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云0926民初225号
裁判日期: 2017-08-30
公开日期: 2017-11-17
案件名称
刘文兰、李壮龙等与张金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文兰,李壮龙,李肖肖,李应忠,张金义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条,第六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云0926民初225号原告:刘文兰(系死者李发才妻子),女,1973年5月27日出生,汉族,耿马自治县人,务农,住耿马自治县。原告:李壮龙(系死者李发才长女),女,1996年7月13日出生,拉祜族,耿马自治县人,务工,住耿马自治县。原告:李肖肖(系死者李发才次女),女,2000年1月15日出生,拉祜族,耿马自治县人,务工,住耿马自治县。法定监护人:刘文兰(系原告李肖肖母亲),身份信息同上。原告:李应忠(系死者李发才长子),男,2003年9月18日出生,拉祜族,耿马自治县人,务工,住耿马自治县。法定监护人:刘文兰(系原告李应忠母亲),身份信息同上。被告:张金义,男,1963年1月8日出生,拉祜族,耿马自治县人,务农,住耿马自治县。委托诉讼代理人:廖永华,云南临疆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特别授权委托。原告刘文兰、李壮龙、李肖肖、李应忠与被告张金义生命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5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文兰、李壮龙、李肖肖、被告张金义及其委托代理人廖永华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刘文兰、李壮龙、李肖肖、李应忠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由被告张金义赔偿原告方死亡赔偿金164840.00元、安葬费32231.50元、李肖肖的被扶养人生活费10245.00元、李应忠的被扶养人生活费20490.00元,以上共计227806.50元;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5年12月2日12时,死者李发才(即原告刘文兰丈夫,李壮龙、李肖肖、李应忠父亲)在李肖肖的陪同下到被告张金义家输液,被告在没有进行皮试的情况下,就给李发才输入头孢,液体输入不久后,李发才即出现口吐白沫、面部苍白、休克等症状,被告张金义见状后向李发才肚皮注入不明药物,并让第二原告找人将李发才抱回家,待第二原告找到李某到来时,被告张金义已将李发才放在自家门口,第二原告在被告张金义的指示下找来车辆要送李发才前往医院,但车辆到来时李发才已经死亡。因李发才的死亡,造成了原告家庭抚养两个孩子的困难,故原告方提起诉讼。被告张金义及其委托代理人辩称:1、原告所述并非事实,原告的亲属李发才系醉酒引发癫痫死亡,与被告张金义输液无关,不是张金义输液导致李发才死亡,被告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本案事发的时间为2015年农历10月初四下午4时许,即阳历2015年11月15日下午4时许,并非原告所称2015年12月2日12时,当天系原告李肖肖扶着李发才到被告张金义家,当时李发才已不会说话,李肖肖对被告说,因李发才酒醉,让被告给李发才输点液,张金义说不输液,让李肖肖将李发才送往勐永镇卫生院,李肖肖说其母亲已不见了三天,而其父亲李发才已经连车都不会坐,且李发才天天酒醉不吃饭,在李肖肖的再三要求下,被告张金义就给李发才输了两支5%的葡萄糖,当胶带还没有粘好、液体只输入了一两滴时,被告张金义即看见李发才口吐白沫,被告就立即将针头拔掉同时让李肖肖去叫人,随后被告将李发才抱到自家门口并让人去找三轮车,原告方的亲属李润生及卫生院的车到来时,李发才已经死亡。原告方所述未做皮试即给李发才输头孢,并向李发才肚皮注射不明药物导致李发才死亡与事实不符,因被告张金义只是乡间草医,根本不会做皮试,头孢属于青霉素类药物,这类药被告张金义从不购入也未曾给任何人使用过,这在被告所在的村委会众所周知,而被告张金义根据李肖肖对李发才病情的陈述,判断李发才系酒醉、体虚,该病情只需要输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不存在消炎治疗的问题,即不需要输入头孢这类消炎的药物,而李发才经常喝酒、酒醉、酒醉时常引发癫痫病在原告所在村委会亦众所周知,因此,原告所述皆是为了将责任推到被告身上,李发才的死亡系由其酒醉后癫痫病所致,并非被告张金义所输液体所致,且从李发才死亡后直到2017年2月7日前,原告方从未向被告张金义主张权利,因此,被告张金义对李发才的死亡不承担责任;2、原告提起诉讼已然超过诉讼时效,其诉讼请求不受法律保护。