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云0129刑初124号

裁判日期: 2017-07-09

公开日期: 2017-12-04

案件名称

陆彩菊非法持有毒品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陆彩菊

案由

非法持有毒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第三百五十六条,第六十四条

全文

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云0129刑初124号公诉机关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陆彩菊,女,1962年8月16日出生于云南省寻甸县,汉族,家住昆明市“两区。2000年12月26日因贩卖毒品罪被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2005年1月17日减刑释放。因本案于2017年1月1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2月14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昆明市看守所。辩护人罗青松,云南胜初律师事务所律师。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寻检公诉刑诉(2017)11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陆彩菊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于2017年5月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关姣婕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陆彩菊及其辩护人罗青松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本院审理查明:2017年1月10日,被告人陆彩菊与吸毒人员艾某在昆明市“两区”管委会金源乡中心完小路边被寻甸县公安局仁德派出所民警抓获,民警当场从吸毒人员艾某身上搜出毒品可疑物。民警对被告人陆彩菊独自居住的昆明市“两区”管委会某乡某村委会某村50号住宅依法搜查,在客厅电视柜一个装“小柴胡颗粒”的药品包装纸盒内查获用红色塑料袋包裹的净重0.2克的毒品可疑物;在客厅电视柜一“美加净”纸盒内查获用红色塑料袋包裹的净重0.54克的毒品可疑物;在客厅一沙发垫下查获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的净重0.13克的毒品可疑物;在一楼卧室一黑色手提包内查获用黑色塑料袋包裹的净重0.07克的毒品可疑物;在被告人陆彩菊住宅入口处玉米杆堆内查获用红色塑料袋包裹的净重13.73克的毒品可疑物;在被告人陆彩菊客厅沙发靠背处和住宅入口处玉米杆堆内查获毒品称量工具杆秤和电子秤各一副。民警在被告人陆彩菊住宅共计查获毒品可疑物净重14.67克。经昆明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在被告人陆彩菊住宅查获的毒品可疑物中均检出海洛因成分。上述事实,被告人陆彩菊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被告人陆彩菊的供述,证人艾某、张某1、张某2的证言,辨认笔录及照片,现场搜查提取照片,称量、取样、扣押笔录及照片,现场提取、封装记录及照片,鉴定意见书,扣押物品清单,寻甸县公安局情况说明,前科材料,抓获经过,户籍证明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陆彩菊非法持有毒品海洛因14.67克,数量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陆彩菊因贩卖毒品被判过刑,又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从重处罚。在审理中,被告人陆彩菊当庭认罪。辩护人罗青松提出被告人陆彩菊主动带领民警到家中搜查,有自首情节;扣押的人民币52550元不能证明是非法所得,应予返还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公安民警根据情报线索当场抓获被告人陆彩菊,被告人陆彩菊配合民警到家中搜查是其应尽义务,其并非自动投案,不是自首;扣押的人民币52550元不能证明是毒资。公诉机关发表的建议判处被告人陆彩菊有期徒刑二年以上,二年六个月以下的量刑建议,本院予以采纳。根据被告人陆彩菊的犯罪性质、犯罪事实、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认罪态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第三百五十六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陆彩菊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二○一七年一月十一日起至二○一九年一月十日止,罚金在判决生效后三个月内缴纳)。二、查获的毒品海洛因14.67克、毒品称量工具二副依法予以没收。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舒迎东审 判 员  章云江人民陪审员  杨自平二〇一七年七月九日书记 员代  旭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