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豫刑终720号

裁判日期: 2017-08-07

公开日期: 2018-09-07

案件名称

司栓柱、王冬青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司栓柱,王冬青,郭振喜

案由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6)豫刑终720号原公诉机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司栓柱,绰号柱子,男,1964年1月14日出生,汉族,文盲,无业,捕前住平顶山市新华区。因犯盗窃罪于1987年3月17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因涉嫌犯制造、贩卖毒品罪于2015年5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7日被逮捕。辩护人罗玉柱、王永浩,北京市中创(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冬青,绰号毛孩,男,1975年11月23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河南省潢川县房地产管理局工作人员,捕前住河南省潢川县机场新区。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于2015年6月4日被刑事拘留;因涉嫌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于2015年6月27日被逮捕。辩护人刘阳、王辉,河南鼎德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郭振喜,曾用名郭俊杰,绰号小五、老五,男,1972年12月7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无业,捕前住河南省潢川县。因盗窃于1999年2月2日被劳动教养一年六个月,因犯盗窃罪于1999年11月20日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于2015年6月4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7日被逮捕。辩护人韩芳、唐慧勇,河南博云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司栓柱、郭振喜、王冬青犯贩卖毒品罪,司栓柱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一案,于2016年8月15日作出(2016)豫04刑初21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人司栓柱、郭振喜、王冬青均不服,分别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一、贩卖毒品罪(一)被告人王冬青与被告人郭振喜系河南省潢川县老乡,二人常年吸毒,王冬青还向他人贩卖甲基苯丙胺(冰毒)。2015年5月初,王冬青让郭振喜帮忙购买甲基苯丙胺,郭振喜遂与认识的被告人司栓柱联系,商定以每克60元的价格购买200克甲基苯丙胺。王冬青将毒资汇入司栓柱提供的账户,5月5日司栓柱伙同他人将200克甲基苯丙胺藏匿到湖北省随岳高速封江服务区一房间内并通知郭振喜,至此完成毒品交易。认定该起事实的证据有:1、发破案经过证实,公安机关于2014年11月接举报称司栓柱有贩毒、制毒犯罪行为,经初步调查举报属实,遂立案侦查。2、手机检验报告证实,司栓柱手机(157××××7888)与郭振喜手机(139××××8228)互发短信内容显示司栓柱向郭振喜发送银行账户、户名,郭振喜问司栓柱是否收到钱,什么时间出发以及在什么地方交货等。3、公安机关调取录像光盘内容证实,2015年5月5日凌晨,刘某1在封江服务区收银台开房后进入一房间,稍后离开。当天上午,一男子在该服务区向收银台服务员索要钥匙后进入刘某1所开的房间,2分钟后该男子离开房间。4、证人刘某1证言证实,2015年5月初,司栓柱在和其、张某开车去广东路上,用其手机和信阳人约定在服务区里放个东西。进入湖北省第一个服务区后,司栓柱给信阳人打电话说东西已放到服务区房间,让他们来拿。5、证人刘某2、李某(封江服务区服务员)证言证实,2015年5月5日凌晨,有个客人开了房,并交代说他的朋友来报电话号码就把钥匙给他,当天上午,一男子报了预留电话号,拿钥匙进房间约几分钟就走了。6、被告人司栓柱供述证实,2015年5月初,郭振喜向其购买200克冰毒,约定60元一克,其朋友张某说他有冰毒,其就让张某把他的银行卡发给郭振喜,郭振喜向张某的银行卡里打了12000元。5月4日晚,其和张某、刘某1开车去南方途中,其用刘某1的手机和郭振喜联系。刘某1把冰毒放到封江服务区,之后郭振喜说收到冰毒。7、被告人郭振喜供述证实,2015年5月初,王冬青让其帮忙买毒品。其向司栓柱联系约定购买冰毒200克,每克60元。王冬青将200克毒资款汇到司拴柱提供的账号。后司栓柱将毒品放在湖北境内高速公路服务区一客房卫生间热水器或浴霸上。王冬青安排人取走毒品。8、被告人王冬青供述证实,其通过郭振喜向一平顶山人购买冰毒,其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上汇款12000元。(二)2015年5月中旬,王冬青又让郭振喜帮忙从司栓柱处购买冰毒,郭振喜遂又与司栓柱联系,商定以每克60元的价格购买300克甲基苯丙胺。王冬青于5月16日、18日二次向司栓柱提供的户名为郑化西的银行卡账户汇入12000元、6000元,于5月18日在潢川县雇佣出租车司机朱某到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央花园小区接毒品。当天16时许,司栓柱将装有甲基苯丙胺的纸盒扔进朱某出租车后备箱,朱某开车返回途中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从该车后备箱纸盒内提取晶体状物质两包(重294.91克),从中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认定该起事实的证据有:发破案经过证实,2015年5月18日下午,公安机关经侦查发现,在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央花园小区,被告人司栓柱将毒品放置在一辆信阳牌照的出租车上,公安人员控制该车后在车上提取到两包晶状体物质。查询银行记录证实,2015年5月16日王冬青通过支付宝向户名郑化西账户转账5000元,通过ATM机向该账户转账7000元,2015年5月18日王冬青通过ATM机又向该账户转账6000元。