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闽0402民初179号

裁判日期: 2017-08-26

公开日期: 2018-09-03

案件名称

戴文革与方圆九州(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方圆九州(福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三明市梅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三明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戴文革,方圆九州(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方圆九州(福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吴秀英,余惟灯,章玉英,周小辉,三明市梅列区列西小学

案由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闽0402民初179号原告:戴文革,男,1968年7月26日出生,汉族,个体户,住三明市梅列区。委托诉讼代理人:谢永生,福建业发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谢妙玲,福建业发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告:方圆九州(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三明市梅列区。法定代表人:周小辉,总经理。被告:方圆九州(福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住所地三明市梅列区。法定代表人:方则基,总经理。被告:吴秀英,女,1973年7月20日出生,汉族,个体户,住三明市三元区。被告:余惟灯,男,1967年10月27日出生,汉族,个体户,住三明市三元区。被告:章玉英,女,1943年4月1日出生,汉族,无业,住三明市三元区。被告:周小辉,男,1969年1月19日出生,汉族,方圆九州(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住福建省福清市。第三人:三明市梅列区列西小学,住所地三明市梅列区。法定代表人:黄延虬,校长。原告戴文革与被告方圆九州(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房产公司)、方圆九州(福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章玉英、周小辉、第三人三明市梅列区列西小学(以下简称列西小学)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3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戴文革的委托诉讼代理人谢永生、被告章玉英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周小辉、第三人列西小学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戴文革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章玉英、周小辉立即向戴文革交付位于三明市梅列区产;2.判令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章玉英、周小辉及列西小学协助戴文革办理三明市梅列区产的过户手续;3.判令本案诉讼费由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章玉英、周小辉负担。事实与理由:2005年列西小学二期改造项目由列西小学与方圆房产公司合作开发。双方协议约定:项目由方圆房产公司实行费用总包干垫资建设,安置后剩余的房源(含店面)归方圆房产公司所有。2009年,方圆房产公司与吴秀英签订认购协议,约定吴秀英购买方圆房产公司开发的位三明市梅列区房产。同年12月21日,吴秀英按照方圆房产公司指示将首付款19万元分两笔转入方圆房产公司董事长方则江及方圆房产公司的兄弟企业方圆贸易公司的银行账户内。2011年4月11日,余惟灯、吴秀英夫妇将上述讼争房产转让给章玉英,并得到方圆房产公司和方圆贸易公司的同意,并于2011年4月18日签订《列西富华新村16幢904室住宅认购书》。章玉英按照方圆房产公司和方圆贸易公司的指示支付购房款92600元,余款31722元等到办理房产证时支付。2011年10月12日,章玉英将讼争房产转让给戴文革,也得到方圆房产公司和方圆贸易公司的认可。戴文革与方圆贸易公司签订《列西富华新村16幢904室住宅认购书》。由于未办理国有资产转让,销售手续不全,方圆房产公司出售的房产未办理产权证,戴文革及相关购房户多次到市、区有关部门上访。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梅列区政府召集区监察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将列西小学二期改造项目中,已被方圆房产公司出售的安置房(含店面)转让给相关购房户,具体由列西小学直接与购房户签订房屋买卖协议,但该买卖协议仅用于购房办理“两证”,不发生资金往来。本案讼争房产在办理“两证”过程中缴纳营业税手续时,因方圆房产公司弄虚作假,在戴文革等不知情的情况下,讼争房产暂由方圆房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小辉作为购房人并开具不动产发票。戴文革知道后,曾多次与章玉英一起找方圆房产公司交涉未果。