本案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应从2015年11月15日起计算,而原告方在2017年2月7日前未曾向被告主张过权利,也未向有关部门反应或控告,已经超过了一年的诉讼时效,故请求驳回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原告刘文兰、李壮龙、李肖肖、李应忠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及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A1、户口注销证明原件一份,欲证明李发才因死亡于2016年7月25日办理了户口注销手续;A2、芒佑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原件两份,欲证明李发才于2015年12月3日死亡,因需更换户主为刘文兰,请勐永派出所给予协助,在列有李发才死亡时间的证明上写有“原因:打针死”;A3、户口本原件一份,欲证明原告刘文兰、李壮龙、李肖肖、李应忠的身份情况;A4、勐永派出所于2017年2月7日对被告张金义的询问笔录复印件一份,欲证明因李发才死亡,被告张金义到勐永派出所接受询问并做笔录的事实;A5、证人李某的证言,李某系李发才的亲兄弟,张金义系其堂哥,其证言欲证明事发当天是原告李肖肖叫其来的,到现场时,李发才被被告张金义搀扶在门外,李发才瘫在地上属于无应答的状态,被告张金义让其扶着李发才,被告打针给李发才,后来李某和被告张金义一起把李发才抬到三轮车旁,被告张金义说不用送去诊所了,随后将李发才抬到被告张金义家门口,张金义打了什么针水、输了什么液体李某并不知道,其不知道李发才是否有癫痫病史,事发当天仅看到李发才口吐白沫但没有闻见酒味,其也不清楚被告张金义是否有行医资格证,而李发才死亡的时间大概是在摘玉米的季节。经质证,被告张金义对原告提交的A1、A3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对两组证据的关联性有异议,认为A1组证据仅能证明李发才死亡的事实但不能证明其死亡的原因、时间,A3组证据与本案事实无关联;对A2组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及合法性均提出异议,认为证据上所列明的死亡时间与原告诉状上所述不相符,村委会无法证明李发才死亡时间,且从内容上看两份证明仅是原告方注销户口、更换户主所需;对A4组证据无异议,且认为该组证据恰能证明张金义输液与李发才死亡无关联;对A5组证据无异议,认为证人陈述与事实基本相符,但仍不能证明李发才的死亡原因。被告张金义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及支持其答辩理由,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材料:B1、张金义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欲证明被告张金义的身份情况;B2、芒佑村委会出具的证明原件一份,欲证明李发才酒后偶尔口吐白沫,而村委会中有80%以上的人知道被告张金义因为根本不会做皮试,所以从来不打头孢、青霉素。B3、证人刘某的证言,刘某称其与原、被告均有亲属关系,其证言欲证明其见过李发才酒后口吐白沫的情况,时间大概系在十年前,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李发才的情况是会走直路但不会下坡,系由刘某扶其走的,刘某不知道李发才是否有病史,李发才死亡当天,刘某不在张金义给李发才输液的现场,但其平时也到张金义处打针,未曾见过张金义给人打青霉素,李发才的具体死亡时间刘某并不清楚,大概系在原告方家还没有摘玉米的时候;B4、证人杨某的证言,杨某称其与原、被告均有亲属关系,其证言欲证明被告张金义是草药医生没有行医资格证,不会打青霉素也不会做皮试,张金义偶尔会打针,但杨某未曾让其打过针,且现在均有合作医疗也都不找张金义打针了,事发当天杨某不在现场,李发才平时很爱喝酒,但杨某未曾见李发才口吐白沫,也不清楚李发才是否有病史,李发才系在杨某父亲死后七天死亡的,但具体死亡时间杨某并不清楚。经质证,原告方对被告张金义提交的B1组证据无异议;对B2组证据不予认可,认为事发时证明上所列之人均不在现场;对B3组证据刘某的证言不予认可,认为原告方与李发才生活多年未曾见过其口吐白沫;对B4组证据杨某的证言不予认可,认为杨某与被告张金义有亲属关系,其证言不具备真实性。为查明本案事实,本院依职权调取了以下证据材料:C1、2017年2月19日勐永镇派出所对被告张金义所做的讯问笔录复印件一份,笔录上被告张金义称2015年农历10月初三还是初四下午四点左右,李发才的女儿李肖肖扶着李发才来到张金义家,李肖肖说李发才酒醉让张金义给李发才输液,当时李发才已经是话都说不清楚的状态,张金义即拒绝了李肖肖并让其带李发才到勐永卫生院打针,但李肖肖说其母亲不在家,而李发才酒醉不能坐稳车,张金义遂心软并拿了一瓶250毫升的氯化钠液体配了两支葡萄糖向李发才输液,但针头才插进血管胶布还尚未固定好,李发才就口吐白沫,张金义即将针头拔掉并让李肖肖去叫人,在李肖肖的叔叔李某来到现场后,张金义又向李发才肚皮上注射了四分之一支阿托品,但李发才仍无反应,后来李发才就不行了,张金义称其没有行医的资格,只是祖传草药医生,不会做皮试也不会打头孢、青霉素,青霉素偶尔有进药但仅供自己和妻子打,而头孢从未有进药。C2、耿马县公安局勐永镇派出所出具的案件说明复印件一份,被告张金义因涉嫌非法行医被该局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耿马县人民检察院不予批捕,该局现已将张金义予以释放。经质证,原、被告双方对C1、C2组证据均无异议。经过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本院对上述证据作如下认证:被告张金义对原告方提交的A4、A5组证据无异议,原告方对被告提交的B1组证据无异议,原、被告对本院依职权调取的C1、C2组证据无异议,本院对上述五组证据予以采信。