3、毒品检验鉴定报告证实,从朱某出租车内提取的晶状体物质中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4、手机检验报告证实,5月15日和5月19日,司栓柱手机(157××××7888)和郭振喜手机(139××××8228)互发短信内容显示郭振喜向司栓柱继续要200个,是否老价钱,司栓柱给郭振喜发送账号、户名以及郭振喜催司栓柱拿货、在什么地方拿货等。5、辨认笔录及照片证实:证人孙某、叶某混合辨认出被告人王冬青就是毛孩。证人朱某混合辨认出被告人司栓柱就是向其出租车后备箱内扔白色盒子的男子。被告人司栓柱混合辨认出被告人郭振喜就是“五”。被告人郭振喜混合辨认出被告人司栓柱就是柱哥。6、证人孙某证言证实,其吸食的冰毒是从王冬青处买的,其向王冬青买过毒品,每次买两三个货。货是一个小透明塑料袋,里面是白色晶体,重量不到一克,一个货三百块。证人叶某证言证实,2015年上半年,其听说王冬青贩卖冰毒,后在王冬青那多次买过冰毒,大包300元一包,小包200元一包。7、证人朱某(出租车司机)证言证实,2015年5月18日其接到客户电话开车到平顶山接货。中午其赶到平顶山市中央花园,下午一个男子坐一辆白色越野车过来,将一白色盒子放在其车的后备箱里,其返回时被公安人员查扣,公安人员在白色盒子里发现冰状毒品。8、被告人司栓柱供述证实,郭振喜给其打电话说要再买300克冰毒,还是每克60元,郭振喜把钱打到其指定的银行卡上,约定一辆信阳牌照的红色出租车在平顶山市中央花园门口取货。其到约定地点后将装有两包冰毒的白色盒子扔到该出租车后备箱。9、被告人郭振喜供述证实,王冬青让其通过上次的渠道再买300克冰毒。其给司栓柱打电话联系后,王冬青分两次把钱打入户名为郑化西的建设银行账号,王冬青安排一辆红色的出租车到平顶山中央花园小区取毒品,司机取到货回了话,随后就联系不上了。10、被告人王冬青供述证实,第二次购买毒品和第一次购买毒品相差有半个月,购买过程和第一次一样,其打了18000元,这次没有拿到毒品。二、容留他人吸毒罪2013年至2015年期间,被告人司栓柱曾多次容留郭振喜、张某等人在其家中吸食毒品。认定该起事实的证据有:1、被告人司栓柱供述证实,其家客厅茶几上放着几个冰壶,是吸毒人来其家吸食冰毒用的。童大峰、王建军等人在其家吸过毒品。2、被告人郭振喜供述证实,司栓柱有冰毒,司栓柱家里可以买到冰毒。2013年至2014年见过司栓柱两次,都在司栓柱家里吸食了冰毒。3、证人郑某、张某证言证实,二人在司栓柱家中吸食过两三次冰毒。4、证人宋某(司栓柱前妻)证言证实,其发现女儿宋俊瑶在家中吸食冰毒,宋俊瑶说是司栓柱给的,还说司栓柱家里有毒品。三、非法持有枪支罪2015年5月19日上午,公安机关在平顶山市中央花园小区司栓柱住处客厅的沙发缝内发现一把环球牌手枪,经鉴定,该手枪可认定为枪支。认定该起事实的证据有:1、搜查笔录及照片证实,2015年5月19日公安机关搜查了被告人司栓柱位于平顶山市中央花园小区的住处,在客厅沙发坐垫和靠背的缝隙内发现一把环球牌手枪。2、物证鉴定意见证实,送检的手枪为由“环球”牌发令枪改制而成的双管滑膛枪,根据《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等规定,送检的手枪为可发射制式枪弹的非制式枪支,可认定为枪支。3、被告人司栓柱供述证实,其房间里有把枪,放在沙发坐垫和靠垫的缝隙中,是别人放在其家里的。4、证人宋某(司栓柱前妻)证言证实,其在女儿宋某1的挎包里面发现了5颗子弹,宋某1说是从司栓柱家里拿的,司栓柱的枪在床下放着。本案另有被告人司栓柱、郭振喜前科证明、抓获证明等证据在案证实。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司栓柱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被告人王冬青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000元。认定被告人郭振喜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00元。上诉人司栓柱上诉及其辩护人辩护称:司栓柱在贩卖毒品犯罪中系居间介绍人,原判量刑重。上诉人王冬青上诉及其辩护人辩护称:一审定性有误,王冬青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上诉人郭振喜上诉及其辩护人辩护称:一审定性有误,郭振喜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经审理,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相同,且经一审当庭举证、质证,查证属实,本院予以确认。关于上诉人司栓柱及其辩护人提出“司栓柱在贩卖毒品犯罪中系居间介绍人,原判量刑重”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经查,司栓柱供述其所卖毒品是从他人处以每克30元低价购进后以每克60元卖出,上诉人王冬青、郭振喜供述毒品从司拴柱处购买,三上诉人供述交易的毒品数量、价格、价款与银行转款明细、查获毒品等证据相印证,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原判根据其犯罪性质、情节,对其量刑适当。关于上诉人王冬青、郭振喜及其辩护人共同提出“一审定性有误,王冬青、郭振喜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经查,王冬青通过郭振喜在一个月内两次向司栓柱购买冰毒共计494.91克,证人孙某、叶某证实多次从王冬青处购买毒品,王冬青的行为构成为贩卖毒品罪;郭振喜与毒品买卖双方共谋,促成双方交易,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本院认为,上诉人司栓柱、王冬青、郭振喜贩卖甲基苯丙胺494.91克,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司栓柱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枪支,其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均应依法惩处。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司栓柱、王冬青、郭振喜的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曾亚旻审 判 员  朱佩霞代理审判员  任武军二〇一七年八月七日书 记 员  肖雪婷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