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甘0982刑初187号
裁判日期: 2017-07-24
公开日期: 2017-08-28
案件名称
张龙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敦煌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敦煌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龙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
全文
甘肃省敦煌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甘0982刑初187号公诉机关敦煌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龙,男,户籍地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现住民乐县。因涉嫌骗取贷款罪于2017年3月10日被敦煌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24日被依法逮捕,现羁押于敦煌市看守所。辩护人严连奎,甘肃嘉煌律师事务所律师。敦煌市人民检察院以敦检公诉刑诉(2017)16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龙犯骗取贷款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敦煌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叶春花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龙及其辩护人严连奎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敦煌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张龙系敦煌市六和生态种羊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社员,该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月15日,并在敦煌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注册地址在敦煌市郭家堡镇六号桥村养殖园区,主要经营种羊养殖业,共有七名社员。2014年1月,根据政府关于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该合作社七名社员以互相联保的方式向敦煌农商银行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其中张龙申请贷款240万元。在申请贷款时,按政策规定每名社员现有羊只存栏数300只以上,否则不符合贷款条件不予贷款。被告人张龙明知位于郭家堡镇养殖园区自己养殖场的羊只存栏数仅有100余只,不足300只,为取得该笔贴息贷款,谎称自己在民乐县老家还有羊,两地羊加起来已超过300只,实际上张龙在民乐县老家未养羊,张龙在骗取银行工作人员信任后,于2014年1月29日成功取得240万元贷款,并按贷款规定先期使用了其中的20万元,余款扣除利息后存入合作社对公账户,由合作社统一保管。因该笔贷款为政府贴息贷款,意为扶持敦煌本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所以贷款发放后由郭家堡镇政府及敦煌农商银行两方监管使用,属专款专用,必须用于购买羊只及饲料等用途,合作社社员使用贷款时必须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由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审核后划转至申请人个人账户。2014年3月3日,被告人张龙以进购羊只及饲料为由,向郭家堡镇政府及敦煌农商银行提出使用贷款申请,申请使用贷款资金794864元,其中购买羊饲料、草料使用资金74864元,购买900只羊使用资金72万元。该张在提交使用贷款申请的同时,为证明其使用贷款的用途,证明其已签订好买卖合同,急需资金,向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提交了一份日期为2014年3月3日的虚假《草料、饲料买卖合同》,该虚假合同中供货人张峰虎为张龙虚构的民乐籍人员,经查民乐县并无张峰虎此人。2014年3月3日,经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审核同意后,农商银行将794864元贷款从合作社对公账户转至张龙个人账户,张龙将其中40万元转至其父张某2在民乐农商银行的个人账户被支取,将其中30万元转至其母张水清在敦煌农商银行的个人账户被支取,以上70万元资金去向不明,余款被张龙支取挥霍。后敦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张龙未购进羊只,多次敦促张龙按规定使用贷款,并向张龙声明贷款必须用于购买饲料及育肥羊,不能改变贷款用途。张龙为掩盖其未按规定使用贷款的真相,证明其已签订好买卖合同,贷款资金将用于购买羊只,再次向银行提供了一份日期为2014年3月13日的虚假《菜羊、家畜买卖合同》,该虚假合同中供货人何光平为张龙虚构的民乐籍人员,经查民乐县并无何光平此人。2014年5月,张龙将其在郭家堡养殖园区内存栏的100余只羊出售后逃离敦煌,截止2017年1月29日贷款到期时,张龙一直未给农商银行偿还贷款,也未从事养殖业,也未与银行联系沟通,致使银行贷款无法追偿。破案后,张龙无偿还能力,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无法挽回。被告人的行为应当以骗取贷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张龙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无异议并当庭自愿认罪。