地,因为这会削弱它的内部支持。
    只要是美国还继续在日内瓦同中共进行谈判以求“解决”台湾问题,人们会很自然地疑心这里所谈到的政策上的可能性并不仅仅是可能性而已。我们应该立即放弃这种会谈,并随即发表一项直截了当的声明,说明我们继续敌视北平的赤色政权,并说明我们认为,它最后终会在中国人民的手中崩溃。


    【路透社北京26日电】(记者:漆德卫)据信,杜勒斯在4月23日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后,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已经接到了美国记者要求入境签证的一些新的申请书。
    新闻司官员目前拒绝对这个问题提供任何消息或是发表意见,但是这里获悉,至少有一些驻在香港和东京的美国报纸、杂志或电台的记者申请了新的入境签证。官员们不说是否会发给入境签证。
    如果美国国务院继续禁止到中国旅行,现在不能肯定究竟记者是否能够打破这个禁令,因为中国最近拒绝让一个美国律师入境,除非他的护照上书明可以到中国旅行。如果国务院放松它的态度,人们认为美国记者会得到旅行者入境签证,停留期限为一个月或两个月。现在没有肯定的迹象表明中国对于长驻记者的长期入境签证的申请采取什么态度。
    日本和法国都没有承认中国共产党政府,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国民长期呆在北京担任记者工作。例如,日本共同社和“朝日新闻”长时期来一直领到旅行者入境签证,它们用每三个月左右调换记者的办法保持经常的报道。政府还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某些南美国家的记者访问中国。没有任何暗示表明中国要求互惠待遇。
    这里的观察家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可以从过去的证明或是言论中推想,将以发给中国记者访问美国的入境签证作为继续接受美国记者来华的条件。


土耳其
    【本刊讯】“纽约时报”4月2日刊载了几篇文章,介绍了中近东和北非一些国家。现在把这些文章摘要转载如下:
    1950年上台的土耳其曼德列斯总理以极大的雄心在全国实行了工业发展和现代化计划,以致使得这个国家的经济消耗到破产的地步。曼德列斯对批评很敏感,他在去年发起制订用以控制报纸和反对党的法律。
    土耳其在经济上是弱的。它的出口棉花、铭黄颜料、无花果和坚果从来没有同它的进口货相等过。这种不平衡状态不断地消耗它的外汇。在近几年里,一个以二·八土耳其里拉换一元美金的不现实的外汇率,尽管有控制,也已经引起硬币不断外流的后果。尽管激烈地削减进口货的数量,但是土耳其的外汇还是到了绝望的地步。
    曼德列斯政府看来大概将渡过1958年5月的国家选举,这个政府严格地控制了政府的无线电系统,这对一个有64%的人口是文盲、村民们的大部分消息是通过咖啡店的收音机得到的国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的事实。黎巴嫩
    最西方化的阿拉伯国家是黎巴嫩。它也是最小的阿拉伯国家——比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半稍大一点。虽然它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它是中东唯一正式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黎巴嫩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成为中东基督教的中心。基督徒在德鲁士山和大马士革附近遭到屠杀。法国派遣一队军舰前往贝鲁特,而基督徒就群集到沿海一带以求保护。
    当黎巴嫩人的独立在1943年获得承认的时候,他们在自己人中间达成一项协议,以保证所有教民的权利得到保护。这项协议规定,总统应为基督徒,总理应为伊斯兰教徒。其他的职位应该大致按照宗教集团的力量对比而分配。虽然到现在为止黎巴嫩根据这个协定过着和平的生活,很多黎巴嫩人却担心着他们所谓的“忏悔的”冲突——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斗争。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黎巴嫩人民已是这样的将近平衡,因此政府据说将取消一次人口普查,据说这是因为它担心穆斯林可能会在人口中占多数。
    黎巴嫩是繁荣的,这主要是由于通过贝鲁特的兴旺的贸易,由于游览业这种形式的“看不见的出口”,并且由于从国外寄来的汇款。不管获得正式承认与否,黎巴嫩今天的作用主要是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之间的调停者的作用。以色列
    以色列的经济目前仍旧处于危险的不平衡状态,进口大大超过出口。
