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鄂0104民再2号
裁判日期: 2017-07-28
公开日期: 2017-08-31
案件名称
江晓东诉余长明、陈乐伟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院
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武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江晓东,余长明,陈乐伟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全文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鄂0104民再2号原审原告江晓东,男,1952年7月10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住武汉市硚口区,委托代理人汪爱珍(江晓东之妻),1954年9月15日出生,汉族,住址同上。委托代理人章家英,湖北凌枫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余长明,男,1962年5月6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住武汉市硚口区,委托代理人韩鎏、姜瑶,湖北英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陈乐伟,男,1955年11月8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住武汉市硚口区,原审原告江晓东与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4月30日作出(2012)鄂硚口民一初字第01187号民事判决,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不服本院判决,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7月30日作出(2014)鄂武汉中民二终字第00486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仍不服,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4日作出(2014)鄂民申字第01350号民事裁定,指令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再审于2016年1月7日作出(2015)鄂武汉中民二终字第00486号民事判决,撤销(2014)鄂武汉中民二终字第00486号判决及本院(2012)鄂硚口民一初字第01187号民事判决,并将该案发回本院重审,本院另行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3月13日公开开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原审原告江晓东委托代理人汪爱珍、章家英,原审被告余长明及委托代理人韩鎏、原审被告陈乐伟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原告江晓东在原审中诉称,2012年6月14日上午9时许,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来到原告办公室质问激励股、工资待遇等事情,原审原告均作出了相应回答。没说上几句话,原审被告陈乐伟即抱住原审原告,原审被告余长明拿起桌上的烟灰缸数次击砸原审原告头部,原审原告被打昏在地。公司其他人发现后冲进办公室,见原审被告陈乐伟仍双手按着躺在地上的原审原告,原审被告余长明用拳头殴打原审原告,导致原审原告头破血流、鼻腔出血,随即被送往同济医院以“I级颅脑损伤”收治入院治疗至2012年7月31日。后经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宝丰街派出所委托司法鉴定,原审原告的损伤程度为轻微伤。2012年7月5日,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对两原审被告分别作出了“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一千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现原审原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两原审被告支付原审原告因此事故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鉴定费损失计165349.40元;2、两原审被告支付原审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30000元;3、后期治疗费由法院判决;4、由原审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原审原告于2013年4月15日申请追加诉讼请求残疾赔偿金39596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在原审中辩称,医疗费跟原审原告伤情明显不符,护理费因原审原告退休了没有误工证明,不予认可,住院伙食补助费15元/天,不能按石油内部计算方法,鉴定费800元是此次事故后发生的,另外的2800元是行政诉讼中产生的,与本案无关联性,劳动能力鉴定不是通过本庭委托,鉴定依据不清,不能作为人身损害赔偿依据,法律关系性质不一样。关于本案事实,虽然原审原、被告发生纠纷且原审原告受伤,综合原审原告提交证据及鉴定书出院记录,及后期提交的原审原告受伤门诊记录、出院记录、门诊记录和原审原告伤情是不相符的,几份鉴定书内容也不相符。病历及鉴定书上鉴定的原审原告伤情是否就是原审原、被告产生争执时产生的,我们认为没有关联性,不予认可。请法院驳回原审原告全部诉请。原审原告江晓东为支持其诉请,在原审中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证据一、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鄂武汉中行终字第00092、00097号行政判决书,证明原审原告被原审两被告致伤的事实。证据二、湖北中真司法鉴定所及湖北诚信司法鉴定所出具法医司法鉴定意见书、三次鉴定费发票,证明原审原告因此事故伤残情况及所花费鉴定费。证据三、住院病历及医疗费收据,证明原审原告受伤情况及所花费医疗费158645.40元。证据四、石化股份鄂办(2011)40号关于调整出差补助标准的通知,证明原审原告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应按照35元/天计算。证据五、工伤与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证明原审原告工伤的致残程度为十级。证据六、湖北诚信司法鉴定所出具的法医鉴定意见书,证明原审被告陈乐伟2012年6月14日受到外伤的证据不足。