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晋1124刑初59号

裁判日期: 2017-08-01

公开日期: 2017-08-28

案件名称

被告人曾某某交通肇事、曾某窝藏一案刑事判决书

法院

临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临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某,曾某

案由

交通肇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第七十四条,第七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条

全文

山西省临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晋1124刑初59号公诉机关山西省临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曾某某,2016年9月27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房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6年9月30日被临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6年10月13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临县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临县看守所。辩护人刘孝志,湖北献真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曾某,2016年9月26日涉嫌犯窝藏罪被临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6年10月13日被临县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临县看守所。辩护人杜新峰,湖北献真律师事务所律师。山西省临县人民检察院以临检公诉刑诉(2017)4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曾某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告人曾某犯窝藏罪、包庇罪,于2017年4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某某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延期审理一次后,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山西省临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高升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曾某某及其辩护人刘孝志、被告人曾某及其辩护人杜新峰,均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山西省临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6年9月15日20时许,被告人曾某某无证驾驶被告人曾某的无牌红色“重庆锦宏”二轮摩托车,拉着曹某某从城庄村往临县城行驶,途径城庄镇大有头村路段,因驾驶不慎将受害人刘某X撞到,致使刘某X死亡,事故发生后,曾某某弃车逃离现场。经临县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刘某X为颈髓断裂死亡。经临县交警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曾某某负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刘某X在本事故中无责任。当晚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曾某某来到城庄镇小马坊村中铁六局被告人曾某干活的工地,曾某某打电话让曾某到了工地附近的铁路桥下面,曾某看见曾某某满脸是血,问曾某某原因,曾某某将发生交通事故的经过告诉曾某,曾某电话联系其妹夫王某某,让王某某来临县将曾某某接回湖北老家,2016年9月16日,王某某开车来到临县将曾某某接走并送到湖北襄阳,曾某某坐火车回到湖北十堰市,一直藏匿在湖北十堰市的旅馆。2016年9月26日,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在临县城庄镇小马坊村中铁六局工地,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时,得知被告人曾某拥有一辆红色二轮摩托车,办案民警找到曾某,口头询问曾某的摩托车去向时,曾某称其摩托车已于2016年9月15日丢失,办案民警经请示交警大队领导,将曾某口头传唤至临县公安局办案中心,经对曾某询问调查,曾某才如实交代了曾某某于2016年9月15日晚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犯罪事实。为证明上述事实,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有被告人曾某某、曾某的供述、证人曹某某、李某某等人的证言,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笔录、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DNA个体识别检验鉴定书等鉴定意见、辨认视频等。认为被告人曾某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予以惩处;被告人曾某帮助其兄逃逸,做假证明包庇,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之规定,应以窝藏、包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曾某某在庭审中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无异议。