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川13民终621号

裁判日期: 2017-07-18

公开日期: 2017-11-22

案件名称

张光全与陈凤、任俊波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南充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光全,陈凤,任俊波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川13民终62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光全,男,汉族,住四川省南充市。委托诉讼代理人:吴青松,四川惠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陈凤,女,汉族,住四川省南充市。原审第三人:任俊波,男,汉族,住四川省南充市。上诉人张光全因与被上诉人陈凤及原审第三人任俊波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法院(2015)顺庆民初字第540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张光全原审起诉请求:判令陈凤归还借款本金13万元并支付借款利息。事实和理由:2011年,陈凤陆续向任俊波借款35万元,经催收后还款6万元。2012年2月,张光全、陈凤对前述借款进行了核对,一致确认陈凤下欠借款29万元,因借款中有部分钱是张光全的,经商议,三方同意由陈凤向张光全偿还并出具借条。此后,陈凤陆续归还了16万元,下欠13万元至今未还。陈凤原审辩称:陈凤实际与张光全没有借贷关系,因陈凤欠任俊波的借款,任俊波将债权转让给张光全后,陈凤归还了16万元,下欠的款项经三人协商,陈凤将债务转让给案外人张杰,张杰给任俊波出具了13万元欠条,故陈凤已经不欠张光全的款项,请求驳回张光全的诉讼请求。任俊波原审述称:陈凤给任俊波和张光全说她没有钱还借款,但案外人张杰欠其钱,并称等张杰还钱后,再还给任俊波与张光全。后三方协议,如果张杰不还钱,还是由陈凤还钱。故张光全诉请的借款应当由陈凤归还。原审查明:任俊波因欠张光全借款,任俊波把在陈凤处享有的29万元债权转让给张光全。2012年2月3日,陈凤给张光全出具了《借条》,借条载明:今借到张光全人民币贰拾玖万元正。2012年6月28日,陈凤将在案外人张杰享有的13万元债权转让给任俊波,任俊波给陈凤出具了字据,载明:“陈凤从张杰处转款壹拾叁万元正(13,0000)待张杰还完后从陈凤给张光全出的欠条壹拾玖万中扣除。任俊波”。事后,陈凤归还了张光全人民币16万元。2012年8月9日,张光全给陈凤出具了《收条》,收条载明:“今收到陈凤欠张光全款肆万元正(40,000),其余帐已转至张杰名下,待张杰款收回后一并退条。收款人张光全2012.8.9”。原审另查明:案外人张杰给任俊波出具了13万元的《借条》,现该借条被公安机关扣押,张杰下落不明。原审认为: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从本案查明的事实看,案外人张杰虽然没有给张光全出具借条,但是给任俊波出具了13万元的《借条》,本案的基础事实是陈凤和任俊波之间发生借贷关系,陈凤将对张杰享有的债权又转让给任俊波,张杰给任俊波出具《借条》的行为符合日常生活经验。2012年8月9日,张光全给陈凤出具的《收条》中表明“……其余帐已转至张杰名下,待张杰款收回后一并退条”,该收条是张光全对陈凤转让债务行为的确认,故陈凤转让债务13万元的行为成立。张杰给任俊波出具借条后,有无履行付款义务,尚需查证。故张光全在本案当事人与张杰的债权、债务转让合同没被解除的前提下,要求陈凤给付13万元借款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张光全的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1,450元,由张光全负担。宣判后,张光全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陈凤归还借款13万元并支付利息。事实与理由:陈凤将其对张光全负有的债务转让给张杰不成立,陈凤应向张光全偿还借款13万元。一审判决认定陈凤转让13万元的债务成立,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法律规定。1.2012年2月3日,任俊波已将其对陈凤享有的债权转让给了张光全,陈凤以向张光全出具借条的形式,明确了其欠张光全29万元借款的事实。此后,陈凤向张光全归还借款16万元,以还款的方式再次确认,本案借款的债权人是张光全,已不再是任俊波。2.2012年6月28日,任俊波已不再是本案13万元借款的债权人,其对本案债权所作处理对张光全不产生法律效力。且陈凤对张杰享有的债权系赌债,不具有合法性,依法不能转让。所以,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区分局扣押了张杰出具的借条。