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01刑初76号
裁判日期: 2017-07-31
公开日期: 2017-09-29
案件名称
李国良放火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杭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凌某1,凌某2,李国良
案由
放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全文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附 带 民 事 判 决 书(2017)浙01刑初76号公诉机关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男,1953年10月3日出生,汉族,住杭州市富阳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2,男,1965年12月3日出生,汉族,住杭州市富阳区。被告人李国良,男,1964年12月24日出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农民,户籍地杭州市富阳区。因涉嫌犯故意毁坏财物罪于2016年10月2日被刑事拘留,因涉嫌犯放火罪于同年11月8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杭州市富阳区看守所。辩护人刘世柏,浙江思源昆仑律师事务所律师。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杭检刑诉[2017]6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国良犯放火罪,于2017年6月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审理期间,被害人凌某1、凌某2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合并审理了本案。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詹某及赵某出庭支持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凌某2,被告人李国良及本院通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的辩护人刘世柏到庭参与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国良因居住房屋的出路问题等与邻居产生纠纷,通过小剡村村委、常安镇政府等出面协调均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为此被告人李国良产生了将村里的厅堂、祠堂等烧毁的想法,以此达到更换村干部的目的。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被告人李国良先后四次窜至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项家村等地,采用打火机点燃稻草、木柴等方式,将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厅堂、小剡村李氏宗祠堂、项家村凌某1老房子等处点燃,造成大火。虽经消防队员、村民等及时扑救,仍造成李氏宗祠堂等处财物大量被烧毁。具体如下:1.2015年11月10日凌晨,被告人李国良窜至本市富阳区常安镇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厅堂,将附近戏台处的稻草、竹制撑垫等助燃物搬至厅堂门口处,并用打火机将稻草等物点燃,引起火灾,造成厅堂大门等被烧毁。2.2015年11月28日凌晨,被告人李国良再次窜至本市富阳区常安镇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厅堂处,将附近戏台处的稻草、竹制撑垫等助燃物搬至厅堂门口处,并用打火机将稻草等物点燃引起火灾,造成厅堂的前半厅基本被烧毁。经鉴定,损失价值人民币113850元(币种下同)。3.2015年12月9日凌晨,被告人李国良窜至本市富阳区常安镇小剡村李氏宗祠堂,将祠堂西厢房内放着的稻草等物用打火机点燃引起火灾,造成祠堂建筑基本被烧毁。经鉴定,损失价值8001346元(不含文物价值的受损)。4.2016年9月24日凌晨,被告人李国良窜至本市富阳区常安镇项家村祠堂附近,准备再次纵火烧毁祠堂,后因发现祠堂大门口有监控,惧怕被发现而离开。随后,被告人李国良在经过被害人凌某1家老房子时,用打火机将房子边上堆放着的一堆木柴点燃引起火灾,造成被害人凌某1家三层老房子起火被烧毁,放在家中的电器、衣柜等财物同时被烧毁。