辩护人对被告人的交通肇事及逃逸行为均没有异议,但提出被告人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是自首;同时提出被告人在庭审中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当庭认罪,系初犯、偶犯,且其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请求本院对被告人曾某某在一年六个月以下量刑并宣告缓刑。被告人曾某在庭审中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并无异议。其辩护人认为指控被告人曾某构成窝藏罪和包庇罪的证据不足,其理由:被告人曾某主观上不是明知曾某某是交通肇事犯罪的人而故意去实施窝藏、包庇或作假证的行为,客观上被告人曾某未实施向被告人曾某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或做假证包庇以规避司法机关的追诉,被告人曾某的供述与被告人曾某某的供述和证人王某某的证言相矛盾,故指控犯罪的证据不是确实充分,请求本院依法判决。经审理查明,2016年9月15日20时许,被告人曾某某无证驾驶其弟曾某所属的无牌红色“重庆锦宏”二轮摩托车,拉着工友曹某某从城庄村往临县城行驶,途径城庄镇大有头村路段时,因驾驶不慎将城庄村的刘某X(乞丐)撞倒,致使刘某X死亡,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曾某某弃车逃离现场,事发第二天至2016年9月26日,被告人曾某某为逃避公安机关抓捕一直在湖北十堰市的旅馆躲藏。2016年9月27日上午8时50分,被告人曾某某到湖北省房县公安局大木派出所投案,当日被羁押房县看守所。2016年9月28日经临县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评定:刘某X为颈髓断裂死亡。2016年10月2日经临县交警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曾某某负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刘某X在本事故中无责任。2016年10月17日经太原市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心评定;送检的摩托车右把手上提取的血样与嫌疑人提取的血样经检测STR分型相同,似然比率为9.8×1016。2016年9月15日被告人曾某某骑车撞死城庄村刘某X后,来到城庄镇小马坊村中铁六局其弟曾某干活的工地,打电话约被告人曾某到了工地附近的铁路桥下面,曾某看见曾某某满脸是血,问曾某某原因,曾某某将发生交通事故的经过告诉曾某,被告人曾某电话联系其妹夫王某某,让王某某来临县将被告人曾某某接回湖北老家。2016年9月16日,王某某开车来到临县将曾某某接走,并送到湖北襄阳,被告人曾某某坐火车回到湖北十堰市。另查明,2016年9月26日,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在临县城庄镇小马坊村中铁六局工地,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时,得知被告人曾某拥有一辆红色二轮摩托车,办案民警找到曾某,口头询问曾某的摩托车去向时,曾某称其摩托车已于2016年9月15日丢失,办案民警经请示交警大队领导,将曾某口头传唤至临县公安局办案中心,经对曾某询问调查,曾某才如实交代了曾某某于2016年9月15日晚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犯罪事实。审理中,本院于2017年7月11日作出(2017)晋1124刑初59号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依法确认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某某与被告人曾某某、曾某就民事赔偿达成的赔偿协议,并已执行。上述事实,有下列经庭审举证、质证的证据在案证实,本院予以确认:(一)、书证: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到案经过,证明本案立案查处及被告人到案的情况。2、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照片证实,2016年9月15日21时29分至2016年9月15日22时8分临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在218省道临县城庄镇大有头村路段发现有一人死亡、死者为城庄人(乞丐),现场有死者鞋一只、土豆若干、红色无牌肇事二轮摩托车一辆、车身有血迹、驾驶人逃离现场。3、中国移动通信客户详单证实,曾某某发生事故后,曾某与王某某等人联系的情况。4、临县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尸体检验意见书证实,刘某X为颈髓断裂死亡。5、临县交警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证实,曾某某负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刘某X在本事故中无责任。6、户籍证明证实死者刘某X与其兄刘某某的基本情况。7、临县城庄镇上城庄村民委员会的情况说明证实,刘某X无父母、无配偶、无子女,与刘某某系亲兄弟关系。8、在逃人员登记表证实曾某某肇事前后的基本情况。9、前科劣迹查证表证实曾某某、曾某无前科的情况。10、协议书、谅解书证实,二被告人主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一)、证人证言:1、证人曹某某的证言证实,2016年农历8月15日该乘坐曾某某驾驶的无牌红色125摩托车在临县城庄镇大有头村路段撞到迎面走来的一个老汉的事实经过;2、证人李某某的证言证实,2016年3月通过我们村收破烂的某某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中铁六局在临县城庄小马坊干活的湖北十堰的小曾一辆二轮摩托车;3、证人李XX、刘XX、闫XX、郭XX等人的证言证实,2016年中秋节晚8时15分左右,驾车路过临县城庄镇大有头村路段时,看见有人在公路上躺着,旁边横停着一辆二轮摩托车,摩托车上还坐着两个人;4、证人李某甲的证言证实,2016年9月15日在218省道临县城庄镇大有头村路段,其叔刘某X被一辆二轮摩托车撞死的事实。5、证人王某某证实,有一天晚上,曾某某和曾某打电话让我去临县接曾某某回家,因为曾某某骑摩托车把脸摔伤了。(三)、视频资料临县公安局执法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证实,公安机关依法讯问曾某、曾某某的情况以及曾某辨认肇事逃逸案现场遗留二轮摩托车视频的情况。