3.2012年8月9日,张光全同意陈凤将其余款转至张杰名下,但陈凤并未通知张杰,也未将其对张杰享有的13万元债权的原始凭证交给张光全。陈凤将其对张杰的债权转让给张光全,应当通知张杰,否则该转让行为对张杰不发生效力。4.从任俊波出具的便条和张光全出具的收条看,二人在不同时间表达了陈凤将余款转至张杰名下,但并非同意债务转让,即剩余债务由张杰偿还,陈凤不再偿还。便条中“待张杰还完后扣除”与收条中“待张杰款收回后一并退条”已证实;张光全至今持有陈凤出具的借条也能佐证。由此说明,无论是任俊波还是张光全,其真实意思并非让陈凤从债权债务关系中退出,只有在张杰代陈凤还清借款后,陈凤与张光全的债权债务才消灭,否则,张光全可凭借条向陈凤主张权利。5.陈凤对下欠张光全13万元借款的事实并无异议,只是认为应由张杰偿还。按一审的错误逻辑,即便驳回张光全对陈凤的诉讼请求,也应在判决中述明张光全的权利救济方向和途径,即不应向陈凤主张权利,该向谁主张权利。陈凤庭审答辩称:1.陈凤已还了19万元,本案争议的是13万元,反正2012年8月9日的收条已经载明,其他账已经转到张杰名下,张杰还没还给张光全其不清楚,收条是张光全给陈凤出具的,表明陈凤现不再欠张光全的钱。现在陈凤已不差任俊波或者张光全的钱。2.转条据时张杰向任俊波还以现金方式支付了利息,本案债务转让的事实得到几方的认可。任俊波庭审陈述称:任俊波和陈凤是朋友,陈凤是通过任俊波向张光全借钱,陈凤借钱后,说案外人张杰差他钱,要转13万元债务给张杰,不然就没钱还,所以任俊波、张光全就同意了,即转让了13万元债务给张光全,但任俊波、张光全并不认识张杰。事后才了解到陈凤和张杰的债务是赌债,最后张杰在2012年6月28日给任俊波出具的13万元借条也被公安机关收走了。当时债务转让时陈凤还差19万元,转让后,张杰当时是给了几千块钱利息,具体支付了多少记不清了。二审查明:二审中,任俊波陈述称:任俊波与陈凤先认识,陈凤做工程需要资金,便向其借款,张光全是任俊波朋友,任俊波实际是借款的中间人,其把钱交给陈凤,陈凤出具了借条。任俊波不认识张杰,转让时张杰给其出具了13万元借条,该借条已被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区分局收走了。当时借给陈凤的钱是其从几个人处借的,其中向张光全借了20万元,后张光全回来,就要求其与陈凤三人改借条。张光全不同意张杰将借条出给他,并称如果张杰反悔,找谁收钱,而且借给陈凤的钱也是现钱,所以张杰把借条写给了任俊波。张光全陈述称:张光全不认识张杰。张杰将借条写给任俊波是事实,不管张杰是向张光全还是向任俊波出具借条,都是附条件的债务转让,必须要张杰把钱还完了,才能把陈凤的借条退还。张杰欠陈凤的钱是赌博形成,是非法债务。陈凤陈述称:陈凤是向任俊波借的钱,任俊波的钱从哪里来的不清楚,只是在还任俊波钱时,任俊波要求把剩下的钱还给张光全。陈凤与张杰是朋友关系,张杰资金困难需要钱周转,向其借款,张杰欠其13万元未付,后陈凤又欠任俊波的钱,就说转13万元债务给张杰。转让时其与张杰、任俊波、张光全均在场,当时张杰是给张光全还是任俊波出具借条,记不清了。因钱是任俊波借的,写任俊波和写张光全是一样的。张杰欠陈凤的钱不是赌博债务,张光全虽没有退还借条,但是债务转让大家认可。张杰现还没还钱不清楚,张光全要收钱只有找张杰收取。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事实一致。本院认为:被上诉人陈凤因经营需要向原审第三人任俊波借款,任俊波即向上诉人张光全借款,后任俊波将陈凤的借款转给了张光全,陈凤为此向张光全出具了29万元借条,该转让行为三方当事人均认可,本院予以确认。因案外人张杰欠陈凤的13万元借款未还,陈凤要求将其中的13万元转让给张光全,经几方协议,案外人张杰向任俊波出具了13万元的《借条》,同时任俊波于2012年6月28日向陈凤出具字据,张光全于2012年8月9日又向陈凤出具《收条》。从二张条据内容及任俊波的庭审陈述看,并根据本案基础法律事实陈凤欠任俊波的借款,本院认定陈凤将13万元债务转让给张杰,且债务转让后,张杰已履行了部分,该转让行为得到张杰与张光全、任俊波的认可;同时张光全向陈凤出具的收条载明“其余帐已转至张杰名下,待张杰款收回后一并退条”的内容,更进一步证明张光全认可其余款已转给张杰,由张杰偿还。故本院认定陈凤欠张光全的13万元款已转让给张杰,该转让行为应属有效协议,应对三方具有约束力;张光全或任俊波可以根据张杰出具的《借条》向张杰主张相关权利。“待张杰款收回后一并退条”的约定,不能证明张光全可凭陈凤出具的借条再向陈凤主张权利,且张杰到底支付了多少款项并未查明。张光全上诉称张杰欠陈凤的钱是赌博形成,是非法债务,并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故张光全上诉要求陈凤偿还13万元及利息不予支持,应予以驳回。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2,900元,由上诉人张光全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周朝阳审判员  何顺红审判员  罗晓翠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八日书记员  林 凤 关注微信公众号“”