现戴文革为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特提起诉讼,请求判如所请。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周小辉、列西小学未作答辩。章玉英辩称,其同意将讼争房屋交付给戴文革,也同意协助戴文革办理讼争房屋产权证等相关手续。本案经审理查明以下事实:1.列西小学二期改造项目于2005年启动,该项目由列西小学与方圆房产公司合作开发,由方圆房产公司实行费用总包干垫资建设,安置后剩余的房源(含店面)归方圆房产公司所有。方圆房产公司将位三明市梅列区房产出售给吴秀英。2010年9月2日,方圆房产公司向吴秀英出具收到购房款19万元的《收据》。因吴秀英、余惟灯夫妇拖欠章玉英借款50余万元,吴秀英、余惟灯将讼争房产转让给章玉英。2011年4月11日,余惟灯向章玉英出具一份《转让合同》,约定将上述房产转让给章玉英,原支付给方圆房产公司的19万元也转给章玉英,房屋产权归章玉英所有。同年4月13日和4月18日,章玉英分别支付给方圆贸易公司购房款60000元和32600元,合计92600元。同年4月18日,方圆贸易公司与章玉英签订《列西富华新村16幢904住宅认购书》,约定房屋总价款314322元,章玉英在本协议签订时支付总购房款282600元,余款31432元等方圆贸易公司通知办理产权证时再支付完毕。本认购书签订后,方圆贸易公司不得将章玉英所认购的商品房另售他人,否则,章玉英有权要求方圆贸易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同年10月12日,章玉英将讼争房产以49万元转让给戴文革,原吴秀英、章玉英支付给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的购房款282600元一并转让给戴文革。同年10月13日,戴文革支付给章玉英购房款280000元。同年10月12日,方圆贸易公司与戴文革签订与上述方圆贸易公司与章玉英签订内容相一致的《列西富华新村16幢904住宅认购书》。2.2015年1月15日,列西小学开具付款方为周小辉,不动产楼牌号为梅列区富华新村16幢904室,金额为314470.87元的不动产统一发票。目前,该房产登记在列西小学名下。3.2016年10月21日,三明市梅列区新列西小学筹建处出具《情况说明》,说明根据方圆房产公司提供名单,讼争房产原购房人为方秀娇。在办理营业税缴纳手续时,因无法联系方秀娇本人,根据方圆房产公司要求,讼争房产暂由方圆房产公司法定代表人周小辉作为购房人并开具不动产发票。4.方则江原任方圆房产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方则基原任方圆房产公司副总经理。上述事实有方圆房产公司出具的《收据》,结婚证,余惟灯出具的《转让合同》,《列西富华新村16幢904住宅认购书》,方圆贸易公司出具的《收据》,章玉英出具的《转让合同》,银行交易明细,三明市区房产登记情况证明,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情况说明》,内资企业登记基本情况表,以及戴文革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和章玉英在庭审中的陈述等材料予以证实。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周小辉、列西小学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答辩和举证,视为放弃诉讼权利,本院确认戴文革所举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本院认为,本案讼争房产实际上是由方圆房产公司和列西小学合作开发建设,根据方圆房产公司和列西小学协议约定,项目由方圆房产公司实行费用总包干垫资建设,安置后剩余房产归方圆房产公司所有。因此,方圆房产公司有权处分讼争房产。根据戴文革提供的证据来看,章玉英从吴秀英手中接收讼争房产,以及章玉英将讼争房产转让给戴文革时,章玉英、戴文革分别与方圆贸易公司签订《列西富华新村16幢904住宅认购书》,而方圆房产公司和方圆贸易公司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企业法人,虽然方圆贸易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方则基曾任方圆房产公司的副董事长,但没有证据表明方圆房产公司授权方圆贸易公司,以方圆贸易公司名义与购房者章玉英、戴文革签订认购书。而从三明市梅列区新列西小学筹建处出具《情况说明》来看,方圆房产公司只认可本案讼争房产的购房者为方秀娇。因此,戴文革主张要求方圆房产公司等交付讼争房产并协助办理过户手续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方圆房产公司、方圆贸易公司、吴秀英、余惟灯、周小辉、列西小学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和判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判决如下:驳回戴文革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00元,由戴文革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陈奕光人民陪审员  邱菊珍人民陪审员  赖美琳二〇一七年八月二十六日书 记 员  陆 彤附:本判决所依据的具体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7-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