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02刑初8号
裁判日期: 2017-08-19
公开日期: 2017-09-20
案件名称
马耀贤非法买卖、储存枪支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马耀贤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条
全文
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青02刑初8号公诉机关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马耀贤,男,回族,初中文化,1970年12月21日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住该市城东区,捕前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经六街经营“一品香牛肉面馆”。因涉嫌犯非法买卖枪支罪于2004年6月1日被青海省公安厅上网追逃,2017年6月16日被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东光分局抓获,同年4月1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看守所。辩护人王建梅,青海海博律师事务所律师。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以东检公诉刑诉(2017)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马耀贤犯非法买卖、储存枪支罪,于2017年7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8月17日在本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保广有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马耀贤及其辩护人王建梅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一)、2001年夏天,马某甲、马某(均已判刑)到新疆喀什找到马某乙(已执行死刑),由马某甲出资5万元,让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购买枪支。马某乙到巴基斯坦从苏坦江处购买了60支仿“五四”式手枪,装入汽车油箱夹层内运回新疆,从新疆运往西宁途中出现故障,由马某、马某甲接运到西宁,存放在位于海湖路批发市场附近被告人马耀贤的仓库内。后由马某、马某甲卖给了谭某甲(已执行死刑)。(二)、2002年夏天,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甲、马某预谋后,其中马耀���出资3万元,由马某到巴基斯坦购买了60支仿“五四”式手枪交由马某乙运回新疆,马某乙让侯某甲运过海关口岸,进入我国境内以后交由马某乙运输。在运往西宁途中,马某给马某乙打电话要求将其中的15支枪分装。马某乙到达西宁后将45支仿“五四”式手枪交给马某甲、马某、马耀贤,三人将枪支卖给了谭某甲。马某将分装的15支仿“五四”式手枪也卖给了谭某甲。(三)、2003年,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马某甲预谋后,让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购买枪支,马某乙到巴基斯坦从苏坦江处购买了87支仿“五四”式手枪并运输入境。在运输过程中压坏42支,被马某乙藏匿在家中(案发后被公安机关查获)。马某、马某甲、马耀贤到新疆库尔勒,和马某乙一起将其余45支仿“五四”式手枪运至西宁,由马某、马某甲、马耀贤卖给了谭某甲。针对指控的上述事实,公诉机关当庭出示和宣读了已另案处理的同案人马某甲、马某、马某乙、谭某甲的供述、证人侯某甲证言,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05)东刑初字第39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108号刑事判决书,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青刑终字第83号刑事裁定书,在马某乙住宅查获枪支的刑事照片,新疆喀什地区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中心喀地公刑痕检2004-11号枪支检验意见书等证据。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马耀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对明知是他人非法买卖的60支仿“五四”式手枪予以存放,又伙同他人两次从境外购买、偷运到青海省非法买卖仿“五四”式手枪105支,其行为已��成非法买卖、储存枪支罪,提起公诉,依法判处。在庭审中,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称被告人马耀贤系从犯。被告人马耀贤及其辩护人王建梅辩称起诉书指控的第二起事实中被马某私呑的15支仿“五四”枪支不应计入共同贩卖的枪支数量中;在共同犯罪中无论是枪支的联系购买,还是售卖,以及赃款的分配,被告人马耀贤的作用小于马某、马某甲,应认定为从犯,且认罪态度好,请求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一)、2001年夏,马某甲(已判刑)出资5万元与马某(已判刑)让马某乙(已执行死刑)从巴基斯坦购买的60支仿“五四”式手枪运到西宁,存放在被告人马耀贤处。后由马某、马某甲卖给了谭某甲(已执行死刑)。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予以证实��1、同案犯的供述(1)同案犯马某乙供述:2001年9、10月,马某给了我4万元买枪,我将当时李某让我带的货(枪)总共80支直接运往青海送给马某。途经张掖时车辆出现故障后,马某和马某甲前来取走了货(枪)。(2)同案犯谭某甲的供述:2002年10月份,我先后两次从马某甲、马某处购买了60支枪,共付8.5万元。(3)同案犯马某的供述:2001年或2002年夏天,马某甲出资5万元,我俩让马某乙把从巴基斯坦购买的60支仿“五四”式手枪运回西宁放在马耀贤家里,后卖给了谭某甲。2、已生效裁判文书(1)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05)东刑初字第39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108号刑事判决书认定的第十起事实:2001年9月,被告人马某在新疆喀什找到被告人马某乙,让马某乙从巴基斯坦帮忙带枪。