经鉴定,烧毁的房屋、谷物等价值36065元。2016年10月1日,被告人李国良被传唤归案。公诉机关为证实上述指控事实,当庭宣读或出示了被害人凌某1等人的陈述;李某2等证人证言;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及照片;价格鉴定结论书、物证检验报告等鉴定意见;监控视频等视听资料;打火机、电筒、鸭舌帽、扣押物品清单、抓获经过、户籍证明等物证、书证以及被告人李国良的供述等证据。据此,认为被告人李国良故意多次纵火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应当以放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提请本院依法惩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凌某2诉称,被告人李国良放火烧毁原告人所有的项家村老房屋及屋内财物,造成经济损失计36065元,请求判决李国良赔偿经济损失。被告人李国良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无异议,辩解其是因为房屋出路问题多年无法得到解决等问题才去放火,也是被逼无奈。李国良表示愿意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凌某2的经济损失。其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李国良犯放火罪无异议,认为李国良具有坦白、认罪态度好及主观恶性不深等从轻处罚情节,请求对李国良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国良因居住房屋的出路问题等与邻居产生纠纷,经小剡村村委、常安镇政府多次出面协调,均未能解决。李国良认为村干部不负责任,遂产生了烧毁村里祠堂的想法,欲借此报复并更换村干部。李国良还怀疑富阳区常安镇项家村的人偷拿其山地上的毛竹、栗子等物而生报复之念。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被告人李国良采用打火机点燃稻草、竹席、柴堆等方式,在富阳区常安镇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又称厅堂、香火厅)、小剡村李氏宗祠(又称李氏祠堂、李家祠堂)、项家村凌某1和凌某2的老房子等处放火,造成财产损失计815万余元。具体事实分述如下:1.2015年11月10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李国良携带打火机窜至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将附近戏台处的稻草、竹席等助燃物搬至祠堂门口,用打火机点燃稻草、竹席,引起火灾,造成厅堂大门部分被烧毁。2.2015年11月28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李国良携带打火机再次窜至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将附近戏台处的稻草、竹席等助燃物搬至祠堂门口,用打火机点燃稻草、竹席,引起火灾,造成祠堂前半厅基本被烧毁,经鉴定,损失价值113850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出举的下列证据证实:(1)证人李某3的证言,证明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前厅在2015年11月前后两次着火,第一次着火是在11月上旬,着火点是在大门口,大门部分被毁损;第二次着火是在11月28日凌晨2、3时,其接到村民李某4的电话后拨打电话报警,这次火灾烧毁了前厅以及堆放在厅内的准备用于修复厅堂大门的木材。前山园自然村厅堂建造于民国初期,砖木结构,厅堂北面与一户民宅相连,其他三面是空地,2011年被翻修过。前山园自然村有一处戏台,戏台上闲置有稻草、竹席等物品。(2)证人李某4的证言,证明其系前山园自然村村民,住在厅堂附近。2015年11月28日2时43分,其发现厅堂着火后电话告知李某3,并参与灭火。半个月前,厅堂也着过一次火等内容。(3)证人李某2的证言,证明2015年11月,小剡村前山园村厅堂有过两次起火,第一次是在11月10日凌晨2、3时许,这次起火的主要位置在厅堂西南角;第二次起火是11月28日凌晨2、3时许,厅堂的前半间几乎被烧尽,后半厅没有烧到。第二次起火的面积比第一次大,损失也更大。李国良是小剡村上边自然村村民,他曾因房屋出路问题与邻居发生过争吵,他也找村干部出面协调过几次,但一直未能妥善处理。为此,李国良自感不满,对村干部也有意见等内容。