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鲁1725刑初169号

裁判日期: 2017-08-29

公开日期: 2017-09-15

案件名称

汤张英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郓城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郓城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汤张英

案由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

全文

山东省郓城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鲁1725刑初169号公诉机关郓城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汤张英,男,1991年2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住郓城县。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于2016年11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3日被逮捕。辩护人车传社,山东兴郓律师事务所律师。郓城县人民检察院以郓检公刑诉[2017]13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汤张英犯贩卖毒品罪,于2017年5月27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郓城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王振江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汤张英及其辩护人车传社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郓城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6年11月16日,李某和桑某商议购买甲基苯丙胺(冰毒),桑某联系汤某1寻找毒源,汤某1联系到被告人汤张英让其帮助购买冰毒。2016年11月17日下午,被告人汤张英驾驶轿车(车号鲁A×××××)带着汤某1、桑某一起到河南省台前县,被告人汤张英以2500元的价格购买到“十个(10克)”冰毒,为从中牟利,告诉桑某、汤某1价格2800元,并收取桑某现金170元、汤某1微信红包转账100元。当晚,三人驾车返回郓城县张鲁集乡汤张英的洗车门市部,被守候的民警当场抓获,并将被告人汤张英购买的白色晶体从其轿车副驾驶座下搜出扣押。经菏泽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该白色晶体内检出甲基苯丙胺成份,净重9.65克。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提交白色晶体(甲基苯丙胺)物证照片;破案经过、户籍证明、扣押清单等书证;证人汤某1、桑某、李某等人证言;被告人汤张英供述和辩解;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搜查笔录等证据予以证实。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汤张英明知是毒品甲基苯丙胺而贩卖,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判处。被告人汤张英辩称,支付2500元现金是购买毒品的钱,没有从中牟利,300元是汽车加油费。其辩护人车传社提出如下辩护意见:被告人汤张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仅与桑某、汤某1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告人汤张英并没有贩卖毒品的故意,收取必要路费不是购买毒品加价,汤张英没有提供交易款项,仅是居间介绍,是从犯。经审理查明,2016年11月16日,李某和桑某商议购买冰毒,桑某联系汤某1寻找毒源,汤某1联系被告人汤张英让其帮助购买冰毒。2016年11月17日被告人汤张英与贩毒者联系协商好价格,购买“十个(10克)”冰毒2500元。同日下午桑某从菏泽到达郓城后,被告人汤张英驾驶鲁A×××××轿车,载着汤某1和桑某一起到河南省台前县,途中,被告人汤张英与贩毒者联系交货时间、地点。被告人汤张英与贩毒者接头后,亲自与毒贩交易冰毒,接收冰毒、支付款项。被告人汤张英以2500元的价格购买到“十个(10克)”毒品,为从中牟利,告诉桑某、汤某1价格2800元,加价300元,并收取桑某现金170元、汤某1微信红包转账100元。当晚,三人驾车返回郓城县张鲁集乡汤张英的洗车门市部,被守候的菏泽市公安局民警当场抓获,并将被告人汤张英购买的白色晶体从其轿车副驾驶座下搜出扣押。经菏泽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该白色晶体内检出甲基苯丙胺成份,净重9.65克。上述事实,有经庭审质证、认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一、物证冰毒照片。证明涉案物品甲基苯丙胺及包装纸盒地奥心血康胶囊纸盒客观状态。二、书证1、郓城县公安局出具的户籍证明,证明被告人汤张英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2、扣押清单、发还清单。证明2016年11月17日扣押桑某持有的白色晶体一包,毛重10.06克;被告人汤张英持有的东风悦达起亚轿车一辆(车牌号鲁A×××××)人民币一百七十元整(体检用)。2、随案移送清单。证明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2017年4月12日将扣押的冰毒一包(净重9.65克)、灰色起亚轿车、黄色手表一块、项链一条、苹果手机一部随案移送至郓城县公安局。3、抓获经过。