同年10月,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苏坦江处取得60支仿“五四”式手枪,装入经过加工改装的汽车油箱内运回喀什,后装入一个涂料桶中运回西宁市卖给马某、马某甲、马耀贤,后三人又将上述枪支卖给谭某甲。(2)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83号刑事裁定书第一起事实:2001年夏天,被告人马某甲找到马某(已判刑)让其帮忙购买枪支,经马某同意后由马某甲出资5万元,两人去新疆喀什找到马某乙(已判刑),由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购买枪支后带至西宁,途经门源时车辆出现故障,马某、马某甲和马耀贤(在逃)租车到门源接马某乙,将马某乙交的60支仿“五四”式手枪���于马耀贤住处,后将60支仿“五四”式手枪卖给谭某甲(已判刑)。3、被告人马耀贤供述:2001年,马某、马某甲、马某乙在我租赁的库房内存放了装在两涂料桶内的枪支,后他们卖给了谭某甲。(二)、2002年夏天,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甲、马某预谋后,马耀贤出资3万元,由马某到巴基斯坦购买了60支仿“五四”式手枪交由马某乙运往西宁途中,马某给马某乙打电话要求将其中的15支枪分装。马某乙到达西宁后将45支仿“五四”式手枪交给马某甲、马某、马耀贤,三人将枪支卖给了谭某甲。马某将分装的15支仿“五四”式手枪也卖给了谭某甲。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予以证实:1、同案犯的供述(1)同案犯马某乙的供述:2002年9��,我给马某从巴基斯坦运的80支手枪到西宁之前,马某给我打电话,让我分出来15支枪。到西宁后,马某、马某甲和戴眼镜的回民拿走了65支枪。次日,马某拿走了另15支枪。(2)同案犯谭某甲的供述:2003年4、5月份,马某给我打电话说货(枪)到了,共60支枪,他自己黑了15支枪悄悄给我。次日,与马某、马某甲见面时给了我45支枪。当天晚上,马某又给了我15支枪。(3)同案犯马某的供述:2002年某天,我与马某甲、马耀贤商量购买60支枪,我就联系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运60支仿“五四”式手枪到西宁。途中我打电话给马某乙,让他分出15支枪。到西宁后给了马某甲、马耀贤45支枪。上述60支枪全部卖给了谭某甲,挣上的钱三人均分了。2、已生效的裁判文书(1)青海省海东���区中级人民法院(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108号刑事判决书认定的第十一起事实:2002年夏天,被告人马某与马某甲、马耀贤经预谋,由马某前往巴基斯坦苏斯特购买60支仿“五四”式手枪,委托马某乙运回西宁市,途中应马某要求将其中的15支枪分装,后马某等三人将45支卖给谭某甲,马某独自将分装的15支也卖给了谭某甲。(2)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83号刑事裁定书认定的第二起事实:2002年,被告人马某甲与马某、马耀贤预谋后,由马某联系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购买的60支仿“五四”式手枪送至西宁,途中应马某要求将其中的15支枪分装,到西宁后将剩余45支枪卖给了谭某甲。3、被告人马耀贤供述:2002年,我与马某、马某甲商量后决定我出资3万元,马某到新疆买枪。后马某乙运来45支枪,全卖给了谭某甲,挣上的钱给我分了6万元。(三)、2003年,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马某甲预谋后,让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购买枪支,马某乙购买了87支仿“五四”式手枪在运输过程中压坏42支枪,藏匿在自己家中(案发后被公安机关查获)。马某、马某甲、马耀贤到新疆,和马某乙一起将其余45支仿“五四”式手枪运至西宁,卖给了谭某甲。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予以证实:1、同案犯的供述(1)同案犯马某乙的供述:2002年11月左右,我从巴基斯坦运了100支枪,途中压坏了40多支枪就放在家里,马某、艾力(马某甲)和戴眼镜的回民开车到新疆轮台县等我,将好���50多支枪交给了马某。压坏的40多支枪被新疆公安机关收缴了。(2)同案犯谭某甲的供述:2003年10月某晚,马某卖给我45支枪。次日中午,马某甲、马耀贤前来取走了枪款10万元。(3)同案犯马某的供述:2003年某日,我与马某甲、马耀贤商量后,一起到新疆库尔勒到马某乙处又买了一批枪,由于马某乙在运送途中压坏了部分枪,只给了我们45支枪,后卖给了谭某甲,挣上的钱三人均分了。2、生效的裁判文书(1)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05)东刑初字第39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108号刑事判决书认定的第十二起事实:2003年,被告人马某与马耀贤、马某甲预谋后,让马某乙从巴基斯坦购买枪支,马某乙购买了87支仿“五四”式手枪在运输过程中压坏42支枪,藏匿在自己家中(案发后被公安机关查获)。马某、马某甲、马耀贤到新疆,和马某乙一起将其余的45支仿“五四”式手枪运至西宁,卖给了谭某甲。(2)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青刑终字第83号刑事裁定书认定的第三起事实:被告人马某甲与马某、马耀贤预谋后,一起去新疆找到马某乙购买枪支,马某乙将从巴基斯坦取到的一批仿“五四”式手枪中的45支交给马某、马某甲等人,马某、马某甲等人将45支枪卖给了谭某甲。3、被告人马耀贤供述:2003年,我与马某、马某甲商量贩枪后租车到新疆接上马某乙,将40多支枪运回西宁放在我家,卖给了谭某甲。本案综合证据材料1、管辖(1)公安部于2004年8月4日以公刑(2004)1482号《关于“3.03”特大走私、非法买卖、运输枪支案件指定管辖的决定书》指定青海省公安厅侦查。(2)青海省人民检察院2004年12月7日指定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现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对“3.03”案件进行审查并向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现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3)青海省公安厅于2012年5月4日以青公刑指字(2012)001号《指定管辖决定书》指定马某甲涉嫌非法买卖枪支案由海东地区(现海东市)公安局管辖。因被告人马耀贤涉嫌非法买卖枪支案与马某甲非法买卖枪支案为同案,故,马耀贤涉嫌非法买卖枪支案也由海东市公安局管辖。