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1002刑初485号
裁判日期: 2017-08-14
公开日期: 2017-09-30
案件名称
许修亮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台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徐某2,徐某1,许修亮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浙1002刑初485号公诉机关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某2,男,1979年4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汉族,农民,住台州市椒江区(系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某1,男,2013年2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汉族,农民,住台州市椒江区(系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徐某2,系徐某1的父亲。被告人许修亮(绰号“猪脑”),男,1967年11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汉族,小学,农民,住台州市椒江区。1996年5月14日因犯抢劫罪被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2005年8月18日因赌博被台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治安罚款;同年12月28日因赌博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治安罚款;2017年2月6日因赌博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行政拘留五日。同年1月26日因本案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行政拘留十五日,同年2月13日被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刑事拘留,同月24日经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逮捕。现羁押于台州市看守所。辩护人朱玛丽,台州市椒江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以台椒检椒北刑诉〔2017〕1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许修亮犯故意伤害罪向本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某2、徐某1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魏某、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某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某1的法定代理人徐某2、被告人许修亮及其辩护人朱玛丽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2017年1月26日10时许,被告人许修亮因债务纠纷对徐某2心怀不满,携尖刀至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西洋村47号郑某1家附近找到携家人至此的徐某2,许修亮便持刀砍刺徐某2,徐某2躲进郑某1家里,许修亮追至门口遇徐某2儿子徐某1(2013年2月21日出生),即抓住其肩膀欲推开,被徐某4和郑某3劝拉,慌乱中持刀伤及徐某1,郑某3即将徐某1抱进房内,徐某2闻讯徐某1被伤,遂持菜刀冲出与许修亮对砍。经鉴定,徐某2外伤致腹壁贯通创、小肠穿孔破裂、头面部创口总长26厘米、右上肢贯通创长8厘米、右大拇指根部创口2.5厘米、左顶骨骨折未达髓腔,被致重伤二级;徐某1外伤致头部创口总长11厘米,被致轻伤一级。同日11时30分许,被告人许修亮到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章安派出所投案。在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某2、徐某1申请撤回附带民事诉讼,经查,确属自愿,准许撤诉。徐某2已对被告人许修亮谅解。上述事实表示,被告人许修亮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作案工具尖刀1把、物证菜刀1把、照片、证人徐某4、郑某3、郑某1、何某、郑某4、卢某、郑某2的证言、被害人徐某2的陈述、辨认笔录、受案登记表、接警单、扣押决定书及清单、证据保全决定书及清单、随案移送清单、到案经过、辨认笔录、户籍证明、人口信息、谅解书、现场勘查笔录、刑事判决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书、物证检验报告、法庭科学DNA鉴定书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许修亮因债务纠纷持刀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1人、轻伤1人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许修亮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已取得被害人谅解,予以减轻处罚,但有前科劣迹,酌情予以从重处罚。辩护人辩称被告人许修亮有自首情节、且已取得被害人谅解,请求从宽处理,审理认为,所辩属实,予以采纳。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许修亮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三日起至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五份。审 判 长 徐 剑人民陪审员 徐恩斌人民陪审员 王锦宝二〇一七年八月十四日书 记 员 徐 燕附件:本案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