    在以色列的有调节的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代表72%以色列工人的以色列总工会,这个范围广泛的组织控制着以色列的工资政策,影响着福利计划,并且自己建立企业来为它的会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同总工会并立的是一些自由企业商团体,虽然它们同总工会未必很和睦。这些团体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建立起从制造肥皂一直到琢磨钻石的一些其他的新工业。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以色列的农业大部分是合作化的,经营者是土地自由所有制村落的村民以及从公社发展成的“基博兹姆”——在这种组织里一切都是公有的。经过几年的奋斗,这些集团现在能生产以色列基本粮食的60%。它们还正在稳步发展橘林。橘子是以色列的大宗输出品之一。
    目前,以色列的自然资源平平,但是前途的发展是令人鼓舞的。以色列的工程师正在从死海中取得大量的钾和溴。他们正在从尼加夫的古代遗址开采铜。在靠近沿海平原的赫列兹,有一个小小的油田,能够生产以色列所需要的石油的5%。新油井还在继续建立。
    以色列去年入学的学生有二十九万人,约占学龄儿童的80%。希伯来大学有三千余名学生,它在耶路撒冷的新校址即将完工。在海法的以色列工学院,有一千六百余名学生在攻读工程及有关的学科。
    以色列的武装部队辅助着学校中的训练。每一个青年男女必须到陆军、空军或者海军中去受一番训练。三军的确切人数是一个秘密。后备部队能够在惊人的短时间内动员起来投入行动。
    对以色列说来,出口是生死攸关的事。在上一财政年度内,以色列的产品换到了八千八百九十万美元,但是在供给本国的衣、食和继续发展方面,它需要支出三亿二千五百万美元。财政上的赤字必须靠赠与、贷款、发行公债和德国的赔款来弥补。以色列的面积不比美国新泽西州大。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在法国和它以前的保护地摩洛哥和突尼斯之间,有很多问题还未解决。例如,法国的军事部队仍旧驻在这两个北非国家,在目前的情况下法国拒绝撤退这些部队。法国目前不把贷款给予摩洛哥和突尼斯,结果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严重地入不敷出。美国采取了这样的态度: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主要由法国负责。
    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主要是农业国家,但是它们所产的磷酸盐、铅、铁、煤和锰矿是重要的。工业活动主要限于原料的加工。这三个国家的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水准在世界上最低的生活水准之列。文盲在60%和80%之间,很高的出生率无情地使得已经过剩的人口有新的增加。
    摩洛哥是一个绝对君主政体的国家,突尼斯从技术上来说也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它们都有一个内阁机构。突尼斯和摩洛哥不能算作军事国家。但是,从美国和环球军事战略的角度说来,摩洛哥很是重要:美国在摩洛哥有五个大型空军基地,在里俄蒂港有一个海军基地。对这些基地的权利是在摩洛哥取得独立以前从法国取得的。美国地位的合法化是需要和摩洛哥政府解决的微妙问题中的一个问题。
    到现在为止,突尼斯和摩洛哥已经使它们的政策倾向于和西方建立友谊和合作。这两个国家都表示嫌恶国际共产主义,在这两个国家内没有什么本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活动。它们都没有和共产党国家建立关系。埃塞俄比亚
    供给下尼罗河84%的水量的青尼罗河发源在埃塞俄比亚境内。这一点大大增加了埃塞俄比亚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埃及对于它的生计所赖的水源的供给掌握在常常是不友好的埃塞俄比亚的手中这件事,是感到不愉快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关系目前处于休战状态。
    埃塞俄比亚是有领土野心的。它对于将在1960年结束联合国托管领土的地位的前意属领土索马里亚垂涎。埃塞俄比亚皇帝认为索马里亚永远不能自足自给。他也许是对的。他担心索马里亚可能变成一个屈从埃及的、抱敌意的穆斯林国家。他主张不要让索马里亚独立,而是合并它。索马里亚人对埃塞俄比亚是既恨且怕。埃塞俄比亚在对时常在边境进进出出的穆斯林游牧民族的管辖问题上同英属索马里兰有争论。因此埃及可以利用来进行宣传的方面很多。
    埃塞俄比亚同苏丹的关系非常好。两国由于都害怕埃及而使它们更加接近。
    埃塞俄比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贫穷。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是五十美元。主要的出产是咖啡。过去五年间,埃塞俄比亚共从美国得到价值一千四百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以及二千三百万美元的经济及技术援助。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吵着要更多的军事援助。据说他要求价值一亿美元的装备,包括坦克和喷气式飞机。美国在厄立特里亚的阿斯马拉有一个规模很大的电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