(四)被告人曾某某的供述,对交通肇事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且与其它证据相吻合。被告人曾某的供述,2016年9月15日晚,接到我哥曾某某的电话,称其在城庄往南,他骑的二轮摩托车碰了一个老头。看到我哥时,他的脸、手烂的厉害。后想向工程老板李某乙借车送他去离石火车站回家,李没有借我车。又称,事发时我哥骑得我的红色125二轮摩托车,当晚,大概23点左右,我和我妹夫王某某打电话说:曾某某骑摩托车撞人了,呆在临县不合适,让王接他回湖北房县,第二天下午,王某某说他快到临县了,第三天曾某某给我打电话说王某某将他接走了,后来我们再没通话。摩托车是我和李某某花500元买的。关于被告人曾某的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曾某犯窝藏罪的证据不足,应宣告无罪的辩护意见本院不予认定。根据被告人曾某、曾某某的供述,证人王某某、曹某某等人的证言及证据材料,可以确认被告人曾某明知被告人曾某某已经发生该起交通事故,是犯罪的人,公安机关正在摸排、抓捕过程中,仍然为其联系、安排、帮助其藏匿,具有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意图。故本院不予认定。另,被告人曾某的辩护人还提出,被告人曾某犯包庇罪的证据亦不足。其理由:包庇罪的客观要件是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的证明,误导司法机关偏离侦查方向,致使犯罪的人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本案中公安机关于2016年9月26日14时52分至2016年9月26日15时50分第一次对被告人曾某询问时,曾某就如实供述其兄曾某某骑车撞死人的事实,公安机关当天确定曾某某的身份信息,并进行网上通缉追捕。2016年9月27日8时50分,被告人曾某某到湖北省房县公安局大木派出所投案后,房县派出所值班民警帅某某、郑某某是通过查询全国在逃人员库,确定投案人员属网上逃犯后予以羁押的。在案无证据证实被告人曾某作了虚假证明予以包庇,仅凭公安机关的《关于侦破“9.15”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情况说明》,证据不足,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曾某犯包庇罪的事实,仅是逃逸案的一个情况说明。即阐述了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对破案过程的一种说明,并不能作为犯罪证据对犯罪行为进行指控,公诉机关经当庭举证、质证无证据予以证实。本院经审查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曾某犯包庇罪,证据不足,本院不予确认。对其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予以采信。本院认为,被告人曾某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无证驾驶无牌照机动车,行驶中未确保安全,造成一人死亡的后果,且负事故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山西省临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曾某某犯交通肇事罪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曾某某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案发后,被告人曾某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曾某某具有投案自首情节,依法予以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应予采纳。被告人曾某明知曾某某驾驶的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为其联系、安排、帮助其藏匿,具有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意图。公诉机关指控其行为构成窝藏罪,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被告人曾某的辩护人提出其行为不构成窝藏罪的辩护意见,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曾某犯包庇罪的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信,对于被告人曾某的辩护人提出的该项辩护意见,本院予以确认。由于被害人家属已按调解协议足额获得赔偿款,并对被告人的行为表示谅解,被告人有悔罪表现;二被告人系初犯、偶犯。且在审理中被告人曾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本院酌情予以从轻处罚。综合考量上述量刑情节,决定对二被告人从轻处罚。辩护人与此相关的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据此,根据被告人曾某某、曾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本院对二被告人做出庭前调查,均适用社区矫正,对二被告人宣告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百一十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及第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曾某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被告曾某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山西省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述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五份。审 判 长  薛探秀审 判 员  武广明人民陪审员  吕建平二〇一七年八月一日书 记 员  乔军军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