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为支持其抗辩理由,在原审提交如下证据:证据一、原审原告伤情照片,证明原审原告实际伤情仅为头皮擦伤,没有裂伤伤口及清创缝合。证据二、门诊病历,证明原审原告病历内容涉嫌伪造伤情。证据三、病情介绍,证明原审原告涉嫌单独或伙同主治医师姚华雄提供虚假病情介绍,存在欺诈行为。经庭审质证,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对原审原告提交的证据一真实性无异议,但证明目的不予认可;证据二中院判决书里认为中真鉴定书鉴定程序违法,故不予认可,对诚信的鉴定书因原审原告提交的病历是复印件缺乏鉴定材料,并且鉴定结论与我方申请的鉴定事项不相符,故对鉴定结论不予认可,鉴定费发票已经在前面案子处理过了,跟本案无关,不予认可;证据三病历不完整,真实性不予认可,因病情描述和实际病情不相符。没有记载诊疗过程的医嘱,检验报告与患者做的相关检查是不符合的。原审原告提交的病历证据是在举证期届满后提交的,程序不合法。医疗费发票真实性认可,但不能证明是原审原告合法治疗的费用;证据四证明目的不予认可;证据五真实性无异议,但与本案无关联性不予质证;证据六在之前庭审都没有采信,该证据不在司法鉴定权限内,不予认可。原审原告对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提交的对证据一来源有异议,证明内容不能符合原审被告的证明目的,有异议;证据二真实性无异议,证明目的不认可;证据三证明目的不予认可。对上述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采信;对有异议的证据,将结合庭审综合评判。原审经庭审举证、质证,结合当事人陈述,并根据已生效的(2013)鄂武汉中行终字第00092号、00097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查明以下事实:原审原告江晓东系湖北腾龙公司董事长(现已退休),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系湖北腾龙公司员工,原审原、被告之间工作关系不和睦。2012年6月14日上午10时许,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相约到原审原告江晓东办公室(省石油大厦805室)找原审原告江晓东谈话中发生争执、拉扯扭打致原审原告江晓东受伤,并入同济医院入院治疗48天,产生医疗费158645.40元。后经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宝丰街派出所委托,湖北中真司法鉴定所作出鄂中司鉴【2012】同鉴字第561号法医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江晓东损伤程度属轻微伤。2013年1月28日,经本案两原审被告的申请,本院行政庭委托,湖北诚信司法鉴定所作出鄂诚信【2013】临鉴字第66号法医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被鉴定人江晓东损伤程度属轻微伤。现原审原告因此损伤请求两原审被告共同赔偿:医疗费158645.40元,护理费4224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680元,法医鉴定费8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0元,残疾赔偿金39596元,合计234945.40元,并由原审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原审认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因过错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两原审被告因工作纠纷将原审原告打至轻微伤,主观上存在过错,其侵害行为与原审原告的人身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原审原告因此人身损害事件所受的损失应得到赔偿。原审经审核后认定,原审原告江晓东因此人身损害事件所受的损失为:医疗费158645.40元,护理费3120元(65元/天*48天),住院伙食补助费720元,法医鉴定费800元,合计163285.40元。关于原审原告请求的残疾赔偿金,因其出示的伤残证明系由武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不属于法医伤残鉴定,故本院对此劳动能力伤残结论不予审理,原审原告可另行主张权利。因原审原告未达到人身损害伤残,则本院对原审原告请求的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不予支持。关于两原审被告辩称,原审原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度医疗的意见,在庭审中本院已向原审两被告释明,可申请启动鉴定程序来确定原审原告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治疗。因原审两被告放弃此鉴定,则本院对原审原告所产生的医疗费予以全部支持。另关于原审两被告辩称,原审原告与主治医师合伙欺诈并由主治医师提供虚假病情的介绍,导致原审原告伤情在鉴定过程中加重的意见,因鉴定意见书未鉴定后期治疗费等费用,对本案的赔偿数额无关联性,故本院对此辩称意见不予支持。关于原审两被告辩称原审原告所出示的出院小结中出院印章系伪造的意见,经本院同原审原、被告双方到现场调取出院印章,经住院部工作人员告知,病人出院印章系无法律效力的印章,单位对此不保留印模;同时经常变换印章,故无法调取原审原告出院时间的印章。本院结合出院记录(原审原、被告均持有以及电子病历档案调取的)能证明原审原告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出院的事实。最后,关于原审两被告提出的多项对原审原告伤情成因以及伤害程度的鉴定申请,因该案伤情已在生效的法律文书中予以确认,故本院对原审两被告提出的鉴定申请不予支持。据此,原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判决由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赔偿原审原告江晓东人民币163285.40元,驳回原审原告江晓东的其它诉讼请求。原审原告江晓东在再审重审中诉称同原审诉称,诉讼请求变更为:赔偿医疗费154948.40元(住院费发票为155570.35元,其中含住院伙食费3697元,此次我方予以扣减)、门诊费用3075.02元、护理费4224元、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为1680元,伤残赔偿金36748元,司法鉴定费2800元,共计200400.40元。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在再审重审中辩称,对双方斗殴的事实不持异议,但对原审原告花费158645.40元医疗费是否用于治疗头部受伤,是否用药合理,是否存在过度医疗,是否存在不合理费用提出了异议,并依法提出了鉴定申请。