(4)证人李某5的证言,证明村里的厅堂着过两次火,第一次是2015年11月初,厅堂大门的一边起火,后被及时扑灭,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第二次是2015年11月28日凌晨,大门另一边先起火,整个门楼被烧毁。后来听村民说,有人将放在戏台上用于晒稻谷的竹席搬到厅堂门口放火,其到戏台处查看,发现其放置在戏台上的一张竹席不见了等内容。(5)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证明①2015年11月10日11时40分至12时40分,公安机关依法对小剡村前山园自然村祠堂火灾情况进行勘验检查,经勘查,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坐东朝西,东侧和南侧为空地,西侧为村道,北侧为前山园32号农宅,祠堂与32号农宅之间弄堂宽约140厘米。祠堂大门呈关闭状,大门前有台阶及平台,在大门南侧门板上见有火烧痕迹,平台地面上见有未燃尽的竹条、稻草(均实物提取)及燃烧残留物(形状似竹席,实物提取);打开大门,见祠堂内地面上有大量瓦片、未燃尽的木头及燃烧残留物等,祠堂屋顶呈缺损状,立柱、横梁基本完好。②2015年11月28日4时40分至5时40分,公安机关依法对前山园自然村祠堂进行现场勘验检查。经勘查,祠堂大门门前台阶地面可见木炭及碎瓦片,大门两侧有两根与墙体相连的木柱,木柱靠墙体一侧完好,外侧呈炭状,大门的门框、上梁、椽子呈坍塌状,外观呈炭状;进入大门后,地面可见木炭、碎瓦片以及木柱,其中木柱的外侧呈炭状,祠堂里侧见有多根红色木柱,外观完好,祠堂后侧两扇铝合金卷闸门完好并呈关闭状。③2016年12月23日13时45分至14时10分,公安机关对前山园自然村祠堂的方位进行补勘,经勘查发现前山园自然村祠堂东侧为村道和空地,东侧村道向南约80米为戏台,戏台内放置有风车、柜子、竹席等物品。上述现场勘验照片经被告人李国良当庭辨认,确认两次放火的地点都是在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大门处。(6)火灾现场勘验笔录及火灾情况分析报告,证明2015年11月28日9时30分至11时许,杭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富阳区大队依法对前山园自然村香火厅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勘验情况是:从香火厅外墙看,东侧、南侧和北侧墙面均完好且无过火过烟痕迹,西侧大门及屋顶有过火痕迹,大门基本被烧毁,大门处地板上掉落着大量砖瓦,屋顶砖瓦木梁烧毁塌落烟熏痕迹明显。大门基本被烧毁炭化,右大门烧毁比左大门严重,且有脱落痕迹。大门内侧上方木梁和柱子被烧毁严重且炭化,上盖瓦片完全掉落。香火厅北侧屋顶梁柱及砖瓦被烧掉落,靠北侧墙面的木柱被烧炭化,且西侧烧毁比东侧严重。香火厅前厅南侧墙面无过火痕迹而北侧墙面有过火痕迹,香火厅后厅无过火痕迹。经细项勘验发现,香火厅右大门处木梁柱被烧毁炭化程度比其他地方明显严重且有成白的状态;香火厅大门外外围的水泥栏杆从北往南数第四根栏杆处有明显的过火痕迹,且从第四根栏杆顺往大门方面地面上有被烧毁类似竹子编的垫子燃烧物。综上勘验情况,认为前山园自然村香火厅火灾有人为纵火嫌疑。(7)物证检验报告,证明送检的未燃尽的稻草、竹条和燃烧残留物中均未检出汽油残留物成分和柴油残留物成分。(8)接受证据清单、销货清单、杭州市富阳区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价格认定结论书,证明前山园自然村祠堂前半部分被烧毁,现已被重新修建,重新修复面积为115平方米,经鉴定祠堂损失(烧毁部分修复)价格为113850元,其中木料58000元、装饰用的“牛腿”、花板、梁托等22000元及人工费33850元。(9)被告人李国良的供述,证明其因为房子的出路问题与邻居有矛盾,但找村里、派出所、政府等相关部门解决均未处理好,其对村干部不满,认为他们不负责任,遂产生放火烧掉村里祠堂以达到更换村干部的目的。2015年下半年一天晚上12时30分许,其戴着一顶鸭舌帽、拿着一个手电筒、一个一次性打火机从家中出来,来到前山园厅堂。其先到前山园村戏台处抱了一捆稻草及一张竹席放在厅堂大门口,将竹席靠在大门上,将稻草放在竹席下面,再用打火机点燃稻草,随后离开。数日后,其听说前山园村的厅堂没有烧掉,想继续去烧。约过了半个月,也是晚上12时30分许,其采取相同手段再次在前山园厅堂大门口放火,几日后听说厅堂前半间已经烧毁,但没有去现场看。2016年3月,其路过厅堂时看到已经修好了等内容。上述证据均经庭审质证无疑,证据间能相互印证,本院予以确认。3.2015年12月9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李国良携带打火机窜至小剡村李氏宗祠西厢房内,用打火机点燃房间内的稻草、农具等物引起火灾,造成祠堂建筑基本被烧毁。经鉴定,损失价值8001346元(不含文物价值的受损)。