对原告提交的A1组证据,该证据系派出所出具的注销证明,来源合法且与本案事实有关联性,本院予以采信;对A2组证据中因李发才死亡需注销户口、更换户主的证明内容,与A1组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链证明本案事实,对上述部分本院予以采信,对该组证据中所列“原因:打针死”的内容,原告方未提交其他证据对其真实性进行佐证,该项内容也未与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故对该部分本院不予采信;对A3组证据,该组证据系李发才及其亲属的户口信息,与本案原告方身份关系存在关联性,本院予以采信。对被告张金义提交的B2组证据,该证据虽然盖有村委会的公章,但证明的内容缺乏广泛客观性,故本院对该组证据不予采信;对B3组证据,刘某的证言中关于李发才醉酒后口吐白沫的部分并无其他证据材料对其进行佐证,也未与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故对该组证据本院不予采信;对B4组证据,杨某的证言中关于被告张金义有向他人打针行为的部分与原告提交的A4、A5及本院依职权调取的C1组证据相印证,证明被告张金义确有无行医资质而向他人打针的事实,对该部分本院予以采信,对其余部分本院不予采信。经过庭审及举证、质证,本院确认以下法律事实:原告李肖肖、李壮龙、李应忠系死者李发才的子女,原告刘文兰系死者李发才的妻子,原告李肖肖、李应忠系未成年人,李肖肖出生于2000年1月15日,李应忠出生于2003年9月18日。2015年农历十月初三,李发才在原告李肖肖的陪同下,到被告张金义处输液,在李发才出现口吐白沫的情况后,原告李肖肖即离开去叫李某,李某来到现场时李发才属于无法应答的状态,被告张金义遂向李发才肚皮注射了针水,在将李发才送往医院前李发才已死亡,第二天李发才的尸体即被火化,李发才死亡后于2016年7月25日在耿马自治县公安局勐永派出所办理了户口注销。被告张金义无行医资格证,平日有帮同一村组的人输液,曾向其妻子注射过青霉素。经原告李肖肖报案,被告张金义因涉嫌非法行医,于2017年2月24日被耿马自治县公安局勐永派出所刑事拘留并羁押于耿马自治县看守所,后因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耿马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耿马自治县公安局勐永派出所遂将被告张金义予以释放。另查明,原、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所述的李发财即李发才,以原告方提交的户口注销证明上的名字为准。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认定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构成要件。本案中,根据原、被告当庭陈述及举证、质证,被告张金义无合法的行医资质,在李发才死亡当日确有两次对李发才注射针水的行为,故被告张金义的输液行为与李发才的死亡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认定被告张金义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规定,原告方应当承担证明张金义输液行为与李发才死亡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而根据原告方提交的证据,虽然能够证实被告张金义存在无合法行医资质而向李发才注射针水的行为,也能证实被告张金义曾经向其妻子注射过青霉素,但未能形成充分的证据链证明李发才死亡当天,被告张金义两次向其注射针水的行为是导致李发才死亡的确定原因,未能充分证明被告张金义的行为与李发才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故应当由原告方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因此,对原告刘文兰、李肖肖、李壮龙、李应忠要求被告张金义承担因李发才死亡造成损失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本案属于生命权纠纷案件,而非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案件,故不适用第一百三十六条中一年诉讼时效的规定,而应当适用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的规定,根据庭审查明,李发才的死亡时间为2015年农历十月初三,原告方向本院提起诉讼时未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故对被告张金义提出本案超过诉讼时效的辩称,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条、第六条、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刘文兰、李肖肖、李壮龙、李应忠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4718.00元,由原告刘文兰、李肖肖、李壮龙、李应忠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云南省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均服判的,本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审 判 长 王汝捷审 判 员 杨光蕊人民陪审员 杨文瑾二〇一七年八月三十日书 记 员 周正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