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黔23刑终93号

裁判日期: 2017-07-20

公开日期: 2018-08-22

案件名称

罗某、曾某侵占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罗某,曾某

案由

侵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7)黔23刑终93号上诉人(原审自诉人)罗某,曾用名罗某波,女,1970年10月15日生于贵州省兴义市,布依族,大学文化,兴义市国税局职工,户籍地兴义市,住兴义市。原审被告人曾某,女,1979年9月12日生于贵州省兴义市,汉族,大学文化,兴义市司法局职工,住兴义市。辩护人宋庆春,贵州纬图律师事务所律师。自诉人罗某诉被告人曾某犯侵占罪一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15日作出(2014)黔义刑初字第147号刑事判决。罗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于2015年5月26日作出(2015)兴刑终字第144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罗某不服,提出申诉,本院于2016年6月29日作出(2016)黔23刑再2号刑事裁定,撤销(2015)兴刑终字第144号刑事裁定和(2014)黔义刑初字第147号刑事判决,发回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2月13日作出(2016)黔2301刑初405号刑事判决。原审自诉人罗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5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罗某,原审被告人曾某及其辩护人宋庆春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自诉人罗某与被告人曾某曾系姑嫂关系。2006年,兴义市司法局(以下简称市司法局)准备修建职工集资房,被告人曾某的五叔曾某某(时任市司法局副局长)享有集资建房名额。曾某2品将集资建房名额赠予曾某。2006年6月30日,市司法局在贵州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账号收到以曾某某名义集资建房款5万元,同日市司法局出据收款收据。退款时该收款收据在自诉人罗某处。因政策因素,市司法局集资建房未建成欲退款,被告人曾某于2014年1月27日晚电话向自诉人罗某要收款收据,罗某于当晚送收款收据给曾某,曾某于2014年1月28日持从罗某处得到的收款收据到市司法局领取以曾某某名义集资建房款5万元及利息共计101530元。2014年1月29日,罗某电话向曾某询问退款情况遭到拒绝,后分别电话向曾某父亲曾某2耀、五叔曾某2品求助无果,故诉至法院。原审法院同时查明,被告人曾某与自诉人罗某之兄罗某1于2002年4月结婚,于2015年1月11日由兴义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原审法院根据上述事实及相关证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判决被告人曾某无罪。宣判后,原审自诉人罗某不服,以“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上诉人提供的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充分证实被上诉人曾某恶意侵占上诉人建房集资预交款及利息101530元的事实,应依法追究曾某侵占罪的刑事责任”为由,提出上诉。原审被告人曾某答辩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从兴义市司法局所领取的曾某某集资建房款101530元系曾某2品的集资名额让予曾某原夫妻二人集资产生的本金及利息退还款项。该集资权利系曾某2品授予曾某,出资款也是曾某与原丈夫罗某1交纳,与上诉人无关。上诉人的指控事实不能成立”。辩护人提出相同辩护意见为曾某辩护。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上诉人罗某与原审被告人曾某曾系姑嫂关系,2006年时任兴义市司法局副局长的曾某某将自己享有的集资建房名额赠予曾某。同年6月30日,兴义市司法局收到以曾某某名义集资建房款5万元并出具收款收据。后因兴义市司法局集资建房未建成欲退款,曾某于2014年1月27日晚电话与罗某联系后从罗某处拿到收款收据。次日,曾某持收款收据到市司法局领取以曾某某名义集资建房款5万元及利息共计101530元及被告人曾某与自诉人罗某之兄罗某1于2002年4月结婚,于2015年1月11日由兴义市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的事实清楚。据以认定事实的证据已经一审庭审举证、质证,查证属实。在本院二审中,上诉人罗某、原审被告人曾某及其辩护人均未提出新的证据。本院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的规定,上诉人罗某就其指控原审被告人曾某侵占其以曾某某名义在市司法局的集资建房款本息101530元,应举证证明其系以曾某某名义在市司法局集资建房款5万元的出资人。而罗某提交的证据中,仅有证人罗某1陈述2006年6月30日从罗某处拿了5万元现金与曾某某到贵州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城北支行办理了市司法局集资建房款5万元的交纳手续,同时告知曾某2品系罗某集资,但该证言与曾某2品证言相互矛盾;证人曾某1、范某证言仅能证实听罗某说过其在司法局有集资房;证人毛某、罗某2、罗某3证言证实集资房系罗某集资的事实曾某及曾某2品均予否认;证人毛某、罗某2、罗某3、郎某、吕某证言证实曾某2014年1月27日晚电话与罗某联系后罗某将收款收据送给曾某及提交的职工住房集资款收据照片能够证明曾某从罗某处拿到收款收据的事实,该事实原判已以认定;提交的曾某与罗某1离婚的相关材料仅能证实二人离婚的事实,并不能当然证明集资款系罗某出资;提交的录音材料均是由罗某单方面叙述集资建房款5万元系其出资,对方都没有肯定回答,不能证实集资建房款5万元系罗某出资。原审法院依职权调取的2006年6月30日的银行存单及存款凭条,上诉人罗某及原审被告人曾某均不申请对存单及存款凭条代理人处“罗某1”、“曾某2品”的签名作笔迹鉴定,且罗某不同意原审法院依职权决定由其承担鉴定费的预付义务对签字作笔迹鉴定,故未能对银行存单及存款凭条上代理人处的签名作笔迹鉴定。故原审法院所调取证据也不能证实5万元集资款系罗某出资。综上,上诉人罗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系以曾某某名义在市司法局集资建房款5万元的出资人,罗某指控被告人曾某犯侵占罪的证据不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罗某所提“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上诉人提供的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充分证实被上诉人曾某恶意侵占上诉人建房集资预交款及利息101530元的事实,应依法追究曾某侵占罪的刑事责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原审被告人曾某及其辩护人所提“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集资建房款是与上诉人无关,上诉人的指控事实不能成立”的辩解及辩护意见予以采纳。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蒋文禄审判员  陈昌泽审判员  刘 忠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日书记员  黄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