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出举的下列证据证实:(10)证人李氏3的证言,证明2015年12月9日2时50分许,其发现祠堂着火,立即跑到祠堂门口,看到祠堂西南角的西厢房火势较大,已经蔓延到祠堂中部位置,祠堂东侧火势相对较小,其赶紧拨打119电话报警。其担心与祠堂相距较近的李叶良家被大火殃及,就敲门叫醒李叶良,并帮助他从家中搬出家具。随后,大火被赶来的消防队员扑灭。李氏祠堂大门朝南,大门两边有两扇侧门,左右两侧还有两扇小门,北面没有门,祠堂四周都是泥墙结构,房顶是木结构。祠堂东面是李叶良家及一些猪舍,南面是老年协会、西面有好几户人家等内容。(11)证人李某6、鲍某、李某7的证言,证明其三人住在小剡村李氏祠堂附近,2015年12月9日2时40分许,李某6发现小剡村祠堂着火,遂拨打110电话报警。祠堂前半间靠近大门处先着火,大火蔓延至整间祠堂,后被消防队员扑灭,但祠堂基本被烧毁,只剩下四堵墙等内容。(12)证人李某8的证言,证明其是小剡村报账员,负责保管祠堂钥匙。2015年12月1日晚,“送戏下乡”活动在祠堂举行,活动结束后其关闭祠堂电源总闸并锁上大门。祠堂西面有一间厢房,厢房内放有粪桶,附近老百姓有时会到厢房内上厕所,所以厢房的小门平时都是开着的。厢房内还存放有附近老百姓放置的打稻机、双轮车、风车、打草鞋用的物件等物品。(13)证人李某9的证言,证明李氏祠堂平时锁着大门,有人来参观或者要举行活动时才打开,但祠堂西侧厢房的门是开着的,以方便在老年协会活动的人到西厢房内上厕所。西厢房与祠堂不相通,中间用木墙隔开。李氏祠堂于七八年前翻修过,房屋结构比较新等内容。(14)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证明2015年12月9日4时16分至9时40分,公安机关依法对小剡村李氏宗祠火灾现场进行勘验检查。经勘查,李氏宗祠东侧为猪圈、农宅,距离农宅和猪圈分别是3.55米和4.9米,南侧为储藏室、老年协会、小剡村43号,距离老年协会4.26米,西侧为小剡村村委,相距1.1米,北侧为农宅,相距2.3米。李氏宗祠着火后东侧墙体完好,墙体北侧有两个门洞;李氏宗祠南侧经现场保护人介绍原有三扇木质门,东西两侧原各有一扇小门,现已全部烧毁,东南角门边放置有一辆烧毁后的三轮车,三轮车车兜内有烧毁后的残渣(提取备检),三轮车南侧地面上有烧毁后的残渣(提取备检),西南角门边放置有烧毁后的劳作工具;李氏宗祠西侧墙体完好,墙体北侧有两个门洞,李氏宗祠北侧墙体完好。现场勘验照片经被告人李国良当庭辨认,确认放火点位于李氏宗祠西厢房内。(15)火灾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火灾情况分析报告,证明2015年12月9日14时至15时,杭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富阳区大队对位于富阳区常安镇小剡村李氏宗祠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检查。经勘查,李氏宗祠大门基本被烧毁,只剩两个石柱,其余三侧外墙完好且无过火过烟痕迹;李氏宗祠东北角落处有两个铁制物品被烧毁变形;李氏宗祠墙面上的电气线路被烧毁。综上勘验情况,认为李氏宗祠火灾有人为纵火嫌疑。(16)物证检验报告,证明送检的地面上残渣、三轮车上残渣中均未检出汽油残留物成分和柴油残留物成分。(17)杭州市富阳区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价格认定结论书,证明根据提供的受损房屋资料及认定人员通过对现场残留物的比对核实,受损物品主要包括砖瓦、门窗、立柱、横梁、楼梯、“牛腿”等物品;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本次受损标的推定为全损;认定人员通过征询办案机关及标的房屋管理单位,调取了原始房屋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并聘请了古建筑设计院专业人士,共同对现场进行残留物材质核查、比对原始资料,绘制祠堂原貌设计图,测算修复工程概算,经综合分析、测算后确定受损数量;由于标的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其受损的物品及其价值均已无法恢复原状,故仅以修复所对应的目前市场可替代的规格材质及相近的构件进行数量统计并测算。故李氏宗祠祠堂在价格认定基准日的认定价格为8001346元(不含文物价值的受损)。(18)富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万龄桥’等十七处文物遗迹为富阳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复”、李氏宗祠维修设计方案、李氏宗祠图集复印件,证明李氏宗祠的建筑结构、基本样貌,2004年12月李氏宗祠被富阳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李氏宗祠被修缮过。