证明2016年11月17日21时,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刑侦大队禁毒队在郓城县张鲁集乡大潭村将涉嫌贩卖毒品的被告人汤张英抓获,2017年4月12日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将此案移送至郓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三、证人证言1、证人桑某证言。证明李某找到桑某欲购买冰毒,桑某联系汤某1,汤某1又联系汤张英,汤张英联系好贩毒者,2016年11月17日下午桑某乘车到达郓城县,桑某将现金2100元通过微信红包转给汤某1,汤某1向其姐姐汤某2借款500元。被告人汤张英驾驶鲁A×××××轿车载着他们至河南省台前县,与贩毒者联系交易时间、地点,在一片庄稼地旁,被告人汤张英本人与贩毒者交易毒品,并用汤某1的手机微信转账给贩毒者2500元,购买冰毒。购买冰毒后,被告人汤张英告诉他们冰毒花费2500元,为他们垫付300元,汤某1给被告汤张英微信红包转账100元,桑某把现金170元交给被告人汤张英。在回到被告人汤张英洗车门市部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2、证人汤某1的证言。证实桑某找汤某1要求其帮助购买冰毒,汤某1于2016年11月15日晚联系被告人汤张英,被告人汤张英与贩毒者联系好后,告诉汤某1“十个(10克)冰毒价格2800元。桑某于11月17日下午乘车到达郓城县,后乘坐被告人汤张英驾驶的轿车至河南台前县,桑某通过微信转给汤某1现金2100元,汤某1又向自己的姐姐借款500元。在台前县庄稼地旁,被告人汤张英本人与贩毒者进行毒品交易,汤张英通过汤某1的手机以微信转账方式付款2500元,汤张英购买冰毒后,说替他们垫付300元,汤某1把100元转给被告人汤张英,桑某又把170元现金交给被告人汤张英。在当天回到被告人汤张英洗车门市部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3、证人李某证言。证明2016年11月16日李某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将2500元转账给桑某,后桑某至郓城购买冰毒10克冰毒的事实。4、证人汤某2证言。证言证实2016年11月17日汤某1给汤某2打电话借款500元,汤张英通过微信转账给汤某1500元现金。四、被告人供述。被告人汤张英在侦查阶段及审查起诉阶段供述,汤某1与汤张英联系欲购买冰毒,11月17日中午被告人汤张英与贩毒者联系购买冰毒,双方协商价格十个(10克)冰毒2500元。同日17日下午,汤张英驾驶鲁A×××××轿车载着汤某1、桑某到达河南省台前县于楼村附近,汤张英与贩毒者接头后,通过汤某1手机微信转账2500元支付货款,购买冰毒10克。购买冰毒后,告诉汤某1、桑某10克冰毒花费2800元,可以赚300元,之后,汤某1用微信红包转给自己100元,桑某交给100多元现金。五、鉴定意见1、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物证检验报告公(菏牡)检(证)字[2016]0018号。鉴定意见:从汤张英驾驶的车牌号码为鲁A×××××轿车内副驾驶座位下搜出的白色晶状固体重量为9.65克。2、菏泽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毒品检验鉴定报告菏公物鉴(毒)字[2016]041563号。检验意见:在送检的白色晶体中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3、现场检测报告书。现场检测结果:李某、桑某、汤张英、汤某1的检测样本经检测,结果呈阳性,印证了桑某、汤张英、汤某1供述的其均有吸毒经历。六、现场勘验、检查笔录搜查笔录。证实2016年11月17日20时公安人员对被告人汤张英、汤某1、桑某驾驶的鲁A×××××轿车进行搜查,在该车副驾驶座位下搜查到疑似冰毒一包。七、视听资料1、李某、桑某、汤某1、汤张英尿样检测照片。显示上述四人尿样经检测,结果呈阳性。证上述四人系吸毒人员。2、微信红包记录照片。证实2016年11月17日17时14分15秒被告人汤张英用汤某1的手机通过面对面收款转给贩毒者2500元现金;11月17日21时9分汤某1最后给被告人汤张英发100元红包(庆的红包)。3、汤张英贩卖毒品所使用的车牌号为鲁A×××××驾车车辆照片及行驶证复印件,证实汤张英驾驶该车辆去台前购买冰毒。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汤张英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明知甲基苯丙胺系毒品而购买并从中牟利,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汤张英与贩毒者商议冰毒价格;约定交货时间、地点;接收冰毒;支付毒资,本人亲自完成冰毒交易。在向桑某、汤某1交付购买的冰毒过程中加价300元,从中牟利,获取物质利益,属贩卖毒品,不是居间介绍。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辩称收取300元是必要路费,不是加价,汤张英没有提供交易款项,仅是居间介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是从犯的辩称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汤张英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11月18日起至2019年5月17日止。罚金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缴纳。)二、其非法所得270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三、扣押的毒品甲基苯丙胺9.65克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任现勇审 判 员  范梅君人民陪审员  张纯玺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刘 凯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