2、在逃人员登记/撤销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东光分局民警杜某甲、藏某甲于2017年3月16日出具的“抓获经过”、海东市公安局民警梁某、焦某甲于2017年3月28日出具的“情况说明”、海东市公安局立案决定书证实:被告人马耀贤系“3.03”特大走私贩卖枪支案的逃犯之一,2004年6月1日由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国保支队立案侦查,同日由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上网追逃。2004年8月4日公安部指定青海省公安厅对“3.03”特大走私贩卖枪支案进行全案侦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12月7日指定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系东地区分院(现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管辖并审查起诉,青海省海东地区(现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5年10月10日作出(2005)东刑初字第39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6年10月9日作出(2005)青刑终字第108号刑事判决书。2012年5月4日,青海省公安厅指定“3.03”案逃犯之一的马某甲涉嫌犯非法买卖枪支一案由青海省海东地区(现海东市)公安局侦查,并由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现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青海省海东地区(现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青刑终字第83号刑事裁定书。因被告人马耀贤系马某甲同案,仍青海省海东市公安局继续管辖侦查,2017年3月13日青海省海东市公安局根据青海省公安厅提供的情报信息,确定马耀贤藏匿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经调取“3.03”案卷宗,但没有西宁市公安局于2004年6月1日的立案决定书及对马耀贤的拘留证。遂于当日决定对马耀贤进行立案侦查,同年3月16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东光分局根据T6300000019992004030005在逃编号信息在该市萨尔图区经六路“一品香牛肉面馆”内将马耀贤抓获,3月21日由海东市公安局解回。3、���宁市公安局八一路派出所于2017年3月27日出具的的“户口注销证明”及附于2015年3月20日的“无照片人员户籍信息注销呈请表”、“常住人口登记表”证实:马耀贤居住在西宁市城东区德令哈路147号2栋241室,身份证号为630102197012210417,因其户籍信息登记表上无照片,经核查为空挂户,于2015年3月20日注销户口。4、海东市公安局的提取笔录、青海省公安厅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中心公(青)鉴(法)字(2017)0256号鉴定书证实:经提取居住在西宁市城东区德令哈路147号2栋241室马某丙的血样与马耀贤的血样进行DNA鉴定,马耀贤与马某丙符合亲生关系。5、被告人马耀贤供述、化隆回族自治县公安局群科派出所的“常住人口登记表”证实:被告人马耀贤在案发潜逃期间,于2010年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派出所办了姓名为“马��丁”、居住地为群科镇则塘村的假户口。关于第二起事实中如何认定被告人马耀贤非法买卖枪支的数量问题。经查,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马某甲预谋后,由马耀贤出资3万元,马某找马某乙买枪并运回60支是事实。但途中马某乙依马某所咐,分装15支枪并私下交给了马某,其余45支枪交给了马耀贤、马某甲、马某三人,并共同卖给了谭某甲。但其三人对非法买卖枪支的数量事先未明确约定,客观上,马耀贤、马某甲对马某购买60支枪以及运回途中马某乙依马某所咐分装15支枪并私下交给马某的事实并不知悉。故,按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应认定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甲、马某共同非法买卖枪支45支。对此,青海省海东地区(现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东刑初字第37号刑事判决书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青刑终字第83号刑事裁定书亦确认���某甲非法买卖枪支45支。关于是否区分主从犯的问题。经查,被告人马耀贤与马某、马某甲事先预谋后共同非法买卖枪支,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枪支的“买”、还是“卖”,以及赃款的分配,被告人马耀贤的作用比同案犯马某较小,但其并非处于从属地位,只是各自分工不同,故本案不宜区分主从犯,鉴于本案系“3.03”特大跨国贩枪案之一,应当遵循对其同案犯的量刑标准,而对被告人马耀贤适当从轻处罚。本院认为,被告人马耀贤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明知是他人非法买卖的60支仿“五四”式手枪予以存放,又与他人两次非法买卖仿“五四”式手枪共90支,其行为已构成非法买卖、储存枪支罪,情节严重。鉴于其认罪态度好,以及在本案中的具体作用,可从轻处罚。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罪名成立,予以支持,公诉人和被告人马耀贤及其辩护人王建梅发表的主要公诉意见和诉辩意见成立,予以采纳。根据被告人马耀贤的犯罪事实,性质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第二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马耀贤犯非法买卖、储存枪支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次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三份。审 判 长 祁���生审 判 员 王 平审 判 员 葛 新二〇一七年八月十九日法官助理 者 雪 梅书 记 员 才 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