(19)被告人李国良的供述,证明数日后凌晨,其戴着同一顶鸭舌帽、携带手电筒和打火机来到小剡村李家祠堂,祠堂的大门是锁着的,西边的一个门开着,里面是个小单间,与祠堂不相通,其从边门进入看到房间里放着打稻机、双轮车及一些稻草,其就用打火机点燃稻草,随后离开。次日,其听说祠堂着火被烧掉了,几日后其路过祠堂,看到祠堂被烧得只剩几堵墙等内容。4.2016年9月24日凌晨,被告人李国良携带打火机窜至常安镇项家村祠堂附近,准备纵火烧毁祠堂,后因发现祠堂大门口有监控,惧怕被发现而离开。随后,被告人李国良途经被害人凌某1、凌某2家老房屋时,用打火机点燃堆放在屋前边的一堆木柴,引起火灾,造成房屋及屋内的电器、柜子、稻谷等财物被烧毁。经鉴定,被烧毁的房屋、谷物等财物价值36065元。2016年10月1日,被告人李国良被传唤归案。另查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凌某3因其所有的房屋及屋内物品被烧毁,已遭受经济损失36065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出举的下列证据证实:(20)被害人凌某1、凌某2的陈述,证明2016年9月24日凌晨,其兄弟二人共有的项家村三层木结构房屋起火,房屋基本被烧毁。被烧毁的房屋面积大概七八十平方米,屋内的电线于十年前全部换过并且电线穿管铺设。房屋内不住人,堆放一些家具、约750斤稻谷以及一些杂物等,屋前边堆放着一堆木柴、一捆香樟树枝叶,木柴堆上还盖了彩钢瓦等。该房屋距离项家村祠堂约10米等内容。在案另有证人凌某4的证言证明被烧毁的老房屋系凌某1和凌某2二人所有。(21)证人金某的证言,证明2016年9月24日2时13分许,其发现前面的凌某1老屋着火,遂大喊“救火”并报警。其最开始看到凌某1老屋门口墙角处的火势较大,这个位置平时堆放有木柴,火最终被村民和消防队扑灭。该房屋没有住人,被凌某1用来堆放杂物等内容。(22)证人凌某5的证言,证明2016年9月24日凌晨2时20分许,其在家中睡觉时听见有人大喊救火,起床后看到凌某1老屋起火,其赶紧叫家人下楼到屋外。凌某1房屋与其所住房屋是紧挨着的,如果不及时扑灭火,其家也很可能被烧毁。现在其家的一面墙有多处裂纹、需要重新修复等内容。(23)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证明2016年9月24日9时55分至10时40分,公安机关依法对位于富阳区常安镇项家村凌某1家老房子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检查。经勘查,该老房子东侧为村道,南侧为水沟,西北两侧为农宅楼,往西南侧约10米为项家村文化礼堂,该礼堂大门墙上装有监控摄像头。凌某1家老房子破损痕迹明显,屋顶坍塌已缺失,四周墙体上及屋内被火烧痕迹明显。老房子西南侧外墙边水沟位置堆放有木材堆,木材堆被火烧痕迹明显。现场勘验照片经被告人李国良当庭辨认,确认放火点是房屋前边的一木柴堆。(24)调取证据通知书、调取证据清单、监控视频及截图照片,证明公安机关依法调取了富阳区常安镇项家村祠堂门口、李某4家(位于李国良家屋前)屋后的监控视频并制作成光盘及截图照片。监控视频显示2016年9月24日12时40分许,一男子从李国良家下楼并离开,该男子戴一顶帽子、背一只双肩包;25日1时47分许,一可疑男子出现在项家村祠堂大门口监控视频内,沿着墙角走,刚从墙角边出来就即刻退回;25日3时26分许,一男子回到李国良家,先到一楼厕所间再走楼梯上二楼。经被告人李国良当庭辨认监控视频及截图照片,确认李某4家屋后监控视频中的男子即是其本人,项家村祠堂门口监控视频中的男子样貌看不清,但确认其来到项家村祠堂门口后做过相同动作。(25)侦查试验笔录、视频及截图照片,证明2016年9月29日和30日,侦查机关开展了两次侦查试验,以获取项家祠堂门口监控中发现的嫌疑人的身高、体型等可用于侦查工作的信息。经侦查试验,测算嫌疑人身高在161厘米至151厘米之间,靠近161厘米。(26)李国良家与凌某1家的卫星地图说明,证明李国良家与凌某1家的直线距离为1.57公里。(27)杭州市富阳区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价格认定结论书,证明被烧毁房屋在价格认定基准日的认定价格为34980元,稻谷的认定价格为1085元。(28)被告人李国良的供述,证明因项家村人偷盗其山地上的毛竹、栗子等物且在其山地上挖路事前未与其协商、事后也未做出赔偿,认为项家村人比较坏,产生烧毁项家村祠堂的想法。2016年9月某日凌晨,其戴着同一顶鸭舌帽、携带手电筒与打火机、背着一个小背包,沿山路由家中走到项家村祠堂,想放火烧掉祠堂,但走近时看到大门口有监控,便离开。其见祠堂边上有一间没有亮灯的、较旧的瓦房,遂点燃堆放在房子门口石坎上盖有铁皮的一堆木柴,随后离开。其身高158厘米等内容。证明本案事实的证据还有:(29)证人李氏4的证言,证明其是礼门村村民,李国良是小剡村村民,二家在两村交界处前后相邻,因出路问题有纠纷。经村干部和镇司法所调解均未解决该纠纷等内容。