辩护人严连奎辩称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龙构成诈骗罪的证据不足,被告人有养殖场等财产可供执行,借款保证合同有保证人存在,对银行造成的损失未确定,可能不构成立案标准。被告人张龙主观上无诈骗的故意,张龙在与敦煌市农商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时无诈骗行为,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属于民事违约行为。被告人张龙在接到办案民警的电话后主动接受讯问,到案后如实供述案件事实,有自首情节,依法可对其减轻处罚。被告人自愿认罪、积极退赔、取得受害银行的谅解、系初犯,可对其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龙系敦煌市六和生态种羊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社员,该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月15日,并在敦煌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注册地址在敦煌市郭家堡镇六号桥村养殖园区,主要经营种羊养殖业,共有七名社员。2014年1月,根据政府关于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该合作社七名社员以互相联保的方式向敦煌农商银行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其中张龙申请贷款240万元。在申请贷款时,按政策规定每名社员现有羊只存栏数300只以上,否则不符合贷款条件不予贷款。被告人张龙明知位于郭家堡镇养殖园区自己养殖场的羊只存栏数仅有100余只,不足300只,为取得该笔贴息贷款,谎称自己在民乐县老家还有羊,两地羊加起来已超过300只,实际上张龙在民乐县老家未养羊,张龙在骗取银行工作人员信任后,于2014年1月29日成功取得240万元贷款,并按贷款规定先期使用了其中的20万元,余款扣除利息后存入合作社对公账户,由合作社统一保管。因该笔贷款为政府贴息贷款,意为扶持敦煌本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所以贷款发放后由郭家堡镇政府及敦煌农商银行两方监管使用,属专款专用,必须用于购买羊只及饲料等用途,合作社社员使用贷款时必须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由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审核后划转至申请人个人账户。2014年3月3日,被告人张龙以进购羊只及饲料为由,向郭家堡镇政府及敦煌农商银行提出使用贷款申请,申请使用贷款资金794864元,其中购买羊饲料、草料使用资金74864元,购买900只羊使用资金72万元。该张在提交使用贷款申请的同时,为证明其使用贷款的用途,证明其已签订好买卖合同,急需资金,向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提交了一份日期为2014年3月3日的虚假《草料、饲料买卖合同》,该虚假合同中供货人张峰虎为张龙虚构的民乐籍人员,经查民乐县并无张峰虎此人。2014年3月3日,经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审核同意后,农商银行将794864元贷款从合作社对公账户转至张龙个人账户,张龙将其中40万元转至其父张某2在民乐农商银行的个人账户被支取,将其中30万元转至其母张水清在敦煌农商银行的个人账户被支取,以上70万元资金去向不明,余款被张龙支取挥霍。后敦煌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张龙未购进羊只,多次敦促张龙按规定使用贷款,并向张龙声明贷款必须用于购买饲料及育肥羊,不能改变贷款用途。张龙为掩盖其未按规定使用贷款的真相,证明其已签订好买卖合同,贷款资金将用于购买羊只,再次向银行提供了一份日期为2014年3月13日的虚假《菜羊、家畜买卖合同》,该虚假合同中供货人何光平为张龙虚构的民乐籍人员,经查民乐县并无何光平此人。2014年5月,张龙将其在郭家堡养殖园区内存栏的100余只羊出售后逃离敦煌,截止2017年1月29日贷款到期时,张龙一直未给农商银行偿还贷款,也未从事养殖业,也未与银行联系沟通,致使银行贷款无法追偿。破案后,张龙无偿还能力,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无法挽回。在本案审理期间,被告人张龙全部偿还银行贷款,其行为取得甘肃敦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谅解。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报案材料证实敦煌市农商银行风险管理部经理龚某报案称被告人张龙骗取贷款794864元后下落不明,请求查处的事实;2、证人龚某的证言证实被告人张龙系敦煌市六和生态种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张龙以进购羊只及饲料为由申请使用贷款资金794864元,后张龙将其中40万元转至其父张某2的账户,将其中30万元转至其母张水清的账户,贷款到期后迟迟不还的事实;3、个人借款/保证担保合同、借款担保保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借款申请书、敦煌市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申请表、贴息贷款使用申请、协议书、会议纪要证实敦煌市六和生态种羊农民专业合作社七名社员以互相联保的方式向敦煌农商银行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其中张龙申请贷款240万元的事实;4、草料、饲料买卖合同、菜羊、家畜买卖合同证实被告人张龙为申请使用贷款资金,向郭