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川0131民初215号

裁判日期: 2017-08-04

公开日期: 2017-09-28

案件名称

张冬梅与罗知旭合伙协议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蒲江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蒲江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冬梅,罗知旭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全文

四川省蒲江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川0131民初215号原告:张冬梅,女,1970年11月12日出生,汉族,住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号*栋*单元**号,。委托诉讼代理人:赵全才,四川广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熊幼林,男,1950年9月6日出生,汉族,住成都市金牛区青羊西路*号*栋*单元*号,系张冬梅丈夫。被告:罗知旭,男,1956年5月16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六合村*组。委托诉讼代理人:陈燕彬,成都市蒲江县大塘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张冬梅与被告罗知旭合伙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冬梅及其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赵全才、熊幼林,被告罗知旭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陈燕彬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冬梅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终止原、被告的合伙协议;2、被告归还原告在合伙期间垫付的承包费等49120元。事实与理由:2001年5月8日原告与蒲江县复兴乡复兴村3社签订《荒坡地租赁承包合同》,约定由原告承租复兴村3社的80亩荒地,租期40年,总承包费95000元。合同签订后原告一次性付清了承包费,并进场种植茶叶、花木等。2010年10月31日原、被告双方签订《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协议书》,约定由原告将其承包的复兴村3社的60亩土地及地上房屋等设施作价60万元,由被告投资现金60万元,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合伙经营期间被告多次将合伙经营的土地出租他人谋利,2014年猕猴桃挂果收益后,被告独享收益拒绝分配,被告违约且侵害了原告的合伙利益。经多次协商,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另外,2011年至2016年原、被告向复兴村3社缴纳了168160元的增加承包费,其中被告只支付34960元,原告多承担了49120元,该款应由被告支付原告。据此,诉请法院判如所请。被告罗知旭辩称:原、被告于2010年10月31日签订《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协议书》后,被告就进场负责猕猴桃园的技术和管理,并在2014年就完成了60万元的投资。由于当年猕猴桃园未实现盈利,依照协议猕猴桃园的继续经营和投入应由双方共同追加投资,但原告既不出资也不到猕猴桃园参与管理,导致被告被迫单方投资经营猕猴桃园至今。被告在合伙期间没有违约。另外,猕猴桃园因品种的更换和原告的投资不到位,导致挂果迟延,收益低,果园至今处于亏损状态,故原告所述的拒绝分配盈利问题不存在。现被告不同意终止合伙协议,要求原告依照协议追加投资,实现猕猴桃园的盈利。经审理查明:2001年5月8日原告张冬梅与蒲江县复兴乡复兴村3社签订《荒坡地租赁承包合同》,约定由原告承租复兴村3社的位于黄山坡的80亩荒地,租期40年,总承包费95000元。合同签订后原告一次性付清了承包费,并进场种植茶叶、水果、花木等。2010年10月31日原告与被告罗知旭签订《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协议书》,约定由原告将其承包的复兴村3社的60亩土地承租权及地上房屋等设施作价60万元,由被告投资现金60万元,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经营期间,被告主要负责猕猴桃园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原告主要负责猕猴桃园的财务监管,双方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合同签订后,双方组织人员进场种植猕猴桃,被告也依约履行了资金投入。在合伙经营期间,被告根据投资情况向原告提供了2010年至2014年的资金支出明细清单,原告对部分清单予以签字确认,部分不予签字认可,导致双方发生争议和分歧。2014年6月11日原、被告双方就猕猴桃园的继续投资问题达成书面协议,协议载明“甲(张冬梅)乙(罗知旭)双方种植猕猴桃已三年,预计2014年需支出20万元费用,按照对等出资原则,各方应出资10万元。鉴于甲方资金遇困难,暂由乙方垫付,待猕猴桃销售后从其收入中支付。剩余收入双方对等分配…”。协议签订后,原告既未履行继续出资义务,也少有到猕猴桃园参与管理,加之猕猴桃种植后又进行过品质更改,导致经营管理和合伙账目混乱,收支盈亏不明。猕猴桃园主要由被告负责经营管理。现原告以被告违反合伙协议、侵犯其合伙权益为由,要求终止合伙协议,被告不同意。庭审中,原告提出2014年6月11日的继续投资协议系受被告胁迫所签,但无证据证明,且被告也不予认可。另查明,2010年11月复兴村3社与原告就承包费的调整问题发生争议,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每年每亩按黄谷200斤的价格增加承包费的协议。2011年至2016年原、被告向复兴村3社缴纳了168160元的增加承包费,其中被告只支付34960元,原告多承担了49120元。上述案件事实有原、被告的当庭陈述,荒坡地租赁承包合同,公证书,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协议书,收据,被告2010年至2014年的资金支出明细清单,追加投资协议等在案佐证,本院予以采信。本院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合伙经营种植猕猴桃协议书》后,合伙种植经营猕猴桃,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双方建立合伙关系。由于双方经营的猕猴桃园种植面积大(60亩)、周期长(猕猴桃需三年才能挂果、合伙期限至2041年5月)、技术性强(需专业人员的管理)、投资大,这就需要合作双方的精诚团结和协作沟通,才能实现合伙利益的最大化。尽管双方现存在财务混乱未能协商一致和品种更换影响收益的问题,但被告在原告未履行2014年继续投资协议且少有到园的情况下,并未对猕猴桃园放任不管,而是坚守在猕猴桃园内并管理经营至今,被告尽到了自己应尽的合伙义务。在被告不同意散伙的情况下,原告要求终止合伙协议的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对原告所述的“被告违约、拒绝向原告分配盈利、胁迫原告签继续投资协议”,因缺乏充分的证据予以印证,且被告不予认可,本院不予采纳。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应由原告自行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至于原告主张的“退还原告在合伙期间垫付承包费49120元”,因双方既未终止合伙也未达成退伙结算,该款应否退还无法确定,故本案不作处理。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驳回原告张冬梅要求终止合伙协议的诉讼请求;二、驳回原告张冬梅要求被告罗知旭退还其垫付承包费49120元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514元,由原告张冬梅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黄晓军二〇一七年八月四日书记员  张爱汶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