(30)证人李氏1的证言,证明其系李国良的母亲,与儿子李国良、李氏2住在一起。其家因出路问题与屋后的邻居李氏4吵架、打架数次,找村干部及镇司法所出面均未解决,邻里矛盾都是李国良出面处理等内容。(31)证人李氏2的证言,证明其与母亲李氏1、哥哥李国良同住一幢农宅。其房子位于上边村与礼门村交界处,因出路问题与邻居李氏4有矛盾,李国良与李氏4发生过数次争吵,其认为村干部能力不行,没能解决问题等内容。(32)调取证据通知书、调取证据清单、市长公开电话记录,证明2015年3月19日李国良拨打“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反映其家门口的村道上堆积有大量建筑垃圾,要求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同年3月26日常安镇政府反馈办结信息为:该投诉由土地权属纠纷引起,反映人与李氏4均认为土地归其个人所有,故李氏4将石头、沙子堆放在该区块,目前行人可通行,村支两委已多次调解,双方未能达成共识,下一步将由镇司法部门进行调解。(33)治安调解协议书,证明2013年5月李国良因土地纠纷与项家村的村民发生打斗,李打伤对方,后由常安派出所调解处理,李国良赔偿给对方医疗费3000元,所涉土地问题由两村的村干部协商解决等内容。(34)搜查证、搜查笔录及照片、扣押清单,鸭舌帽、手电筒、打火机、背包等物证,证明2016年10月1日20时20分至21时40分,公安机关依法对李国良的住处进行搜查,在李国良房间内查扣双肩包一只、手电筒一只、鸭舌帽四顶(其中一顶鸭舌帽帽檐破裂)、打火机三只(其中一只打火机上有绿色图案)等物品。经被告人李国良当庭辨认被扣押物品,确认印有绿色图案的打火机系其四次放火用的点火工具、帽檐破裂的鸭舌帽系其四次前往放火地点时所戴的遮掩工具、手电筒系其第四次放火时携带的照明工具等。(35)户籍证明,证明被告人李国良的基本身份情况。(36)归案经过,证明被告人李国良系被动归案。(37)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交的身份证、项家村村委会出具的证明、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归户卡及鉴定意见通知书等证据,证明原告主体资格适格及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等内容。上述证据均经庭审质证无疑,证据间相互印证,本院予以确认。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李国良因相邻权纠纷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生报复之念,故意使用打火机点燃易燃物放火,烧毁与其他民房毗邻的祠堂及农宅,危害公共安全且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关于被告人李国良所提放火动机的辩解及其辩护人所提李国良主观恶性不深的辩护意见,经查,李国良家与邻居确实存在相邻权纠纷,李国良通过相关途径未能解决,但这不能成为李国良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理由,李国良为报复而多次放火,足见其主观恶性深。故李国良以此为由请求从轻处罚的辩解不予采纳,辩护人所提李国良主观恶性不深的辩护意见也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关于辩护人所提李国良具有坦白、有悔罪表现等从轻情节的辩护意见,经审理认为,李国良被动归案后能主动交代所实施的主要罪行,庭审中亦能认罪并有一定悔罪表现,依法可从轻处罚。辩护人所提该项辩护意见予以采纳。李国良的放火行为造成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凌某2的房屋及屋内财产被焚毁,李国良依法应赔偿两原告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两原告人所提合法诉请应予支持,具体赔偿数额由本院依法视情确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李国良犯放火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被告人李国良赔偿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凌某1、凌某2经济损失计人民币3606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刘宏水人民陪审员 魏卫理人民陪审员 车群怡二〇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书 记 员 曹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