但鉴定机构审查发现病历存在多种问题,导致鉴定机构无法做出鉴定而退案,原审原告应就此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关于原审原告请求的残疾赔偿金,因其出示的伤残证明系不具备鉴定资质的武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不属于法医伤残鉴定,故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原审原告江晓东在重审中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交原审提交的六份证据外,又提交了二份新证据。证据一、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对鲁修文、李本汉、叶建国的询问笔录,证明其去劝架时原审被告对原审原告实施殴打。证据二、照片三张,证明原审原告被打的事实。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在重审中为支持其抗辩理由,向本院提交原审提交的三份证据外,又提交了二份新证据。证据一、门诊病历复印件,证明原审原告签名自愿入住7楼住院病床,人为增高住院费用。证据二、中真司法鉴定所不予受理通知书、中南医院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函,证明送检材料为复印件,不具备鉴定条件的责任由原审原告承担。经庭审质证,对于原审原告及原审被告在原审中已提交的证据,本院重审时的认证意见同原审。重审中双方当事人对对方提交的新证据均不予认可,对于原审原告江晓东在重审中提交的证据一询问笔录,本院认为该证据是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对证人所作的询问笔录,应予采信,证据二照片,可以印证原审原告被打伤的情形,本院予以采信。对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提交的证据一,因是复印件,原审原告亦不予认可,本院不予采信。证据二湖北中真司法鉴定所的退案函,仅说明该所无药剂师,而无法鉴定。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的退案函中称住院病人费用明细清单,药物使用数量与送检医嘱不相吻合,部分化验单不规范、无报告人、核对人签字,参考值范围有明显错误,有的化验单不清晰,故难以据此作出评价。该退案函虽是真实的,但不能作为鉴定结论使用,只能证明医院诊疗行为有不规范之处,导致鉴定所将该案退回,并不能达到原审被告认为举证责任应转归原审原告的目的。本院再审重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事实基本一致。另查明原审在认定原审原告住院医疗费中,含有伙食费3697元,应予扣除。重审中经本院释明,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提交申请,要求对原审原告江晓东是否因头部伤住院治疗、治疗是否与头部伤相关联、是否存在过度医疗进行司法鉴定。本院根据申请方的申请,前后委托三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均被退案。前两家机构退案理由是因无药剂师专业法医,目前不能受理此案。第三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受理后,经审阅送检材料,认为住院病人费用明细清单、药物使用数量与送检病历医嘱不相吻合,部分化验单不规范、无报告人、核对人签字,参考价值范围有明显错误,有的化验单不清晰,故难以作出评价,予以退案。后经本院向原审被告释明,还可向其他鉴定机构申请鉴定,但原审二被告拒绝,认为应由原审原告举证。本院重审认为,原审原、被告系同事关系,本应友好共事,但因工作琐事发生纠纷,两原审被告将原审原告打致轻微伤,其主观上有过错,且其实施的损害行为与原审原告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公民享有生命权、健康权,因过错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原审原告因此次人身损害行为所受的损失应依法得到赔偿。本院经审核后认定,原审原告因此次人身损害事件所受的损失为:医疗费154948.37元,护理费4224元,住院伙食补助费720元,法医鉴定费800元(另2000元,是在行政案件中的鉴定费,本案不予考虑),合计160692.37元。关于原审原告请求的残疾赔偿金,因其提交的伤残证明由武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不属于法医伤残鉴定,故本院对此不予审理。关于两原审被告辩称,原审原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重审中原审两被告经本院释明后,提出了鉴定申请。前两家鉴定机构因无药剂师专业法医无法鉴定而退案,第三家鉴定机构因前述理由而退案,并不能代表鉴定结论,不能证明其他机构不能鉴定,只能说明医院在管理上不完善,资料不全导致鉴定不能。且原审原告并非医学专业人士,只是一名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如何治疗、如何用药的选择权一般都是掌握在医生手中,原审两被告据此不再申请鉴定,将举证责任转向原审原告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的规定,原审两被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本案经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审被告余长明、陈乐伟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赔偿原审原告江晓东160692.37元。二、驳回原审原告江晓东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450元,由原审两被告余长明、陈乐伟负担1000元,原审原告江晓东负担450元。当事人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应在提交上诉状时,根据不服本判决的上诉请求数额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款汇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户名: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账户:17×××67;开户行:农行武汉民航东路支行。上诉人在上诉期满七日内仍未预交诉讼费用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朱继承人民陪审员 王汉云人民陪审员 刘雪辉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七日书 记 员 刘婧敏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