家堡镇政府及农商银行提交了一份日期为2014年3月3日与张峰虎签订的《草料、饲料买卖合同》和一份日期为2014年3月13日与何光平签订的《菜羊、家畜买卖合同》的事实;5、营业执照、身份证复印件、金融许可证证实甘肃敦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资格;6、《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甘信联发〔2013〕189号转发《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敦煌市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实施方案》证实该实施方案规定的贷款的范围为在敦煌市发展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条件和标准为肉羊集中连片20户以上,饲养基础母羊300只以上,或者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事实;7、张龙账户资金收付明细表、客户交易明细对账单、银行凭条、存、取款凭条证实被告人张龙向敦煌农商银行申请贷款240万元,先期使用了20万元,后申请使用贷款资金794864元,将其中40万元转至其父张某2的账户,将其中30万元转至其母张水清的账户的事实;8、抓获经过证实根据情报显示张龙在民乐县政务大厅附近活动,民乐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将其抓获的事实;9、被告人张龙的供述与辩解证实经营种羊养殖、申请贴息贷款240元,使用20万元、申请使用贷款资金794864元的经过。将40万元转入其父张某2的账户用于在民乐购买种羊、30万元转入其母张水清的账户用于购买饲料和草料的事实;10、证人张某2的证言证实张龙未向张峰虎、何光平购买羊和饲料;使用张龙转入的40万元中的几万元在青海省祁连县英谋处交付了买羊的定金,其余资金用于张龙在敦煌的养殖场的事实;证人张水清的证言证实张龙申请贷款时在民乐县未养羊,只在敦煌养殖了102只羊;张某2使用张龙转入的50万元在青海省购买了600只羊,剩余20万元用于购买羊的饲料及药品的事实;证人张某3的证言证实张龙未向张峰虎、何光平购买羊和饲料;张某2在青海省购买的600只羊的事实;11、证人银某的证言证实张某2在2014年3月份在家中做客时说要买600只羊,但后没有给钱也没有来拉羊的事实;证人李某的证言证实张龙在敦煌市农村商业银行郭家堡支行贷款240万元,先期使用了20万元,申请使用794864元后未按专款专用的要求将其中70万元转入其父母亲的账户后张龙下落不明;张龙在申请贷款时存栏100只羊,承诺会将在民乐县养殖的200只羊运输至敦煌但一直未运来的事实;证人丁某的证言证实张龙使用794864元剩余资金一直未使用,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到民乐县寻找张龙无果后,通过联系张龙的担保人督促其提前还款;张龙未将更换的手机号码告知银行;证人豆怀有的证言证实银行将张龙申请使用的794864元放至其个人账户后不久,张龙就联系不到了,与银行工作人员到民乐县寻找张龙两次均未找到,在张龙离开敦煌时,监督其将100只羊出售的8.9万元存入合作社公账的事实;12、证人赵某、刘某、冯某、马某、宗某、段某的证言证实与张龙系敦煌市六和生态种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七名社员以互相联保的方式向敦煌农商银行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后张龙卖掉养殖的羊后离开敦煌的事实;13、民乐县公安局出具的证明证实经查询民乐县无张峰虎、何光平常住及历史人口信息、暂住信息的事实;14、损失认定说明证实被告人张龙的行为给甘肃敦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郭家堡支行造成的经济损失;15、银行客户回单、协议书、谅解书、富源养殖场财产移交清单证实被告人张龙全部偿还银行贷款,其行为取得甘肃敦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谅解的事实。以上证据均经法庭质证,其来源合法、内容真实有效,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本院认为,被告人张龙在向敦煌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及使用贷款时,采用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银行贷款,其行为已构成骗取贷款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骗取贷款罪的事实清楚,据以定案的证据确实充分,指控成立。被告人张龙当庭自愿认罪;清偿银行贷款,取得受害银行谅解,可对被告人从轻处罚。辩护人关于被告人自愿认罪、积极退赔、取得受害银行的谅解、系初犯的辩护意见成立,法庭予以采信。被告人被敦煌市公安局上网追逃,被民乐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抓获,辩护人关于被告人系自首的意见及其他辩护意见,与已查明事实不符,法庭不予采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之规定,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张龙犯骗取贷款罪,单处罚金20000元。(罚金限判决生效后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甘肃省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褚生虎人民陪审员 张桂雄人民陪审员 胡鸣珍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四日书 记 员 王海燕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